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東,很多人都是通過《樂夏》認識他的,和藹親切的形象在大家心裡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每次在點評樂隊時,脫口而出的那句「特別好」,已然成為了一句大家茶餘飯後聊天時的「玩笑話」。
在近期參加許知遠的《十三邀》採訪中,我們卻感覺到張亞東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樣隨和,其實他對音樂的要求一直很高。至於那句「特別好」,現在回看以往的《樂夏》,卻顯得如此的蒼白,就好像為自己無話可說時,所形成的一套模式化的說辭。
這句話背後的意思是:
並沒有那麼好。
具體張亞東想表達什麼,大家慢慢往下看。
一、音樂沒有魂
現代流行音樂從上個世紀40年代開始直到90年代末期,已經被當年各個音樂家玩透了。
所以我們很難在這個時代,再一次去創造出另一種音樂的表述方式。
這不僅僅是張亞東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大環境如此。
這些年他不斷的作為評委,去參加各式各樣的節目。
許知遠問道他:「因為你這些年也不斷做評委,參加這種節目,這些年輕一代他們的精神狀態,他們的普遍性是什麼?」
他說的很溫和,但表達的內容卻很鋒利。「創作沒有什麼新的東西。」「我有時候在當下看不見這個人,每個人都不愛自己,忽略自己。」
我們都明白,現在大部分音樂所謂的個性化、創新、實驗都是浮於表面的,其實又很少人可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突破。
但我們在沿用前人留下的音樂框架時,能否可以更加個人化。
張亞東接著反問:
「你的音樂跟自己有關嗎?」
阿黛爾可以寫自己失戀的故事,大衛鮑伊可以讓音樂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我們需要從音樂中感知到創作者,而很顯然有些樂隊只是浮於表面,如果深挖其實是沒有任何內容的。
「有的人表達的那個東西,在我看來它不成立,所以我已經就排斥了。」
如果是為了某種概念或者風格去寫歌,這很顯然是沒有價值的。
因為你已經脫離了自己,已經逐漸變得不真實。
如果不是這次採訪,我們或許永遠都不知道他對一部分年輕樂隊,究竟持一個什麼樣的態度。
還記得上一季《樂夏》錄製過程中,因為當時一位專業樂迷沉溺於黑撒接地氣的歌詞,而忽略了本身的音樂性,使得張亞東當場發飆。
他憤怒地說道:「對於我來說這首歌非常一般,完全沒有聽的必要。」「不要說什麼大象愛大象,螞蟻愛螞蟻,音樂就是音樂,音樂有它自身的美。」
如果一首作品僅僅是歌詞動人,我們並不能稱之它為好音樂。
不是說歌詞不重要,而是希望更多人注重音。
音樂是有門檻,而且是需要從作品中看到創作者本身的。
而此言論一出,網上吵成了一鍋粥。
有的人支持他,而有的人覺得他所說的就是放屁。
張亞東作為一個長期在幕後的製作人,頭一次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從那一次之後,張亞東似乎變了,在節目中很明顯溫和了許多,很少與人爭辯。
變得不敢隨意發表個人看法,沒有稜角,不鋒利了。
其實對於每首歌的好壞,他心裡有明確標準,只是不想說罷了。
為什麼不說呢?
他也有他的顧慮。
他的顧慮包含兩個原因。
首先,張亞東其實是一位害怕給別人添麻煩的人,即使自己有非常強烈的個人觀點,也不願直接說出來,而是選擇閉口不語或者用這句「特別好」一笑而過。
害怕為別人提出建議時,卻最終遭到對方猜疑,認為自己是不懷好意的。
「也許他們認為,你這樣才是不懷好意的。」
另一方面,他需要錢。在他的心裡一直都在為「精神滿足」和「物質滿足」做平衡。
在採訪中,張亞東大大方方承認,自己很缺乏安全感,需要賺很多錢錢來滿足自己。
「我是可以活在物質裡的,我覺得爽。」
這句話其實一點毛病都沒有。
作為一名音樂人賺錢不僅要滿足日常開銷,更重要的是需要養活自己的職業。
大家都有追求物質的欲望,張亞東也是人,所以並不奇怪。
打一個比方,在不算任何錄音設備的價格的情況下,一把專業演出級別的電吉他,至少就需要2萬塊。而且像他這種製作人,可不是買一把吉他這麼簡單,賺錢是必然的。
參加綜藝節目拋去情懷,還能為了什麼?
既然收了錢,也沒必要那麼較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行。
3
我們總說,現在的音樂大不如以前了,我們懷念那個黃金時代。
這是事實,經典畢竟就是經典。
我們可以想像,當今《樂夏2》的所有樂隊中,有哪種風格前人是沒有玩過的。
朋克、金屬、電子核、英式、後朋、電子……
現在,我們很難再去創造另外一種音樂的表達方式。
既然絕對的創新我們做不到,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思考,在沿用別人玩過的風格的同時,考慮到自己的作品內容呢?
好歹,讓我們明白,你寫的東西並不是虛的,而是真正可以反映出你內心世界的音樂吧。
這個問題,和我們所處的大環境有著直接的關係。
如今的時代,我們接收的信息都是碎片式的,缺少一種完整的自我敘事性。
這就直接導致很多樂隊的創作都是浮於表面的、經不起時間沉澱的。
這就像現在,經常會橫空出世很多音樂人,作品極其粗糙。
旋律套路、歌詞更是不知所云。
最重要的是還特別火……
這不是鬧嗎?
上述所說的具體指哪些歌,相信大家心中都有答案。
現在音樂的門檻越來越低,會彈首《小星星》的都說自己是音樂人……
說到這裡,大家能夠體會張亞東的悲哀了吧?
對現在音樂圈而感到無奈,甚至絕望。
張亞東是熱愛音樂的,看著他依然為了音樂市場的進步而努力,真的很心疼。
他說:「如果音樂想要通過我做一些什麼樣的表達,我榮幸之至。」
人是無法超越音樂的,相反音樂可以把人當成載體來表現出它最美好的一面。
只是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再次讓音樂成為表達自我的載體呢?
或許只能在經典老歌中尋找些許安慰了。
打開酷狗音樂,盡享經典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