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夜月》
唐 於良史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這首詩描寫詩人暢玩春山花月夜的快樂,是一首令人心情愉快的唐詩。其中有一名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掬」字現在用得比較少,於是搜索了一下各網站,發現很多人都把這首詩的掬(jū)理解為:雙手捧起。《禮記·曲禮上》云:「受珠玉者以掬。僅此而已,沒有更深入的理解。
但按我的理解「掬」還有一個意思,如果不把它解釋清楚就會誤解這首詩,今天就把我這一個理解分享給大家。「掬」除了有雙手捧起的意思之外,也有用嘟著嘴吸吮掬飲的意思。
另外,《西遊記》第五十四回:「八戒採著馬,掬著嘴,擺著耳朵。」這裡的掬就是嘟著嘴的意思,當然這裡沒有飲水的意思。
在理解這一層「掬」意思之後,這句詩可以理解為:低頭嘟嘴吸吮掬飲雙手捧起的山泉,只見月影閃爍在手掌間。因為詩人渴了,所以用雙手捧水來掬飲。其實我們還可以發揮想像力,可以把「掬」想像成詩人用雙手捧起水,放到嘴邊吸吮水時發出「掬——」的聲音。只有這樣才更能感受到詩人此時此刻不只是為了捧起水來玩,而是一種人體的需要,這樣令到這首詩更人性化,更有畫面感,聲音也是人感觀的一部分,「掬——」的一聲也令到這首詩生動起來。
讓我們回到「詩發」現場,由於掬飲了甘甜的山泉水,詩人的心情更愉快了,腳步輕快地在花間穿行,因為天黑,加之詩人貪玩,衣服碰到了山花並粘到了許多花粉,令到衣服都香透了。這樣理解後,這首詩是不是更美了呢?
於是全詩可譯為:
春山景色美不勝收,直至夜幕降臨後仍留連忘返。
捧起山泉放到嘴邊嘟著嘴掬飲,發出「掬掬」聲,月影閃爍在手掌間;撥弄山花,香氣滲透著衣衫。
遊興起來,不會在乎路途的遠近;想要離去,總難捨下花草的深情。
翹首南望鐘聲悠揚之處,翠微深處,樓臺掩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