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陰曆7月15)看了一部日本的老電影《入斂師》。
001 夫妻間:明知對方要反對,是否還要隱瞞。
小林大悟從小就學大提琴,最初是爸爸督促,再到後來自己喜歡,還到國外求學,最終回國到一個樂團演奏大提琴。可是經歷了4個月的管弦樂演奏,得到的卻是「樂團解散」的噩耗。他非常沮喪,不僅僅是因為失去工作,還因為他為了這份工作購買貸款買了大提琴,而背負了高昂債務。
妻子說幫他還,他才告訴妻子欠下的不是100萬,而是1800萬。
這時,他妻子第一次說:你為什麼要瞞著我?
大悟也第一次說:我說了你也會反對的。
這裡可以看出:大悟好面子,有些任性;妻子遷就與無奈。
後來大悟和妻子回到農村,大悟到一個NK代理公司面試,去了後才知道這是一個給死人送行的工作。
大悟做了一陣後,被妻子發現了,妻子問他:你為什麼要瞞著我?
大悟說:我說了你也會反對的。
明知對方會反對,是否還要隱瞞?
兩次隱瞞,大悟的出發點不一樣。
第一次是為了理想隱瞞,在專業的樂團,他一個對自己演奏水平不滿意的大提琴手,用了專業的大提琴才能掙住門面。
第二次是為了現實而隱瞞,妻子與他都沒有工作,妻子想吃牛肉,而招聘公司的老闆在面試著就給了工資,並且每天都給現金工資,工資金額也很高。
為了生活,他選擇了堅持。
期間他也有猶豫要不要再繼續,所以這份隱瞞,最初以為會很短暫,為了生活,為了夫妻間的關係,也為了自己的尊嚴…
想想,生活中,誰又沒有無奈的謊言與隱瞞呢?!
002 關於工作:理想與現實。
大城市,光鮮的職業,是每個人都想的。
可是,大悟卻失業了。
因為失業,沒有錢再還大提琴的欠款,於是賣掉了大提琴。
賣掉大提琴的那刻,他說:整個人都輕鬆了。
這是理想與現實的第一次衝突。
以為NK代理,是旅行公司之類,到了那發現卻是給死人送行的入斂師。
想拒絕,卻把當天的工資收了。
給老婆買了牛肉,第2天早晨又去上班了…
理想的工資,現實是被人瞧不起的職業。
第一次送的死人,是一個死了2周才被發現的老太太,因為腐臭味,大悟吐了很多次,在公交車上,幾個學生討論臭,他不斷的聞自己身上的味道…
去澡堂洗澡,遇到澡堂家兒子,也就是大悟之前的同學,澡堂老闆娘對孫女說大悟在東京拉大提琴,言語間滿滿的羨慕…
現實是如果告訴大家自己是入斂師,很可能所有的光鮮,羨慕,都不再。
為了榮耀,再一次隱瞞。
當一個人,內心對自己的職業不認可時,無論賺多少錢,都不好意思對外界很自豪地介紹自己的職業。
而真正的轉機出現在,大悟因為專業,因為用心被客戶誇讚,感謝時,藉由客戶的感謝,大悟認識到職業的重要性。
所以,理解一個職業真正的意義在於,用心做這件事,並且從別人的認可中,獲得這件事的意義。
003 關於招聘:老闆的選人,工資,培訓,以及留人。
NK代理的老闆真正好厲害,輕鬆化解拒絕。
大悟不願意來時,用工資與日薪,讓大悟來上班了。
大悟拒絕當模特時,他說只是拍的不會播的廣告片,沒有人看到的。
大悟還沒有接受入斂師這個職業時,他說你先看著我做,直到你準備好。
大悟想辭職時,他讓大悟坐下來跟他一起吃飯,反正你做得也沒有我好吃…
每一次化解拒絕,都讓人無法拒絕。
背後是什麼?
對人性的理解與掌控。
再換一個角度:如果我們是大悟的老闆,報紙廣告打了這麼久,好不容易來了一個面試的人,要放他走嗎?
肯定不放。
既然咬定了這個結果,那就執行下去。
我想,很可能,他的內心早已經演練過無數次被拒絕的場景,所以當這些場景出現時,他才能每次都處理得那麼好。
傷口是後天的器官。
當你羨慕或是感知一個人非常厲害時,往後想,他得承受多少,才有這樣的感知啊?
004 關於生死:死亡就是一扇門,穿過它,進入另一階段
1
如何理解死?
鮭魚,明明知道會死,還拼命遊向出生地。
與老闆一起吃的魚卵,一種生物死了卻為另一種生物提供了美味。
2
明明是男生卻一直被當作女生養,自殺死後以女生的樣子被埋葬,活著當不了女生,死後可以一直當女生。
生前跟人私奔的父親,在離家不遠的地方一直生活也不願意回家。
明明一直掛念著孩子,明明一直一個人生活,明明一直留著家裡的地址,卻始終沒有踏回家。
死後,當大悟看到父親手上的石頭,那個他六歲時送給父親的石頭,父親模糊的臉變得清晰了,父親也被原諒了。
對於男生和父親,活著是承受,而死後卻是解脫與被接受。
3
大悟把石頭貼在妻子懷孕的肚子上。
寓意著生命與愛的傳承。
寫在最後
死和生,可能不是對立面。
隱瞞與坦誠,可能也不是對立面。
理想與現實,可能也不是對立面。
電影中有一句臺詞:人的命運真奇怪,說不定遇到什麼就改變了。
聽到被觸動,立即記下來發圈了。
為什麼會被觸動?
去年我說:我終於變成了我曾以為最不可能被成的那類人。
因為一些人或事,而改變。
那《入斂師》是什麼?
我的理解是包容與整理,愛與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