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禿鷹!武裝版直20意外現身,中國陸航要拿直20實現哪些想法

2021-01-11 軍武次位面

近日,備受關注的、被稱為中國版「黑鷹」的直-20型直升機曝出最新照片,只不過這次曝光的直-20和目前已經批產列裝的型號有點兒「不一樣」。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原圖經調色處理)

相信所有人都被它位於頭部的臨時空速管、在艙門兩側安裝的短翼、以及掛裝在短翼上的4枚(另一側應該也有4枚)A/AKD-10型空面飛彈吸引過去了。就這樣,目前仍然處於試飛狀態、但是相信很快就可以裝備部隊的直-20型直升機「特種武裝版本」,被意外曝光了。

直-20的新構型

當然了,對於直-20型突擊直升機在機身兩側加裝短翼、掛帶A/AKD-10型空射反坦克飛彈、估計同樣能攜帶副油箱/航炮吊艙/火箭彈巢的改進策略,大多數讀者的第一反應都是「見怪不怪」:畢竟,早在本世紀初中國陸軍航空兵的大量公開照片中,諸如米-17V/米-171這種機型,還有直-9W系列機型,都有安裝機身短翼與攜帶空面武器的資料傳世。

但是,要大伊萬說,直-20型突擊直升機安裝機身短翼、攜帶空面武器的構型,起碼從技術層次的角度考量,與先前的米-171/米-17V系列直升機還是不太一樣的,而從戰術角度的角度考量,與直-9W這樣的機型那更是天壤之別了。

技術角度:與米-171系列的區別

咱們先說與米-171/米-17V這種機型的區別,從目前已經公開的照片看,中國陸軍航空兵的米-171/米-17V型直升機的確有大量的、在機身兩側加裝短翼乃至簡易掛架、攜帶空面武器的任務構型,但是米-171/米-17V在能夠配套使用的空面武器、載機火控能力上是相當弱雞的。

在配套使用的空面武器上,米-171/米-17V系列直升機的掛載方案一般只有6個航空火箭彈巢,每個航空火箭彈巢均可以攜帶18枚57毫米航火,除了航空火箭彈,理論上米-171/米-17V還可以攜帶航空機關炮或航空機槍吊艙,但由於殺傷力與彈藥投送量相比航火彈巢沒有優勢故而較少攜帶。而從載機火控能力上,由於中國陸軍航空兵裝備的米-171/米-17V型直升機採用了大量民用版本技術構型,也沒有安裝航炮、航火火控系統,故而只能使用簡易火控實施對面攻擊任務,沒有使用精確制導對地攻擊彈藥的能力,實際對面打擊效果也是比較可疑的。

相比之下,直-20型突擊直升機的「對面攻擊構型」,在技術上可要酷的多了:

一,從目前已經公開的直-20「武裝型」的掛架外形上來看,已經遠遠超出了米-171/17系列直升機「短翼鋼管支撐」的簡易構型,有了美軍裝備在MH-60G或HH-60W這種特戰直升機上的MLASS(輕量化武器掛架)的模樣;

二,從掛架功能看,直-20型直升機「對面攻擊構型」的掛架已經掛上了A/AKD-10型反坦克飛彈,同時也必然可以攜帶航火彈巢與航炮、航空機關槍吊艙,從功能與拓展性上要明顯好於米-171/米-17V系列的短翼掛架;

三,相比較為了減重而付出了較大性能代價、只能用於攜帶空地武器、離地高度不足也攜帶不了副油箱的美制MLASS掛架,直-20直升機「對面攻擊構型」上加裝的短翼掛架似乎在掛架外側安裝了一個內置ECM模塊,從而使得加裝短翼掛架後的直-20型突擊直升機具備更強的電子對抗能力,更便於在縱深作戰。

當然,起碼從當前直-20型直升機「對面攻擊構型」的掛架外形來看,它和MLASS掛架存在相同的離地高度不足的問題,可能無法用來攜帶副油箱,從而對直-20型直升機的航程拓展沒有什麼幫助、加裝掛架後增大的機身阻力反而可能會導致作戰半徑的進一步降低;同時,考慮到直-20型直升機當前並未安裝機身火控雷達、位於機頭下方的FLIR吊艙模塊也只有前視紅外功能,可用於低能見度下的低空飛行或助降,沒有雷射瞄準與照射功能。故而直-20「對面攻擊構型」想要做到使用本機射頻單元制導A/AKD-10型空射反坦克飛彈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暫時可能需要直-10或直-19型直升機協助照射、或者使用地面引導小組的目標照射。

但是,起碼從技術層次和改進潛力上來分析,直-20「對面攻擊構型」使用的機身短翼與武器掛架,相比中國陸軍航空兵米-171/米-17V系列通用直升機使用的掛架已經領先了一個檔次。

戰術角度:與直-9W的區別

而說直-20型直升機「對面攻擊構型」從戰術任務的角度考量,與直-9W這樣的機型堪稱「天淵之別」,那就更好理解了:直-9W當年的定位與擔負的任務是什麼,它的定位是在中國陸軍的直-10仍然處於期貨狀態下、說白了就是缺乏專用型武裝直升機的時候,湊合著承擔起專用的「武裝直升機」職責,被勉強當做「專武」來用的;而在定位是「專武」的情況下,直-9W承擔的戰術任務將相當繁重,主要用於承擔近距密接空中支援、反坦克等任務,當然以直-9W的體量與性能,任務效率就是見仁見智了。

從直-20型突擊直升機在陸軍航空兵的定位與承擔的戰術任務角度來考量,它的定位是與直-10型武裝直升機和直-8L/G型運輸直升機相互配合,加上部分引進的米-171/米-17V型直升機(包括最新的米-171Sh),共同組成中國陸軍航空兵空中突擊旅的兵力配系,而直-20型直升機在其中主要擔負突擊運輸直升機的職責。

從承擔的戰術任務角度來考察,在直-20型直升機本身的定位就是「突擊運輸直升機」的情況下,它所承擔的任務也不會超出這一機型的通常任務範疇:包括與直-10型武裝直升機相互配合、作為第一梯隊機降並掃清機降場、建立初步的機降作業地帶,與直-8G/L型運輸直升機相互配合、承擔後續梯隊的多批次運輸、鞏固機降戰術地域的任務。

簡單來說這就是一種用來「打滿全場」的「萬金油」式裝備,既能用來運輸第一梯隊、實施烈度較高的機降對抗任務,又能用來運輸第二梯隊、實施對出動率與運輸量要求較高的戰場投送任務。當然了,這也就決定了直-20型直升機與直-9W型直升機在定位與戰術任務上的完全不同,即使直-20型突擊直升機加裝短翼與掛架、變成了「對面攻擊構型」之後也一樣。

直-20新構型後承擔的任務

那麼,在直-20型突擊直升機加裝短翼與掛架、真的點出了「對面攻擊構型」之後,它預定承擔的戰術任務又是什麼呢?大伊萬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條不用說了,依然是承擔起突擊直升機的職責、負責在直-10型武裝直升機和直-19型偵察直升機的掩護下、運輸空突部隊第一梯隊搶佔預定的機降著陸場。

而在第一梯隊運輸與機降的過程中,空突編隊中的武裝直升機與偵察直升機將承擔起掃清著陸場、打擊著陸場周邊火力點與裝甲目標、對地面防空火力發射點實施火力壓制的任務,而突擊直升機自然也要承擔起相應的協同作戰任務。在這一任務想定下,裝備在直-20型突擊直升機上的短翼、掛載在短翼掛架下面的反坦克飛彈與火箭彈巢,乃至未來必然會出現的、安裝在直-20側艙門上的艙門機槍等裝備,將成為直-10型武裝直升機與直-19型偵察直升機的有效補充,共同擔負機降著陸場火力壓制的任務。

第二條,不排除直-20型突擊運輸直升機將承擔一些更為嚴酷、難度更大的特種作戰類任務。

譬如類似於美軍的空降救援搜索隊(CSAR)之類的戰鬥救援搜索任務。而在承擔這類任務時,需要突擊運輸直升機加裝更多的專業特種設備,諸如加裝地形跟蹤雷達、前視紅外與熱成像搜索設備、高性能探照燈等以提升態勢感知能力,加裝機艙燃油管理系統、空中加油管等以提升突擊直升機的活動半徑,加裝內置ECM(電子對抗)、MAWS(飛彈逼近告警)系統與幹擾投放裝置甚至附加裝甲等以提升突擊直升機的戰場生存能力,加裝絞盤與吊籃用於從地面救援己方飛行員,當然也需要加裝短翼、安裝部分武器以確保在縱深地域活動的安全。在美軍戰鬥救援搜索部隊裝備的MH-60G「鋪路鷹」與HH-60W「快樂綠巨人」這種搜索救援直升機均具備加裝機身短翼、攜帶空面武器的情況下,沒有理由相信中國陸軍、中國空軍搜索部隊不會這麼做。

而第三條,也不排除中國陸軍航空兵的空突部隊想做一做「分布式殺傷」的試驗。

畢竟從態勢感知能力上來講,伴隨著戰術數據鏈的逐步進步,整個陸軍的作戰網絡正在逐步成為一個整體,多個傳感器數據匯集起來之後,事實上已經將整個戰場態勢逐步變成一個直觀的三維「圖景」,從而為多傳感器、多射擊器的分布式殺傷創造了客觀條件;同時,伴隨著下一代使用毫米波制導、具備超視距攻擊能力的空射反坦克飛彈已經露面,陸軍航空兵在理論上也已經具備了類似於空軍航空兵的「A射B導」、組建陸航「作戰雲」的戰術條件,任何一個作戰節點都有可能「看到」目標,而任何一個作戰節點也都有可能被作為武器載機被其它節點實時「調用」,在這種戰場環境下,給一款突擊直升機加裝短翼和對面攻擊武器、作為分布式殺傷的一個節點、在戰時可能作為直-10乃至重型武裝直升機的「武器庫」,也就不難理解了。

總而言之,直-20型突擊直升機加裝機身短翼、掛載A/AKD-10型空射反坦克飛彈,標誌著中國陸軍航空兵在機型性能與任務拓展上又邁出了新的一步,希望這種裝備早日出現在演兵場上!

相關焦點

  • 中國武裝版直-20亮相,和美國相比有差距,但能代替俄制產品
    在2021年到來的第一天,中國軍用直升機就出現了一個新消息,那就是武裝版直-20直升機試飛照亮相了。武裝版直-20直升機是目前中國陸軍急需的特種機型,在此之前,中國陸航部隊,不得不使用俄制米-171武裝運輸直升機來執行相應的作戰任務。
  • 新型直20亮相,掛載飛彈化身武裝直升機,一次可幹掉半個坦克連
    《軍武次衛面》作者:機甲888▲疑似配備飛彈的武裝版直-20直升機的飛行圖(圖片來源於:網絡)日前,疑似配備了飛彈的國產直-20直升機的飛行圖片通過網際網路出現在了世人的面前。而此舉也說明,被無數人寄予厚望的我國直-20呢,又將會有全新的功能和用途。
  • 直20化身武裝直升機?掛滿8顆飛彈亮相,美媒:至少造500架
    日前,一張直-20通用直升機攜帶8枚KD-10反坦克飛彈的照片首次公開,這引起了外界的高度關注,美國「戰區」網站1月1日報導稱,這表明直-20開始探索更多的用途,搖身一變化身類似直-10這樣的武裝直升機,對於這一點外界之前都沒有料到,可以肯定的是,這大大增強了直-20的多用途作戰能力,和美軍的
  • 武裝型直-20首次曝光,重型武裝直升機也在研製中?
    圖為 武裝版直-20最近一則新年好消息,在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讓小編十分驚喜,這是一則關於武裝版直-20首次公開露面的消息。而這次,武裝版直-20流出消息,是不是就表明了直-20已經開始大量產出呢?直-20因為具有10噸級的最大起飛重量,和十分可觀的載荷,完全可以滿足中國的「火力不足恐懼症」,像是前面所說的AKD-10反坦克飛彈,足足可以帶上8枚,並且還略有餘力。因為像是之前有消息傳出的武直-10K,從理論上來看就已經可以掛載同樣數量的AKD-10反坦克飛彈,那麼作為更先進的直-20的武裝版,總不會越做越不行吧。
  • 直20比直10還猛:最多可掛16枚飛彈,一次摧毀一個坦克連
    2021年的第一天,中國陸軍軍用直升機就曝光了一個好消息:武裝版直-20直升機正式亮相。(攜帶AKD-9飛彈的武裝版直-20直升機)而且從外觀上看,武裝版直-20在某些細節上和已經曝光的量產版直-20也有一些差別,比如武裝版直-20在機頭安裝了專門用於制導AKD-9飛彈的雷達/紅外觀瞄裝置,而且衛星天線罩的尺寸也明顯大於量產版直-20,另外該機還新近安裝了雷達告警裝置,可以對單兵防空飛彈等武器作出報警反應。
  • 武器觀察:直-20化身武裝直升機,運兵員打坦克兩不誤
    在我國陸軍航空兵部隊成立初期,直-5通用武裝直升機曾一度是唯一具備對地攻擊能力的國產直升機。不過,直-5通用武裝直升機並沒有配套裝備光電觀瞄以及火控系統,無論是7.62毫米機槍還是火箭彈發射巢,打擊精度都不高,並無法完全勝任陸航部隊的空地支援任務。特別是直-5通用武裝直升機的機載設備較為落後,不具備掛載和發射反坦克空地飛彈的能力。
  • 真的有白色直20?中華田園鷹已有5種型號,可能存在隱身特戰版
    網友繪製的城管版直10城管版直10配上海警版075,槓槓的還P了海監版直19實際上,現代武裝直升機的發展,已經從AH64「阿帕奇」時代對付滾滾裝甲洪流,進化到了對城市目標精確打擊,並受到無人機強有力的挑戰
  • 中國版「黑鷹」上高原了!西藏軍區陸航旅列裝的直-20首次公開亮相
    圖片說明:配發的視頻中可以清晰看到直-20和武直-10 來源:高原戰士視頻截圖演兵場梳理發現,這是直-20首次公開亮相西藏軍區陸航部隊,也是我軍第二個公開亮相直-20的陸航旅。就在前幾日,央視軍事頻道關於第75集團軍某空中突擊旅的報導中,曝光了該旅列裝的直-20。
  • 殲20、運20、直20,已全都服役,三個20分別有多少架了?
    運20也有40架了目前,安裝渦扇20發動機的運20B已經現身,但正式亮相和服役,可能還要到2021年。直20在2017年就已經開始領先試用了首先是第83集團軍和第75集團軍空中突擊旅的直20先後被公開,估計每個空中突擊旅的數量在10架左右。隨後則是另外兩個集團軍的陸航旅列裝直20的消息,再加上西藏軍區和可能的新疆軍區,四個陸航旅估計平均每個旅裝備了10架直20,共有40架左右。
  • 中國海軍反潛版直20正式亮相,海軍又添一反潛利器!
    陸基直20想要下海,並且承擔一定的反潛能力,並沒有那麼容易,相比於陸基型號,毫無疑問海基直20對於性能的要求更加嚴格,技術難度也更高,同時採用的新技術也非常多。儘管兩者之間在渦軸發動機、傳動系統以及中央主減速器這三大件上是一樣的,但是其他的設備兩者之間的區別就很大了。
  • 西藏裝備直20,中國黑鷹有多少了?數量接近80架,明年突破100
    近日,在西藏軍區為陸航某旅機械師舉行的退伍儀式上,首次出現了直20的畫面,並與直10同框亮相。西藏軍區已列裝直20從2017年開始,直20就已經進入部隊進行小規模領先試用,但只有在2019年國慶閱兵首次公開曝光之後,它的數量才開始爆發,裝備的部隊也越來越多。首先是第83集團軍和第75集團軍空中突擊旅的直20先後被公開,估計每個空中突擊旅的數量在10架左右。
  • 突擊版直20首次公開露面,武器掛架成亮點,強大火力不輸武直10
    一則好消息在網上流傳,突擊版直20首次公開露面。按照無法官方的脾性,能放出來,就表明了直-20已經開始量產,而且也說明我國在通用直升機的基礎上已經開始嘗試進行改進,而新的突擊版直20戰鬥力從外形上也頗為強悍,兩側的短翼掛架上各有8枚飛彈,其火力已經不輸一般的專業武裝直升機了,和我國的武直10有一拼。直-20攜帶KD-10空對地飛彈,可支援特種作戰部隊作戰,類似於美軍使用的特戰型「黑鷹」直升機。
  • 千裡奔襲 陸航20架直升機轉場演訓錘鍊全域作戰本領
    近日,第80集團軍某陸航旅的5種機型、20餘架戰機千裡轉場至某場站執行演訓任務,飛行途中,他們演練了掠地飛行、兵力投送、火力突擊等實戰化課目,不斷錘鍊部隊全域作戰本領。圖為某士兵指引訓練完畢的直升機在軍事機場著陸。圖為第80集團軍某陸航旅的武直-10直升機成功降落某機場。
  • 直-20和直-8G都已入役,為什麼還要採購米-171老河馬?
    近日,關於俄羅斯生產的一批新式米-171-SH武裝運輸直升機引人關注,因為這批直升機採購方是中國。根據現場低可視塗裝上的機徽來看,這個消息實錘,根據鳳凰衛視報導這批「河馬」預計將於2020年交付使用。注意機身上已經塗刷好的機徽,相當明確訂購方是我國。
  • 直8直9系列不夠用嗎?米171助陸航緩解尷尬
    如果要追溯起來,恐怕要追溯到上世紀的米8直升機中去;在上世紀90年代初中蘇關係回溫後,對於先進直升機的大批量採購總算可以提上日程:此前採購的「超黃蜂」「超美洲豹」基本是小打小鬧,「超黃蜂」的國產化版本直8也一直被小批量低速生產。一窮二白的中國陸航,在當時能用的運輸直升機寥寥無幾。
  • 海軍版直-20現身訓練場 未來需求或達數百架
    而南部戰區海軍發布的照片直接就是海軍版直-20。要知道以前曝光的海軍版直-20都是單機試飛照片,並沒有這種參與訓練的場景,所以這似乎也意味著海軍版直-20已經開始交付使用,對於缺乏可靠的中型通用直升機平臺的海軍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劃時代的時刻。當然上面提到的中型通用直升機平臺在功能上更多的還是傾向於反潛,相比於防空和反艦問題,海軍反潛是長期以來存在的一個比較重大的短板。
  • 直-20艦載型已出現,為何中國還要造直-9D?未來還將共存十年
    在直-20大量鋪開裝備,曝光率越來越高之際,艦載版直-20也逐步浮出水面,近段時間以來,艦載版直-20的飛行視頻、圖片也屢見不鮮。雖然其還沒有正式亮相,但外界已經對其相當熟悉,預計其將很快甚至有可能已初步列裝海軍,中國海軍艦載直升機發展將邁出全新一大步,意義非常重大。
  • 直-20化身「武直」,運兵員打坦克兩不誤
    在我國陸軍航空兵部隊成立初期,直-5通用武裝直升機曾一度是唯一具備對地攻擊能力的國產直升機。不過,直-5通用武裝直升機並沒有配套裝備光電觀瞄以及火控系統,無論是7.62毫米機槍還是火箭彈發射巢,打擊精度都不高,並無法完全勝任陸航部隊的空地支援任務。特別是直-5通用武裝直升機的機載設備較為落後,不具備掛載和發射反坦克空地飛彈的能力。
  • 黑鷹都無法實現的技術,直20成功擁有,核心技術讓其「自嘆不如」
    要知道「黑鷹」在1979年服役美軍部隊,搭載兩臺T-700渦軸發動機,單臺發動機的功率達到1165千瓦,即便是潤滑油全部洩漏,發動機也能正常運轉30分鐘。 此外「黑鷹」可搭載11名全副武裝的官兵,如果遇到特殊情況,能夠裝載20名官兵。最高飛行速度達到每小時357公裡,最大航程為2000公裡左右。
  • 直-9首飛29年「波瀾壯闊」!解放軍全能直升機還在升級突進
    東方網·演兵場1月16日報導:整整29年前,也就是1992年1月16日,國產化的直9A-100號機在哈爾濱首飛成功,正式開啟了「波瀾壯闊」的直-9時代。在10噸級直-20面世之前,僅僅4噸的直-9什麼活都要幹,先後發展出了艦載型、武裝型和警用版等一系列機型,變成了解放軍的「全能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