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劉瑜: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2020-12-22 澎湃新聞

清華教授劉瑜: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2020-12-11 1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我們的教育不是鼓勵年輕人發現自我,而是逃避自我。從獨特的自我逃向『平均的他者』,從個性逃向潮流,從冒險逃向安全。

演講中的劉瑜教授,從一個家長的身份闡釋了她眼中的中國教育現狀,並表達了自己的焦慮。

「我的女兒正非常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我們家的孩子就讓她開個奶茶店得了。」

清華大學教授劉瑜

坦白講,我們其實是能夠理解身為家長的她,在面對中國教育存在的種種問題時所表達出的這種焦慮的。可是,身為清華教授的她,她的女兒真的會勢不可擋的成為一個普通人嗎?顯然,不會。

很多人因為恐懼失敗,便隨波逐流地扎入「踩踏式的競爭」之中,只因大家都這麼做。這就導致了「自我」愈發被壓抑,生活愈發平庸無趣。

擺脫迷茫和焦慮,不妨先從「堅定地成為一個普通人」開始。以此為起點,去看看自己喜歡什麼,去試錯,去重來。放下「更高、更快、更多」的競賽執念,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便是自由。

再看過去的幾十年前,生活都是穩定的,比如:你爺爺是鐵匠,你爸爸也是鐵匠,你未來也是鐵匠,但是現在我們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因為不確定性,也帶來了焦慮,各種競爭,你選擇的事業,也預示著別人事業的機率,知識的儲備是一種惡性競爭的循環。

國內,學歷越高,技能越多,自己選擇的空間也就越大,父母之間也就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你們家的上4個興趣班,9點睡;我們家的6個興趣班,10點睡;他們家的上8個興趣班,11點睡!

有的媽媽自己是一個文科生,為了孩子硬把自己變成了理科生的學霸!現在拼的是經濟,你們家有錢,就可以去最好的私立學校,佔據更多的優秀資源!

現在,這種惡性循環,懷著對世界無限的憧憬長大了,但是大人就告訴孩子,你的前半生就是考試,雖然,你最後十八般武藝,但是你最後不知道你要做什麼,沒有你自己的思想!

劉瑜一家

從公開的信息中,我們便可以很輕鬆的找到劉瑜教授的教育背景、工作履歷、家庭構成。

生於1975年的她,祖籍江西省。本碩就科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並在獲得了人大的政治學碩士後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僅僅四年間,她就成為了清華大學政治學系的副教授。

而她的丈夫更是非同一般,她的丈夫是著名的哲學家周濂。生於浙江的周濂,本碩就讀於北京大學,後在香港中文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曾作為牛津大學、哈佛的訪問學者,現為人大的教授、人大傑出青年學者。

這樣的家庭背景,你相信她的女兒會成為一個普通人嗎?

(聲明:除STEAM在線原創文章外,STEAM在線分享和轉載的文章皆為促進STEAM教育在中國的傳播,僅做學習交流,非商業用途,都會註明來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異議,請聯繫後臺快速處理或刪除,謝謝支持。)

原標題:《清華教授劉瑜: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劉瑜,清華教授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清華教授說「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你可別當真
    撰文/ 遇言姐前陣子, 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劉瑜有個關於教育的演講在網上刷屏。這篇演講名為《不確定時代的生存法則》,裡面還有還一句話說 「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被廣泛轉發。劉瑜說, 自己是個不戰而降的媽媽,一早認定女兒是個普通人,以後能開個奶茶店就行。如果奶茶店競爭激烈,那就換個煎餅店弄弄。
  • 清華教授說女兒正成為「普通人」,希望孩子開奶茶店:你還真信啊
    一位清華教授,就願意。但你還真的信啊?清華教授的女兒正成為"普通人",希望孩子開奶茶店這位清華教授叫劉瑜,是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政治系副教授,丈夫周濂是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所以,這樣兩個人的女兒,在媽媽劉瑜的眼裡,正勢不可擋地成為普通人。你信不信?這句話出自清華教授劉瑜,最近一篇演講文《我們的社會充滿成功學,但沒有"失敗學"》。
  • 別一聽清華大學教授說孩子會成為普通人,就不忿,普通人怎麼了
    最近看到好幾篇diss清華教授關於教育的言論。起因是政治學副教授劉瑜進行了一次名為《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的演講,她在演講的時候說了一句話: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就是這句話引發了網民的集體高潮,就連自媒體作家九邊都發文說:「清華教授說自己的女兒要做個普通人,可她沒跟你說『學術可以近親繁殖』」。
  • 張桂梅PK清華教授:不要站在高樓,傲慢地指點被階層固化壓在山底的人
    演講者: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老師。演講題目:不確定的年代,教育的價值。這個題目也許太過學究氣,不易為大眾接受,可是當它被自媒體提煉為「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後,立即火遍全網。劉瑜教授是這樣說的:為人父母,與其逼著孩子成為一個痛苦的空心人,不如讓孩子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跟隨自己內心的熱愛,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種人,過上自己想要過上的那種人生。有一位朋友說,劉瑜教授演講的這段視頻,她連續看了五遍。為什麼愛看?
  • 清華教授:《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戳中了誰的痛點
    最近,清華教授劉瑜一篇題為《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後標題被自媒體改為《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的演講引爆了網絡,引起了網友的廣發熱議。做一個平凡的普通人,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很低調,聽去也無可非議,為什麼從一個清華教授的嘴裡講出來會引起軒然大波,乃至引起群嘲呢?這到底戳痛了誰的痛點?
  • 絕大多數孩子最終會成為普通人,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真相
    「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近日,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在一場演講中的這句話火了,這場名為《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的演講也在各大網絡平臺刷屏,劉教授針對當前普遍的教育焦慮,反思自己如何與孩子相處,如何引領、教育孩子,其中很多金句紛紛被網友拎出來品咂——「在知識儲備的過程中,會形成一種惡性競爭,這也是我們教育的現狀
  • 清華副教授劉瑜vs時代楷模張桂梅?北交大一學生的遺書給出答案
    最近關於清華副教授劉瑜和「時代楷模」張桂梅校長的教育理念、教育言論引起了熱議。不得不說網絡的特點之一就是會把複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化,所以在這件事情上呈現給我們尤其是當我們更多人沒有耐心或者沒有時間去深入了解的時候,問題就變得更加簡單了——這是一場關於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強行」碰撞。
  • 清華副教授劉瑜: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很多人因為恐懼失敗,便隨波逐流地扎入「踩踏式的競爭」之中,只因大家都這麼做。這就導致了「自我」愈發被壓抑,生活愈發平庸無趣。擺脫迷茫和焦慮,不妨先從「堅定地成為一個普通人」開始。以此為起點,去看看自己喜歡什麼,去試錯,去重來。放下「更高、更快、更多」的競賽執念,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便是自由。不確定性本身不一定是壞事。
  • 你眼裡的「普通人」並不是別人眼裡的「普通人」
    你眼裡的「普通人」並不是別人眼裡的「普通人」——張桂梅PK清華大學教授劉瑜最近一段時間,清華大學劉瑜教授的一段演講視頻在網上很火,她演講的原題目是《不確定的年代,教育的價值》,但是被自媒體在發布的時候改成了《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然後視頻被廣泛轉發。
  • 拿張桂梅懟劉瑜,是壞!精英談個性,底層求溫飽,何來對錯與撕裂
    拿張桂梅懟劉瑜,是壞!精英談個性,底層求溫飽,何來對錯與撕裂?近日,朋友圈瘋傳2篇網文,一是《張桂梅PK清華教授:不要站在高樓,傲慢地指點被階層固化壓在山底的人》(閒時花開),二是《劉瑜PK張桂梅:不要調笑被階層固化壓在山底的人》(將爺)。
  • 清華教授的普通女兒,俞敏洪的普通大學,他們的普通高攀不起
    清華大學教授劉瑜一句「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的成為一個普通人」火遍了網絡!這句話來源於劉瑜教授最近做的一次《不確定時代,教育的價值》的演講。總結一下劉瑜教授的演講,其核心觀點就是:現在的教育過於狂熱,過度的教育軍備競賽坑害了過多的孩子。我們應該鬆弛下來,要發現孩子的喜愛,要尊重孩子的個性,要引領孩子自我發現,而不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學。劉瑜教授的「普通女兒」,在我們真正普通人眼中,卻是天之驕子。
  • 清華教授講關於孩子教育的演講被熱議:未識底層苦,感同身受難
    文|橙果媽媽圖|網絡相信這幾天,很多家長最近都看過了這篇文章《清華教授劉瑜: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這是清華教授劉瑜在11月1日的一次演講,她作為一位母親,從自己的角度來闡述了對孩子在教育過程中的感悟。
  • 清華教授:別掙扎,坦然做個普通人吧,社會需要懶漢,做懶漢光榮
    無數家長被現實壓得喘不過氣來,只能寄希望於孩子,自己受再多苦也不願孩子掉隊,在憋著勁、悶著頭,苦苦掙扎的時候,清華教授堂而皇之地說「人要認識自我,接受自我,要坦然面對做一個普通人」。這是當頭棒喝,難道一點希望都不給了嗎?這要從劉瑜教授的一篇文章說起。
  • 3500字:孩子,我也想當一個溫柔的媽媽
    不要覺得這很可笑,現在網絡電腦智慧型手機如此普遍,不會使用的人比比皆是,一個多表查詢共同數據的vlookup都不會操作的大學生也很多。姚志芸原創寫作清華教授劉瑜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可人家全家都是清華北大的,劉瑜上過藤校,孩子在清華附小上學,孩子家長都是學霸,清華滿大街藤校畢業的老師。
  • 清華教授演講被評「不接地氣」,為什麼總有專家發表不合常理觀點
    之後,京譽君去網上看了一下原文,演講的題目叫《不確定的年代,教育的價值》,這個瀰漫著嚴謹生硬學術氣息的標題,被自媒體改為了《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後,迅速大火。
  • 劉瑜,一個不需要食人間煙火的家長
    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的一篇文章又刷爆了家長們的朋友圈: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 清華教授,正在勸大家佛系養娃,這碗雞湯能喝嗎?
    (圖片來源,B站演講截圖)最近,清華大學劉瑜教授的「凡言凡語」火了。因為一句「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被網友戲稱為凡爾賽文學界的「高級凡」。沒錯了,今天小編寫這篇,也是想diss一下,這些高知精英,自己站在社會的頂端,享受著別人無法企及的社會資源(你們直接能進的清華附小、附中,別人可是要傾盡多年積蓄買學區房才有資格把孩子送進去),你卻還要來呼籲大家「佛系」養娃?????看看網友們是怎麼說的↓↓↓對此,儲殷教授發文稱:一個清華大學教授的孩子能是普通人嗎?
  • 丁真眼睛裡藏著的教育觀:做一個有能力幸福的普通人
    就在同一時間,清華大學教授劉瑜的一段演講《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被刷屏了。她提出了當下教育的「軍備競賽」模式,她認為這種踩踏式惡性競爭會帶來疲憊、焦慮、傷害,甚至會培養成空心人。她說自己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也許通往幸福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是時候解鎖孩子快樂學習,擁有幸福生活能力的技能了。
  • 清華教授言論引家長眾怒,你接受孩子是普通人,那我們普通家長呢
    前兩天朋友圈被一篇演講刷屏,演講者是清華大學的劉瑜教授,內容還是那些老生常談的問題:要給孩子減負,孩子學習壓力太大,家長和學校要讓孩子喘口氣。這位清華教授表示,自己很懶,是那種不戰而降的媽媽,而自己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 日本版《人生七年》:為什麼拼盡全力,孩子依然勢不可擋地成為了...
    人民大學儲殷教授的很不贊同清華大學劉瑜的育兒觀點:儲殷認為,普通家庭的孩子不能聽信專家的雞湯,搞什麼快樂教育,鼓勵孩子做一個普通人,因為教育才能讓普通孩子跨越階層。兩位教授隔空發表截然相反的觀點,讓人不由得感嘆現代社會的最大悖論:「想要實現階層流動,關鍵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