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收到康來昌老師特意從臺灣寄來的珍貴的中文版《納尼亞童話全集》。納尼亞不但帶我進入了C·S·路易斯的童話世界,也帶我進入了C·S·路易斯的文學,信仰,人生。
一直渴望有機會拜謁C·S·路易斯的故居,今年5月終於成行。
雖然,我在英國的行程很緊,但是,無論如何,我一定要抽出一天時間去拜謁C·S·路易斯。因為,在我眼裡,C·S·路易斯不只是文學巨人、學者,他更是一位一生行走在痛苦幽谷的聖徒。
幾經周折,終於到了C·S·路易斯的家門口,才發現訪問需要預約。我站在門口,失望了十分鐘後,還是撥通了預約電話。我說:「我是專程從加拿大趕來的,可不可以讓我進去?」對方說:「不行,一定要有預約。而且,昨天剛接待過一個20多人的團體訪問,非常累……」我說:「我不需要導遊,我自己可以『導』自己,請讓我進去。」
估計是接待的姐妹招架不住我的軟磨硬泡,終於同意讓我進去。但是,她只答應讓我參觀C·S·路易斯的客廳和飯廳。當我走進客廳,接待我的姐妹問:「你對C·S·路易斯有多少了解?」我說:「可以說是比較了解。」她請我坐在C·S·路易斯的沙發上,我們開始如數家珍般地聊這間房子裡曾經住過的每一個人,不知不覺半個多小時過去了。突然,她說,「好,我讓你參觀整個房子。」而且,她還允許我拍照。真是驚喜!我們不曾相識,但是就因為我們都愛C·S·路易斯的書,便能像老朋友一樣聊得投機。
在這棟房子裡,除了路易斯兄弟,還住著莫爾太太和她的女兒Maureen。Maureen結婚後,她的丈夫和孩子也住在這面。當時,路易斯兄弟和莫爾太太共同買下了這棟房子。但是,這棟房子的所有權卻是莫爾太太的,路易斯兄弟只有居住權。
莫爾太太是Jack(C·S·路易斯的暱稱)的朋友Paddy的母親。19歲時,同在牛津讀書的Jack和Paddy同時參加一戰,他們住在一起,成為好朋友。他們有一個約定,如果對方陣亡,活下來的一方就要照顧對方的家人。後來,Paddy中彈犧牲,Jack就按照當時的承諾,將Paddy離婚的母親和妹妹接來牛津同住。Jack不但供Paddy的妹妹讀大學,而且,還為莫爾太太養老送終。
可以想像這一大家子在一起生活的情景,大人喊,孩子叫,而且莫爾太太和Jack的哥哥Warren互不欣賞。莫爾太太一生氣,就從外面鎖住Jack睡房通往樓下的門,害得Jack不得不從逃火樓梯出去,趕到牛津上課。但是,Jack從沒有抱怨過,沒有說過一次類似「是我掙錢養你們所有人」的話。Jack一直感激莫爾太太對他母親般的愛,一直視哥哥Warren是上帝的賜福。
拜謁路易斯故居,不能不去「鷹和小孩」酒吧,那裡是每周四晚Inklings聚會的地方。這個類似筆會的聚會,最早是由Jack和寫《指環王》的作家託爾金髮起的,他們一起談論詩歌、神學、政治,和點評彼此作品。
從某種程度上,我非常羨慕Jack能有這樣一個支持團體。雖然,在這個團體中並非每個人都是基督徒,大家也不會完全同意彼此的觀點。但是,他們真誠地接納彼此。Jack的很多著作都是在這裡宣讀,得到寶貴反饋後,才成書的,其中包括《太空》三部曲、《地獄來鴻》、《痛苦的奧秘》等等。同樣,託爾金的《指環王》也是每周一章在這裡邊宣讀邊寫作而成的。
提到託爾金,就不能不談他和Jack的友誼。1931年9月19日傍晚,當時在牛津做教授的託爾金邀請Jack散步,要探討他們共同喜歡的北歐神話。當時,Jack還是無神論者,託爾金是天主教徒。他們的談話自然而然地從神話轉到信仰。就在那個晚上,那個談話之後,Jack終於看見「天上的門開了」,他說,「我承認,上帝就是上帝,我跪下,禱告。」
雖然,託爾金帶領Jack成為基督徒,但Jack並沒有像託爾金期待的那樣成為天主教徒,而是成了英國教會的成員。後來,Jack又和喬伊交往,託爾金也非常不滿。喬伊不但是猶太人,而且還離過婚。為此,託爾金拒絕和喬伊來往,也拒絕參加Jack的婚禮。但是,在Jack去世之前,這兩位文學巨人不但和好如初,而且還各自以愛接納對方的信仰傳統。他們不但在文學上,而且在耶穌裡成為真正的弟兄。
我佇立在Jack的墓前,注視著上面莎士比亞的名句「Men must endure their going hence.」(人們只能忍受他們的逝去。)我的眼睛溼潤了。痛苦可以說是Jack一生的天問,也是Jack進入信仰的最大攔阻。Jack信主後寫了《痛苦的奧秘》,但那只是Jack在理論上對痛苦最理性、最合乎邏輯的解釋。但是,當他的愛妻喬伊過逝,他寫下自己最真實、最掙扎、最困惑、最有價值的對痛苦的思考《卿卿如晤》後,他才發現原來痛苦沒有答案。但是,在那個最痛的痛苦裡,Jack卻經歷並完成了從痛苦到愛的永恆轉身。Jack一生有過兩次面對痛苦時的選擇。當他是孩子時,他選擇了「安全」,逃避;當他是男人時,他選擇了承擔,愛。
納尼亞童話,不只是童話,更是一個男人從童年夢幻邁向真實生命的豐盛記錄。透過那一扇納尼亞窗戶,我不但看見路易斯童話世界裡的閣樓、衣櫥,更看見了一個痛苦的靈魂經歷了「尋找,就尋見」的驚喜和永恆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