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秋風起,蟹腳肥。我國吃螃蟹的歷史悠久,蟹的菜餚也不斷發展,據載各個時期都有螃蟹名餚,逐漸形成了一種獨有的飲食文化。古時的文人騷客對河蟹鮮美,做詩詠贊者頗多,宋代沈偕的「黃粳稻熟墜西風,肥入江南十月雄,橫跪蹣跚鉗齒白,圓臍吸脅鬥膏紅。」此詩十分形象地把美味螃蟹寫盡了。清代李漁嗜食螃蟹,可謂吃螃蟹的美食家,人稱「蟹仙」,他也寫道:「蟹之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黃似金,已達色、香、味三者之至極,更無一物可以上之。」可見對這肉肥膏滿、橫行霸道的美味的喜愛,眼下恰逢秋風送爽、蟹肥菊香之時,正是品嘗螃蟹的最佳季節。下面小編就帶您細數幾道美味的螃蟹盛宴。
汁濃味鮮——蟹黃湯包
點評:蟹黃湯包是江蘇傳統小吃,明、清時期已經享有盛譽。以數百年的悠久歷史名聞遐邇,為中國五大名點之一。
一隻蟹黃湯包,配一個小蒸籠,吃湯包可是有講究的,首先要把嘴湊上去,輕輕咬開皮,咬一點,嘴不能鬆開,湯汁就會慢慢流入你的嘴裡。湯水的味道是肉皮凍湯混合著蟹肉的味道,濃濃的蟹粉味道,鮮美無比。把湯汁吸完後,只剩下純蟹肉和蟹膏,夾看包子裡探個究竟,桔黃色的蟹黃還是蠻多滴。最後拌點醋吃在嘴裡的味道會讓你印象深刻。
蟹黃湯包最出名的就是當屬龍袍蟹黃湯包和靖江蟹黃湯包,此外鎮江、揚州等地的湯包也非常有名。以其用料講究、配方獨特、製作精良、難以仿製而著稱,僅製作工序就多達33道。長期以來龍袍蟹黃湯包絕技傳人恪守「不外傳」的祖訓,使其更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每年菊黃蟹肥時節,都要吸引大江南北數十萬食客前來一飽口福。據《六合縣誌》記載,「龍袍蟹黃湯包清末即負有盛名,以皮薄、餡嫩、味鮮、不膩而著稱,於制蟹油、皮湯、做餡、擀皮、捏包、火蒸等工序均有嚴格要求,看起來似秋菊吐豔,吃起來鮮而不膩。」
蟹中魁首——皇帝蟹
點評:皇帝蟹光鉗子就比普通海蟹的整個個頭要大,味道也很新鮮,此外蟹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等營養,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中醫認為其有清熱解毒、補骨添髓、養筋活血、通經絡、利肢節、續絕傷、滋肝陰、充胃液之功效。對於淤血、損傷、黃疸、腰腿酸痛和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療效果,而且一蟹有四種吃法,看你喜歡哪一種:
食法一:冰鎮
冰鎮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你想考察一下這隻蟹是否鮮甜的話。蟹肉在冰涼的溫度中,口感與品質是好是壞立竿見影。用來冰鎮的冰塊也是考驗這道菜的重要元素,假如冰塊不衛生,分分鐘都可能吃完就霸著廁所不放。所以,冰塊首先要確保乾淨衛生。帝王蟹先要經過高溫浸泡,然後是整隻放下蒸,不切開殼,專家有言在先,一破殼就會使得水分流失。
食法二:蘿蔔煮
浸在濃白蘿蔔湯汁裡的帝皇蟹釋放出自身鮮味,被譽為「吸汁大王」的蘿蔔在彼此交融中,吸收了蟹鮮味,同時,嫩而多汁的它也放出清甜味。這道菜的帝皇蟹則要切開逐塊肉煎香,時機成熟時下白酒與滾開水,頓時奶白湯色立現,這就是湯汁,此時,才是蘿蔔出場時,如果口味濃重者,還可下一些胡椒粒。
食法三:避風塘炒
趁熱吃是王道!再好的避風塘菜式,一旦冷卻,不僅香味盡散,連食材都會軟塌塌或者發硬。避風塘炒蟹,貴在惹味而蟹肉鮮汁仍在。因此,在處理時,不能炸,以免水分流失,可以採用煎的方式來保持鮮嫩肉質,用橄欖油烹飪口味佳!此後,才加太椒、炸蒜和避風塘醬來炒香蟹肉。
食法四:上湯伊面焗
喝過喜酒的同胞們對這道菜應該再熟悉不過了,伊面焗蝦不也是這麼做的嗎?只不過,蝦換成蟹,別有一番風味。蟹肉在芝士和牛油的「重磅攻擊」下,肉質內滲入深深的奶香味。
粵法融合——鮮蘑菇焗釀蟹蓋
點評:鮮蘑菇焗釀蟹蓋是一道男女老少皆愛的美食,現拆的新鮮紅花蟹肉,混入鮮蘑菇及洋蔥絲,再以芝士焗至金黃色,一勺探入奶酪皮下,熱氣騰空,融合了法式烹飪的精巧。口蘑香和奶香纏綿混合,簡直是蟹肉、口蘑、洋蔥與奶酪一起,在味蕾上完成了鮮甜四重奏。卻沒有掩蓋紅花蟹飽滿肉質的鮮甜,畫龍點睛的話,別忘了蘸黑色的汁,話梅般微微酸甜的味道相當生津,解膩又提鮮。秋冬季正是紅花蟹肉質最飽滿的時候,相比大閘蟹也更低膽固醇。
但願長醉——花雕蒸紅蟹
點評:花雕蒸蟹是一道浙江省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浙菜系。紅蟹是蟹中營養最為豐富的種類之一,尤以中秋後的兩個月最為肥美,且肉質細嫩,爽滑鮮香。眾所周知,蟹生性奇寒,不過黃酒與蟹的寒性可以中和,所以這道菜也算是一道養生菜。
該菜式採用陳年花雕酒秘制而成,可以中和蟹肉的寒性而不掩蓋蟹的甘香。上桌時,花雕酒香中帶動濃鬱的肉香在空氣中瀰漫散播,有很濃厚的酒香卻沒有酒的苦澀味,讓人垂涎三尺。能決定這道菜好吃與否的關鍵是花雕酒,正宗紹興花雕的香最能襯出蟹的鮮嫩,當然如果你捨得的話,用這款藝術香檳替代花雕,更會有不同收穫。
紅蟹墊著雞蛋一起蒸熟,金黃色的汁液在碟中讓紅蟹浸潤,仿佛與生俱來的相稱,咀嚼著踏實的紅蟹,陳年紅酒味不經意間在唇齒之間飄逸開來,味道好得讓人但願長醉不願醒。
鮮香一絕——香辣蟹
點評:香辣蟹是一道四川省經典的漢族名菜,屬川菜系。用肉蟹輔以蔥、姜、花椒、幹辣椒等製成的佳餚。本菜香、辣、鮮、脆,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將肉蟹放在器皿中加入適量白酒,蟹醉後去腮,胃,腸切成塊;將蔥、姜洗淨,蔥切成段,姜切成片;坐鍋點火放油,油至三成熱時,放入花椒、幹辣椒炒出麻辣香味時,加入薑片、蔥段、蟹塊,倒入料酒、醋、白糖、鹽翻炒均勻出鍋即食。本菜香、辣、鮮、脆,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炒制後的香辣蟹分為三部分:蟹殼、蟹身、蟹鉗。其他不能吃的部分,在粗加工時已被清除。三部分已分離,蟹身通常被兩分二四八塊不等。最酷的吃法是:配一杯紅酒,邊喝邊吃香辣蟹,據說紅酒能提味,當是味美無比的至高享受!
泰國美味——咖喱蟹
點評:東南亞美食飄著誘人的香氣,肥大的鮮蟹過油後放在煮好的咖喱中蒸煮,咖喱的味道慢慢滲入蟹中,既保持了鮮甜的肉質又融合咖喱的香濃滋味。整隻蟹色澤黃亮,香豔動人,看著就讓人垂涎三尺,吃起來更是讓人慾罷不能。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泰國菜開始在中國慢慢流行開來,泰國菜的特色是酸辣,不同於中國菜系一菜一味的原則,泰國菜往往一道菜中酸、辣並存,強烈而濃鬱。泰國咖哩分青咖喱、黃咖喱、紅咖喱等多個種類,其中青咖哩最辣、味道最濃,是當地人的最愛。
為了照顧到外來遊客的口味,泰國大廚特意加入了椰醬來減低辣味和增強香味,而額外加入的香茅、魚露、月桂葉等香料,也令泰國咖喱獨具一格。大廚選用上好青蟹,配合秘制的青咖喱,色澤鮮亮、味道濃鬱,帶給你少有的舌尖享受。把肥美的螃蟹加入咖哩醬快炒,然後混入蛋汁,咖喱的辛辣滲透到蟹肉中,但不會掩蓋螃蟹的鮮美,蛋汁起了中和的作用,更使這道菜味道層次豐滿,令人回味。舀一勺濃汁放進嘴裡,頓時咖喱的香辣味道、椰奶的甜蜜誘惑和香茅草和青檸的清香夾雜著一種詭秘的複合香味強烈地刺激的著品嘗者的蓓蕾。
擴展閱讀:蟹乃食中珍味,素有「一盤蟹,頂桌菜」的民諺。它不但味美,且營養豐富,是一種高蛋白的補品。秋季正是河、海蟹大量應市之時,蟹的食法很多,可蒸、煮、炸、煎、熘、炒、燉、扒、燒、燴、拌等,並可製成小吃的餡心。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北京秋季螃蟹選購指南》,了解更多吃螃蟹的常識和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