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數十年來,中國從未參與過真正的、核心層面上的戰爭。然而,定期地展示自身強大的武裝力量卻為中國賦予了某種特殊光環——即在關鍵軍事技術領域,中國已然成為了無可爭議的領導者。而這也正是中國不怒自威邏輯所在。」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上述這番聽起來讓人頗感覺肉麻的言論,其實是出自於印度陸軍現任參謀長MM納拉萬尼之口。在印度新近舉行的一場探討有關未來地面戰爭話題的研討會上,納拉萬尼作為印度陸軍一把手,對當下時局和今後走向都發表了一些個人看法。也正是在這場研討會上,納拉萬尼坦誠自己其實是孫子和查納克亞(印度思想家、哲學家)的「忠實粉絲」,二人所著的《孫子兵法》、《政事論》長期被其奉為圭臬。
納拉萬尼認為,《孫子兵法》也好,《政事論》也罷,中印兩國的先賢關於戰爭的某些看法實有異曲同工之妙。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而查納克亞同樣也認為:「只有一切手段都已宣告失敗,訴諸武力才能成為選擇。」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納拉萬尼對此深以為然。
納拉萬尼自2019年12月31日才從前任拉瓦特手中接過印度陸軍參謀長一職的大任,說起來在這個位置上還真稱得上是「新面孔」。納拉萬尼出身於婆羅門望族,其父親曾任印度空軍高級軍官。納拉萬尼多年來曾求學於印度多所著名軍事院校,還曾進修過哲學碩士。他於1980年參軍入伍,從精銳的第7錫克教輕裝步兵團一步步幹起,多年來參與、指揮過大大小小數十場實戰,屢獲殊榮,終於自己59歲之際升任印度陸軍一把手。
與自己的前任拉瓦特不同,哲學碩士出身的納拉萬尼對於軍事和戰爭似乎有著自己的一番見解。拉瓦特素以剛愎自用而聞名,在任印度陸軍參謀長期間,曾屢次拋出所謂的「2.5線戰爭策略」,即印度要能夠同時打贏北面和西面兩個強鄰,並且還要壓得住國內可能發生的動亂事件。而相比之下,納拉萬尼則顯得謹慎沉穩許多,至少他清楚且承認北面鄰居的強大實力,不至於在公開場合帶頭炸刺。
可即便是穩健如納拉萬尼,在看待巴基斯坦問題時也仍然又繞回到了典型的印度式思維當中。在被問及對發生在去年的印巴227衝突一事的看法時,納拉萬尼認為印度在此事中採取的舉措是正確的。印度空軍在入侵巴方領空之後,「摧毀」了極端武裝勢力的訓練營地,並「炸死炸傷」極端武裝分子甚眾,給予極端勢力以「沉重打擊」。最關鍵的是,巴方在事後沒敢同印度挑起全面戰爭,納拉萬尼認為這就算是達到了孫子戰爭哲學中的理想狀態了。
而事實上,印方所謂的上述戰果都不過是片面之詞,反倒是印軍自己在衝突中有一架米格-21 bison被巴軍擊落,飛行員阿比南丹還遭到了生擒。另還有一架米-17V5直升機因為溝通問題,最終被印軍自己的防空飛彈所誤擊。孫子的告誡在衝突中全然不見蹤影,印度人反倒是一上來就訴諸武力,而且還打得狼狽不堪。納拉萬尼或許真是《孫子兵法》的熱心讀者,但他到底有沒有悟透書裡頭的東方智慧,這點也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