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滿衣《銅川教育》改版四年、運行平穩

2021-01-18 瀟湘晨報

截至近日,由銅川市教育局主辦的內部資料性刊物《銅川教育》改版運行已屆四年,編印、發行等各項工作高質高效、有序平穩。

為進一步強化管理、提高質量、完善功能,2017年初,市教育局將《銅川教育》交由市教研室承辦,並提出了相關改版要求。四年來,在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的高度關注和精心指導下,市教研室圍繞教育改革、脫貧攻堅、均衡發展、隊伍建設、質量提升以及後期的疫情防控、線上教學等重點工作,優化形式,科學改版,優化內容,去蕪存菁,持續發力編辦《銅川教育》,宣傳黨的教育方針,凸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廣大教師的專業成長服務,為全市教育發展大局服務。

改版四年來,《銅川教育》堅持「質量立刊、公益辦刊」 原則,博觀約取,細選精編,共計組選編發16期次484篇優質文稿,涉及政策管理類175篇、教育教學類247篇、雜文類62篇;選取先進典型專題宣介41篇;選編重大教育資訊524條;設計主題宣傳彩頁160版;文字編輯超200萬字、圖表處理共1365張;分別向省、市相關領導部門和全市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行政和科研部門免費報送、發放共計28400冊,充分發揮了其在政策宣傳、隊伍建設、業務研討和資訊傳播方面應有的教育服務功能,為銅川教育高質量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編輯:郭玲玲 審核:李明春

銅川教育局聲明:本公眾號所發文章原創與網絡分享並行版權屬於原作者

【來源:銅川教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掬一捧水,用一片荷葉,一輪月,喚醒一池漣漪,那是一種浩渺,那是一種澄澈。荷影曳生香,嬌娥藏盈月 ,若聞花香聽風起, 荷風,是幽潭中浸泡過的花香嗎?如此清香。花香陣陣,魚兒悠悠 ,碧荷揚枝葉上風。紅塵入畫,雨散,纏綿入心,彈心語為弦,吟夜風為笛,清涼的夏夜,是否心如花開,傾了城,醉了月。一抹銀色的月光,穿越塵煙暮靄,抵達煙水湖畔 。倚荷蕩舟 ,誤入藕花深處 ,兀自橫簫獨奏 ,翠碧滴清音,湖心承載不了些許閒愁,思念掛滿船頭。梅上盈霜,荷間凝露,一襲白衣,眉間卷著清風,領上站著遠山,手中是你信箋疊成的花香。
  • 融合詩詞之美與影像之美 電影紀錄片《掬水月在手》在長沙放映
    通訊員供圖) 新湖南客戶端10月27日訊(通訊員 舒蕊婷 記者 廖慧文)昨晚,由陳傳興執導的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在長沙放映,引起影迷關注。 《掬水月在手》記錄了當代詩詞大家葉嘉瑩的傳奇人生,以葉嘉瑩在北京察院胡同祖宅為結構概念,由外而內,追尋葉嘉瑩歷經劫難波折的個人生命史和詩史的交織,體現「憂患苦難年代為何有詩人」的真義。
  • 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上映 記錄葉嘉瑩詩詞人生
    (26日晚,一場《掬水月在手》影片集體觀影活動在長沙瀟湘國際影城阿波羅店舉行。)  星辰在線10月27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宋舒悅 通訊員 舒蕊婷)電影紀錄片《掬水月在手》近日通過全國藝聯專線上映,片名出自於唐代詩人於良史的「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這也是古典文學詩詞大師葉嘉瑩唯一授權的的紀錄片。  26日晚,一場《掬水月在手》影片集體觀影活動在長沙瀟湘國際影城阿波羅店舉行。
  • 紀錄電影《掬水月在手》展映
    葉嘉瑩先生對話主持人白巖松本報訊(記者 張鋼 攝影 姚文生)昨天是教師節,大型文學紀錄電影《掬水月在手》在南開大學舉辦特別展映。該片是葉嘉瑩先生唯一授權的傳記電影,影片通過記錄她坎坷而非凡的一生,弘揚了中國詩詞深厚的文化內涵與歷史價值。
  • 莫幹山棲香記民宿-香樟樹下,一陣落花風,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莫幹山·棲香記民宿曾聞棲香鶴蔓者則幃帳牽情如今,在「莫幹山·棲香記」細嗅花香滿衣,尋得浮生半日閒棲香記門前有2棵近百年的香樟樹,枝繁葉茂,棲香記的名字也由此而來,棲息在香樟樹下,香氣縈繞,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在香樟樹下,看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看四圍山色,聽一徑松風。
  • 2020年最高票房紀錄片《掬水月在手》免費觀影
    藤井樹觀影團《掬水月在手》專場放映會 沈禕沈禕,《掬水月在手記得@藤井樹觀影團2011哦~連結請戳:https://weibo.com/p/1001201868《掬水月在手》是一部關於古典詩詞大家葉嘉瑩的文學紀錄片,影片記錄了中國古典詩詞大師葉嘉瑩傳奇的人生。10月16日全國藝聯專線上映,截止今天(11月2日)票房已突破560萬,創全國藝術聯盟紀錄片發行最高票房記錄。
  • 《掬水月在手》:被詩詞拯救的一生
    《掬水月在手》是一部極小眾的紀錄片,講述古典詩詞大家葉嘉瑩的一生。在影片中,白先勇說「她是引導我進入中國古典詩詞殿堂的人」,席慕容是她的「鐵桿粉絲」,漢學泰鬥宇文所安也坦言深受她的影響。如果不是詩詞愛好者,你或許沒聽說過她的名字,但你不該錯過這部紀錄片。
  • 聚焦 | 感受從詩詞中走出的例外之美,《掬水月在手》詩詞誦讀暨電影鑑賞會在京舉辦
    「指月」出自宋代詩人餘靖「指月猶為幻」一句,其意和「掬水月在手」有異曲同工之妙,故因此命名,以表達對葉先生以及中國古典文化及東方美學的深刻敬意。「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唐代詩人於良史的《春山夜月》中此兩句最為點睛,充滿著禪意,將月夜下的種種情懷包裹其中。
  • 「唐詩」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掬」的意思是什麼?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這首詩描寫詩人暢玩春山花月夜的快樂,是一首令人心情愉快的唐詩。其中有一名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 《掬水月在手》:葉嘉瑩張伯禮白巖松共話「弱德之美」
    9月10日教師節之際,由陳傳興導演的葉嘉瑩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於南開大學進行了教師節特別放映暨研討會。當天,《掬水月在手》片方釋出了「荷花」定檔版海報,並宣布影片定檔10月16日全國藝聯專線上映。《掬水月在手》由從開機到公映歷時三年半,攝製組足跡遍及十餘座城市。亮相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後,該片獲得了葉先生「人生之厚重,文化之博大」等如潮好評,當中有人道:「葉先生一生不容易,她所說的『弱德之美』,即是無望中的希望,放在當下的語境有著許多共鳴。」更有人讚嘆葉嘉瑩先生磅礴傳奇的一生,她的精神猶如藍鯨隔洋傳音,筆耕不輟,誨人不倦。
  • 「掬水月在手」,雖身經浮沉仍心如明鏡,樂為美苦亦為美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裳」,葉先生說到,「我留下這海上之音,若會有喜歡她的人,那也算是一點小小的共鳴了」,「遺音滄海如能會,便是千秋共此時」,聽罷竟已淚水滿眶。
  • 影視雜說 |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滿衣
    今天就去看了記錄葉先生生平的紀錄片《掬水月在手》。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所以這一篇,既不是人物推介,也不是影視評論,僅僅是我用微不足道的文字抒發一點對先生的敬意。
  • 電影紀錄片《掬水月在手》走進長沙 講述詩詞大家葉嘉瑩傳奇人生
    如今,葉嘉瑩已經96歲高齡,不能親臨現場,但在長沙特映會開始前,仍通過一段視頻與星城觀眾打招呼,「《掬水月在手》的片名很好。你捧起水來,裡面就有一個月亮的倒影,但那月亮並不是真的我。」葉嘉瑩先生一生堅守對古典詩詞的熱愛,用畢生精力向世界傳播中華古典詩詞文化。《掬水月在手》就是通過葉嘉瑩的詩詞和生命,回溯中國詩詞源頭。
  • 王槐珂 |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掬水月在手》之「月」
    隨著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在全國公映,一片熱議,好評如潮,卻也看到網絡有文章發出不同的聲音,說的是:「這部紀錄片不關心葉先生在中國數十個城市
  • 看《掬水月在手》導演十問
    原創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掬水月在手》導演美學十問受訪:陳傳興導演獨家贈送《掬水月在手》影票10張在本文下方留言即可獲得電影名 《掬水月在手》,一般容易聯想到唐代詩人於良史的詩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然而,啟發我靈感的,是宋代女詩人朱淑真以「掬水月在手」作為題目的詩:無事江頭弄碧波,分明掌上見嫦娥。不知李謫仙人在,曾向江頭捉得麼。水月是一個很重要的隱喻。人生似水流年、飄蕩而過。鏡花水月,月亮是流走的,水月在手,是空的手,它進不來。
  • 講述96歲詩詞大家葉嘉瑩傳奇人生,紀錄片《掬水月在手》催...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10月16日起,這部名為《掬水月在手》的影片登陸全國院線,用120分鐘娓娓道出96歲古典詩詞大家葉嘉瑩先生的傳奇人生。選題製作可謂小而美,真誠的表達正感動著無數人。儘管院線排片量極少,該片卻以8.2分高居豆瓣正在公映的新片榜首,超越《奪冠》《信條》《我和我的家鄉》等一眾熱門。
  • 葉嘉瑩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廣州首映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記錄古典詩詞大家葉嘉瑩先生人生經歷及思想理念的文學電影《掬水月在手》將於10月16日在全國公映,10月12日晚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首映禮。10月11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葉嘉瑩先生詩歌及思想分享交流會,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吳碩賢,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楊克,葉嘉瑩先生的助手、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張靜,《掬水月在手》出品人、例外與方所創始人毛繼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留學生教育學院院長蔡紅等嘉賓出席對談。
  • 掬水弄花月影香-活在詩詞裡的靈魂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這句詩詞意境太美了。記得當時電影院裡人並不多,斷斷續續走進來的人都是獨自一座,並沒有呼朋引伴的熱鬧。年齡大多30歲以上,女士居多。唯有一對50歲左右的夫婦悄然坐在我的右側,兩個人輕聲低語,似乎是校友。
  • 《掬水月在手》定檔10月16日 白巖松葉嘉瑩致敬「弱德之美」
    當天,《掬水月在手》片方釋出了「荷花」定檔版海報,並宣布影片定檔10月16日全國藝聯專線上映。10月16日全國公映 葉嘉瑩「獨陪明月看荷花」 《掬水月在手》由從開機到公映歷時三年半,攝製組足跡遍及十餘座城市。
  • 《掬水月在手》定檔10月16日 葉嘉瑩白巖松共話「弱德之美」
    9月10日教師節之際,由陳傳興導演的葉嘉瑩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於南開大學進行了教師節特別放映暨研討會。當天,《掬水月在手》片方釋出了「荷花」定檔版海報,並宣布影片定檔10月16日全國藝聯專線上映。《掬水月在手》由從開機到公映歷時三年半,攝製組足跡遍及十餘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