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吃」肺癌靶向藥,不靠譜

2020-12-23 瀟湘名醫

(解放軍總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 高曉方)靶向治療以癌細胞的突變基因為「靶子」,通過靶向藥對這些突變基因展開攻擊,從而特異性的殺滅癌細胞。

打個比方,靶向藥就如同「生物飛彈」,在突變基因這個「GPS」的精確引導之下,對癌細胞實施「斬首行動」而不傷及周圍正常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並不是一種靶向藥包打天下,而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不同的突變基因對應著不同的靶向藥。目前針對肺癌不同突變基因的上市靶向藥已多達十餘種。

距國內首個肺癌靶向藥吉非替尼上市已有十餘年時間,在此期間靶向藥已成為肺癌治療的主流藥物,顯著延長了肺癌患者的生命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然而,在靶向藥應用之前,醫生都會建議做基因突變檢測;基因檢測價格不菲,而且通常都需要取組織標本。很多患者會有這樣的疑問,能不能不做基因突變檢測就直接吃靶向藥,就是所謂的「盲吃」?答案是這種做法並不靠譜。

肺癌靶向藥之所以效果好,原因就在於它有明確的基因突變靶點。如果不進行基因檢測,就無法得知患者是否具有這個靶子。在此情況下「盲吃」靶向藥,就如同把精確制導炸彈沒有目標的到處亂扔,可想而知可以消滅多少敵人。

此外,肺癌具有EGFR、ALK、ROS1等多種基因突變,每種突變都有特定的靶向藥。因此,即便是患者存在基因突變,由於「盲吃」時無法知道哪種靶向藥最為適合,仍有可能「背道而馳」用錯藥物。例如,ALK基因突變被稱作「鑽石突變」,原因在於很多患者在靶向藥治療下生存時間超過5年。但是,如果ALK基因突變患者「盲吃」了吉非替尼等EGFR靶向藥,那結果無疑是南轅北轍、人財兩空。

有些患者要求「盲吃」肺癌靶向藥是因為無法提供活檢組織標本,原因或是畏懼支氣管鏡或肺穿刺等微創性檢查,或是身體條件較差無法耐受這些檢查。如果是前者,那這種畏懼心理大可不必,這些微創檢查發生風險的概率很低,絕大部分患者都能順利完成,而且獲取的活檢組織標本對疾病的確診和治療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如果是後者,那麼新型的「液體活檢」技術也可以對血液、胸水等進行基因檢測,起到替代補充作用。

有些患者要求「盲吃」肺癌靶向藥是覺得基因檢測費用太貴,不如省下錢來直接買藥。基因檢測價格確實不菲,需要幾千甚至上萬元。那麼這筆費用究竟值不值呢?首先,沒有基因檢測結果「盲吃」靶向藥,醫保是無法報銷的。其次,「盲吃」靶向藥造成的治療時機延誤和副作用影響無法用金錢衡量。第三,「盲吃」靶向藥即便有效,後續耐藥後的治療調整,如沒有基因檢測指導仍會是一頭霧水無從選擇。

有些患者要求「盲吃」肺癌靶向藥是擔心基因檢測耗時過長,耽誤病情。基因檢測的周期通常為一周左右,並且隨著技術進步所需時間還在進一步縮短。即使再加上前期支氣管鏡或肺穿刺活檢以及病理檢查的時間,也不會超過幾周,這種短暫間隔不會影響到靶向藥的後續療效。靶向藥是治療肺癌的「大殺器」,但這種利器也需要合理應用才能發揮最大潛能。遵照醫生建議進行適當的基因檢測,杜絕不科學的「盲吃」,才能為靶向藥裝上「火眼金睛」,最大限度的幫助肺癌患者恢復健康。

【來源:健康時報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光吃靶向藥,這位年輕的肺癌患者就已經活了4年,還只是吃第一代靶向藥
    肺癌年輕化是不爭的事實,病房裡20、30歲診斷肺癌的人越來越多,連有的病人都見怪不怪了,上次一位大媽住進來,她自己診斷的是肺炎,左右兩張床上的患者竟然都是肺癌,一個35歲,一個28歲,開始還總是唉聲嘆氣感嘆怎麼這麼年輕漂亮就患上肺癌,結果其中一個出院了又住進來一個更年輕的肺癌晚期患者,才25歲,大媽話也說不出來了。
  • 肺癌晚期病人,最忌諱吃什麼?吃肺癌靶向藥真的能活很久?
    肺癌是屬於惡性腫瘤,致死的機率非常高,如果早期沒有及時發現,等進入到中晚期情況會變得很嚴峻,因此一定要做好早期篩查,把肺癌的苗頭扼殺在搖籃之中。如果咳嗽超過兩周時間,經過正規治療後沒有痊癒,活動之後有發生胸悶氣促,肩背部或者胸部突然發生持續疼痛,痰中帶血等,應該及時診斷。
  • 肺癌吃靶向藥,醫生提醒你要注意3點事項,療效才能得到保障
    傳統的放化療雖然也具備殺死癌細胞的作用,但是卻會誤傷正常的細胞組織,而靶向藥則能進行正確的治療。肺癌吃靶向藥,醫生提醒你要注意3點事項,療效才可以得到保障。定期做CT或者是MRI等複查醫療技術水平雖然沒能達到徹底的根除肺癌的方法,但是靶向藥是治療癌症的「利器」,要是長期服用靶向藥的話,就會對藥物容易產生一種耐藥性,就拿肺癌來說,如果肺癌的患者萬一對靶向藥出現了耐藥性,那麼靶向藥的療效就會急速的
  • 肺癌靶向藥,三代誰更強
    2003年,針對非小細胞肺癌的第一個分子靶向藥物吉非替尼上市,開啟了肺癌靶向治療的新時代。不久前,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第三代ALK抑制劑蘿拉替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研究,3期試驗的結果顯示,蘿拉替尼優於一線標準治療,可將肺癌進展或死亡風險大幅降低。所謂靶向藥物,是指作用於癌細胞特定基因靶點的藥物。相對於化療藥,靶向藥作用更精準,副作用相對較小、療效更好。
  • 肺癌晚期吃靶向藥能活多久?解決這件事,可以活更久
    目前,肺癌的診治水平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由於發病隱匿,早期無明顯症狀,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手術已然不適合,那麼化療與靶向,哪個更能延長生存期?化療與靶向藥相比副作用大一些,但對所有癌細胞都具有抑制作用。靶向藥副作用較小,只能抑制有靶點的癌細胞,因此在腫瘤治療方案上,醫生要綜合病人的身體耐受情況和藥物效果來綜合運用。不同臨床分期的生存率有所不同,隨著期別的增加,其1、3、5和8年生存率遞減,I期的1、 3、 5和8年生存率均>50%,中位生存期達9年,而IQ、IV期的遠期生存率明顯降低。
  • 多少人「因癌致貧」,吃得起的肺癌靶向藥,幫你解決這個「老大難」
    吃得起的肺癌靶向治藥癌症不僅整個家庭的生活蒙上灰暗的色調,同時,還讓很多家庭因其高額的治療費用負債纍纍,甚至是望而卻步。在國內幾乎每天約有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肺癌的發病和死亡佔到所有癌症的第一位,特別是非小細胞肺癌幾乎佔比高達80%-85%。
  • 吃靶向藥不注意這幾點,會影響療效及安全!
    相比起化療,靶向藥物只會抑制及殺傷癌細胞,而不會對正常細胞造成顯著傷害,因此副作用要小得多。很多癌症患者都說:「能吃靶向藥,是一種福分!」 但是靶向藥也存在一些不良反應,儘管通常不嚴重,但也讓患者飽受折磨。
  • 重磅靶向藥獲得新用法!肺癌患者可儘早獲得更徹底的治療
    來源: 美娟banana 舉報   對於癌症,現在我們手裡已經有很多武器,比如最近很熱的靶向藥
  • 肺癌手術後要不要化療?她1年後復發,靠1種靶向藥活了7年 - 影像...
    不好說,我們不能當事後諸葛,畢竟也有很多病人不做化療也能平安無事,有的做了化療依然會復發,這裡面有個概率問題。這方面的研究也一直在進行,相信以後會有更多有價值、有分量的建議。幸運的是這位女士基因檢測陽性,對靶向藥敏感。亞洲女性,不吸菸,大約60%的肺腺癌患者適合靶向治療。她之後吃了6年多的第一代靶向藥,很幸運,病灶一直很穩定,最近才出現耐藥進展情況,目前正在尋求其它治療方式。
  • 70歲確診肺癌被判定只能活5個月,憑藉一代靶向藥她活過了13年
    操樂傑主任2008年6月份起,母親吃下了第一粒靶向藥,意想不到的是,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我們就迎來了治療的轉機。曾有一段時間,她像個不喜歡吃藥的小孩一樣,抱怨說自己已經好了,不需要再吃藥了,大哥就哄著她,這是能抗癌的藥,醫生說要堅持吃。靶向治療開始後,母親也逐漸不再需要我們的照顧,即使是到了80歲,買菜做飯,打掃衛生等家務她樣樣都能做,如果不是每個月要去醫院複查,我有時也會忘了母親是一位癌症患者。從2007年到2020年,母親跨越了13年的抗癌路程。
  • 肺癌轉移腦,不用擔心了,三代靶向藥,口服顯良效,已大幅降價
    在晚期肺癌治療中,放化療等傳統治療模式已經不再是主導地位。靶向藥物問世之後,部分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實現了真正的帶瘤生存,把以前的不治之症變成了慢性病。我國肺腺癌病人相比較歐美國家病人具有更大的優勢,因為EGFR突變機率達到50-60%,有一半的肺腺癌病人有機會使用針對EGFR的靶向藥。
  • 首個第三代肺癌靶向治療藥泰瑞沙(奧希替尼AZD9291)突破耐藥瓶頸
    數據表明,自2005年一代靶向藥進入中國,十多年來,累積發生耐藥的患者數量龐大,很多患者不得不轉為化療或是處在無藥可治的困境中。近日,阿斯利康宣布首個第三代肺癌靶向藥物泰瑞沙(甲磺酸奧希替尼片)在中國獲批,並於4月中旬進入中國市場,可解決經EGFR-TKI藥物治療發生耐藥的治療難題。
  • 53歲癌症患者,吃7年靶向藥沒耐藥,醫生驚嘆:已成慢性疾病
    後來我到解放軍總醫院伽馬刀中心,做了一次伽馬刀,之後又回到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繼續治療,醫生告知我是EGFR陽性患者,於是我開始服用第一代靶向藥易瑞沙。2013年8月17日,我服下第一顆靶向藥。 剛開始服用靶向藥時我腹瀉了幾天,還會出現皮疹,不過也不算太嚴重,我身上的癌細胞終於得到了控制。
  • 全面解析肺癌靶向治療藥物群像
    原創:菜菜作為全球發病率最高的癌症,肺癌一直是各大藥企研發的重點。從早先的阿法替尼、吉非替尼到現在的奧西替尼、奧美替尼以及大熱的O藥、K藥,可以發現這幾個藥物雖然都獲批肺癌這個適應症,但是具體獲批的肺癌類型卻不同。那麼,作為有著"第一大癌症"之稱的肺癌,到底有哪些分類,治療藥物又有哪些呢?今天,筆者來全面解析一下。
  • 肺癌患者,靶向治療後,1種水果不建議食用,恐怕會對健康不利
    肺癌患者在靶向治療後,要注意有1種水果是不能吃的,不然會造成很重的後果。這種不能吃的水果就是葡萄柚,也是餐桌上常見的水果,在大家的意識中葡萄柚味道好,不僅能開胃還可以促進排便,是非常好的養生水果。為什麼肺癌患者在靶向治療後就不能吃了呢?其實,這是因為人們吃的所有的東西都要被肝臟代謝,包括藥物。
  • 肺癌靶向治療新突破!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中位總生存期超過3年
    肺癌精準醫學OS峰會現場 大會主席、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腫瘤科、上海市肺部腫瘤臨床醫學中心主任陸舜教授表示:」靶向藥物因其高精準治療優勢,已成為腫瘤治療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過去十幾年,肺癌靶向藥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治療中不斷取得突破
  • 劍指醫保,首個國產三代肺癌靶向藥降價50%!泰瑞沙遭挑戰
    來源:健識局文 | 健識局 陳廣晶編 | 健識局 嚴冬雪本文來源於《財經天下》周刊合作夥伴大健康品牌「健識局」,未經許可,嚴禁轉載肺癌靶向藥市場烽煙再起。作為中國首個,全球第二個三代EGFR-TKI(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創新藥,阿美替尼於2020年3月獲批上市,並於4月1日開出了第一張處方。當時的定價是1.96萬元/盒,按照每天2片的用量計算,每個月的費用是5.88萬元。
  • 肺癌靶向治療7大副作用,處理秘籍都在這!建議收藏
    目前,肺癌患者的治療方式有很多,如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以及聯合治療等等。而靶向治療又因其療效好,副作用較低,成為了很多患者的治療選擇。另外,也可以全身塗抹不含酒精的潤膚乳進行預防,並減少日曬時間,採用物理防曬減少皮膚刺激。 二 腹瀉 腹瀉一般發生在服用靶向藥的2-3周內,和皮疹一樣,腹瀉也屬於靶向藥常見的不良反應。
  • 肺癌,都能用靶向治療嗎?為什麼會耐藥?耐藥了該怎麼辦?
    15年前,自第一個治療肺癌的靶向藥物在我們國家上市後,新的靶向藥物就層出不窮,讓許多病人在生存時間、生活質量上都有明顯獲益!靶向治療不但有效性較化療高,而且毒副反應較化療也要低很多,那麼,是不是所有的肺癌都可以用靶向藥物治療嗎?
  • 京東大藥房與阿斯利康合作升級 上線兩款肺癌特效藥
    從易瑞沙到泰瑞沙 靶向治療突破肺癌治療困境肺癌作為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癌症首位,在我國,非小細胞肺癌佔所有肺癌的80%~85%,是肺癌最常見的類型。靶向藥物的出現和應用,使越來越多的肺癌患者生存期跨越 5 年,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全球首個肺癌原研靶向藥吉非替尼,開啟了肺癌的精準治療時代,為EGFR突變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了顯著的生存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