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到了!筆跡鑑定原來是這麼回事!|遺囑|法庭|鑑定人|證據_網易訂閱

2021-01-08 網易

2020-09-26 08:14:28 來源: 上海高院

舉報

  

  

  本期聚焦:筆跡鑑定

  開始本期內容之前,小編想問問大家:「你了解自己的寫字風格嗎?」每個人隨著年齡、心態、性格的變化,筆跡也隨之不同。

  小小的筆跡,「見證」著許多重要信息, 、 、 等等場合都離不開它。在訴訟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需要對筆跡進行鑑定的情況, 那麼筆跡鑑定如何提出?程序如何進行?鑑定意見做出後,對方不認可怎麼辦?

  當兩份同樣籤名的遺囑在你眼前,到底哪一份才具有真的效力?

  

  本期我們通過相關案例,圍繞遺囑中的「筆跡鑑定」,教大家如何「火眼金睛」辨真偽。

  如何提出筆跡鑑定申請?

  

  父親去世後,哥哥小方拿出父親的遺囑,遺囑寫明因小方贍養老人十餘年,遂老人離世後房產歸小方所有,妹妹小花看到父親手寫的遺囑後卻質疑它的真實性,認為是哥哥仿造的,兩人為此對簿公堂。

  接下來該如何證明遺囑的真實性?

  此時,法官會向雙方釋明法律,提示原告方向法庭提交偽造證據的法律後果並向法庭鄭重承諾遺囑的真實性,法庭也會告知被告應當在庭審結束後的規定期限內提交書面筆跡鑑定申請

  法庭在收到書面筆跡鑑定申請後,會再次組織雙方就筆跡鑑定的比對材料進行相互質證

  該提交怎樣的筆跡鑑定比對材料?

  

  小方、小花雙方均有權向法庭提交亡父生前的親筆書寫的材料作為筆跡鑑定的比對材料,法庭最希望看到的是兄妹兩人能在質證環節達成一致,此時經過雙方質證並協商一致的材料即可作為筆跡鑑定比對材料。

  如果雙方互相質疑,無法就比對材料達成一致。那麼法庭將會根據以下四個條件審核雙方提交的材料,或者法院依職權主動調取材料。

  01

  比對材料足夠客觀可靠,最好由第三方保存

  

  如被繼承人工作單位保存的工作記錄、如檔案管理部門保存的被繼承人的各類檔案。第三方保存的材料相比當事人一方保存的材料,更能夠使雙方以及法庭信服其真實可靠。

  02

  比對材料必須確保是被繼承人本人書寫

  

  如銀行存款取款的一些籤字、信用卡帳單的籤名,雖然大概率是由本人籤名,但根據一般社會經驗,不能排除由家人代籤或代為辦理的可能,故該類籤名一般難以作為比對材料。但是像結婚登記這類必須由本人親自辦理,不能委託他人辦理的事務,此時形成的材料就可以作為筆跡鑑定比對材料。

  03

  比對材料距離被繼承人書寫遺囑的時間較為接近

  

  因為一個人的字會隨著年齡發生改變,同一個人孩童時代、青年時代、中年時代、老年時代寫出的字多少有些不同,如果比對材料距離遺囑書寫時間過於久遠,必然會影響筆跡比對。比對材料的形成時間最好距離遺囑書寫時間三到五年內。

  04

  比對材料中樣本較為豐富

  

  只有比對材料中樣本夠豐富,鑑定機構才能分析出被繼承人生前的書寫習慣、常用字等。如果因為比對材料樣本較少,鑑定機構可能無法進行鑑定,從而無法判斷遺囑的真偽。

  對鑑定意見不認可怎麼辦?

  

  遺囑的真實性是遺囑繼承案件的爭議核心,第一次鑑定意見對己方不利的當事人往往會申請重新鑑定,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當事人對鑑定書的內容有異議的,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間內以書面方式提出。對於當事人的異議,人民法院應當要求鑑定人作出書面答覆進行解釋、說明或者補充。如果當事人對鑑定人的書面答覆仍有異議的,當事人預交鑑定人出庭費用後,人民法院將通知鑑定人出庭。

  根據新規,重新鑑定不再是過去那樣可以輕易啟動,只有存在鑑定人不具備相應資格、鑑定程序嚴重違法、鑑定意見明顯依據不足的、鑑定意見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等以上四種情形之一,法院才能啟動重新鑑定程序。如果鑑定意見中的瑕疵,可以通過補正、補充鑑定或者補充質證、重新質證等方法解決的,法院可不予準許重新鑑定申請。

  筆跡鑑定程序看似「繁瑣」,但這既是為了讓質疑方釋懷信服,也是為了能夠讓案件的裁判結果更加經得起時間和法律的考驗。

  遺囑繼承案件一般涉及當事人切身利益,且案件標的都不小,原、被告雙方矛盾亦積累多年,審理難度較大。審理過程中,遺囑涉及筆跡鑑定、比對材料質證,甚至重新鑑定,審理周期可能較長。

  

  老人留下遺產是為了讓子女們更好地生活,家和萬事興,子女們因遺產分配起衝突並非逝者的意願。因此,財產較多、有多位子女的老年朋友們最好能在生前就交代好身後事的處理,或者在書寫遺囑時同步進行錄音錄像,並請律師、公證員或2名以上與繼承人無利害關係的公民見證,從而避免百年後子女們因遺產繼承而「同室操戈」。

  責任編輯| 邱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遺囑筆跡鑑定案例告訴你,不要輸掉親情還輸掉繼承權
    診斷出肺癌晚住進醫院後,在兩個護士的見證下,李老師寫了一份遺囑。該遺囑的內容是:三套房屋分別由大兒子李強、李紅和小女兒李月繼承。但是在李老師去世後,小妹李月拿出另一份籤著父親名字的遺囑,其中說明三套房子均由李月繼承。於是鬧上法庭,李強與李紅向法院提出筆跡鑑定,於是法院要求雙方提供李老師筆跡樣本,然而令李強與李紅意想不到的是,只要是他們提交的留有父親筆跡的樣本,小妹李月一概不予認可。
  • 庭上作虛假陳述並阻礙筆跡鑑定 一被告被罰款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人民法院作出處罰決定,對一企圖拖延訴訟、逃避責任,故意作虛假陳述並改變筆跡使鑑定機構無法出具鑑定結論,從而嚴重妨礙法院案件審理的當事人錢某罰款1萬元。錢某在當地一布行購買布料,2018年10月,雙方經結算,錢某欠布行貨款2萬元,於是出具欠條一張。
  • 男子莫名欠錢被起訴 鑑定人「雲出庭」發現筆跡蹊蹺
    3月5日,趙某被北京某銀行告上法庭,理由是其辦理銀行卡後消費8000餘元不還款。而房山法院法官邀請鑑定人「雲出庭」作證,發現信用卡申請表中,填的聯繫人果然另有其人,且申請人籤名「趙某」的筆跡也並非本人。銀行訴稱,2011年2月,趙某申領了一張信用卡,並於次月1日激活使用。截至2017年10月10日,欠款8000多元。
  • <第1352期>通遼市檢察院檢察技術信息部 法醫傷情鑑定、筆跡鑑定...
    近日,通遼市人民檢察院技術信息部在參加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與公安部聯合舉辦的2020年度實驗室能力驗證(盲測)活動中,報名參加的法醫傷情鑑定、筆跡鑑定、電子物證檢驗三個專業測試均獲得「滿意」,這是該測試的最高評價等級。
  • 男子生前用明礬蘸水寫"白紙遺囑" 司法破譯(圖)
    經過鑑定顯現字跡的遺囑都江堰一對叔嫂因鋪面繼承問題鬧上了法庭。兄弟道出其中秘密:原來,為了隱秘,大哥生前用明礬蘸水悄悄寫下這份「白紙遺書」。可遺書上究竟寫了什麼,他也說不清楚。鑑定「白紙遺囑」的難題交給了司法鑑定機構。鑑定人員經過無數次試驗和請教專家,白紙上終於顯現字跡,並經筆跡鑑定確認了遺囑的真實性,案件最終得以解決……最近,這起案件因成功破譯鑑定難題,入選「法治中國·走進四川」經典案例。
  • PSA/DNA筆跡鑑定大翻車!
    PSA是比較權威的鑑定親筆籤名的機構,但是前不久,我們公司做了一個小測驗,測驗結果令人震驚!     從以上測驗結果可以看出,我們寄給PSA的五張真籤和五張假籤,最後都鑑定為真,從中我們不得不懷疑PSA鑑定機構的嚴謹性。曾經呢,我們公司也寄過去一張帶有明星籤名瞬間的照片,PSA公司卻鑑定為假,所以我們甚至懷疑PSA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筆跡,然後就做出了一個大概的認定。事實上,PSA/DNA的證書裡面也表明了他們所鑑定的籤名真假只是他們的觀點!
  • 格式不合規表述不合法 遺囑繼承案中60%遺囑無效
    許多老人認為,訂立遺囑,無非是用書面的形式,把自己想要囑咐的事情寫下來就可以了。其實,事情並沒有想像得那麼簡單。根據調研數據顯示,在法院審理的遺囑繼承案件中,有近60%的遺囑被法院認定為無效。從上月起,北京市戶籍60周歲及以上的老人,可以到市民政局主管的北京愛傳承為老服務中心享受免費到店自書遺囑訂立服務。
  • 電視劇風聲第18集:潘漢卿是當年青燈 龍川筆跡鑑定計劃失敗
    王田香向龍川建議核對五人的筆跡來找老鬼,徵得龍川同意後,他立即到東樓給五人分發信紙,讓他們寫家書報平安,並直言目的是為了核對筆跡,他們五人從小學開始全部的檔案筆跡他已經搜集齊了,所以內容他們可以隨便寫,但筆跡必須真實。  五人回房間寫家書,李寧玉此時可以確定老漢已經被捕,但沒有叛變,情報是她和老漢約定的危機處理方法,模仿五人中某人的筆跡李代桃僵,只是走出這一步對自己而言未免痛苦。
  • 一份遺囑如何才能善處身後事
    為了讓自己財產按照自己的心願進行處置,也避免子女之間因財反目,老人們紛紛將訂立遺囑作為首選,於是形形色色的遺囑不斷出現。可是,這些遺囑真的能幫助老人善處身後事嗎?《法制日報》記者調查了解到,由於遺囑人對法律規定知之甚少,很多老人自認為訂好的遺囑,卻最終成了法庭上子女、親人們爭議的焦點。
  • 遺產案中有六成被認定為無效,遺囑該怎麼寫?
    畫蛇添足加了『居住』二字,這讓遺囑的意思變成把該房屋的居住權留給了老大,所有權卻沒有確定,所以二兒子依照法定繼承提起訴訟並勝訴。很多人誤認為立遺囑是很簡單的事,其實立遺囑要求很高,立遺囑人不懂法律知識的話,很容易導致遺囑無效。遺囑的核心很簡單,通俗講就是自己的東西要給誰,但『東西』和『人』等等要有唯一性,遺囑才有效。
  • 煙臺女子「被籤名」背上巨額債務 時隔七年檢察機關筆跡鑑定還清白
    2013年,煙臺市民張女士「被籤名」而登上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導致無法申請貸款,給二孩辦理入學時也被拒絕。2020年6月,張女士向龍口市人民檢察官申請民事檢察監督,鑑定終於確認「張女士」籤名不是張女士本人所寫。
  • 不認可受害人單方委託的傷殘鑑定,可以申請重新鑑定嗎?
    當事人申請鑑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具備資格的鑑定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該條對申請鑑定的時間未作出規定,雖然《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第二十五條規定:「當事人申請鑑定,應當在舉證期限內提出」,但是對該條也不能絕對化的理解。
  • 最高法院:100個最新民事證據規定、委託鑑定審查規定的裁判規則
    申請書應當載明被調查人的姓名或者單位名稱、住所地等基本情況、所要調查收集的證據名稱或者內容、需要由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的原因及其要證明的事實以及明確的線索。23(新規第20條)新規沒有對當事人申請法院調查收集證據設置申請條件,是不是只要當事人沒有收集到的證據都可以申請法院收集?
  • 五年前老人親手寫下遺囑,他去世後,我該如何證明遺囑的真實性?
    我家老人生前親自手寫遺囑並且符合遺囑的法律要件,但是因書寫遺囑為五年前,老人兩年前去世,受贈人諮詢律師說,需要自己證明遺囑的真實性,請問有哪些辦法來證明?提起訴訟的話是自己提供證據還是由主張遺囑為假的人提供相反證據?
  • 萊鋼殺醫案醫院被鑑定有過錯,兇手家屬索賠100萬!
    此刻開始,賞心悅事  2021年1月12日,「萊蕪殺醫案」罪犯陳建利的妻子孟洋拿到了北京法源司法科學證據鑑定中心出具的司法鑑定意見書,該鑑定由濟南市鋼城區人民法院技術室委託,鑑定事項為對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醫院對孟洋之女診療過程中是否存在過錯
  • 筆跡鑑定要及時,再審申請不準許
    四大洋公司上訴被駁回,申請再審,並申請對擔保合同中四大洋公司法定代表人籤署的姓名予以鑑定。最高人民法院對該鑑定申請予以駁回,判決:駁回四大洋公司再審請求。根據本案現有證據,不能證實銀行存在欺詐行為。四大洋公司主張《保證合同》中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籤字下方的籤字時間非本人籤字,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進行鑑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相關解釋規定:審查再審申請期間,再審申請人申請人民法院委託鑑定、勘驗的,人民法院不予準許。故此,對四大洋公司申請鑑定的主張,最高法院不予支持。
  • 我國司法精神鑑定的實踐規律
    在刑事裁判中,雖然責任能力的有無的判斷在於法官,但是作為判斷的前提,被告人行為當時,是否有精神障礙,精神科醫師所擔負的鑑定工作則作用巨大。但是,是否屬於心神喪失又是法律判斷,應該是委託給專門的法院的問題。(參見[日]船山泰範:《刑法學講話(総論)》,成文堂2010年,第231頁。)
  • imei查詢鑑定入口
    隨著DNA和其他科學鑑定技術的推廣,以鑑定意見為代表的科學證據正逐漸取代口供,成為新的「證據之王」。鑑定意見不僅是司法機關認定專門性事實的工具,也是查明案件事實的重要方法,輔助法官自由心證,延伸其認知能力。
  • 權威專家質疑宋金恆案DNA鑑定
    以上三件物證是該案的核心證據,如果這三件證據屬實,DNA鑑定技術的可靠性足以證明,宋金恆確實作了這兩起強姦案。但從事多年刑偵工作的王耀剛律師卻從中發現了重大疑點。一、送檢材料來源不明。上述檢驗中,劉紅的「三角短褲」來源不明。因為提取筆錄上只有劉紅及其母親的籤名,沒有見證人籤名,也沒有辦案人籤名,且該提取筆錄不是當場開具的,是事後列印的。
  • 潁上:老人留下兩份不同的遺囑 兩個兒子對簿公堂
    2012年2月19日,張某去世,他的三個女兒和再婚妻子都放棄了繼承權,而兩個兒子卻各自拿著一份遺囑,都說房子是自己的。原來,2011年10月15日,張某考慮到大兒子沒有工作,又需要在房子裡做生意,於是立下遺囑,將房產給大兒子繼承。同年10月19日,張某改變了主意,又立了一份遺囑,說2011年10月15日立的遺囑無效,將房產交給二兒子繼承,存款及撫恤金由兩個兒子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