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映《八佰》的影廳裡,不應出現咀嚼爆米花的聲音

2020-09-03 印記電影

李成儒曾在電影《私人訂製》中,飾演了一位「雅過敏」的導演。

這位大導以俗起家,其作品大俗特俗,廣受人民群眾之喜愛。



但他卻遭到了「挺雅派」的輿論抨擊,大導無奈從俗轉雅,結果卻對雅產生了極大的過敏反應,送去醫院急救。

醫生也愛莫能助,最後不得不把大導送至夜總會「診治」,才轉危為安。



如此怪疾十分罕見,本應只會出現在影視作品中,但最近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有一大批人也出現了這種情況,他們的症狀是「煽情過敏」。



一、是「煽情過度」還是「煽情過敏」?

熟悉管虎作品的人應該都了解,他是一個崇尚寫實主義的導演。

即便拍攝《生存之民工》、《外鄉人》這樣的戲,也從不刻意營造催淚的氛圍。



但這次的《八佰》不一樣,在這部電影中,管虎設計了多個觸發淚點的情節段落。

可以說,他是在故意煽情,而這也是那些批評《八佰》的人首要詬病的。

戰士們身捆手榴彈跳向日軍,讓他們過敏;



對岸民眾募集物資,讓他們過敏;



何香凝的一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讓他們過敏;



戰友們之間的告別,讓他們過敏;



老鐵揮著大刀唱戲,讓他們過敏;



壯士們橋上撤退時的慘烈,也讓他們過敏。



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接受不了煽情了呢?這一次,管虎就是故意煽情了,又當如何?

久未疏通的淚腺,難道就不能為那些英勇的壯士們使用一次嗎?

我不相信一位正常的中國公民,在看《八佰》的時候能不被感動。

至少我所在的那個影廳,無人進食,除了影片的聲效,能聽到的只有被感動的抽泣聲。



二、適當的演義應該被支持

《三國志》平淡無味,被羅貫中加工一番之後的《三國演義》卻能夠在誕生了600多年之後的今天被廣泛討論,這就是演義的作用。

《八佰》中的情節的確有和史實存在差異的地方,可這是一部電影,它也只是一部電影。

比如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傷亡人數,按照影片所呈現的場面來看,片中的傷亡人數是不符合史實的。



一向崇尚寫實的管虎,不會沒有查過資料,可他卻做了誇大。

其根本目的,也是拍攝這部影片的初衷,就是要提醒人們銘記歷史。

因為一部電影需要力量的填充,才能發揮它所應該發揮的作用,適當的演義成分更能加強觀眾的印象。



影片中出現的白馬,我想並不只是指代一人一騎、勇闖敵營的趙雲之坐騎。

白駒過隙,也許可以作為它的另一個解釋。

此成語出自《莊子·知北遊》中的句子——「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意為時光荏苒,日月如梭。

時光會撫平傷痛,偶爾也會讓記憶選擇性地失蹤。

歷史像是一個大雪球,沿著雪地滑滾,總會把之前的傷疤覆蓋。

電影《八佰》則用溫度把雪球一點點融化,用尺度丈量那個八十三年前的傷疤。



而支撐它做到這些,並能夠儘量加長電影本身生命力的,就是適當的演義。

假設按照紀錄片的風格來拍攝《八佰》,他的震撼力定會下降,畢竟這個故事並非整個淞滬會戰。

而失去了震撼力和力量的電影,他的傳播能力和留存能力自然會大大降低。

三、關於影片的後半部

首先是老算盤這個人物,人們期待著他會有一個轉變、升華的過程,也期待張譯是如何將其演繹出來的。

但在老印看來,這個人物最初就沒有進行閉環的設定。



儘管影片圍繞河岸兩邊分別敘述,以展現八佰壯士們的英勇悲壯之舉是如何打動對岸原本冷漠的人群。



可老算盤這樣的人,在當時的那個年代還是大有人在。

張譯的戲份應該是不存在刪減的,片中老算盤央求端午放他走的時候,端午的眼神就已經作出了交代。

如此的人物設定,在管虎的作品中是非常少見的,可以看做是《八佰》的亮點之一。



再有,影片並沒有直接表現由雜牌軍組成的敢死隊最後的戰鬥場面。

只在身後傳來的敢死隊的槍聲,更能映射那段鮮少人知、久未提及的歷史。

他們或是表情堅毅、或是微笑的走向敵人,其實已經說明了一切。



最後就是壯士撤橋的段落,其過程慘烈,但並沒有完全表述,而是將鏡頭停留在蘇州河對岸急切民眾的手上。

其實這一段絕無刪減,而這樣的處理方法,正是管虎的高明之處,用一個「急剎車」式的突然暫停,才更能加深觀眾的記憶。

也更能體現拍攝《八佰》的意義——銘記。

影片上映之後,四行倉庫成了熱門打卡地,人們帶著鮮花、香菸、白酒去緬懷先烈。



可這樣的行為出現後,我們看到的是這樣的評論。



有人說每隔十年,就應該拍一部像《八佰》這樣的電影,以將歷史謹記於心。

可是當看到《八佰》拍攝以及上映的艱難,又有多少導演和資本願意參與其中?

因此《八佰》是一部應該被尊重的電影,導演管虎也應該得到尊重。



最讓人受不了的就是去年《八佰》首次定檔時,出現的「歪屁股」理論。

影片籌備階段,管虎專門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走訪了很多88師後人,秦漢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另外,五年前,謝晉元之子謝繼民曾和秦漢一起,錄製了鳳凰衛視的一檔名為《我們一起走過》的節目。



節目中,他們一同走訪了淞滬抗戰紀念館、謝晉元墓、四行倉庫以及蘇州河等歷史遺蹟。



這又說明了什麼呢?

任何一部電影都是有缺點的,《八佰》也一樣,不過他卻是誠意滿滿、意義非凡的一部電影。

縱使《八佰》不能溫暖你的眼窩,也請不要一邊嚼著爆米花,一邊以冷眼相對。

歡迎關注,了解更多影劇故事

相關焦點

  • 放映《八佰》的影廳裡,不應出現咀嚼爆米花的聲音
    如此怪疾十分罕見,本應只會出現在影視作品中,但最近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有一大批人也出現了這種情況 我不相信一位正常的中國公民,在看《八佰》的時候能不被感動。 至少我所在的那個影廳,無人進食,除了影片的聲效,能聽到的只有被感動的抽泣聲。
  • 不配放映《八佰》,底層影院「罪有應得」?
    然而,這樣的做法也讓那些無法放映《八佰》的底層影院,統一被扣上了「偷票房」的帽子。所以要想放映影片,就得交保底費。交保底費,雖然對於《八佰》來說可以提前收回部分成本,落袋為安,但對於這些本來就風雨飄搖的小影院來說,就意味著要承擔放映《八佰》的成本風險。
  • 看電影《八佰》去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多地電影院已經恢復營業有一段時間了,由於沒有新電影上映,懷化城區各大電影院沒有出現往日火爆場景。8月21日以來,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城區各大影院重新熱了起來,恢復了年前的生機與熱鬧。就此,記者做了調查。
  • 電影《八佰》定檔.電影時長超2小時怎麼辦?
    電影《八佰》定檔海報根據劇情簡介,電影《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本片由管虎導演,張譯、姜武、王千源、黃志忠、侯勇等主演。
  • 票房超20億的《八佰》,能拯救那些沒走出「寒冬」的小影院嗎?
    文/陳玉琪《八佰》,對於日益陷入困境的小影城老闆們來說,似乎並非一棵救命稻草。黃華在徐州一個縣級市經營著兩家影城。8月16日,華誼兄弟的駐地發行人員打來電話說,黃華的兩家影院都在公司的保底發行名單裡,通知她繳納保底款,一家將近8萬元,另一家4.5萬元。
  • 絕境突圍,不止《八佰》
    電影內外,《八佰》面臨的困境形成奇妙的映襯:電影裡,蘇州河北岸炮火連天、血戰不休,蘇州河南岸租界裡燈紅酒綠、歌舞昇平;電影外,院線和影視產業面臨艱難局面自顧不暇,而觀眾和從業者漸漸習慣沒有影院的日子,開始在流媒體、視頻網站上形成觀影習慣。 《八佰》的出現,不僅帶來了院線的復甦,還讓春節檔撤檔大片和好萊塢電影看到了希望,紛紛定檔。
  • 《八佰》破10億,北美影市才剛醒
    《八佰》上映無疑已成為一個標誌性事件——影院已然安全,觀眾正在回歸。作為全球兩大電影市場,中國和北美目前都已復工。《好萊塢報導者》等外媒都在關注《八佰》的票房成績,「上周末全球最大的票房來自中國,儘管上座率最高也只能到50%,但完全用IMAX巨幕技術拍攝的戰爭片《八佰》總票房已達1.07億美元」。
  • 《信條》全球票房超1.4億美元,內地開畫不敵《八佰》
    而在北美地區,上周末適逢勞動節小長假,《信條》在已經開放的2810家影院(含272家IMAX影廳)裡,拿下2020萬美元(含280萬美元IMAX影廳票房),表現也是相當不錯。畢竟,該片是疫情爆發以來,影院公映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好萊塢大片,加之原本同檔期的《花木蘭》選擇走線上平臺,一時之間幾無對手。
  • 縣城影院:對不起,我們不配放映《八佰》
    近日,一個名為《八佰》的影片上映了,影片講述了謝晉元帶領400餘官兵鎮守四行倉庫的故事。影片上市後,所有院線一片歡騰,但這並不包含小影院。據貓影文娛報導,此次《八佰》的放映要求不包括2019年總票房低於200萬的小影院,想要放映該片的小影院,必須按上年實際票房的
  • 50人團隊24小時在查,《八佰》盜版為何依然猖獗?
    《八佰》已然成為了國內電影市場的一面旗幟,呈現著影迷們的狂歡與淚水,也照射著市場的漏洞與隱疾。從「槍版」到「高清版」,只是點映到上映的距離事實上,早在點映期間,《八佰》就已經出現了盜版。《八佰》全片147分鐘,但點映期間的槍版《八佰》片長僅1小時02分,且畫質粗劣不堪,視聽體驗極差。所謂「槍版」就是盜版商僱人帶攝影機或手機到電影院偷拍的影片,因為是偷拍,效果一般都比較差,畫面不太清晰,拍攝過程中經常出現不同程度的抖動,且聲音是由攝像機自帶的話筒錄製,有時甚至還混有現場觀眾走動的影子和聲音 。
  • 50人團隊24小時在查,《八佰》盜版為何依然猖獗?
    但隨之而來的是,《八佰》的盜版資源也同樣火爆,各種槍版、搶先版、高清版在社交網絡上到處流傳。《八佰》已然成為了國內電影市場的一面旗幟,呈現著影迷們的狂歡與淚水,也照射著市場的漏洞與隱疾。從「槍版」到「高清版」,只是點映到上映的距離事實上,早在點映期間,《八佰》就已經出現了盜版。
  • 電影《八佰》出現的歷史錯誤,認同它的愛國精神,但要清楚真相
    2020年,因新冠疫情的緣故,各大商場、電影院、酒店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特別是電影院,這種密封性的大型人群聚集場所最容易引發病毒傳染,直到國家的疫情漸漸和緩,電影院才能打開影廳大門。《八佰》也在這場開業熱潮中第一次走入人們的視野。
  • 電影《八佰》出現的歷史錯誤,認同它的愛國精神,但要清楚真相
    2020年,因新冠疫情的緣故,各大商場、電影院、酒店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特別是電影院,這種密封性的大型人群聚集場所最容易引發病毒傳染,直到國家的疫情漸漸和緩,電影院才能打開影廳大門。《八佰》也在這場開業熱潮中第一次走入人們的視野。
  • 電影《八佰》萬場點映,為什麼有的影院放不出來?| 董小姐聊影市
    8月17日-20日,繼14日的點映後,《八佰》持續點映,結果很多影院放不出來。我了解了下情況,分析下問題所在。出情況的有以下幾個方面:1、有密鑰,卻放不出來。這個情況有可能是影廳放映的版本和密鑰不匹配。
  • 50人團隊隨時查,明星工作室喊話,《八佰》盜版依然猖獗?
    就已經出現了盜版。《八佰》全片147分鐘,但點映期間的槍版《八佰》片長僅1小時02分,且畫質粗劣不堪,視聽體驗極差。所謂「槍版」就是盜版商僱人帶攝影機或手機到電影院偷拍的影片,因為是偷拍,效果一般都比較差,畫面不太清晰,拍攝過程中經常出現不同程度的抖動,且聲音是由攝像機自帶的話筒錄製,有時甚至還混有現場觀眾走動的影子和聲音 。
  • 《八佰》網易娛樂觀影團 觀眾淚灑現場大讚影片
    網易娛樂8月14日報導 8月14日,網易娛樂觀影團迎來管虎導演新片《八佰》,正值疫情期間,影迷們不減觀影熱情,在嚴格防疫的情況下,現場50%觀眾坐滿,大家一起感受了這部史詩戰爭電影的大銀幕魅力。《八佰》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 《八佰》的三個使命
    它本該出現在去年夏天,搭上國慶70周年的特快列車;卻因為種種原因數次撤檔,最終在難以預料的疫情後姍姍來遲。在《八佰》消失的一年多來,無論是電影市場、產業參與者還是整體的制度環境都發生了微妙而深刻的變化;在如今這個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時間節點歸來,《八佰》所承載的甚至比當時更多。
  • 電影院上座率放寬至50%,看《八佰》等長片不必中場休息
    8月11日,青羊君從成都多家影院了解到,上午收到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口頭通知,從8月14日起,部分地區影院在做好各項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可以將上座率限制提升至50%。我省也將按照這一標準進行執行。此外,此前規定的每場電影不超過120分鐘也將取消,超過這一時長的電影將無需再中場休息了,14日上映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和《八佰》都無需再中場休息。可通過延長場間時間完成消殺。
  • 《八佰》8月17/18/19號超前點映!重現四行倉庫保衛戰,超然畫面再現中國魂!
    可沒想到提前點映的消息才出來一天,影迷們激動的心情還沒緩過來,《八佰》再次放出了大招。這回,放出了影片的終極預告。不誇張的說,光是這2分22秒的預告,就足以讓人看到淚崩。但凡是有關注電影的朋友,想必沒有人不知道《八佰》。時隔一年重新定檔,耗資5.5億,籌備10年之久,7位影帝,3位影后.大陣容、大場面、大製作、大格局,關於《八佰》的看點已經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 影廳選擇看這邊(一)—— 畫幅篇
    上一期科普了各種常見的影廳(👉常見影廳選擇)講到了一些相關的技術概念比如畫幅,亮度,等接下去分幾篇講講這些概念目前《八佰》《哈利波特》《盜夢空間》《信條》一些高格式影片正在集中上映/復映希望這些概念也能更好地幫助大家選擇合適的影院觀影 -♥畫幅就是電影畫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