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常見的美味野菜,竟是「長壽草」,每天吃一點,身體更好了

2020-12-25 食尚香

馬齒莧是田間地頭比較常見的一種野菜,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營養價值,甚至認為馬齒莧只能餵豬,或者直接當野草拔了。其實馬齒莧有非常好的營養價值和藥理價值,對身體健康有非常大的好處。

馬齒莧也叫「長壽草」,是一種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野生蔬菜。現代研究發現,它具有降低血壓、血糖,促進胰島素的分泌、調節人體內糖代謝的功能,還可以具有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穩定的作用。馬齒莧含有大量的鉀鹽,有良好的利水消腫作用。它既可以鮮食也可以乾燥之後食用,可以冷凍保藏、也可以炒食、做湯、做餡,涼拌都可以。不過,馬齒莧性涼,容易拉肚子的人群和孕婦最好不要吃,避免對健康造成危害。今天就分享下最家常的做法吧。

【蒜蓉馬齒莧的做法】

食材:馬齒莧、大蒜、橄欖油

1、首先,馬齒莧要先摘除掉老根,然後用水浸泡10分鐘,多清洗幾遍這樣就很乾淨了。

2、接著準備適量的蒜蓉,蒜蓉可以稍微多一些,我用了5個蒜瓣,然後剁碎了備用炒菜時候我喜歡都放點蒜,不但可以殺菌,而且可以增味。

3、鍋裡面放入水,燒開後加入幾滴的油,然後將瀝乾水分的馬齒莧放入焯燙,焯燙的時間不用太久,用筷子撥散,看見變色就馬上撈出來。

4、接著,水倒掉,然後放入橄欖油,熱鍋冷油放入蒜蓉爆香,然後將焯燙過的馬齒莧放入,放點鹽調味,大火快速地翻拌均勻就可以出鍋了。

食材功效

本菜具有清熱解毒,降壓降糖,消炎抗病毒的功效,糖尿病患者常食此菜,即可降血糖,預防動脈硬化、冠心病等併發症,還可增強患者的免疫力。

相關焦點

  • 原來大家當草拔掉的它,竟是「長壽草」,每天吃一點,身體更健康
    昨天去逛菜市場,突然在角落看見賣這個野菜的,當時看著很眼熟就是叫不上名稱,問了賣家原來這個是馬齒莧,過去在農村的田地到處都是,不過那時候農民不識貨,都是當作野草給拔掉了,如今大家都意識到馬齒莧原來是降血糖的,而且夏天吃可以清熱利尿,趕緊下手買了2把回來吃。
  • 貓耳朵草——先秦古詩裡的野菜
    在崇明春天能吃的眾多野菜裡,有一種先秦時代的古詩裡就可以見到它影蹤的品種:卷耳草,也叫球序卷耳。    老實說,對於這樣好吃的涼拌貓耳朵草,我小時候僅僅吃到過一次,那是跟母親去一戶人家那裡喝喜酒時,其中的一隻冷盆就是它。此後,再也沒吃過這樣誘人的貓耳朵草。
  • 農村常見的7種野菜,認出3種的證明你是農村人!
    相信很多小夥伴受疫情影響快要在家憋瘋了吧,可以趁著這個周末,在這陽光明媚的日子,約上三五好友去野外挖點野菜那是再好不過的了。今天給大家介紹7種在農村隨處可見的美味野菜,你吃過幾種呢?在小編的家鄉,這種菜常被用來炒蛋,美味又有營養。3、灰灰菜灰灰菜是一種農村非常常見的野菜,由於種子的籽粒小,常常是一落一片,到了春天,也是一出一大片,幾乎沒有其他類的草能夠阻擋它的生長。灰灰菜幼苗和嫩莖葉可食用,味道鮮美,口感柔嫩,營養豐富。拌玉米面可做成窩窩頭,養生保健。
  • 4種常見野菜,堪稱「致癌大戶」,有人卻還傻傻愛吃,別蒙在鼓裡
    春風起,野菜生,這個階段正是野菜生長最為旺盛的季節,你會發現很多人拿著小鋤頭,喜歡去田間地頭上,挖那些綠油油的野菜來吃。有些野菜適當吃一點,對身體也有很大的保健養生功效,所以平時吃慣了大魚大肉,不如在春季吃點野菜來改改口味吧。
  • 飯桌上不常見的野菜,吃過的人是少數,農村人才認識!
    野菜的種類非常多,常見的野菜都是我們春天給大家介紹的薺菜、莧菜、婆婆丁什麼的,今天花花給大家介紹幾種不常吃的野菜,看看你認識幾種吧! 1、苦龍芽 學名大三葉升麻,也加興安升麻,是長白山地區的野菜,別的地方很少見,每年五月採摘它的嫩秧子,焯水後炒菜涼拌都可以,入口微苦,後慢慢回甜,配稀飯吃別有一番風味。
  • 又到了挖野菜的季節,看圖識野菜,再也不擔心挖到野草,鬧笑話了
    剛好最近也在挖野菜,順手拍了一些野菜的圖片,方便大家分辨,一起來看一下吧!婆婆丁婆婆丁是現在非常受大家歡迎的一種野菜,跟蒲公英基本上屬於同種野菜,功效味道也差不多。婆婆丁可以說渾身都是寶,葉子可以做涼拌菜,蒸菜,非常的美味。就連婆婆丁的根部也是好東西,現在我們這裡,基本上全民都在挖婆婆丁的老根,這根曬乾之後泡茶喝非常不錯,對於經常上火的朋友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 車前草有什麼作用?經常用來泡水喝,身體的喜人變化,令人羨慕
    還記得小時候和媽媽一起出去挖野菜,雖然野菜種類各有不同,但在我們看來都差不多,都長著「野草」的模樣。雖然說一些野菜樣貌不起眼,但卻有著很不錯的功效,例如車前草。農民對車前草是比較討厭的,因為它會影響莊稼的生長,但在中醫眼裡,車前草是個寶,經常用車前草泡水喝,身體會收穫喜人變化。
  • 淮安人吃野菜
    野菜那些純淨、本真的鮮香,是自然的禮物,是我們綠色生活的氣息,是人與自然相互關愛的見證。有人曾戲言:「淮安人,不學好;春天到,吃野草。」此語雖說是戲言,但卻道出了淮安民眾的一個民間飲食習俗——春天吃野嘗鮮。那麼,淮安人從什麼時候開始吃野菜的?究竟吃哪些野菜?又是怎樣吃野菜的呢?
  • 打野正當時,這些野菜,大港人你都吃過了嗎?
    作為有品位的吃貨,當然要嘗嘗這時令的野菜,趁機咬一口這屬於春天的鮮美。一起來看一看,這些鎮江常見的野菜,你都吃過了嗎?有一種野菜,在萬物凋零的冬季還頑強地生長著,那就是薺菜。「撥雪挑來葉轉青,自刪自煮作杯羹。」這是詩人許應龍描述的在雪地裡挖葉子剛剛轉青的薺菜,自己動手做薺菜羹的情景。眼下是吃薺菜的最好時節,一場春雨讓薺菜長得翠生生、水靈靈,散發出撩人的清香。
  • 有一種春天叫「挖野菜」!一種野菜一味藥,怎麼吃有講究
    作為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野菜,吃馬齒莧對於降血糖非常有幫助。因為馬齒莧中有豐富的去甲腎上腺素,這種物質能夠有效促進胰島腺分泌胰島素,對於調節人體糖代謝是有幫助的,可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恆定。因為這種野菜中含有豐富胡蘿蔔素和維生素,對治療貧血疾病,提高身體免疫力有藥用價值。具體做法:苦菜因為味道比較苦,很多人可能吃不慣,建議不要直接生吃,可焯燙後涼拌,能減輕一些苦味。也可以將苦菜焯燙後切碎做餡兒吃,苦味也不是很重。白蒿——治風溼病
  • 常見的觀賞植物,沒想到花瓣是美味山珍經典野菜,過年待客之佳品
    路邊,常見一種植物,常綠喬木,其葉扇形,樹幹圓柱形,常殘存有老葉柄及其下部的葉崤,成熟期開花且結果。其外形酷似椰子樹而非椰子樹。作為贛南農村地區常見的農作物,常被摘栽種於路邊上,田邊上,山坡底下,河邊等地方。
  • 寧縣人春天喜歡吃的野菜
    當春風吹來第一縷綠色,金黃的榆錢就一串串地綴滿了枝頭,人們會趁鮮嫩採摘下來,做成各種美味佳餚。據測定,每100克榆錢含碳水化合物8.5克,蛋白質3.8克,脂肪1克,膳食纖維1.3克,礦物質3.5克,鈣280毫克,磷100毫克,鐵22毫克,維生素B1、B2各0.1毫克,煙酸1.4毫克等。榆錢的含鐵量是菠菜的11倍,是西紅柿的50倍。 榆錢也是防病保健的良藥。
  • 常見野菜大集中(48種)
    細看看,原來是採野菜的;採的什麼?很可能是本貼所示植物的一種或數種。我國的野菜至少有數百種,我僅列出48種,乃是把我吃過的、聽過的、好奇的羅列出來。1.↓車前(車前科車前屬),用沸水燙過,涼拌、做餡均可。2.↓甘露子(唇形科水蘇屬),別名寶塔菜、地蠶,可食部分為地下螺旋狀肉質莖,多用於醃漬,一般在超市泡菜區可找見。
  • 史上最齊雲南野菜,我們把春天給吃了吧!
    蒼天厚愛這片大地,讓雲南的春天,有賞不完的花海,吃不完的鮮花和野菜。俗話說:春來野菜賽人參!——這俗話,怕是最適合在雲南說!雲南的野生植物資源極其豐富,生長著多種多樣的鮮花、野菜,心靈手巧的雲南人,把各類野花野菜做成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並且很多鮮花、野菜具有不同功效的藥理作用。所謂藥療不如食療!
  • 農村路旁常見的車前草,竟然成了寶貝!它究竟有什麼作用?
    關於車前草名稱的由來,相傳與漢代名將馬武有關。在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則故事:有一次,馬武帶軍隊去徵服武陵的羌人,因地形生疏打了敗仗,困於荒野。當時天正熱,又無水,盛夏,軍士和戰馬因極度缺水而都得了「尿血症」。絕望之時,一馬夫偶然發現有三匹馬不治而愈,仔細觀察發現,地上一片像豬耳樣的野草被馬吃光。經證實確實是野草的功效,就報告給馬武。馬武大喜,問馬夫這種草生在何處?
  • 俗稱「一丈紅」,麥子成熟時開花,花是美味野菜,但吃過的人不多
    導讀:俗稱「一丈紅」,麥子成熟時開花,花是美味野菜,但吃過的人不多花是很多人都喜愛的,它們不僅好看,聞起來還特別香,因此現如今不管是在農村地區,還是在城裡,很多人都會在自家屋裡或者房前屋後種植一些,或是用於觀賞,或是用於美化室內環境,但花僅僅只能夠觀賞嗎?
  • 這種野菜路邊常見,甘甜多汁,根部蘸醬生吃是一絕,別錯過
    ,甘甜多汁,根部蘸醬生吃是一絕,別錯過春天到野菜香,雖然天氣還有點冷,但擋不住野菜的生長勢頭。早春常見的野菜有很多,如薺菜、婆婆丁、野蔥、野油菜等都長得非常好,很多人都會挖來吃。北方地區的春天比南方晚一些,但這個時節也有一些野菜可以吃了,在北方有一種叫做「鴉蔥」的野菜,此時也長出了嫩綠的葉子,在路邊、河灘、草叢中常能見到。它是北方人春季最愛吃的野菜之一,一到春天很多都惦記著挖鴉蔥,沒錯,連根挖起來。
  • 老人說「清明前吃它,吃了眼睛會亮的」,這麼美味的野菜怎能錯過
    看得出他們深愛著這遍土地,濃情於野菜。馬蘭菊潑辣皮實,總能順利生長,春可食嫩葉,夏秋可賞花。常見有婦人,搬了小凳子,坐於一片碧茵茵的馬蘭菊,操著小剪刀,緩緩地挑馬蘭菊嫩頭。時光就慢到古詩裡去了,「疏風小圃宜罌粟,細雨新蔬採馬蘭」。鶯歌燕舞的三月,時時聞到人家櫥窗飄出馬蘭頭的清香,乾淨的蒿氣,清涼一片,我怦然心動,慾念起詩句「欲問居人啖馬蘭。」
  • 8月,這菜是最後一茬,以前窮人的救命草,是藥又是菜,家人吃身體棒
    8月,這菜是最後一茬,以前窮人的救命草,是藥又是菜,家人吃身體棒。 馬齒莧,在以前也深受人們的喜歡,因為那個年代吃不飽,採摘些野菜能夠填飽肚子,所以呢,野菜在以前可是窮人的救命食材
  • 日本人必吃的「長壽食物」,我產國量大卻很少人吃,含鈣比牛奶高
    日本人必吃的「長壽食物」,我產國量大卻很少人吃,含鈣比牛奶高!它就是野枸杞葉了,很多人一定都還不知道吧,我國產量非常大的野菜,南北方都有它,在老一輩人眼裡它有著「補鈣王」的稱號,現在卻無人問津了,也不知什麼時候流傳到日本,成為了日本人每天必吃的一道菜,也是他們的長壽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