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氣溫升高,降雨增多,很多人選擇用刮痧的方式來祛除身上的溼氣。
家住江北街道的王先生就熱衷於刮痧,但上周的經歷讓他對刮痧產生了深深的恐懼,因為那次刮痧,差點讓他丟了性命。
近日,下班後的王先生回到家中,工作了一天的他感到有些疲憊。為了讓自己放鬆一下,他將刮痧板拿了出來,準備刮刮痧,除除身上的溼氣。
王先生左手撐著大腿,右手緊握刮痧板,開始在自己的後頸處刮起來。颳了差不多半個小時,王先生的後頸處已是泛紅的一片。從鏡子中看了看自己後頸的情況,確認已經出痧了,王先生收拾起刮痧工具,坐在沙發上看起了電視。
第二天,臨近晚上十一點,妻子發現王先生的臉色越來越不對勁,王先生自己也捂著頭不斷地說自己頭暈。還沒等妻子再次詢問他的狀況,突然,「撲通」一聲,王先生暈倒在了地上。
一旁的妻子趕緊撥打了120。
當王先生被送到市人民醫院的急診科時,情況已經十分危急。不但出現言語不利,口齒不清的症狀,四肢也變得麻木無力,甚至出現了意識下降,神志不清的情況。
在急診搶救區,醫生為王先生進行了相關檢查,初步考慮王先生為急性腦梗死。經過進一步的診斷後,醫生為王先生緊急實施了手術。
為什麼王先生好端端的會突發急性腦梗死呢?
原來,那天王先生用刮痧板刮後頸過於用力,在外力的作用下損傷到了椎動脈內膜,導致血液進入形成夾層,並逐漸形成血栓。當血栓脫落掉至基底動脈,便導致血管閉塞,最終誘發腦梗。
目前王先生已脫離生命危險,正在康復中。而他的經歷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醫生表示,刮痧的好處有很多,比如促進代謝與毒素的排出、疏通經絡脈絡、調節臟腑功能等,但在刮痧時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不然就會適得其反。
哪些人不宜刮痧?
刮痧是直接摩擦皮膚的行為,雖然可以有效的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但是也會導致皮下組織充血,甚至會加重心肺肝腎等器官的負擔,所以心腦血管疾病或肝功能不全、身體浮腫的患者最好不要刮痧。
孕婦不宜進行刮痧治療,因為會有流產的風險。
刮痧治療時會刮蹭皮膚並使皮下毛細血管破裂,皮膚會有淤青或黑斑等痧痕的表現,所以凡是有潰瘍、癤腫、腫包、斑疹等皮膚病問題的患者不適宜刮痧,刮痧會加重感染的可能。另外有接觸性皮膚病或者帶有傳染性皮膚病的患者也不要進行刮痧治療,因為容易將疾病傳染給他人。
醉酒、過於疲勞或者處於過飢過餓的狀態都不適合刮痧,在這個狀態下人的身體是比較虛弱的,此時的刮痧治療會使血液流向體表並造成內臟有效循環血流量驟減,最終引發虛脫或休克的問題。
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或者再障等血液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刮痧,因為刮痧會導致皮下大面積出血並有出血不止的危險
骨折或扭傷患者的患處不宜刮痧,因為會加重患處的水腫或炎症症狀,減緩傷口癒合的速度。
刮痧後應注意什麼?
刮痧後1~2天局部出現輕微疼痛、癢感等屬正常現象;出痧後30分鐘忌洗涼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風扇或空調直吹;冬季應注意保暖。
刮痧療法具有嚴格的方向、時間、手法、強度和適應證、禁忌證等要求,如操作不當易出現不適反應,甚至病情加重,故應嚴格遵循操作規範或遵醫囑,不應自行在家中隨意操作。
通訊員 姜孝波
【來源:東陽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