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五院運動醫學科醫生幫你走出膝關節積液認識誤區

2021-01-13 瀟湘名醫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王甦 高軍震)人們對膝關節積液的治療有一種錯誤的認識,那就是:抽一次積液,以後就要經常抽。以至於很多人膝關節腫脹很嚴重也不接受醫生的對症治療,從而延誤治療時機,使膝關節疾病越來越重,哈爾濱市第五醫院運動醫學科醫生提醒膝關節積液是滑膜炎的一種表現,滑膜炎是一種多發疾病,滑膜因受損傷會產生炎症反應,分泌過多液體,導致膝關節積液。膝關節積液穿刺抽取也需要根據具體病症「審時度勢」,辨症和對症治療很重要。

崔先生是一名痛風患者,每隔一段時間左腿膝蓋都會出現疼痛的症狀,吃了藥之後制動幾天就會緩解,但半個月前,崔先生發現自己左側膝蓋疼痛而且有明顯的腫脹。於是他趕緊服用治療痛風的藥物,連續服用了就好沒做任何好轉。家人將他帶到哈爾濱市第五醫院運動醫學科進行治療,但崔先生對於醫生的治療方案卻不太認同。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崔先生來到哈爾濱市第五醫院運動醫學科就診後,鞠超傑醫生為進行了詳細查體,配合影像科檢查結果,診斷崔先生為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並且膝關節有積液。建議進行穿刺抽取積液並進行控制痛風的治療。

聽說需要穿刺抽取積液,崔先生就很不情願,因為他聽說只要抽取只願意進行痛風的治療不願意接受穿刺抽取積液治療。鞠超傑醫生通過詳細的詢問得知,他並不是有別的顧慮,只是他聽人說要是抽取積液的話以後就需要經常性地穿刺抽取。所以,他從心裡就很抗拒穿刺抽取積液。鞠超傑醫生為其進行了詳細的解釋,膝關節積液不一定都需要穿刺抽取積液,即便抽取積液也是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以及再次發病時的具體表現才能決定進行哪種治療。聽完鞠超傑醫生的解釋,崔先生才放下心來。通過系統治療,崔先生已經可以自行下地行走。

醫生們在門診接診中經常會有患者或者家屬對於膝關節積液穿刺治療的方法不認同。主要原因都是對治療的依賴性比較擔心,擔心一旦開始治療之後就不能停止治療,每隔一段時間都需要穿刺抽液。鞠超傑醫生表示,一些中老年人、運動達人或者受某些疾病困擾的人群膝關節疼痛時有發生,而這種疼痛往往被忽視或被武斷地認為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或者運動勞損等。其實導致膝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滑膜炎等疾病導致的膝關節積液。

膝關節是人體較大而複雜的關節,它所受到的應力大,結構穩定而又靈活。正常關節滑膜是包繞在關節周圍的一層膜性組織。滑膜不僅是一層保護關節的組織,而且還會產生關節液,為關節的活動提供潤滑液。關節液的產生和吸收是一個動態平衡,當出現對關節液的重吸收障礙時,由於平衡被打破,關節液的產生大於重吸收,便會出現「關節積水」,也就是出現膝關節滑膜炎,患者主要表現臨床症狀是腫脹和疼痛。滑膜炎是一種多發疾病,各種病因如骨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膝關節感染和創傷性外傷、關節內損傷、周圍軟組織損傷以及手術等刺激或直接刺激下,滑膜因受損傷會產生炎症反應,分泌過多液體,導致膝關節積液。

怎麼判斷膝蓋積液呢?正常人體膝關節內有液體約5毫升,從膝關節外觀看沒有任何異常,當關節積液超過50毫升時,膝關節周圍明顯會出現明顯腫脹,患者疼痛明顯,輕微的積液可能是無意間輕度扭傷或者走路太多所致,只需觀察即可,積液的情況在兩周左右就會改善。比較嚴重的關節積液,外觀看起來有明顯的腫脹,手指往上一放就能觸摸到液體。

膝關節積液是不是都需要抽取積液治療呢?答案是NO。鞠超傑說,膝關節滑膜炎本身臨床治療困難,容易造成患者短期或長期喪失勞動力,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痛苦,因此給與正確診斷,合理有效治療顯得尤為重要。建議從以下幾方面給與指導治療:如果是感染引起的,應當關節內抽取積液,及時給與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及時確定是否是感染引起,若是關節內感染,建議及時選用敏感抗生素給與關節內衝洗和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對於感染嚴重,建議及時給與手術擴創持續衝洗引流等處置。

如果是代謝性疾病引起的,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如痛風性和風溼性關節炎患者,要積極抗痛風和風溼病治療,對於膝關節積液多患者,建議抽出關節內積液,同時給與關節內封閉治療(對於封閉治療藥物,一般選用得寶松和羅哌卡因),激素關節內局部應用,對控制關節內滑膜無菌性炎症,效果好,副作用相對最小。

如果是關節退變增生引起的,要積極給與關節退變延緩性治療,比如給與關節內注射玻璃酸鈉,在關節內起潤滑作用,減少組織之間摩擦,同時發揮彈性作用,緩衝應力對軟骨的作用,能明顯改善滑液組織的炎症反應,提高滑液中玻璃酸鈉的含量,增強關節液黏稠性和潤滑功能,保護好關節軟骨,保護好關節軟骨,促進關節軟骨癒合和再生,緩解疼痛,因此減少因關節退變引起滑膜炎。

如果是創傷性外傷引起關節滑膜炎,可以先及時口服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如樂松、西樂堡或者扶他林等),及時控制局部外傷引起無菌性炎症,減少對關節滑膜刺激,對於關節積液多患者,建議抽出關節內積液,同時給與關節內封閉治療。

哈爾濱市第五醫院運動醫學科醫生鞠超傑表示,在進行膝關節相應治療時除了給與原發病積極治療同時,一定選擇其他合理的治療方式,聯合治療,不能只給予單一治療。

責任編輯:陳芳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焦點

  • 膝關節疼痛、腫脹不想手術治療怎麼辦?哈市五院專家:用PRP治療法
    哈爾濱市第五醫院引進富血小板血漿(PRP)療法,不僅能夠改善多年頑固性膝關節疾病的症狀,更可以應用於其他科系各種難以自愈的情況,加速組織損傷修復,明顯改善患者的症狀,臨床效果良好。自此項技術在哈市五院臨床應用以來,以其治療效果好、安全性高、基本上無副作用的特點獲得了患者的廣泛好評。
  • 膝關節「砰」一聲悶響,我從醫生變成了患者
    從醫生變成患者 | 作者供圖 「前交叉韌帶撕裂」很常見,而「前交叉韌帶撕裂的運動醫學科醫生 前交叉韌帶(ACL),是膝關節重要的穩定韌帶,但同時也是最常受傷的部位,是運動醫學科醫生經常要治療的傷病。 撕裂後200天整,我選擇保守治療,早期康復,現已重返球場。
  • 膝關節積液,到底需不需要抽掉?骨科醫生來解答!
    由於疫情的原因,大家呆在家裡的時間多了,很多人選擇在家鍛鍊,然而最近經常遇見這種情況:在關節門診,經常會有患者拿著磁共振的報告,憂心忡忡的問我:歐陽醫生,報告中顯示膝關節少量積液怎麼回事啊?麻煩您幫我抽一下可以嗎?
  • 膝關節有積液怎麼辦?
    很多人都被各種各樣的疾病困擾著,尤其是類風溼風溼等各種關節疾病,導致人們行動不便,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今天小編就膝關節有積液這點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希望能幫助被腫脹疼痛困擾的人。西醫治療,現在去醫院一般都是西醫治療為主,當膝關節發病初期,去醫院檢查血常規尿常規等,確認發病原因,對症治療。一般膝關節有積液都是滑膜炎,但是引起滑膜炎的原因各不相同,有類風溼、風溼、免疫能力等相關因素,西醫一般都會往膝蓋打玻璃酸鈉,效果因人而異,有的打兩針就好了,有的打一個療程也還是反覆,跟病因、體質有關,建議先按照醫生的治療方案治療一段時間看效果。跪膝法。
  • ...暨義診活動」運動醫學科成功舉辦了「膝關節疼痛的預防、治療和...
    12月17日上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醫醫院)運動醫學科在門診五樓會議室成功舉辦了「關節健康知識大講堂暨義診活動」之膝關節篇——膝關節疼痛的預防、治療和康復健康大講堂。運動醫學科副主任張志宇主持健康大講堂。書記、院長黨風明與一百多名群眾共同聆聽了大講堂。
  • 膝關節滑液從哪裡來?治療積液為何一定要進行康復訓練?
    其實在系統龐雜的膝關節中也有這樣的設置。認識膝關節的「自主潤滑裝置」圖片來源:骨關節功能解剖學:第二卷下肢在人體膝關節中有一個滑膜裝置,這個裝置會分泌一種自身免疫調節保護液,被稱為關節液或滑液。這個滑液雖然量很小,但是在膝關節做屈伸運動時,關節表面就會不斷的被新鮮的滑液洗澡,以潤滑關節,營養軟骨,減少膝關節活動時的磨損。關節積液是滑膜「工作異常」導致膝關節滑膜面積最大,分泌滑液也最多,但是膝關節滑膜廣泛分布於關節囊內層,因此遭受損傷和感染的機會就較多。
  • 「關節健康知識大講堂暨義診活動」運動醫學科成功舉辦了「膝關節...
    12月17日上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醫醫院)運動醫學科在門診五樓會議室成功舉辦了「關節健康知識大講堂暨義診活動」之膝關節篇——膝關節疼痛的預防、治療和康復健康大講堂。運動醫學科副主任張志宇主持健康大講堂。書記、院長黨風明與一百多名群眾共同聆聽了大講堂。
  • 關於膝關節腫脹,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關於膝關節腫脹,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膝骨關節炎是老年人中最常見的關節疾病之一,中國目前約有 1.5 億人患病,隨著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和肥胖人群的增多,患病人群將進一步增長。這類人群中主要症狀為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
  • 膝關節積液怎麼消除?5個治療來幫你,看過的人快收藏
    膝關節是全身關節中滑膜最多的關節,關節積液容易出現於此。如何消除膝關節積液?一、推拿療法推拿療法是通過推、揉、按、捶、擂、壓等各種手法對膝蓋周圍的積液進行緩解消除,推拿方法有多種,包括推揉點按法、刮筋分筋法、拔伸屈膝法。
  • 膝關節積液到底要不要抽?別搞錯了重點,一文告訴你答案
    「醫生,我膝蓋有積液是不是一定要抽出來?」膝關節積液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首先要說明的是膝關節積液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對於膝關節積液的治療,首要的任務就是要找到病因。我們每個人的膝關節中都有積液,正常範圍內的潤滑液對關節的正常維護有很重要的作用,有潤滑關節和營養軟骨的作用,一般膝關節內有5-15Ml的滑液。如果積液過多需要積極的尋找原因。
  • 滑膜積液需要抽取嗎?如何減輕膝關節疼痛?骨科醫生為你說清楚
    導語:你的關節還健康嗎?當骨科醫生這麼詢問你時,可能大家的回答,很健康!其實不然,尤其是對於一些經常使用膝關節骨骼的人來說,雖然身體上沒有出現什麼問題,骨骼可能在一點點的受損,只不過是沒有引起你的注意。
  • 膝關節積液腫脹和疼痛?土掉渣的方法,是積液的剋星,不花冤枉錢!
    膝關節為什麼會積液異常? 5、勞損及退變:髕骨軟化症、膝關節退行性關節炎。 無論引起積液的原因有多少,都可一歸納為外感風、寒、溼、熱之邪, 此邪氣侵襲,日久不愈,氣血運行不暢,瘀血痰濁痺阻經絡,不通則痛,導致關節屈伸不利、活動受限。
  • 患者的膝關節積液過多,怎麼治療比較好?
    但是,有些中人每天走路過度,一段時間後,發現膝蓋疼痛,去醫院檢查,發現是膝關節有積液的緣故。膝關節有積液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1、由骨性關節炎等情況導致的。膝關節通常為無菌性炎症而出現的分泌液增多,抽出的液體大多數都是黃色和淡黃色,也有少數是淡紅色的。
  • 膝蓋有積液後能自行吸收嗎?膝關節積液症狀有輕重
    膝關節是人體重要的功能器官,幾乎大大小小的運動均離不開該關節的輔助,但責任越大,負擔越大,這也導致膝蓋處損傷的易發性。其中膝關節積液極為常發損傷之一。膝關節積液與多種因素相關,外傷、感染、炎症等均可能是膝蓋積液的誘因。
  • 得了膝關節積液,疼痛難忍怎麼辦?骨科醫師提醒你不要亂按摩!
    有的人在長時間走路、劇烈運動後,會發現膝蓋腫起來了;有的人久坐,兩腿長時間處在下垂狀態下,膝蓋會鼓起來一個液體包;還有的人膝蓋仿佛上了鬧鐘,到了時間點就腫,腫的莫名其妙,去醫院檢查,原來是膝蓋積液了。膝關節積液是怎麼回事呢?
  • 膝關節有積液,怎麼辦?能自行吸收嗎?
    檢查後才得知,小劉的膝蓋出現了嚴重的積液的情況。 膝蓋出現積液?這是怎麼一回事?嚴重嗎? 膝關節治療專家團隊介紹,膝關節積液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 1.退化性關節炎 2.急性運動受傷 3.慢性運動勞損(過度使用) 總之,膝關節積液也代表「膝蓋內構造」出了問題。
  • 膝關節有「積液」,該不該抽出來?怎麼治療好?患者應謹記4點
    在門診中,我接觸過不少存在關節積液問題的患者朋友。多數人一看到核磁共振的檢查報告顯示自己存在"關節積液"(關節積水),就立刻要求把自己膝蓋裡的"積水"全部抽出來,不然不安心;有的人則是等到關節積液讓膝關節都腫脹起來了,才來求助醫生。
  • 膝關節積液怎麼辦?這幾種方法借鑑一下
    膝關節作為功能複雜多樣的關節之一,對人體活動意義重大。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膝關節處容易出現一些病理性退變,關節積液即為其一。膝關節積液是膝關節內滑液分泌過多且瀦留而引起的關節腫脹現象,對日常的一些功能活動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及早地治療有一定的必要性。
  • 運動時膝關節疼?醫生告訴你,保護膝關節做好這5點
    膝關節韌帶損傷 劇烈運動時受傷可導致膝關節韌帶損傷,如前後交叉韌帶損傷或側副韌帶損傷,交叉韌帶損傷可導致膝關節不穩、活動受限及明顯疼痛。一般韌帶損傷症狀較為明顯,應立刻就醫治療。 3.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 半月板是位於組成膝關節的兩塊主要骨骼之間,由彈性軟骨構成的「C 形 」緩衝結構。
  • |膝關節滑膜炎|膝關節|膝蓋積液|...
    膝蓋積水也就是膝關節滑膜炎,是一種無菌性炎症,一般膝關節扭傷後或者是多種關節內遭到損傷後就會出現膝蓋積水這種情況。膝關節積水怎麼治療最好?滑膜炎積水貼什麼膏藥消積液?1、膝蓋積水會自然好嗎在現實生活中膝蓋積水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多發於中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