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那些「別人家的孩子」

2021-02-07 中國青年報

身為父母,在有意無意中總把自家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由於「這山看到那山高」心理作祟,總覺得孩子是別人家的乖。於是「別人家的孩子」一詞悄然發生了語義增值,既是對人家孩子的充分肯定,也被賦予了優秀孩子的潛在含義。

在當下,「別人家的孩子」一詞常見於各類媒體,傳播廣泛;那麼古代有沒有「別人家的孩子」呢?有,不過表述與現在不同而已。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對顏回也多有稱讚。《論語》「雍也」篇中記載有孔子對顏回直言不諱的讚詞:「賢哉,回也!」在《周易》「繫辭下」中,也記載有一句孔子稱讚顏回的話:「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意思是顏回修養真的差不多了,顏家後繼有人呀。這句話,可謂是「別人家的孩子」的最早表達形式。孔子為什麼要稱讚顏回呢?《論語》解釋說,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可見顏回因為安貧樂道,為孔子所激賞。《周易》中的說法是,顏回「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也就是說,顏回心懷仁德,善惡瞭然,對於何為不善異常警惕,因而就不會犯過錯了。

孫權,字仲謀,是三國時期的重要人物,比曹操晚一輩。建安十八年初,曹操與孫權在濡須會戰月餘,沒有佔到什麼便宜。裴松之在《三國志》注中說,曹操見孫權親自刺探軍情且軍伍整肅,曾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也是曹操把孫權看成「別人家孩子」的證明。這段史實,後來被辛棄疾寫進了《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一詞中:「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這首詞對孫權給予高度評價,認為他是曹操和劉備的對手;而所引曹操的話語,從側面肯定了孫權的優秀。

說到孫權,有必要提一下他哥哥孫策。孫策平定江東,成了割據一方的梟雄。孫策在袁術眼裡,也是不折不扣的「別人家的孩子」。陳壽在《三國志》中記載,袁術經常感嘆:「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這句話也被羅貫中一字不改地寫進了《三國演義》中。這裡所謂的「孫郎」,指的就是孫策,可見不僅袁術認為孫策優秀,就連史學家陳壽和小說家羅貫中,也認為孫策很優秀。

柳宗元字子厚,小時候也是「別人家的孩子」。韓愈在《柳子厚墓志銘》中說,「子厚少精敏,無不通達。逮其父時,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眾謂柳氏有子矣。」柳宗元少年博學能文,21歲進士及第,26歲參加博學宏詞科考試中榜。在「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科舉角逐場上,柳宗元可謂春風得意,難怪成了「別人家的孩子」,被無限看好。當然,眾所周知,柳宗元詩文俱佳,造詣極深,成就非凡,被後世推崇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據李濬《松窗雜錄》記載,唐中宗曾召見宰相蘇瓌、李嶠的兒子,問他們近來讀過什麼書,讓他們說來聽聽。蘇瓌的兒子蘇頲說:「木從繩則正,後從諫則聖。」李嶠的兒子則道:「斫朝涉之脛,剖賢人之心。」蘇瓌的兒子應對很切景,又充滿了正能量;李嶠的兒子以商紂王的典故應對,話語雖工,卻洋溢著負能量。因此唐中宗評價說:「蘇瓌有子,李嶠無兒。」儘管司馬光曾指斥這則故事虛妄不實,但是無損這則故事流播廣泛,也無損蘇頲完美詮釋了「別人家的孩子」的涵義。需要指出的是,蘇頲小時了了,大亦可嘉。蘇頲後來很有地位,被封為許國公;文章也寫得好,與燕國公張說齊名,被時人稱為「燕許大手筆」。

其實,十個指頭有長短,人世間的孩子,有芝蘭玉樹,也有朽木糞牆。芝蘭玉樹廣受讚譽,朽木糞牆則備受鄙夷。上面「李嶠無兒」之說,就是鄙夷之一端。至於劉表的兒子被曹操蔑稱為「若豚犬耳」,則更為不堪了。

「別人家的孩子」,讓人羨慕有加,但是把自己的孩子培養好,實乃當務之急。自己的孩子培養好了,那麼在他人看來,自然也就成了「別人家的孩子」。有道是「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當中國社會所有的孩子都很優秀,那麼國家強盛不是指日可待嗎?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黃庭堅,「別人家的孩子」?
    「別人家的孩子」。這個「別人家的孩子」,人生有著怎樣一番經歷?其一,天資過人,屢受賞識。據史料記載,黃庭堅年少時就聰明過人,五歲開始讀五經,七歲就能寫詩,不僅才華出眾,而且記憶力極強。與大多數古代文人不同,面臨人生的幸與不幸,黃庭堅都沒有太多的介意,反而表現出了超乎常人的坦然。
  • 不要讓「別人家的孩子」毀了「自己家的孩子」
    我們常常從父母口中聽到「你看看別人家孩子XXX,多聽話懂事,學習成績好,畫畫也很棒……再看看你,什麼都不會,還不知道努力,怎麼也不給我爭口氣……」這樣類似的比較很常見,但是,我想說「別人家的孩子」再好,也是別人家的,為什麼不換個角度去看待問題呢
  • 「別人家的孩子」藍盈瑩,為何不討喜?
    她可是別人家的孩子啊!藍盈瑩在《浪姐》中的表現大家有目共睹,個人出演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別人家的孩子」,是那個從小「打敗」我的人「別人家的孩子」誰會喜歡? 別人家的孩子不是用來喜歡的,而是用來比較的。甚至有人說「別人家的孩子」簡直是童年的噩夢!從小父母就拿別人家誰誰誰如何優秀來與我們比較,耳朵都聽出繭子了,心裡難免討厭那個甚至與我未曾見過面就「打敗」我的別人家孩子。
  • 別人家的孩子:2歲寫詩,7歲成名,看看別人家的教育是怎樣的
    最近在讀《姜二嫚的詩》,裡面精選了她從4歲至11歲創作的141首詩,感覺捧在手心的,是孩子的天真爛漫、天馬行空。在讀的過程中也感慨,別人家的孩子這麼優秀,和別人家的教育,是分不開的。心理學家麥克·閔尼指出,一天中,與父親接觸不少於2小時的孩子,比那些一周以內接觸不到6小時的孩子,智商更高。更有趣的是,研究人員還發現,父親對女孩子的影響力要大於對男孩子的影響力,與父親密切相處的女兒數學成績則更佳。
  • 別人家的孩子:我的同學是清華twins學霸
    追著馬氏姐妹的「陰影」,我也上了清華相對於眾多慘受「別人家的孩子」荼毒的孩子來說,我覺得我還是相當幸福的,至少我的父母只是說說,最終在我的誓死捍衛下都向我妥協,而且事實證明,報班什麼的,是本世紀自《無極》以來最無聊的一項活動,一群人擠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學習學校裡學過的或者將要學到的知識,父母們排著隊去交錢,生怕別人家的孩子學了,自家的孩子沒學
  • 不要讓「別人家的孩子」毀了你和孩子的關係
    網上有個經典段子,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就是一個孩子寫的內心自述,大概是這樣的:「從小我就有一個宿敵,叫別人家的孩子,他脾氣好,天天就知道讀書,從不打遊戲,也不外出打架,每次考試都能考出好成績,他孝順父母,無所不能。」這個對比內容很揪心,但對比的心態卻是很多父母的常態。但父母不知道,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帶給自家的孩子多大的壓力,甚至是一生的陰影。
  • 森碟是「別人家的孩子」,同樣,田亮葉一茜也是「別人家的父母」
    森碟不僅長相美好,更是一個優秀的孩子,沒有一點富家子弟的嬌氣和做作。森碟如此優秀,就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森碟繼承了父親良好的運動天賦,喜歡跑步、遊泳、衝浪、攀巖、輪滑、滑板、花滑和網球。此外,她還喜歡做手工、彈鋼琴、拉小提琴。以上每一樣,森碟都不是淺嘗則止,都做得有模有樣,好些都拿了大獎。
  • 同樣家庭條件帶孩子,別人家的孩子卻出口成章,秘密竟然是…
    01前不久小熊去深圳表姐家,一進門將近一年多沒見的小侄女就很熱情的給小熊遞鞋子,拉著小熊去她的房間看表姐剛給她買的全套唐詩宋詞, 表姐是學中文出身的,雖然能理解姐姐是想從小耳濡目染培養孩子,但是這對於6歲的小侄女而言,小熊忍不住問表姐,「這麼早要求孩子背這些會不會太急了些。」
  • 有一種比較叫「別人家的孩子」,可我也想要「別人家的父母」
    前不久看到這樣一個新聞,南京一名13歲男孩因為爸爸總拿別人家的孩子跟自己比,一氣之下就選擇離家出走,並且還給他爸爸留下了一張紙條,好在民警及時將其找回。新聞一出,瞬間就引起網友對「別人家孩子」這個話題的熱議。
  • 還在羨慕別人家孩子「飆」英語?掌握這3個方法,你家孩子也可以
    現在的孩子真是比以前幸福多了,以前哪有什麼早教,能上得起學孩子都會感覺非常幸福,所以對於英語就比較不懂,然而現代孩子,不愧是受過早期教育,一出口就和別人不一樣,當你隨便走進一家商場,看見媽媽或者爸爸領著的孩子張口就用英文與店員友好地打招呼,真是讓旁人羨慕不已
  • 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很拼!
    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很拼!賣棗創業緣起回國採訪 1990年出生的趙閆,從上學開始就是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考入中國地質大學,進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在澳大利亞一家媒體工作。
  • 如何教會孩子勇敢?擺脫「別人家的孩子」,讓孩子自信心中有光
    很多人小時候,可能都被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打擊過。我聽過的大多數父母都是在說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多麼優秀,或者彈鋼琴畫畫多麼的厲害,而我是一個例外。我被爸爸拿來對比的竟然是別人家的孩子幹家務多麼的厲害。
  • 古代的孩子,為什麼沒有叛逆期?
    「叛逆期」這個詞,也就是最近幾十年才出現的,以前根本就沒有這個詞,根本就沒有這種大量孩子的逆反現象,所以這不是正常現象,而是我們的教育出現了問題。為什麼古代的孩子沒有叛逆期?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幾千年來,我們老祖宗一直很重視教育,而教育的核心,就是孝道。
  • 那些和原生家庭決裂的孩子,他們的痛苦是別人無法想像的
    讀者上有一篇文章,是遼寧大連的一個優秀孩子和他母親的故事,母親以愛為名的強勢,帶給孩子終生難愈的傷害,在學霸男孩看似風光的外表下,掩藏著對母親深深的怨恨,在給母親的信中,這個男孩子寫下一句話:「做母親的兒子,真的生不如死」,當這個優秀的兒子考上北京的名校,一直到研究生畢業留校任教後,都沒有和母親見過面,期間母親一次次聯繫兒子,他給母親的回信中寫道「在你膝下的那些歲月
  • 漫·議丨別讓「別人家的孩子」傷害太深
    最近,有一些小學生向媒體吐槽,別人家的孩子騎著賽車,車簍內放著足球,興高採烈地踢球去了;而自己卻被父母逼著除了做題目,還是做題目。對於孩子的這種看法、想法,廣大家長應該引起重視,多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減輕孩子的學業負擔,及時疏導孩子,幫孩子釋放負面情緒。  孩子將自己與別人家的孩子比,很可能是受到了大人的影響。在許多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永遠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聽話、愛學,成績優秀 ,自己家的孩子調皮、厭學,一無是處。家長的這種不正確的比較,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自尊,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孩子。
  • 《流淌的美好時光》周澄奧,果然是「別人家的孩子」
    現實主義青春劇《流淌的美好時光》正在湖南衛視熱播,劇中周澄奧飾演的顧森西向喜歡的人表白時大膽坦蕩,對至親的雙胞胎姐姐處處維護,遇到了情敵也據理力爭不輕言放棄,實力演繹「別人家的孩子」。這個「別人家的顧森西」生活工作中也如同森西一般積極、執著,為了磨鍊演技,上戲畢業便以優異成績考取了中國國家話劇院,成為一名話劇演員。
  • 徐靜蕾,自毀型人格,演繹「別人家的孩子」
    世俗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一般是品學兼優,處處完美的。徐靜蕾,就是這樣的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她從小就寫得一手好字,字體清秀、遒勁、優雅、從容,令人賞心悅目。與我們這些家長空中的熊孩子可以形成強烈的反差。說句心裡話,作為熊孩子的我們對像徐靜蕾這樣「別人家的孩子」,是不是有一種望而卻步的感覺呢?徐靜蕾是一個把業餘愛好發展成主業的人。從小品學兼優,熱愛廣泛。似乎跟我們這些從小就只知道玩泥巴的,爸媽整天催促著寫作業的熊孩子從小就不一樣,這裡也許會有人說才女和普通人的差距當然是一目了然的。徐靜蕾的字2007年被提成" 方正靜蕾字體"。女神出手就是不同凡響 !
  • 《生活像陽光一樣燦爛》:別人家的孩子,不見得就是你羨慕的模樣
    而我們不知道的是,別人也在羨慕我們所擁有的那些簡單的小幸福。在最近播出的《生活像陽光一樣燦爛》中,白一諾就是那個我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在白一諾的心中,這個世界上最悲催的事情,就是做著不喜歡的事情,陪著不喜歡的人,過著別人喜歡的生活。做其他人眼中,人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真的就那麼好嗎?
  •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學霸「草稿本」火了,「自律」的孩子太優秀
    這不,家長和老師又有話題說了,就喜歡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家的比較。一對比下來,還真的有些家長要氣到心肌梗塞呀。因為從學渣的草稿紙上看,是找不到任何一條解題過程的,只看到畫了一個人,而學霸完完整整,十分工整,宛如一畫那麼美。
  • 為什麼勸你不要總孩子面前提「別人家的孩子」?不知道吃大虧
    不要在孩子面前提「別人家的孩子」然而,讓我遺憾的是,生活中並沒有太多這樣思想進步的家長,很多家長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做比較,比如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意思是,別人家的孩子比你強,你要向他看齊,非常打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