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京城:秋風起,蟹味兒濃

2021-02-27 首都之窗

  俗話說:秋風起,蟹腳肥。我國吃螃蟹的歷史悠久,蟹的菜餚也不斷發展,據載各個時期都有螃蟹名餚,逐漸形成了一種獨有的飲食文化。古時的文人騷客對河蟹鮮美,做詩詠贊者頗多,宋代沈偕的「黃粳稻熟墜西風,肥入江南十月雄,橫跪蹣跚鉗齒白,圓臍吸脅鬥膏紅。」此詩十分形象地把美味螃蟹寫盡了。清代李漁嗜食螃蟹,可謂吃螃蟹的美食家,人稱「蟹仙」,他也寫道:「蟹之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黃似金,已達色、香、味三者之至極,更無一物可以上之。」可見對這肉肥膏滿、橫行霸道的美味的喜愛,眼下恰逢秋風送爽、蟹肥菊香之時,正是品嘗螃蟹的最佳季節。下面小編就帶您細數幾道美味的螃蟹盛宴。

汁濃味鮮——蟹黃湯包

  點評:蟹黃湯包是江蘇傳統小吃,明、清時期已經享有盛譽。以數百年的悠久歷史名聞遐邇,為中國五大名點之一。

  一隻蟹黃湯包,配一個小蒸籠,吃湯包可是有講究的,首先要把嘴湊上去,輕輕咬開皮,咬一點,嘴不能鬆開,湯汁就會慢慢流入你的嘴裡。湯水的味道是肉皮凍湯混合著蟹肉的味道,濃濃的蟹粉味道,鮮美無比。把湯汁吸完後,只剩下純蟹肉和蟹膏,夾看包子裡探個究竟,桔黃色的蟹黃還是蠻多滴。最後拌點醋吃在嘴裡的味道會讓你印象深刻。

  蟹黃湯包最出名的就是當屬龍袍蟹黃湯包和靖江蟹黃湯包,此外鎮江、揚州等地的湯包也非常有名。以其用料講究、配方獨特、製作精良、難以仿製而著稱,僅製作工序就多達33道。長期以來龍袍蟹黃湯包絕技傳人恪守「不外傳」的祖訓,使其更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每年菊黃蟹肥時節,都要吸引大江南北數十萬食客前來一飽口福。據《六合縣誌》記載,「龍袍蟹黃湯包清末即負有盛名,以皮薄、餡嫩、味鮮、不膩而著稱,於制蟹油、皮湯、做餡、擀皮、捏包、火蒸等工序均有嚴格要求,看起來似秋菊吐豔,吃起來鮮而不膩。」

蟹中魁首——皇帝蟹

  點評:皇帝蟹光鉗子就比普通海蟹的整個個頭要大,味道也很新鮮,此外蟹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等營養,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中醫認為其有清熱解毒、補骨添髓、養筋活血、通經絡、利肢節、續絕傷、滋肝陰、充胃液之功效。對於淤血、損傷、黃疸、腰腿酸痛和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療效果,而且一蟹有四種吃法,看你喜歡哪一種:

  食法一:冰鎮

  冰鎮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你想考察一下這隻蟹是否鮮甜的話。蟹肉在冰涼的溫度中,口感與品質是好是壞立竿見影。用來冰鎮的冰塊也是考驗這道菜的重要元素,假如冰塊不衛生,分分鐘都可能吃完就霸著廁所不放。所以,冰塊首先要確保乾淨衛生。帝王蟹先要經過高溫浸泡,然後是整隻放下蒸,不切開殼,專家有言在先,一破殼就會使得水分流失。

  食法二:蘿蔔煮

  浸在濃白蘿蔔湯汁裡的帝皇蟹釋放出自身鮮味,被譽為「吸汁大王」的蘿蔔在彼此交融中,吸收了蟹鮮味,同時,嫩而多汁的它也放出清甜味。這道菜的帝皇蟹則要切開逐塊肉煎香,時機成熟時下白酒與滾開水,頓時奶白湯色立現,這就是湯汁,此時,才是蘿蔔出場時,如果口味濃重者,還可下一些胡椒粒。

  食法三:避風塘炒

  趁熱吃是王道!再好的避風塘菜式,一旦冷卻,不僅香味盡散,連食材都會軟塌塌或者發硬。避風塘炒蟹,貴在惹味而蟹肉鮮汁仍在。因此,在處理時,不能炸,以免水分流失,可以採用煎的方式來保持鮮嫩肉質,用橄欖油烹飪口味佳!此後,才加太椒、炸蒜和避風塘醬來炒香蟹肉。

  食法四:上湯伊面焗

  喝過喜酒的同胞們對這道菜應該再熟悉不過了,伊面焗蝦不也是這麼做的嗎?只不過,蝦換成蟹,別有一番風味。蟹肉在芝士和牛油的「重磅攻擊」下,肉質內滲入深深的奶香味。

粵法融合——鮮蘑菇焗釀蟹蓋

  點評:鮮蘑菇焗釀蟹蓋是一道男女老少皆愛的美食,現拆的新鮮紅花蟹肉,混入鮮蘑菇及洋蔥絲,再以芝士焗至金黃色,一勺探入奶酪皮下,熱氣騰空,融合了法式烹飪的精巧。口蘑香和奶香纏綿混合,簡直是蟹肉、口蘑、洋蔥與奶酪一起,在味蕾上完成了鮮甜四重奏。卻沒有掩蓋紅花蟹飽滿肉質的鮮甜,畫龍點睛的話,別忘了蘸黑色的汁,話梅般微微酸甜的味道相當生津,解膩又提鮮。秋冬季正是紅花蟹肉質最飽滿的時候,相比大閘蟹也更低膽固醇。

但願長醉——花雕蒸紅蟹

  點評:花雕蒸蟹是一道浙江省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浙菜系。紅蟹是蟹中營養最為豐富的種類之一,尤以中秋後的兩個月最為肥美,且肉質細嫩,爽滑鮮香。眾所周知,蟹生性奇寒,不過黃酒與蟹的寒性可以中和,所以這道菜也算是一道養生菜。

  該菜式採用陳年花雕酒秘制而成,可以中和蟹肉的寒性而不掩蓋蟹的甘香。上桌時,花雕酒香中帶動濃鬱的肉香在空氣中瀰漫散播,有很濃厚的酒香卻沒有酒的苦澀味,讓人垂涎三尺。能決定這道菜好吃與否的關鍵是花雕酒,正宗紹興花雕的香最能襯出蟹的鮮嫩,當然如果你捨得的話,用這款藝術香檳替代花雕,更會有不同收穫。

  紅蟹墊著雞蛋一起蒸熟,金黃色的汁液在碟中讓紅蟹浸潤,仿佛與生俱來的相稱,咀嚼著踏實的紅蟹,陳年紅酒味不經意間在唇齒之間飄逸開來,味道好得讓人但願長醉不願醒。

鮮香一絕——香辣蟹

  點評:香辣蟹是一道四川省經典的漢族名菜,屬川菜系。用肉蟹輔以蔥、姜、花椒、幹辣椒等製成的佳餚。本菜香、辣、鮮、脆,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將肉蟹放在器皿中加入適量白酒,蟹醉後去腮,胃,腸切成塊;將蔥、姜洗淨,蔥切成段,姜切成片;坐鍋點火放油,油至三成熱時,放入花椒、幹辣椒炒出麻辣香味時,加入薑片、蔥段、蟹塊,倒入料酒、醋、白糖、鹽翻炒均勻出鍋即食。本菜香、辣、鮮、脆,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炒制後的香辣蟹分為三部分:蟹殼、蟹身、蟹鉗。其他不能吃的部分,在粗加工時已被清除。三部分已分離,蟹身通常被兩分二四八塊不等。最酷的吃法是:配一杯紅酒,邊喝邊吃香辣蟹,據說紅酒能提味,當是味美無比的至高享受!

泰國美味——咖喱蟹

  點評:東南亞美食飄著誘人的香氣,肥大的鮮蟹過油後放在煮好的咖喱中蒸煮,咖喱的味道慢慢滲入蟹中,既保持了鮮甜的肉質又融合咖喱的香濃滋味。整隻蟹色澤黃亮,香豔動人,看著就讓人垂涎三尺,吃起來更是讓人慾罷不能。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泰國菜開始在中國慢慢流行開來,泰國菜的特色是酸辣,不同於中國菜系一菜一味的原則,泰國菜往往一道菜中酸、辣並存,強烈而濃鬱。泰國咖哩分青咖喱、黃咖喱、紅咖喱等多個種類,其中青咖哩最辣、味道最濃,是當地人的最愛。

  為了照顧到外來遊客的口味,泰國大廚特意加入了椰醬來減低辣味和增強香味,而額外加入的香茅、魚露、月桂葉等香料,也令泰國咖喱獨具一格。大廚選用上好青蟹,配合秘制的青咖喱,色澤鮮亮、味道濃鬱,帶給你少有的舌尖享受。把肥美的螃蟹加入咖哩醬快炒,然後混入蛋汁,咖喱的辛辣滲透到蟹肉中,但不會掩蓋螃蟹的鮮美,蛋汁起了中和的作用,更使這道菜味道層次豐滿,令人回味。舀一勺濃汁放進嘴裡,頓時咖喱的香辣味道、椰奶的甜蜜誘惑和香茅草和青檸的清香夾雜著一種詭秘的複合香味強烈地刺激的著品嘗者的蓓蕾。

  擴展閱讀:蟹乃食中珍味,素有「一盤蟹,頂桌菜」的民諺。它不但味美,且營養豐富,是一種高蛋白的補品。秋季正是河、海蟹大量應市之時,蟹的食法很多,可蒸、煮、炸、煎、熘、炒、燉、扒、燒、燴、拌等,並可製成小吃的餡心。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北京秋季螃蟹選購指南》,了解更多吃螃蟹的常識和樂趣。

相關焦點

  • 秋風起吃蟹忙 探秘各國美味螃蟹料理[組圖]
    秋風起,蟹腳肥。九月到,吃螃蟹變得迫不及待起來。在層出不窮的飲食風尚裡,吃蟹,也要講究格調,從烹法,到搭配,全然不同的吃法,在各地成為美食風向標,或許滿足嘴癮的同時又能吃出幾分趣味。  細緻上海 蟹黃湯包
  • 秋風起,食腊味!「尋味黃圃」牽手央視《匠心》欄目
    秋風起,食腊味!在廣東地區,這恐怕是當季最具煙火氣的坊間習俗。 將豬肉料切成細粒狀填塞到豬場衣內,將之懸掛於燒豬爐內烘乾,食之風味獨特。清朝光緒年間約1886年,黃圃人靈會坊人王洪就在一次偶然的操作下,發明了臘腸製作手藝,後幾經改進,名為臘腸出售,引致坊人爭相仿效。
  • 秋風起,正當時~尋味秋蟹的葡萄酒香
    公蟹的蟹膏比較軟滑幼身,葡萄酒選擇要主打中等至厚重酒體的白葡萄酒,至於中等酒體而富有甜蜜、清脆味道的白葡萄酒,正好跟雌蟹相襯,因其相對結實硬淨。一般而言,主打蟹肉的菜式,以酸度平衡的白葡萄酒來相襯,最原始清蒸大閘蟹,主要注重蟹的鮮味,正好中和了蟹肉的礦物味,以及蟹膏的油膩感。如果是以炒、炸等「重口味」方式烹調的螃蟹料理,可能就需要味覺效果較濃重、鮮明的香氣型或甜味型白酒來做搭配,才能有效「平衡掉」料理本身的辛香料味和油膩氣息。最原始的清蒸大閘蟹,主要注重蟹的鮮味。
  • 爆款預告:《尋味東莞》裡的黃油蟹怎麼做?
    隨著《尋味東莞》的熱播,黃油蟹成為本季熱門食材之一。圖片來源:《尋味東莞》最近,隨著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的熱播,這位「蟹中之王」再度引起饕客們的關注,有望成為本季的熱門食材之一。趁它還沒有火爆全網,我們趕緊先給你做了這篇爆款攻略,還不快點收藏起來!
  • 秋風起,蟹蛇肥 | 防城港秋天的味道,等你品嘗!
    如是這般,走得愈遠鄉思愈濃。從茅尾海至東興北崙河口。如果在空中俯視這塊土地,仿如一隻大青蟹靜臥於在碧波蕩漾的大海邊。由於是鹹淡水相結合有緣故,這一片水域生長的海產品特別豐富,尤其是大青蟹、石斑魚、對蝦、大蠔這四大海產品飲譽海內外,防城港蟹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黃似金,色、香、味三者之至極,更無一物可以上之。俗話說:秋風起蟹蛇肥。
  • 秋風起 蟹腳肥,但這些人的食用禁忌一定要注意
    俗語有云「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意思是說,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節。中國民間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說法,美食家將吃螃蟹作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連著名作家梁實秋先生也在《雅舍談吃》裡讚美「蟹是美味,人人喜愛,無間南北,不分雅俗」,秋蟹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 【食蟹之道】秋風起,蟹腳肥:你真的會吃螃蟹嗎?
    原料:旁元蟹、生薑、大蒜、蔥花做法:1.旁元蟹洗淨,用小火燉煮至不動彈為止(可避免蟹腳在炒的過程中易脫落);2.起油鍋放入鹽、生薑、大蒜;3.放入準備好的白玉蟹炒;4.放入水裡煮,不要蓋鍋蓋。大閘蟹起於江南,一說凡捕蟹者,在港灣之間必設一閘,用竹子編成,晚上點起燈火,螃蟹見到火光,便爬上竹閘,捕蟹人極便捷地就能捉到了。明清期間吳地多有老饕文人編纂食錄記載,如最富盛名的《隨園食單》、《調鼎集》等,「淮蟹腳多毛,味腥。以興化、高、寶、邵湖產為上。」,於是在很多地方,人們更樂意叫做「毛蟹」。
  • 【昌邑龍門陣】醬爆蟹子
    秋意濃,蟹消愁。。        轉瞬間,秋風已至,葉落時節聽秋雨綿綿,看秋菊盛開,聞桂花清香,食醬爆蟹子。秋,確實味道正濃!隨著季節變換,蟹子也開始大量上市,又到了一年一度食蟹的好時節。螃蟹生命力極強,分布在全世界各地,不管是熱帶或是寒帶,有水就有蟹的存在。
  • 尋味金秋:一門韻事達古今,談一談吃蟹的文化
    「秋風響,蟹腳癢」,意思是秋風一起,河裡的蟹便不安分起來,它們紛紛爬上了岸,沿著河堤爬向田野。與其說是秋風裡蟹腳癢,不如說是人肚裡的饞蟲在癢。「不是陽澄蟹味好,此生何必住蘇州!」螃蟹,最著名的就是陽澄湖大閘蟹,產於江蘇蘇州陽澄湖,是聞名國內外的中國名產。目前江西市面上就是以「江蘇蟹」居多,屬於提前嘗鮮的品種,而本地的大閘蟹將在9月中下旬開湖捕撈,預計國慶節時便可在餐桌上享用本地螃蟹。俗語說:「九月圓臍十月尖。」
  • 麻辣大閘蟹鮑魚小龍蝦搞出海天盛筵,成都最好吃的蟹~蟹~蟹都在這兒了…丨尋味成都
    *尋味成都·每周一期為你良心推薦成都美食*「九月團臍,十月尖。」是老饕們長念叨的。
  • 寶應毛蟹:秋風響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
    秋風響蟹腳癢 菊花開聞蟹來 作者:陸金美 蟹苗在覓食 沈冬兵攝 秋風響,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寶應人把螃蟹叫做「毛蟹」。
  • 秋風起,告訴你大閘蟹的正確打開方式!細數廣州若干個吃蟹好去處!
    俗語說:「秋風起,蟹腳癢,九月圓臍十月尖。」九月要食雌蟹,這時雌蟹黃滿肉厚;十月要吃雄蟹,這時雄蟹膏足肉堅。接著將綁好的蟹投入,放蟹下去到水再沸,不超過一分鐘為限。等水再滾,四兩的蟹計時七至八分鐘,五兩則追加一分鐘。同時把裝蟹盤子燙熱備用,微波爐叮幾分鐘也行。
  • 秋風起,三蛇肥!三代蛇王的養生蛇宴
    「秋風起 三蛇肥」的時候聽到這個消息簡直讓小編情難自禁踩大油門來到南海怡海路壹品廣場——這家餐廳所在地。噢!原來就是在廣州鼎鼎有名的榕記。據聞老闆是三代蛇王傳人,在廣州已經開了十幾二十家榕記蛇餐廳。究竟他力推的養生蛇宴有什麼特別呢?
  • 秋風起時一滴淚
    周偉秋風起,稻子黃了,高粱紅了,棉花白了,葡萄也紫了……再看看,蓴菜嫩了,蓮藕美了,鱸魚白了,蟹黃肥了……一到秋天,該五彩的繽紛著,該美的美滋滋的,該熟的熟透了。秋風起,吹黃了葉,吹白了絮,吹瘦了枝,吹皺了秋水,也吹老了思念。我喜歡風,喜歡一年一年的秋風起,喜歡秋風中的思念,喜歡秋風經過的田園和天空。秋香到,誰傳遞了訊息?是風。樹飄零,葉歸根,誰承載了鄉和愁?是風。荷含雨,梅凝雪,竹蘊節,風過水帶笑。日影,舊傷,木躺椅,誰搖你到老?是風。月光,清夢,野花香,誰伴你入夢?是風。
  • 秋風起,蟹腳肥,看看大師們畫的螃蟹!
    錢俶趕緊叫人蒸螃蟹,各個品種都有,先從大閘蟹上起,一個一個介紹。因為先大後小,陶榖就對錢俶說:「你們真是,一蟹不如一蟹。」錢俶氣壞了,叫廚子嘀咕半天。沒過多久,端上一盆湯來,綠油油的。陶榖問:「這啥湯啊?」錢俶道:「葫蘆做的,名字叫依樣畫葫蘆。」陶榖羞了個大紅臉,錢俶這口氣總算是出了。
  • 秋風起,和陽澄湖的農家樂來一次相遇
    秋風起,蟹腳癢,晚稻初香蟹如虎,不食螃蟹辜負腹。一到金秋送爽的日子,心裡惦念的是吃蟹! 吃蟹! 吃蟹!對喜歡美食的人而言,感受大閘蟹的鮮美稚嫩,是秋季對味蕾的犒賞 。一提到吃蟹,不得不說的一個好去處,陽澄湖。
  • 京城炙子烤肉尋味兒指南
    京城炙子烤肉尋味兒指南 2020-11-17 1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寒露腳不露,瑟瑟秋風起
    也有俗話說「寒露髮腳,霜降捉著,西風響,蟹腳癢」,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團臍,十月尖」,眼下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等農曆十月以後,最好吃的則要輪到公蟹了。 菊花茶桂花過了,便是菊花,比起一般的花草茶,菊花茶向來以清雅通透的口感和清火明目的功效而見長,加入蜂蜜或冰糖則更為滋潤,是最適合秋日的佳飲之一。
  • 銀蒜阿拉斯加蟹、蟹煲粥...全場5.8折起,撐到扶牆出!西湖邊這家排隊餐廳新推「蟹料理」
    11道經典中式蟹料理,期待地搓手手!秋風拂面,啖蟹言歡。在西湖邊的潮人地標嘉裡中心,品嘗一頓全蟹宴,無疑是享受的。「五月開始吃蝦,十月開始吃蟹」,爆炒焗燜蒸,不時不食蟹,吃貨們還在等什麼!挑選一隻活跳跳的好蟹,品蟹香、食蟹肉,體會慢慢吃蟹的妙處,這才是秋天裡的正經事吧。
  • 奉節天怡國賓大飯店丨秋風秋雨,「蟹」逅有你
    在這個季節總有一些你能想到的美食會讓我們的生活更飽滿讓我們的相聚更有意義金秋時節  菊香蟹肥金燦燦的蟹黃泛著油光秋風一刮便開始期盼收割蟹脂蟹膏鮮甜的蟹肉,滿肚的蟹黃吃一口瞬間從人間切換到天堂我還沒聽說過誰吃螃蟹吃出一身肥膘的——真能吃蟹吃胖了,這家人不定多能揮霍呢。就連蘇軾、李漁等大文人均對其情有獨鍾,吃蟹對於古人而言,是件風雅之事。如今正好是深秋初冬,又到吃蟹好時節,讓人陷入在蟹黃的濃厚醇香和綿密中,感受那份獨有的風雅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