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青聯:建設國家級心理健康服務平臺,加強危機幹預

2020-12-25 中國青年網

  失去親人的悲傷、失去收入來源的震驚、隔離和社交疏離措施的限制、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等。新冠肺炎疫情這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僅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同時也增加了人們的心理痛苦,甚至可能引發心理健康問題的「次生災害」。

  1月27日,國家衛健委下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幹預指導原則》,要求緊急心理危機幹預和心理疏導工作應統一管理、分類幹預、有序服務。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敦促各國採取緊急措施,解決疫情大流行期間的精神衛生問題。當地時間5月18日,古特雷斯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上講話時指出,必須擴大對精神衛生服務的投資和支持,以幫助民眾克服疫情帶來的痛苦、悲傷、抑鬱、焦慮和恐懼等心理疾病。

  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正在召開,全國青聯提交了《「關於建設國家級心理健康服務平臺,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提案》,剖析了當前疫情防控中應急心理服務存在的四點問題:

  一是工作力量不集中,面向社會開設心理服務的,有衛健部門、共青團和一些醫療機構、社會組織,一定程度上各自為戰、缺乏合力;二是服務隊伍參差不齊,缺乏科學的甄選標準和系統培訓,臨時招募的心理志願者開展專業心理幹預的培訓不足;三是民眾對心理健康服務缺乏了解,接受度低,服務與需求對接不暢;四是相關研究積累較少,缺少系統理論和經驗支撐。

  心理健康服務在應對公共衛生事件中作用重大,有助於疏導人們的恐慌和焦慮情緒,樹立強大的心理防線和戰勝困難的信心。為此,全國青聯在提案中提出四點針對性建議:

  一是建設國家心理健康服務平臺,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統籌民間力量的心理健康服務管理體系。 職責分工可以包括:一級:國家心理健康服務平臺,制定平臺管理制度、搭建服務平臺範本、完善豐富專家庫、規範人才篩選標準及培訓系統、編纂心理健康服務指導手冊、組織專家開展研究。二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心理健康服務平臺,負責當地民間心理機構、高校及科研院所心理專業人才的統籌管理,專業人員資料庫的建設、人才篩選及培訓,組織專業人員開展日常心理教育宣傳,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統籌調配專業人員開展服務。三級:各地市級心理健康服務平臺,管理本地民間心理機構,專業人員資料庫的建設、心理志願者的篩選培訓及日常心理教育宣傳,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統籌調配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力量開展服務,事件結束後進行重點人員的隨訪調查。

  二是建立心理健康服務人才庫,制定詳細的工作職責、篩選標準及培訓培養計劃。 建立並完善心理健康服務專家庫(負責督導、培訓)、心理健康志願者庫(提供心理衛生服務),所有人員信息均入庫聯網。健全人力資源共享、調配機制,可委託各地民間組織參與志願者聯繫管理。國家心理健康服務平臺具有優先調配權。

  同時,將危機幹預人員分為臨床心理工作人員和組織管理人員兩類,明確工作職責及甄選標準。培訓內容應全面且有針對性,做好日常演練,熟悉各項服務流程,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衝得上去、用得起來。

  三是藉助權威信息發布平臺,提升全民心理危機應對能力。 通過國家心理健康服務平臺及各級政府心理健康服務平臺發布權威信息。日常通過科普文章、公益講座等方式常態化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危機發生時,第一時間發布心理援助途徑,開展心理監測,根據不同人群特點,投送心理服務。

  四是加大相關科研投入,提升心理健康服務水平。 公共衛生事件中因接觸受限,傳統面對面心理健康服務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隨著網絡的普及,5G技術的發展,亟待進一步探究通過在線的方式開展一對一心理服務及團體心理輔導。此外,需要研究不同群體的針對性心理服務對策,根據年齡階段、與事件的相關程度對群體分類,同時結合事件發展階段(急性期、衝擊早期和恢復期),研究出有針對性的、系統科學的心理健康服務方式方法,提升心理幹預效果。

  監製:皮鈞

  終審:藺玉紅

  審校:陳敏 劉曉

  責編:百寶

相關焦點

  • 團中央全國青聯呼籲建設國家級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從1月27日起,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聯合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心理諮詢與服務中心,開通了心理支持熱線和網絡輔導服務。  疫情期間,類似項目還有很多。雖然心理健康服務項目「遍地開花」,但也反映出心理應急服務的不足。  今年,全國青聯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提交了《關於建設國家級心理健康服務平臺,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提案》(以下簡稱《提案》)。
  • 深圳市民政局關於印發《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關於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關於印發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廣東省關於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堅持預防為主、突出重點、問題導向、注重實效的原則,探索建立社會心理疏導和心理危機幹預有效模式
  • 京東健康湖北心理服務平臺上線 帶全國精神專科名醫「走進」湖北社區
    原標題:京東健康湖北心理服務平臺上線 帶全國精神專科名醫「走進」湖北社區   9月4日,2020年中國
  • 新冠治癒者心理健康服務加碼
    (記者楊金偉)9月10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治癒患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加強對治癒患者的人文關懷和關愛幫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導和危機幹預等服務。
  • 百度健康攜手湘雅二院共建「全國抗擊疫情心理援助平臺」
    用戶現可在百度APP內搜索「百度健康」進入小程序,通過首頁輪播圖快捷進入全國抗擊疫情心理援助平臺。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王小平教授表示:「在疫情防控期間,『網際網路+心理援助模式』能充分發揮其方便快捷、不受空間限制等優勢。
  • 京東健康上線「心理援助平臺」:聚焦五大人群 匯集全國精神醫生資源
    疫情當下,患病人員、一線醫護人員以及普通民眾的心理健康問題,逐漸成為全社會關注的新焦點。 近日,京東健康聯合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共同成立了「心理援助平臺」,聚集全國精神心理醫生力量,讓廣大醫護人員和民眾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專業的免費在線心理諮詢和援助服務。
  • 衛健委:民眾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抑鬱症患病率達2.1%
    對此,常繼樂答覆稱,去年(2019年)下發的健康中國行動,有15個行動項目,其中一個行動就是有關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的行動。另外,國家層面也高度重視,今年上半年,國家專門成立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作為國家公益一類的事業單位,來加強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方面的統籌。
  • 全國應對疫情心理援助熱線平臺開通網際網路在線諮詢功能和熱線400電話
    開通網際網路在線諮詢功能和熱線400電話全國新冠肺炎心理危機幹預平臺二維碼繼1月31日正式對外開通0731-85292999諮詢電話以後,全國應對疫情心理援助熱線平臺(原名稱:全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機幹預平臺)相繼開通網際網路在線諮詢功能和熱線400電話。
  • 遊戲、視頻、心理測試 四川「抗疫」心理在線幹預平臺上線
    打遊戲、看視頻、做心理測試……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在線幹預整合平臺上線了! 2月14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獲悉,為做好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幹預工作,四川省疫情心理幹預省級專家組協同四川省心理諮詢師協會、四川省心理衛生協會
  • 西安市新城區教育局全力推進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9月,召開全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進會,創新推進課程建設、活動開展、組織保障,穩步實施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10月,全區13個中小學教育集團成立「幸福成長心理健康發展中心」,根據區域特點和學情狀況指導各學校制定「心理健康年度任務清單」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方案」。
  • 全國安心小屋心理服務公益行項目啟動儀式順利舉行
    10月11日,由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主辦,中科博愛(北京)心理醫學研究院、東西湖區予童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辦、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美好社區計劃辦公室、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社區工作委員會、中國心理學會危機幹預工作委員會、中國心理學會心理服務機構工作委員會、湖北省心理學會、常青花園第三社區、北京國奧心理醫院協辦的全國安心小屋心理服務公益行項目啟動儀式暨武漢首場公益講座在常青花園第三社區舉行
  • 積極心理學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
    編者按: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是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和必要手段,有針對性地加強各類人群的心理建設,提升國民心理健康素養,培育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是構建「健康中國」的題中應有之義。此外,學科教學是高校教學的核心,高校還應強化積極心理服務理念在專業學科教學中的滲透,從而促進學生在專業學習中增加積極的情緒體驗。  第二,建立一體化心理服務體驗中心和網絡心理服務平臺。當前高校一般以心理健康課程教學、心理諮詢、心理測評和危機幹預為主,缺乏為廣大學生提供專業心理服務體驗的功能。
  • 聚焦疫後症候群,守護湖北人民精神心理健康,陸林院士工作室落戶...
    、喪親家屬及醫務人員等重點人群出現焦慮、抑鬱、失眠等精神心理健康問題更為普遍,加強新冠肺炎疫情後精神心理康復工作刻不容緩。近日,陸林院士疫後症候群工作室落戶武漢市武昌醫院,系全國首個疫後症候群工作室。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陸林表示,將充分發揮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國家級平臺和團隊技術的優勢以及武漢市武昌醫院精神心理科的學科特色,加快工作室建設,以降低疫情帶來的次生災害,為湖北人民精神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 北大六院專家參加中國-澳大利亞心理危機幹預專家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4月2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白楊)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心理健康及心理危機幹預重要性凸顯。4月17日,應澳大利亞國家心理危機幹預中心邀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研究專家組專家、國家精神衛生項目辦公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教授,北大六院副院長孫洪強教授,國家衛生健康委心理救援專家馬弘主任醫師、石川副教授,北大六院黨院辦副主任孫思偉等就新冠肺炎期間精神衛生相關問題通過視頻連線同對方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
  • 來自「娘家人」的溫暖|昌樂縣總工會成立職工心理健康服務專家團
    為了更好地滿足廣大職工日益增長的心理健康服務需求,引導職工快樂工作、健康生活,積極推進職工心理健康普惠服務,12月11日,昌樂縣總工會召開職工心理健康服務專家座談會,並組織8位縣內外具有多年從事心理學研究、教育、諮詢、宣講經驗的心理專家,成立職工心理健康服務專家團。
  • 您需要的心理健康服務,盡在「職工心靈驛站」(上)
    一是設立組織機構,成立公司員工健康管理委員會;二是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在員工健康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建立「職工心靈驛站」的工作制度和推進計劃,保障日常工作落實;三是加強隊伍建設,建立健康管理骨幹隊伍;四是全面加強員工體檢工作,通過對員工身體健康狀況的跟蹤
  • 【健康中國行動——各地行】重慶行動 打造巴渝地區健康行動樣本
    (區)建設,成功創建了8個全國健康促進區縣。  保障公眾心理健康 減少疫情危害  新冠肺炎疫情波及範圍廣、持續時間長,給人們帶來了一定的心理負擔。重慶市衛生健康委疾控處處長胡宇峰表示,重慶在疫情之初就高度重視重點人群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出臺了一系列緊急心理危機幹預相關文件,最大限度的預防和減少疫情造成的危害,減少心理危機的發生。  一是分類組建專業團隊。
  • 我市舉辦心理危機幹預隊伍和心理熱線接線員培訓班
    近日,市疾控中心舉辦了嘉興市心理危機幹預隊伍和心理熱線接線員培訓班。來自各縣(市、區)的心理危機幹預隊伍成員和心理熱線接線員共90餘人參加培訓。「面對突發公共事件時,人們往往非常容易產生暫時的心理失衡狀態即心理危機,除非危機可以及時緩解,否則會導致個體的情感、認知和行為方面的功能失調,甚至出現心理障礙。
  • 築牢「心理堤壩」!武大人民醫院與中國科學院大學籤署院校心理健康...
    楚天都市報12月17日訊(記者 晏雯 通訊員 楊岑 攝影 劉瑜)為築牢學生「心理堤壩」,12月1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與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正式籤訂《關於進一步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合作協議》,中國科學院大學武漢心理諮詢室同期揭牌。
  • 商丘市一高: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促進身心和諧發展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見習記者 李德鵬 通訊員 徐寒/文圖 來源:東方今報為進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認識,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組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近日,商丘市第一高級中學召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