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車間上班 開啟新生活

2020-12-24 大義常寧

金塘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是我市最大的安置點,為了讓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我市在該安置點設立扶貧車間,讓搬遷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掙上錢,開啟新生活。

在金塘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湖南尚珂伊針紡有限公司扶貧車間的十多名工人正在給襪子打包裝,貧困戶張秋鳳從海拔400多米的白沙觀坪村搬遷下來,不僅居住環境好了,而且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顧家兩不誤 。

「以前搬下來的時候,我還擔心吃飯問題,但在這裡還能上班,一個月能賺這麼多錢,心裡就放心了。」貧困戶張秋鳳說道。

由於襪子包裝工序簡單,對務工者的年齡要求比較寬泛,平時車間20多個工人都是按件計酬,只要勤快想做事,既能照顧家裡,又能每月掙上三四千工資。今年疫情對訂單雖有影響,但湖南尚珂伊針紡有限公司通過轉口貿易,也保證了一千五百多萬的訂單,目前該公司與中東多國已經建立服裝生產關係,開設服裝加工車間,下一步還將拓展服裝加工生產,預計明年要招聘70多名服裝加工人員。

湖南尚珂伊針紡有限公司負責人鄒曉魏:我的計劃是讓現有的貧困戶能夠長期穩定就業,另外一個就是儘量扶持他們的小孩,讓一些年輕人跟著我們一起來創業,以後可以到我這租些機器設備,自己做加工,我給他做銷售,讓他們先從小加工廠開始,慢慢做大企業,一起致富。

記者:袁丹 汪戀

編輯:源源

審核:娜娜 阿貴

三審:白雲

新聞熱線:0734-7221155

投稿郵箱:cntvwxpt@163.com

相關焦點

  • 記者在扶貧一線丨搬來新生活,讓幸福觸手可及
    鱗次櫛比的新居,寬闊平坦的馬路,開到家門口的扶貧車間,隨處可見的笑臉......走進深秋的漣源大地,處處演繹著易地扶貧搬遷帶來的幸福光景。「以前一家7口人住在山上,沒那麼方便,搬下來後方便多了,還住上了寬敞的樓房。我兩公婆都在這個扶貧車間做事,加起來每月最少也有五千多,多的也有六、七千塊錢……作為一個二級殘疾人,我非常滿足了,感謝政府。」
  • 方大富凰扶貧車間點亮困難群眾致富夢想
    同時,創新扶貧機制,推動「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脫貧轉化,有力促進了當地脫貧攻堅工作步伐。方大集團累計投資5.5億元,落地實施產業幫扶項目27個,盤活運行扶貧車間31個,取得了巨大成效,為東鄉民族實現整體脫貧作出了積極貢獻。  東北製藥作為方大集團旗下醫藥板塊核心企業,在東鄉縣創建了三個扶貧項目,其中針織項目——方大富凰是就業帶動力較強、發展潛力較大的一個。
  • 西秀區易地扶貧搬遷戶李遠鴻:脫貧不是終點 是新生活的起點
    我叫李遠鴻,今年45歲,是彩虹社區易地扶貧搬遷戶。以前,我們住在距離楊武鄉最遠的貶王村白墳組,那裡山高路遠,交通不便,自然環境非常惡劣。當時,我們一家人擠在颳風漏雨的老房子裡。因為經常缺水,土壤又沒有肥力,所以我們沒有什麼經濟收入,生活條件非常艱苦。
  • 就業就在家門口 群眾脫貧有盼頭 ——渭沱鎮金山村好味軒扶貧車間...
    開設扶貧車間吸納貧困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幫助其穩定增收、脫貧致富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去年,渭沱鎮金山村建成重慶好味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扶貧車間(簡稱好味軒扶貧車間),該車間解決貧困戶、低保戶等困難群眾穩定就業9人(高峰期用工達到35人),實實在在走出了一條由政府引導、群眾增收、企業增產的脫貧新路子。8月11日,記者去到渭沱鎮金山村了解扶貧車間建好、用好、發展好背後的故事。
  • 扶貧之星:荊隆宮鄉扶貧車間叩開群眾致富「門」
    2018年,由政府投資600餘萬元的荊隆宮鄉扶貧車間項目佔地5600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項目建成後立即吸引了河南省博敏雅格門窗有限公司前來入駐。河南省博敏雅格門窗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自身研發製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司。
  • 上海市殘聯援助會澤縣建立殘疾人棒球縫製扶貧車間
    一個小小棒球,一個扶貧車間,讓從大山裡搬出來的殘疾人實現了就業夢想。近日,記者來到曲靖市會澤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安置點鐘屏街道惠仁園小區的棒球縫製扶貧車間,只見60餘名工人在工作檯前熟練地飛針走線。棒球縫製扶貧車間鍾屏街道的棒球縫製扶貧車間,是上海市殘聯援助50萬元資金建成的殘疾人扶貧項目,為的就是解決貧困殘疾人搬遷後的就業難題。
  • 建設扶貧車間 開展技能培訓 社保扶貧兜底 大足 人社扶貧捂熱民生...
    用好關鍵招——就業扶貧為貧困群眾鋪就致富路「做夢都沒想到,一把年紀了,還能在家門口上班掙錢。」冬至時節,在大足區季家鎮梯子村椒緣農業就業扶貧示範車間裡,村民陳景國樂呵呵地說。陳景國是梯子村3社的建卡貧困戶,其妻劉世菊患病多年,因為治病,夫妻倆生活十分拮据。
  • 來自漢川恆大包裝「扶貧愛心車間」的故事:給殘疾人一個實現人生...
    位於漢川市的湖北恆大包裝有限公司建廠20年來,重視助殘扶貧,先後安置殘疾人員、貧困家庭人員就業586人。目前公司有殘疾員工123名、精準扶貧對象26人。3年前,公司設立扶貧愛心車間,集中安置殘疾人從事插件、打包、搬貨等生產線輔助工作。12月11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前往這個車間採訪,殘疾員工吐露心聲說,他們在這裡最大的收穫是有了自信心。
  • 金陽:扶貧催開彝家幸福花 攻堅開啟美好新生活
    金陽:扶貧催開彝家幸福花 攻堅開啟美好新生活 2020年06月02日 10:47:50來源:四川新聞網 編輯:李楊
  • 易地扶貧搬遷讓近千萬貧困群眾過上新生活
    易地扶貧搬遷讓近千萬貧困群眾過上新生活——安居樂業奔小康走進西藏那曲市色尼區易地搬遷安置小區的平措次仁家,伴隨一陣「嗒嗒嗒」的聲音,他正忙著在縫紉機上趕製工藝品,「搬出大山,住進新房子,還有了新活幹,生活真是一天比一天好。
  • 合浦:防疫復工「兩手抓」 石康鎮扶貧車間第一批防護服下線
    中新網廣西新聞2月21日電 2月19日,記者在石康鎮豹狸村看到豹狸村就業扶貧車間的工人們身著工作服,佩戴口罩,依次經過車間門口的體溫檢測、消毒後,走入各自工位開始工作。「進入車間的工人必須佩戴口罩,並經過測量體溫正常後才能上班。
  • 看不見容顏,聽得見笑聲——汨羅市弼時鎮國湘食品扶貧車間見聞
    「這是汨羅市優秀扶貧車間,共有工人200多名,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40多人。」公司董事長黃國柱告訴記者,「去年員工最低的都拿到了28818元,公司已成功幫助6名貧困員工脫貧。」14時30分,員工彭碎像往常一樣,午休一會兒又上班了。在專門的轉換室,她換鞋、更衣、洗手、消毒,完成一系列規定動作後,戴上帽子、口罩、手套,進了車間。
  • 石康鎮創新扶貧車間「管理費模式」 村、企產業合作給鄉村振興注入...
    3月10日一大早,合浦縣石康鎮豹狸村村民黃燕萍一大早就來到了村中的扶貧車間——春曉服裝廠上班。由於她家裡種植的3畝多豇豆還沒到採摘時間,所以她就儘可能來早一點,趕製出更多的防護服,從而增加更多的工資收入。
  • 拉呱扶貧車間成立工會了
    12月23日,拉呱扶貧車間召開第一屆會員大會,農民工會員對選舉工作進行了認真討論,嚴格按照選舉程序,選出第一屆工會委員會,拉呱扶貧車間工會正式成立。拉呱扶貧車間位於蘭陵縣長城鎮城南村,該扶貧車間從事長城辣椒加工開發,用工人員多為周邊村民,目前吸納農民工50餘名,使他們在家門口就了業。蘭陵縣總工會主動上門對接,同長城鎮工會聯合會共同開展宣傳發動工作,發放《加入工會的十大好處》等宣傳材料,號召農民工積極加入工會。
  • 杞縣「扶貧車間+鄉賢扶貧」 助力脫貧更添翼
    近年來,於窪村在該鎮黨委政府的指導下,積極通過「企業+『扶貧車間』+貧困戶」的企業扶貧模式,吸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在家就能就業,保障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扶貧車間」精準發力,群眾變身「上班族」。
  • 阜平縣33家手工業扶貧車間復工忙生產
    阜平縣一處手工業加工車間正在趕製防護服。 劉雪晉 供圖長城網保定訊(記者王日成 通訊員劉雪晉)連日來,阜平縣復工復產的企業逐步增多,手工業扶貧車間也逐步恢復生產。截至目前,該縣共有33家手工業加工企業復工生產,550餘名工人開始返崗工作。
  • 面對疫情影響,深耕線上直播售賣,扶貧車間走出幸福路
    原標題:為了「穩穩的幸福」 新華社昆明5月20日電 題:為了「穩穩的幸福」  新華社記者吉哲鵬、龐峰偉  當公司做到年產值1200餘萬元時,41歲的壯族漢子王敦偉得知老家有扶貧車間的項目,便毅然回到了起點——回家鄉馬關辦起了服飾公司。
  • 安徽巢湖:扶貧產業守住「穩穩的幸福」
    扶貧車間機器「轟隆響」記者走進梁帝扶貧車間,只見幾十臺縫紉機不停運轉,工人們分工有序、有條不紊地忙碌著。經過一道道工序,一批批成品蚊帳整裝待發。「我主要負責縫紉。」貧困戶薛菊花一邊嫻熟地操作著手裡的機器一邊對記者說,「廠裡按件計酬,多勞多得,一個月有兩三千元收入,在這裡上班離家近很方便。」
  • 樺南縣土龍山鎮打造巾幗扶貧小車間 發揮扶貧大作用
    為全力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土龍山鎮黨委政府積極探索、因地制宜,把創建巾幗就業扶貧車間作為促進農村貧困婦女就業增收的重要舉措,實現貧困戶在「家門口」掙錢的機會。(一)帶動婦女就業,充分發揮」半邊天「作用。
  • 看不見她的容顏,聽得到她的歡心——汨羅市弼時鎮國湘食品扶貧車間...
    生產車間汨羅融媒體訊(記者 歐陽林)7月20日,汨羅市弼時鎮國湘食品公司車間內3條生產線跑得正歡。工人們戴著帽子、口罩、手套,有條不紊地將製作完的辣條裝袋、封口。「公司是汨羅市優秀扶貧車間,總共有200多名工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有40多個。」公司董事長黃國柱告訴記者,「去年員工最低的都拿到了28818元,公司已成功幫助6名貧困戶脫貧。」14時30分,員工彭碎像往常一樣,午休一會兒又上班了。在專門的轉換室,她換鞋、更衣、洗手、消毒,完成一系列規定動作後,戴上帽子、口罩、手套,進了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