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是如何查病史的?有些病我不想如實說行不行?

2021-02-22 寶媽歷險

2021年     1 月 21 日

庚 子 年    臘月 初九

保險心聲

此時春節的序幕漸漸拉開

團圓是永恆的話題

一扇窗,推開是豔陽天

關閉,也要安暖向陽

作 者  |  爪 爪

       編 輯  |  寶 媽 歷 險

買了保險能不能順利賠,一直以來都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其實問題就在細節裡,比如投保的時候健康告知不注意,就有可能導致理賠調查時間延長,甚至拒賠。有些人在買保險時有這樣一個疑問:我之前患過一些疾病,或者我現在患某種疾病,能否隱瞞,不告訴保險公司,是否行得通?反正保險公司又不知道我得過這些病。

如果你要這麼想的話,那麼最終吃虧的是你自己。

過往病史一定要如實告知,保險公司會通過各種方法查到你的病史,如果你隱瞞了,到理賠的時候被保險公司查出來,就會被拒賠。那麼保險在理賠的時候到底都調查些什麼?怎麼查?

什麼樣的理賠案件會被保險公司查?肯定不會是每一個案子都要被調查,但是可以總結一些經驗。

1月份買的保險,2月份剛過觀察期就要理賠這種,肯定要被調查的。剛買過保險,一兩年以內的出險,尤其是重疾險,肯定會被調查,就是調查深度不同而已。

大額出險

大額出險這是肯定要查的。賠出去的錢多,保險公司肯定要持謹慎態度,萬一是騙保呢,所以一定會調查。50萬以上的賠付一定會調查,有的公司超過30萬也會將案件列入調查名單。 理賠報案的時候要提交資料,病歷、出入院小結一般是必須要提供的。經常看到有些病歷上面寫著,7年前有過腎病、頭暈2年、5年前做過XX手術、幾年前體檢有過什麼異常之類的。


保險公司看似很多,其實圈子就那麼大,一些有明顯疑點的案子,各家公司的核賠人員會拉到一起,討論下,這個人在你們公司有沒有出險。

保險公司在接到報案後,會要求報案人提供一系列的材料,收到資料後,保險公司會做一下簡單的核查,如果沒有問題,那麼就順利理賠。

但是如果覺得有問題,那麼保險公司就會繼續調查。就比如你的社保記錄、體檢記錄、購藥記錄等,都會被保險公司調查的一清二楚。主要是通過以上途徑:雖然原則上社保記錄只有本人才可以查詢,但必要情況下保險公司是有資格進行特殊調取的。



醫院就診記錄這個不難理解,可能會有朋友想問,在體檢機構做的體檢,保險公司也能查到嗎?當然可以!現在很多單位都會組織年度公司體檢,所以保險公司只要順著你所在單位近幾年內合作的體檢機構往上查,就可以查到你的體檢結果。
一般在給你理賠之前,保險公司都會去查一下你之前在其他保險公司有沒有理賠過、理賠的理由是什麼。

如果你當時理賠記錄可以證明跟現在要賠的項目沒有聯繫,那麼你的理賠就沒問題,反之可能會被拒賠。


不少人有這樣的疑問,保險公司為什麼可以查看我們的就醫記錄?難道是因為保險公司與醫院之間存在利益勾結?當然不是。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2013年聯合發布的《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2013年版)》中的第二十條規定:

所以當保險公司提供相關材料之後,醫院是可以根據需要提供患者部分或全部病歷的。上面的規定中有提到保險公司需要提供「患者本人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證明材料」。


保險公司需要取得我們的授權,才可以向醫院提出查看歷史病歷的要求。這個「授權」的過程,其實在我們投保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

也就是說,只要有合法的手續,保險公司是可以查的,醫療機構也應當配合提供相應病歷。不難看出,保險公司所有針對理賠案件的調查都是合法的。


多人不理解保險這種寬進嚴出的方式。收錢的時候特痛快,什麼也不調查,等到出現保險事故需要理賠的時候,開始查這查那,分明是有意刁難。其實保險公司不在承保時調查有充足的理由。投保人有義務在投保時,將自己的既往病史和健康異常狀況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認為我們告知他們的情況就是真實的,保險公司也默認我們是如實闡述的。這就是最大誠信的內涵所在。

保險行業基本原則之一:最大誠信原則最大誠信原則要求,參與保險行為的雙方當事人要向對方充分而準確地告知和保險相關的重要事實。


如果對所有客戶的投保單都進行既往病史調查的話,將消耗大量的成本。而且絕大多數客戶的健康告知情況還是屬實的。如果只是為了某些人的不如實告知情況而進行全量調查的話,將會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費。如果每個客戶進行投保前調查,不管後面有沒有退保發生,都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作為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保險公司,這筆巨大的支出由誰承擔?

羊毛出在羊身上,這筆費用最終肯定也得由消費者承擔,而如果前期大部分客戶省去這個步驟,對於客戶來說,也是可以以更低的費率買到想要的保險。 在保險調查這件事情上,保險公司就是充分利用了概率論的大數法則。不是所有投保人都會有意隱瞞被保險人的真實情況。從保險公司每次公布的理賠數據不難看出,所有保險公司理賠率都不低於97%,個別保險公司能達到99%,甚至更高。其實大量理賠案件中,保險公司都沒有真正花多長時間和精力去調查。這種只調查一小部分理賠案的方式既符合保險公司的利益,也符合投保人利益。

保險的四大原則第一條就是「最大誠信原則」,也是保險合同訂立的基礎和前提。可見,最大誠信原則是你得到保險及後續一切服務的前提,其中就包含了告知。 投保時年齡越小,保費越便宜,同時因為身體健康,順利承保的機率也比較高,之後發生風險及時獲得理賠,達到風險保障的目的。 如果有打算購買保險的想法了,同時身體沒有明顯異常的話,就不用急著去醫院體檢,過了等待期再去。因為一旦檢查出什麼毛病來的話,可能對之後的投保會有影響。當然,前提是身體並沒有感覺到太大異常,如果身體已經明顯不適了,還要強撐著投保熬過等待期的話,沒準小病拖成重疾,甚至危及生命,就與我們的初衷相悖了。

如果因為某些客觀原因,在買保險的時候,沒有如實告知,而後自己又發現了保險條款需要告知的時候,不用太擔心,打電話給保險公司,申請補充告知就可以了。至於能否繼續承保,或者加費承保,要以保險公司的合同條例為準。
買保險,不僅僅要確定保險方案,我們也要選適合自己的保險,更要選一個適合自己做健康告知的保險。保險是一種保障,不要讓買保險成了一種心理負擔。做好健康告知,讓理賠更順利。


     中國太平人壽 ——  專業保險代理人

「產品專家」是向客戶傳遞信息,

而不是說服對方買東西!

就算一個小朋友,沒有購買能力,

我,也要去跟他聊一聊。

從賣保險的角度來說,

我這麼做,也許不是最高效的。

但是,從普及保險理念的角度來看,

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關注  「寶媽歷險」

識別二維碼



我的個人微信   歡迎交流學習

識別二維碼

點個 在看 或 分享 朋友圈

相關焦點

  • 保險公司怎麼調查我們的病史?
    因為很多人總是等自己得病了才想起買保險,因此我在這裡就簡單說下調查員們調查既往病史的幾種主要途徑。 1、社保就醫記錄    社保卡是調查員們最容易取證的途徑之一。 社保就醫記錄的內容非常詳細,甚至包括我們買了什麼藥,使用了哪些器械都會詳細記錄。
  • 單位的體檢報告和私立醫院的就診記錄,保險公司能查到嗎?
    只要保險公司想查就一定能夠查到!更何況不論是公司安排的體檢,還是去私立醫院就診,我們首先要出示的就是身份證,醫院只有確認了你的身份,登記個人信息之後,才會給你體檢。如果你最近兩年去看醫生的話,也應該已經發現醫生很少手寫病歷了,都是使用電腦,按照統一的模板錄入診斷結果以及所開藥品等信息。
  • 理賠揭秘,原來保險公司是這樣調查的!
    保險公司理賠調查,都有哪些手段? 保險公司憑什麼調查我,合法嗎? 一、 790萬天價騙保,被查個底朝天 很多人買保險抱著僥倖心理,覺得保險公司肯定查不出來。
  • 醫生說我身體沒啥問題,保險公司卻買不了!扒開保險公司核保真相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困擾,身體有些小毛病,明明醫生都說沒事,買保險卻不能標準體承保,要麼加費,要麼除外,甚至還被延期或拒保。有朋友問:小新,看了你的文章,好不容易選中了保險產品,因為有甲狀腺結節,保險公司要我加費了,我還要買嗎?醫生都說我沒事,保險公司為啥抓著不放呢?很多人以為保險是想買就能買的,如果你是健康體,那麼確實是!
  • 保險公司真的什麼都能查到嗎?
    保險公司理賠調查,都有哪些手段?保險公司憑什麼調查我,合法嗎?一、 790萬天價騙保,被查個底朝天很多人買保險抱著僥倖心理,覺得保險公司肯定查不出來。有的保險公司有自己的調查團隊,而有些公司會外包給第三方調查公司。正所謂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第三方調查公司往往有更廣闊的人脈關係網,就算是疑難雜症,他們掘地三尺也要查個明白。另外,保險公司之間會溝通理賠信息。最常見的就是建個理賠交流群,裡面匯聚了各家保險公司的理賠人員。
  • 保險公司真的能查到我的體檢報告嗎?
    體檢查出小毛小病,醫生說問題不大,沒事的。想買保險的時候,業務員也和你說,小毛小病影響不大,不用告知直接買。保險公司查不到的。那。。。。保險公司真的查不到嗎?畢竟體檢報告屬於我們的個人隱私。沒經過我同意,能隨便看我的體檢記錄?對吧那有小夥伴疑問了:投保的時候你不查,現在出險了你想著調查了?你有那個權利嗎?
  • 買保險前都體檢了,我不用如實告知了吧
    我都根據保險公司的要求體檢了,為什麼還要如實告知我有什麼病我做過什麼手術呢?因為保險公司要求消費者體檢,主要是幫助了解被保險人的健康狀況,但這只是評估的方式之一,目的是幫助消費者發現未顯露的個人健康風險。而已經顯露的一些風險,仍需要投保人如實告知保險公司。否則,即使經保險公司體檢未發現身體狀況異常,出險後發現了投保前已患病的事實,保險公司可能拒賠。
  • 平安人壽東營中心支公司體檢如實告知、保險理賠有保障
    ,增強群眾保險理念。  如實告知是購買保險的一個重要的環節,但是投保時不如實告知是否影響理賠?體檢是否可以不用如實告知?  如實告知義務是指:在訂立保險合同之時,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必須要將保險標的中的重要事項如實告知保險公司,並確保保險公司能夠全面、準確的掌握這些重要事項。《保險法》第16條規定: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
  • 新華保險:之前未告知右乳有病
    對此,孫女士則質疑是保險公司「拒賠的套路」,孫女士表示,投保前一個月體檢報告顯示,其右側乳腺檢測到實性結節,但此次患病的左側乳腺則一切正常,「就是說,手出問題了,保險公司說你的腿本來有病不給賠」。 南都記者獲悉,針對保險公司拒賠情況,目前孫女士已經起訴新華人壽保險公司,並就相關情況向保監部門投訴。
  • 只因跟醫生說錯一句話,一樣的保險一樣的病,他的賠了我的沒賠
    除此之外,就算健康告知都已經如實告知了,但是因為健康保險(比如醫療險、重疾險等)對既往症是不賠的,所以在醫院看病的時候,跟醫生如何交流溝通就變得非常重要,甚至重要到可以影響是否能夠獲得理賠。我們來看下面這個例子,你就知道跟醫生溝通的重要性了。
  • 保司:他沒有如實告知!
    最終,經過保險公司和章某一家人的友好協商,保險公司最終理賠給章某家人10萬的保險理賠金,體現保險的溫度。使雙方都有一個相對滿意的結果。案例分析這個案例,保險公司選擇拒賠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章某投保前存在罹患疾病未如實告知,並且投保前確診的是癌症,本次身故的原因是由於投保前的癌症復發,如果保險公司拒賠,相信即使章某一家鬧到法院也拿不到錢。
  • 保險銷售套路多!3大常見話術揭秘,別再被坑了
    其實市面上大部分保險都不適合普通人,只不過在保險公司的話術包裝下顯得特別美好,所以今天就來為大家揭秘保險公司常用的三種營銷話術,免得大家傷了錢包,又缺了保障。話術一:「一張保單保三代,年化收益X個點!」
  • 保險,我看清了你的套路
    於是足足花了3個月零21天研究保險條款+理賠案例,皇天不負苦心人,總算讓我看清了一些門道。好多朋友向我諮詢,無非就是這幾個問題:如何買保險?如何避開保險的「坑」?如何看保險條款?如何理賠?索性直接寫一篇文章,至少能解決大家80%的問題,也算是功德一件,請往下看。
  • 中德安聯保險以客戶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拒賠 法院兩審均判其賠付
    魯網3月18日訊兩次開庭審理均以客戶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拒絕理賠,然而,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下稱中德安聯)和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下稱中德安聯山東分公司)的主張卻沒有得到法院的支持,兩次審理均被判令賠付。
  • 隱瞞過往病史可取嗎?
    在購買保險前,保險公司都會讓客戶填寫健康問卷,一般就是詢問客戶的基本健康狀況和既往病史。這就是健康告知。 、如實告知。 「身體健康的人挑保險,身體不健康的人被保險挑」。那我們如實告知自己身體狀況後,還能買保險嗎? 1:標準承保 保險公司判定不會影響理賠率,可以按照健康的身體進行承保。
  • 如何認定投保人有無履行如實告知義務
    原標題:如何認定投保人有無履行如實告知義務   2016年6月26日,李某因發熱頭疼住院,7月4日其出院診斷為「顱內血管畸形」。
  • 99%的保險公司都有和客戶打過官司以及遭到過投訴
    99%的保險公司都有和客戶打過官司以及遭到過投訴今天一客戶告訴我說某某保險公司在和客戶打官司,某某人投訴了某保險公司
  • 女子患白血病,43萬元重疾險被拒賠,法院:濫用未如實告知,賠
    真實案例:吳女士作為保險業務員,在2018年3月份至12月份之間,在自家保險公司先後購買了5份重大疾病保險,總保額是43萬元!很不幸的是,2019年5月份,吳女士發現身體出現異常,去醫院檢查,最終被確診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於是吳女士提交理賠資料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