於瀟灑 | 真好奇!湖南人過年這樣子~

2021-02-17 青島全攻略

90年代的春晚,在零點鐘聲敲響前,主持人總會例行端出幾盤餃子,喜氣洋洋地喊著「包餃子,過大年」來烘託春節的熱鬧氛圍。

加上青島人逢年過節也愛吃頓餃子慶祝一下,以致瀟灑小時候堅定地認為,全國人民過年都吃餃子

直到長大以後才知道,事實上,中國有一多半兒的地區除夕夜並不吃餃子,比如湖南。

不吃餃子吃什麼呢?那選擇可就多了去了。

什麼八寶飯,糯米糕,糖油粑粑,臭豆腐,臘肉,剁椒魚頭,小炒肉,血粑鴨……道道都是芙蓉國的溫柔。

不過眼下正處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飛赴湖南成就一場新春舌尖兒之旅可不太現實。

沒關係,湖南很遠,可小喬湘很近。

為了幫你們殺殺饞蟲,順便喜迎牛年,小喬湘特意準備了幾道湖南人春節期間常吃的招牌菜,讓你不出青島,也能感受湖南的年味兒。

中國家庭的春節餐桌上總少不了一道橫菜,具體表現為烹法不能太家常,鎮得住場。

對於湖南人而言,剁椒魚頭,就是他們壓軸的那道主菜。

每逢春節,湖南人都會打開各自家中封存數月的剁椒罈子,淋在肥嫩魚頭上猛火蒸透,與家人圍坐在一起享用這新年的賜福。

紅彤彤的剁椒,也寄意新的一年紅紅火火順順利利

小喬湘這道招牌剁椒魚頭,瀟灑真的推薦過太太太多次了。

取當日現殺的大個兒鱅魚頭,輔以醃了整整100日的上好剁椒,送入熱鍋一同蒸製。剁椒鮮辣刺激,讓魚頭美味大顯,二者相得益彰,鮮得令人動容。

瀟灑吃魚頭時喜歡額外點份手工面,用湯汁伴著吃,脂肪配碳水,好吃到光碟。

湖南人的年夜飯,講究討個好彩頭。

源自民間「吃血鴨,升官鴨」的古老歌謠,有當官升福之寓意的血腸粑粑醬血鴨,是湖南人家春節餐桌的座上賓。

血腸粑粑醬血鴨製作起來極其複雜,殺鴨時要將鴨血滴入事先泡好的上等黑糯米中製成血腸粑粑,曬晾至幹透。

再將血腸粑粑炸脆,把腥味炸去。而後加入事先燒熟的血鴨重新燜上一段時間,直至血腸粑粑燜軟,起鍋之後便是正宗的血腸粑粑醬血鴨了。

瀟灑平日其實不是很愛「吃血」,但血粑鴨倒是意外地合乎口味。

血腸粑粑糯中帶脆,鴨肉滑嫩緊實,米香肉香醬香纏綿,在口中交織成一種微妙的平衡

這麼說吧,只要你敢嘗試第一口,就會一直吃光最後一口。

在吃喝上,湖南人有著自成一派的生活哲學。

簡單易做的湖南螺絲椒小炒肉,幾乎可以在每家每戶的年夜飯上佔據一席之地,讓湖南伢子繳械投降。

當然,不是說家常菜就可以敷衍了事。

傳承自正宗湖南做法,小喬湘選的是足有成年人臂長的湖南螺絲椒,用灶膛貨烤香後,再以脆鍋巴墊底,湖南白木耳泡發,選用三種不同部位的肉片先滑油炒熟,然後慢火煎熟幾個荷包蛋。

最後將肉片、螺絲椒、白木耳、荷包蛋以熱鍋熱油快炒,悉數蓋在鍋巴上。

豬肉片兒肉汁充足,與螺絲椒的爽辣香氣融合在一起,鍋氣十足。配著白飯一起享用,吃到根本停不下來。

在湖南鄉下,過年若不殺豬,總歸少了點年味兒。除了做成臘肉,豬肝之類的下水也會拿來炒著吃。

炒豬肝兒講究個「手快」,嫩滑的豬肝切成片,脆鍋巴墊底,湖南螺絲椒灶膛裡烤好,粉條煮熟,誇嚓誇嚓炒熟炒香後倒在脆鍋巴上。

豬肝鮮嫩溫潤,鍋巴鬆脆適口,醬汁和香味在嘴巴裡蔓延開來……一盤炒肝二兩黃酒的快樂,瀟灑感受到了。

湖南人過年有四寶:黑色臭豆腐、糖油粑粑、酒釀糯米糕、桂花米酒。盛在小竹框裡,拼成一個大寫的團圓,其樂融融,盆滿缽滿。

蔥油粑粑炸得焦香酥脆,一口下去,清新的香蔥氣味充盈口腔。

腊味合蒸集結了鹽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臭豆腐瀟灑不多說了,長沙美食名片般的存在。小喬湘的臭豆腐,從原料到蘸料,皆來自長沙鼎鼎有名的火宮殿。

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軟如絨。一整年的胃口和精氣神,都被它瞬間喚醒。

糖油粑粑,與臭豆腐地位相當。遇到糖油粑粑勢必停下腳步,是湖南孩子獨有的鄉愁。

糯米粉加糖汁兒,搓成餅狀下鍋煎炸,撈出後浸在紅糖漿裡呈上餐桌。黏噠噠,綿糯糯,甜兮兮。囫圇著吞下,溫柔到骨子裡。

多嚼一會兒,又有若有似無的酒釀香氣又會湧出來,給糯米味起了很好的襯託,質樸又和諧。

端上桌來,堆到冒尖兒的一小盆兒牛肉,陣仗跟紅油火鍋不相上下。不吃辣的朋友還未嘗味道,就先被紅汪汪的色澤嚇到退避三舍。

最後的收官動作是重頭戲,用燒到滾燙的熱油一澆,呲啦幾下,氤氳熱氣霎時在空氣中嫋嫋散開,鮮辣,濃烈,饞得瀟灑不能自已。

至於碗底還包含了哪些內容,瀟灑先賣個關子,等你親自前來揭秘。

這一年過得實在太糟糕了,牛年將至,快來吃一鍋牛氣沖天,將鼠年黴運一掃而光。

說了這麼多,口水流下來了吧?正月裡來過新春,小喬湘裡紅火人。這個春節,小喬湘等你哦。

最後啊,瀟灑還要來一個新店預告:3月18日,小喬湘中聯廣場店即將開業,開業前3天,會員儲值免費吃,做好準備衝衝衝了嗎?

相關焦點

  • 過年,為什麼得吃湖南菜?
    擂辣椒將青辣椒放入火中烤、鍋中幹燒用舂擂碎加入麻油、醬油涼拌謂之「鮮辣」讓人略感遺憾的是對湖南人來說>最原始質樸的那一面湖南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在對魚的吃法上湖南人從不吝惜動腦筋可謂「物盡其用」靈活得很
  • 這3種盆栽結紅果子,過年養家裡真喜慶,寓意好多子多福
    這3種盆栽結紅果子,過年養家裡真喜慶,寓意好多子多福現在快過年了,許多朋友家裡都顯得比較單調,這時候養什麼植物就成了一個問題,其實下面這幾種植物就比較喜慶,放在家裡就很合適。1.石榴多子,福氣滿滿首先就要說說石榴這種植物了,石榴裡面的石榴籽比較多。而且很多的石榴吃起來都很甜,所以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歡,但是你知道嗎,我們也是可以把石榴種在家裡面的,雖然說平時石榴看起來很大,石榴樹也很大,但是也有小的石榴樹可以養在家裡,很方便,想吃的時候就摘幾個下來。
  • 過年了,湖南的臘肉是如何製作的?
    我是湖南株洲人,老家那邊一般是在過年前的1-2個月就開始準備做臘肉了,只有等到氣溫足夠低的時候,做出來的臘肉才不會發臭。按照現在的天氣,老家那邊正好是做臘肉的好時節。老家的臘肉很香,市場上購買的臘肉是不能夠和農家臘肉相比較的。
  • 徵文53丨 老婆子,有你在每天都是過年
    在手術室門外等待時,他盼著老婆子早點出來,可又怕老婆子出來早了。從上午到下午,每一次手術室門的打開,都會讓他一下子彈起來,一步箭到門口——他怕啊,他怕醫生是出來通知——「你家病人沒下來手術臺」。 現在,老婆子還會含混不清地喊,還沒忘了快過年了,老漢高興啊,打心底裡高興,過年算什麼?
  • 新華社說:奇了怪了,過年為什麼得吃湖南菜?!【吃過的人必看】
    都說湖南人有血性湖南人的確也「嗜血」因地理位置的關係,湖南氣候溫和溼潤,故人們多喜食辣椒,用以提神去溼。同時,爆炒也是湖南人做菜的拿手好戲。烹調特色湖南地理環境上古稱「卑溼之地」,多雨潮溼。辣椒有禦寒祛風溼的功效;加之湖南人終年以米飯為主食,食用辣椒,可以直接刺激到唾液分泌,開胃振食慾。吃的人多起來,便形成了嗜辣的風俗。湖南人吃辣椒的花樣繁多。
  • 老舍、朱自清、汪曾祺小時候這樣過年
    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年最隆重也最熱鬧的節日當屬春節,俗稱過年。 不同的人,對「年」的態度是千差萬別的。 即使都是孩子,對「年」的期許也是不同的。
  • 你絕想不到臺北人是這樣過年的!
    雨中臺北在臺北的兩個星期中,只遇到一天下雨,冬季來臺北沒看成雨,雖然女友一個勁兒感慨恁多年第一次臺北過年豔陽天。也遇到一次三級小地震,剛剛要晃,當地人就說地震了哦,晃完了,也就我們新奇一下下。女友婆家臺灣本省人,清朝年間自福建落戶臺灣,不知緣由。
  • 都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為什麼有些農村人,不回家過年呢?
    在過去,到了冬至,在外漂泊的人就該回家過年了,現在不同了,春節假期有限,人們都是挨著年跟前兒,懷著期盼,急匆匆趕回家,在這有限的時間裡,跟家人,與親戚朋友,聯絡聯絡感情。這也造就了我國特有的文化現象「春運」,春運雖忙,但是你會發現,依然有一部分人,不想回家過年,這是為什麼呢?"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話雖這樣說,但是一年下來,沒掙到錢,有的人真不想回家。
  • 除了沈夢辰湖南臺就是她,李莎旻子是何方神聖?
    但是,湖南臺好像真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不過還好,李莎旻子憑藉顏值和一直上進的心態在湖南臺也可以說是站得住腳的感覺,畢竟,也主持過幾檔比較大型的節目,和汪涵,何炅都有搭檔過。現在又參加了湖南臺的真人秀《一年級》這個節目,所以今天看見李莎旻子上了熱搜,好像也早早的就有預兆了,那就有很多人說了,這個李莎旻子是個什麼人呢?好像湖南臺除了沈夢辰也就是她了。
  • 廣州女孩第一次回湖南婆家過年 烤火殺豬冷得問婆婆借秋褲
    2019年對我來說有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作為媳婦回湖南婆家過年,第一次喊趙田的父母「爸爸媽媽」,第一次當「舅媽」,第一次被人祝福「早生貴子」「三年抱倆」……以前總覺得「早生貴子」這種寒暄之詞虛無縹緲,離自己好遠,現在聽來竟覺得挺實在。我的婆家在湖南省株洲淦田鎮南塘村。春節時的南塘村對於生活在廣州的我來說真的很冷,坐在家裡都能哈出白氣。
  • 原來30多年前台州人是這樣過年的
    看著這些照片,小編也送你一波台州的回憶殺,讓我們一秒穿越,看看老底子臺人是怎麼過年的。↓↓↓許小華 /攝快過年了,切炒米糖、切芝麻糖、切花生糖,可是臨海人家裡不可或缺的頭等大事!30多年前,大嫂家裡雞、鵝、鴨成群,春節前在市場能賣個好價錢。年糕是新春佳節的傳統食品,其「糕」字有產量高、收入高、高高興興過大年的寓意。
  • 第一次這樣過年,也挺有意思的
    小時候我是家裡過年最積極的一個,特別喜歡跟爺爺奶奶一起去置辦年貨,雖然最後總是添亂的那個。記憶裡的年味兒永遠更濃,或許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這樣。慢慢長大了,經歷生活的「捶打」,漸漸覺得過年不過是年復一年的重複。但每年回到家,看到父母欣喜的眼神,進門那一句「孩子又瘦了」,還是會仿佛被擊中了一樣。今年難得和家裡人團聚,圍坐在一起,分享自己一年來的經歷。
  • 「原創首發」「有錢沒錢,貼對子過年」的聯想
    可見,在老百姓心目中,春聯是祈福迎祥的信物,是過年必不可少的物件。然而,筆者又聯想到在老百姓中說的一句俗語:「有錢沒錢,貼對子過年。」這就充分說明貼春聯的重要性。在舊社會,有的人家,無人識文斷字,就談不上拿起筆墨紙硯寫春聯了。於是,有的窮人家用碗託子蘸上鍋底黑在紅紙上摁幾個對稱的黑碗託子印,貼在門上當作春聯過年。
  • 在外打拼的農村人,過年卻不想回家,這是為什麼呢?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年臨近春節,無論是在外打工,還是定居於大城市的人們,都會回到農村老家,和家人一起過年。以前,到了冬至,在外漂泊的人就會回家等著過年。然而現在,春節假期較短,人們都是在年跟前兒匆忙的趕回家,在有限的時間裡和家人朋友團聚。每年春運都十分繁忙,但仍有一部分人不想回家過年,這是什麼原因呢?
  • 除了對象,過年帶什麼回家,會被親友誇爆?
    —距離2020年春節還有4DAYS跟大家說一個恐怖故事:還有4天就要過年了!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是不是怕被七大姑八大姨盤問?是不是怕被爸媽說「看看別家孩子」?如今我們更喜歡,一手推個小行李箱,能少帶就不帶的瀟灑。還剩一隻手,插褲兜裡裝個酷。但是停下我們匆匆的腳步,仔細想一想。長這麼大,我們已經習慣了爸媽送我們禮物,卻似乎從沒好好想過給爸媽買什麼。
  • 過年:兒時最快樂的事
    湖南老家有一句俗語叫:「大人盼蒔田,小孩盼過年」,蒔田即插秧,插秧是一年收穫的起點,是一年希望的開始,小孩為什麼都盼過年呢
  • 真真正正有出息的3星座,吃過苦受過傷,讓自己活得瀟灑不屈不撓
    俗話說得好:少說話多做事,方為人上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碰到困難時,卻非常少有人樂意吃苦耐勞,甚至於也有人一吃苦耐勞就想躲避,這樣的人是不可能有多大真本事的。再看某些有出息的人,她們比其他人肯吃苦耐勞、不自怨自艾,如同12星座中的以下3個星座似的,她們才算是真真正正有出息的星座,吃過苦,受了傷,讓自己活得瀟灑更不屈不撓,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誰,才是湖南飲食江湖的「C位」?
    就地過年的你是否收到來自家鄉的「空投」?有湖南人的地方,就有湘菜館。事實上長沙人又稱之為「臭乾子」,黑色的方塊豆腐,中間灌以火紅的辣椒、透白的蒜汁、琥珀色的香油,光是賣相上出了當地就再也難以復刻。 無論是米粉還是田螺,都只有「嗦」才夠過癮,才能酣暢淋漓,也只有嗜辣如命的湖南人,才敢於接受這樣雙重刺激的挑戰。
  • 浙江衛視《百度好奇夜》節目單出爐!今晚用科技美學點燃「好奇」
    今晚20點10分,國內首檔好奇主題晚會——浙江衛視《百度好奇夜》就要拉開帷幕,這檔主打「好奇」主題的晚會,無論是超豪華明星陣容、全新互動玩法,還是黑科技舞臺效果都非常令人期待!豪華陣容集結,新生代實力派精彩碰撞今天上午,《百度好奇夜》節目單正式出爐,粉絲直呼「過年了」!
  • 臺灣人過年一定要吃這四樣東西 其中一樣新加坡人都愛吃
    然而大家是否好奇過,號稱美食天堂的臺灣,過年又都吃些什麼呢? 雖然同為華人社會,新年文化大同小異。但臺灣仍衍生出獨樹一格的農曆新年美食。 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