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攝影師飛越千裡拍下大陸56個民族「金婚」鏡像,這才是愛情最美的摸樣啊!

2021-02-24 戰馬時代

1987年,一位年輕的臺灣省籍男子為打髮長途飛行中的無聊時光,隨手翻看著報紙。一篇文字報導《獨龍江的冬天》,引發了他的無限好奇:大雪,獨龍族,完全新奇而陌生之所在。「太不可思議了,我得去趟獨龍江。」

當年,這位年輕人因為工作原因首次來到大陸。此刻,他剛剛完成長江三峽的拍攝任務,坐在北京飛往香港的航班上,準備返回臺灣新北市的家中。 

此刻,這位年輕人並不知道,他後半生的事業和生活會與大陸少數民族發生如此緊密的聯繫。他就是臺灣著名攝影師林添福先生,時任臺灣《大地》地理雜誌專職攝影師。

在東單大街附近的胡同裡,林添福設置了一個小型的暗房兼工作室兼畫廊。畫廊最醒目位置,放置著《1948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尤勝美地國家公園的月夜》——那是他收藏的攝影大師安瑟·亞當斯的黑白攝影作品「Moonand Half Dome」。

在安瑟·亞當斯精神指引下,林添福從1997年的北京胡同出發,在隨後的20多年裡走遍全國20多個省區以及臺灣全省。《馬幫》《半個世紀的愛》《彝族阿哲祭龍》等作品也隨之誕生。  

在他的系列攝影作品「金婚——林添福:56民族半世紀愛情鏡像」攝影展中,林添福飛躍千裡,耗費20年,記錄下200多對中國各地少數民族夫妻的樣貌,樸實而令人動容,也將時代下的愛情故事記錄下來。「記錄正在消失的東西」,是他踏入紀實攝影行當時所感到的使命。如今看,不僅他記錄的奇特婚俗在今天難以尋覓,那些恆久的婚姻和愛情也顯得彌足珍貴。

艾力·窩扎孜、瑪依娜·希亞日夫婦,哈薩克族,2007年,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蘆草溝鄉

丈夫艾力·窩扎孜生於1932年,妻子瑪依娜·希亞日生於1935年,兩人同為哈薩克族、新疆霍城縣人,1952年結婚,育有四兒兩女。  

兩人從小一起放羊,兩家的氈包相距不到10公裡。戀愛兩三年後,艾力去瑪依娜家提親,聘禮為一頭牛、一匹馬和1000元錢。夏去冬來的遊牧生活中,六個孩子陸續降臨,生活艱辛。1968和1969年的雪災,他們的羊死了近三分之一。1985年後,兩人結束遊牧生活,長住賽裡木湖畔,在氈包裡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艾力·窩扎孜向老伴表達愛意說:那是他們一輩子最寶貴的財富。

丈夫關階扎巴生於1936年,妻子關階拉金(生於1938年)、關階平初(生於1942年),三人皆為摩梭人、雲南寧蒗縣人。走婚時間分別為1952年、1959年,育有五女一兒,孫輩六人。  

曾經有著走婚習俗的摩梭人,始終保持著母系社會的文化傳統。關階扎巴從十六七歲就開始走婚生活,到拉金家走婚兩年後,扎巴把她接到家裡同住。拉金生育後,扎巴又有了一個名叫平初的阿夏,於是把她也接到家裡,三人一直和諧地生活在一起。拍攝這幅照片時,關階扎巴之子關階益西,已是永寧縣扎美大寺的活佛。四個女兒和阿爸及兩位阿媽住在一起,她們都有自己的阿夏,並生養了六個孫子孫女。  

蒙古族家庭趙薈芳夫婦是雲南省通海縣興蒙鄉白閣村人,而非傳統意義中蒙古族的聚集地內蒙古——通海蒙古族又被稱為卡卓人,族群溯源可追至13世紀,其先人即為蒙古軍隊徵戰雲南時所留下的官兵。這支蒙古族的文化風俗與當地民族融合,形成獨特的卡卓文化。

趙薈芳、楊麗芬夫婦,蒙古族,2006年,雲南省玉溪區通海縣興蒙鄉白閣村

壯族陸振歐夫婦,丈夫壯族,妻子宋玉蘭是漢族,兩人響應國家開發大西北的號召,分別於自己的家鄉廣西清溪、山東省即墨移民到新疆石河子參加兵團建設,結婚生子。

陸振歐、宋玉蘭夫婦,陸為壯族,宋為漢族,2006年,新疆石河子市二十三小區

還有臺灣少數民族排灣人、布農人白聖賀夫婦。妻子胡春蘭及族人在霧社事件後,被日本人強制從山中遷出,遇到了後來成為丈夫的白聖賀。

伊明江、木妮拉夫婦,塔塔爾族,2007年,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勝利街

漢族、塔吉克族、哈薩克族、蒙古族、藏族、獨龍族、納西族、水族、鄂溫克族、赫哲族、黎族……耗費二十餘載,總行程數十萬公裡,中國56個民族家庭全鏡像通過林添福的鏡頭,呈現世人眼前。

大幅黑白照片中,一對對廝守超過半個世紀的老人立身於各自的日常生活:牧場、高山、叢林、雪原、梯田……半個世紀的愛記錄、呈現出歷久彌珍的婚姻情態。他們有的青梅竹馬,有的父母包辦,有的指腹為婚,有的搶親結婚、有的私奔逃婚,有的相濡以沫……

阿吉貝克、納娜依克夫婦,塔吉克族,2007年,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杆欄村

正如林添福所說:「在當今這個婚姻如紙如玻璃,如夏天的冰淇淋的時代,走進這些老人漫長而奇異的婚姻世界,無異於一次次史前考古探險。那裡面有那麼多令人訝異、令人唏噓、令人感動的東西。」

尤金髮、付秀蘭夫婦,赫哲族,2006年,黑龍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民族鄉

通過56個民族家庭鏡像,觀眾看到:這些普普通通的老人經歷戰爭、饑荒、運動、愛恨、恩怨、憂患,與國家、民族一起走過苦難、歡欣,成為中國社會、歷史的縮影和見證。

吳老道、滾老撲夫婦,苗族,2002年,貴州省從江縣岜沙村

巖敢章、玉叫扁夫婦,布朗族,2004年,雲南省勐海縣布朗山鄉曼歪村

在林添福拍攝的過程中,遇過一對佤族夫婦,性格開朗,極愛笑,笑起來眼睛發亮。丈夫身形高大,足有1.8米,妻子嬌小玲瓏,雖年事已高,依然能看出年輕時的美豔。夫妻倆是那種攝影師喜愛的有「內容」的拍攝對象。 

與林添福同行的朋友回憶道: 

我問妻子:「你為什麼喜歡他?」  

「他勤勞咯……」老太太笑眯了眼,說話間臉上飛出了紅暈。丈夫望著羞紅臉的妻子,也呵呵地笑了起來。  

我轉身出門,立刻哭了起來。丟下林添福一人在屋裡陪著老夫妻。 

老人的杆欄式茅草房不足10平米且已坍塌一半,除了靠牆放置的幾個麵粉口袋,家無餘物。勤勞一生,命運如斯。讓我心酸。

藍木水、雷對蓮夫婦,畲族,2016年,福建省羅源縣霍口鄉東園亭村

後來,林添福告訴我,這些年他所遇到的、如這對佤族夫婦此般性情開朗的少數民族夫婦並不少見。老人們一生經歷了太多大風波、大苦難,現在的年輕人根本無法想像。他們中很多人從來都沒有拍過一張照片,在鏡頭前緊張侷促、不知所措。

所以,在拍攝過程中,他當自己就是他們的老來子,想辦法逗他們開心,將他們最自然、開心、幸福的一瞬,永久定格。「人生多的是苦難,記錄笑容更為珍貴。」

李成朝、趙四妹夫婦,瑤族,2002年,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營盤鄉太陽寨村


李文用、李淑珍夫婦,阿昌族,1994年,雲南省雲龍縣漕澗鎮仁山村


胡日嘎、伊·布提德夫婦,鄂溫克族,2005年,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鄂溫克民族蘇木阿爾山嘎查

「在他們身上容納了太多太多生命的元素,逝去的歲月和他們生存其間的環境在他們的身上刻下了深厚的印跡。這些看似平平淡淡的東西,卻有著讓我們震撼、感動,甚至敬畏的力量。為他們造像,記錄他們長達半世紀以上的婚姻故事,在我已成為一種使命。」林添福說。  

每對夫婦都是生命的一座塑像

每對夫婦都是浩瀚史詩中精彩的一章

來源:

婚 與愛情有關的家國記憶——攝影家林添福的56個民族愛情鏡像

http://www.56-china.com.cn/show-list-1154.html

http://weidian.com/s/337791420

相關焦點

  • 圖志|金婚 與愛情有關的家國記憶——攝影家林添福的56個民族愛情鏡像
    「56民族半世紀愛情鏡像」攝影展  1987年,一位年輕的臺灣省籍男子為打髮長途飛行中的無聊時光,隨手翻看著報紙
  • 算上臺灣16族土著,56個民族還是56支花嗎? 臺灣大陸大不同之【原住民上篇】
    >臺灣有16個部落的原住民大陸有55個少數民族臺灣原住民,這個名字是外來者(漢人、荷蘭、日本、)對臺灣島原先居住居民的稱呼。這麼說,其實我們有16+56=72個民族咯?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祖英,你怎麼看?)
  • 遲到50年的婚紗照,卻是愛情最美的模樣!如何經營一段「金婚」?老人...
    一,二,三 阿姨頭再抬一點 …… 花了兩天時間 兩位攝影師拍下 52對老人結婚50年的紀念照
  • 長達18個月的婚禮,自拍56套不同民族的酷炫結婚照
    「如果能穿遍56個民族的傳統服裝拍結婚照簡直太美好了!」小姬隨口說的一句話,三獸真真切切的做了。在銀川的藍天白雲下見證愛情;如今小姬和三獸計劃去臺灣完成最後一張結婚照他們手牽著手路過了晴空、暴雨,路過了那些讓人驚嘆於上帝之手的美景在每一處留下最美的結婚照
  • 臺灣漢聲《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大陸首發(圖)
    臺灣漢聲《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大陸首發(圖) 2013年01月11日 10:4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一對新婚小夫妻,穿遍56個民族的服裝拍了這些結婚大片!驚豔全國
    ▼富足的縣城和熱情的人,是這個小縣城特有的魅力。雷、藍、鍾、盤是 畲族 的四大姓氏,也是這個景寧特別的文化組成。▼從縣城、到村莊,7天4地往返奔波,卻沒能找到最傳統的 保安族 服裝。唯一找到的這身「舞臺版」,小姬還穿不上,只能請來替身。
  • 日本攝影師拍下30年前最真實的中國,網友:這才是我們的童年啊!
    於是前後五次來到中國,拍下了近8000張彩色照片,整理出版成《你好小朋友》攝影集。秋山說:「看到孩子就看到希望!」撰文   成卿到了鄉下的許多小地方,在那個拍照不普及的年代,背著兩三臺相機的秋山便會顯得特別扎眼,「周圍經常聚集起來很多的小朋友們,他們會好奇這個叔叔在做什麼, 我大概就像外星人一樣的存在吧! 」
  • 奉賢這個村莊為百對老人拍攝金婚紀念照 定格幸福瞬間
    10月23日,金匯鎮白沙村為村裡的百對金婚夫妻安排了一次紀念照拍攝活動,用金婚照片記錄他們「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人生。其中年齡最大的夫妻已經85歲和82歲,結婚60多年。風風雨雨一輩子,老人們還向現場的年輕人傳授婚姻長久之道。
  • 電子科大為學校金婚、鑽石婚夫婦拍紀念照
    電子科技大學金婚、鑽石婚老夫妻紀念照——執子之手 與子偕老電子科技大學金婚、鑽石婚夫婦紀念照他們或穿著西服、婚紗,或穿著旗袍、長衫,或穿著古典的秀禾服,甚至只是穿了一套日常衣服,但每對老夫妻臉上的笑容,無不訴說著「這就是愛情最美的模樣」。還有一對老夫妻甚至將自己的結婚照拿到現場拍攝,滿滿的年代感。
  • 旅想集 臺灣【肆】:電影情歌(下) -- 最好的攝影師
    印度洋和太平洋在這裡交匯,很多遊客站在那個叫做「貓鼻頭」的山頂極目遠眺時,都聲稱自己看出了兩個大洋涇渭分明的兩種蔚藍色——印度洋的奔放,和太平洋的深沉。還有那片被稱為「白沙灘」的海岸,《海角七號》裡的阿嘉和友子就是在那海天一色的純淨中,發現了深藏在彼此心裡的愛情。
  • 為12對長者定格幸福瞬間 這場金婚攝影展讓人感動
    8月31日下午,桂園街道鹿丹村社區舉辦「學習好家訓 傳承好家風」的金婚老人攝影紀念活動,社區通過為12對牽手相伴50餘載的「金婚」老人拍攝紀念照,用鏡頭將半個世紀的愛情定格在最美瞬間。在老一輩人那個年代,由於經濟條件、文化背景等條件的限制,有些老人連最簡單的結婚照都沒有,為了彌補這種遺憾,鹿丹村社區特此組織開展金婚攝影活動,用鏡頭記錄近半個世紀老人相互扶持、攜手與共、相濡以沫的甜蜜愛情,為他們留下最美好的記憶。據了解,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了避免人員聚集,也為了縮短長者等待時間,參加本次活動的12名金婚長者被分成2批到達現場。
  • 在不經意的時刻拍下的你,才是最美的.
    提到日本攝影師川島小鳥,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他鏡頭下可愛的未來醬,把未來醬可愛的姿態,用不經意的方式記錄,融入日常的拍攝方式甚至影響了很多人對拍攝人物的理解。在不經意的時刻拍下的你,才是最美的。川島小鳥,1980年出生,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法文系,曾師從攝影師沼田元氣氏。2010年,憑藉《未來醬》獲得了第42屆講談社出版文化獎,之後聲名大噪。
  • 拍拍拍 | 騰龍35-150mm帶你《飛越瘋人院》
    43年後的2018年夏天,由光瑋戲劇推出的中文版《飛越瘋人院》在北京首演!今年夏天,它又以新的姿態開始了第二輪的全國巡演。本輪演出由於演員的更換以及劇情的升級,我又一次受邀拍攝了這部我喜歡的話劇。因為去年首演時我就喜歡上了這部劇,所以再次拍攝我也是十分開心的。
  • 寶島臺灣,情侶不得不去的旅拍聖地!2016.1婚紗旅拍臺灣行,等你同行!
    《海角七號》《一頁臺北》《戀戀風塵》《練習曲》《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第三十六個故事》《艋舺》《聽說》《等一個人咖啡》等等……先不說劇情如何,它們的鏡頭中無一不透露出一股文藝小清新的氣息。唯美的巷口,復古的老街,繁華的夜市等等,全都是小清新的元素。較之西藏,青海的古樸大氣,臺灣在不失大氣的同時,更多的是一種細膩的情懷。
  • 為金婚、銀婚長者圓「婚紗夢」
    大洋網訊 12月14日,由荔灣區民政局主辦,龍津街社工服務站協辦的「營造新風尚,傳承好家風——尋找最美金婚銀婚的故事」公益攝影活動在龍津街圖書館舉行,免費為龍津街轄內的金婚銀婚夫婦拍婚紗照。在化妝師的精心裝扮下,這些金婚銀婚夫婦穿上婚紗禮服,神採奕奕,在社工和攝影師的引領下,甜蜜相依,拍照留念。在拍攝過程中,爺爺奶奶們顯得有點害羞,但是雙方都藏不住愛意,露出如新婚戀人般的甜蜜笑容。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廖雪明 通訊員荔宣
  • 大陸軍機飛越「臺海中線」?希望是真的
    臺海方向星期天出了個大消息。臺灣「國防部」當晚發布新聞稿稱,兩架解放軍殲-11戰機星期天上午11點左右飛越海峽中線。新聞稿還惱怒地表示「嚴正抗議」並譴責中gong軍方此一「挑釁舉動」,稱它已經嚴重衝擊區域安全穩定,危害區域各方共享的和平福祉云云。
  • 56對金婚教師攜手再走紅毯路!煙臺大學舉行「九九重陽金婚慶典」
    10月23日上午,為迎接即將到來的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煙臺大學舉行「重陽·不一樣的九九」金婚慶典活動。伴隨著現場屏幕播放的從相識、相知到相伴的一幕幕美好瞬間,煙臺大學56對已相伴走過五十年的金婚老教師佩戴紅花、相互依偎著走過紅地毯,臉上洋溢著笑容,眼裡滿是幸福。
  • 臺灣學者:若不把大陸視為家人,臺灣最美的風景就不是人
    文章強調,臺灣人如果要大陸尊重臺灣民意,取得更多「求同存異」空間,卻忽視大陸視臺灣為家人、希望團圓的更廣大民意,那曾經的「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當然將一去不返。以下為文章原文:不知從何時開始,「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進入許多臺灣人的口中。說出這句話時,彷彿證明了臺灣人的親切有禮、人文底蘊受到公認,是臺灣的品牌特色。
  • 最受歡迎的童書——《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首次引進大陸
    《中國童話》是臺灣漢聲享譽全球的世紀經典版本,暢銷臺灣30年,此次是首次引進大陸。讀客圖書董事長華楠表示:「這是所有冠名『中國童話』的書籍中最美最美的一個版本」,故簡體版更名為《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當年做《中國童話》時,黃永松乾脆在印廠住下了,嘗試不同的紙,不同的印刷手段。時隔30年,黃永松也70高齡了,但對出版的質量,要求卻更為嚴格。此次《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出版時,黃永松特意從臺灣飛抵大陸,到印廠車間親自督印,從印廠的選擇,到紙張類型,從油墨質量到印刷工序,全都嚴格按照黃永松的要求。
  • 56個民族56個「阿妹」,超千萬網友熱議民族服,這群姑娘直接換裝
    最近,有關#女生穿民族服#的話題走紅網絡,累計千萬閱讀量。從古至今,我國就一直是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56件民族服飾,風格獨特,引人駐足。963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孕育出不同地域風情的民族文化,民族大學的同學們更是主動曬出自己的民族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