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大家來解讀一首高中時期廣受大家爭議的詩詞,這首詩是由李商隱創作的《錦瑟》,部分學者認為這是一首借物喻人,借古諷今的政治詩詞;也有一部分學者認為這是一首寫情的情詩;對於這兩種說法各有各的理由,筆者比較相信後者,所以就後者為大家深入解析,看看有無合理之處。
《錦瑟》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先整體來說一下詩句表達的意義,首先作者在詩中追憶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傷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託了悲慨憤懣的心情,大量借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玉生煙等典故其次採用比興手法,運用聯想與想像,把聽覺的感受,轉化為視覺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組合,創造朦朧的境界,從而藉助可視可感的詩歌形象來傳達其真摯濃烈而又幽約深曲的深思。全詩詞藻華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長,感人至深。
下面具體解析詩句: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這句詩中無端二字,表現了詩人淡淡的幽怨之情, 「思」這個字又將情景倒回了許多年前,說明此詩是在想像過往發生的事。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這句詩採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玉生煙等著名典故。 營造了一幅意境朦朧優美的畫卷,其間道理值得個人深思,究竟是政治,還是人情要放在具體的社會環境下,或是詩的整體意思下考慮。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尾聯最是表情達意,表達出了一個人對一種感情琢磨不透而又無法割捨,無法忘記的糾結無奈之情。看到這裡,其實很像現實生活中大家對於感情的盲點,也許一些感情真的值得,但你當時可能真的沒有意識到吧,錯失良緣。
對這整首詩的理解,筆者主要是側重於感情方面的認知,並沒有著重分析與他的政治背景,如果需要最好是加上政治原因。
(註:本文為作者個人理解,部分資料圖片來源於百度,喜歡文史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一下,謝謝你的關注哦^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