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正在圍剿我們的健康!少鹽少油少糖,你我都應該重視

2020-12-28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阮光鋒營養師,ID:ruangf_nutritio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01

減鹽

/ 每天該吃多少鹽?怎麼吃? /

高鹽的危害

鹽吃多了對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過主要集中在心腦血管方面。大量的研究發現,鈉攝入過多會增加肥胖、高血壓、中風等心腦血管病以及胃癌的發病風險

鹽吃多了不利於健康,但沒有鹽或者太少,食物的口味就太差, 魚和熊掌如何能兼得?考慮到口味等諸多因素,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食鹽量6g。6克鹽大約是一個啤酒瓶蓋的量。我們日常所用的湯勺或茶勺,它們裝滿細鹽,重量大概在 5~8 克。

裝滿一茶匙的細鹽不小心就會超標

而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量還略低一些。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消息稱,建議成人每天鹽攝入量低於5克(低於1茶匙)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如果全球鹽消費量減到建議水平,每年可以防止250萬例死亡。

鹽的攝入量最好少於1茶匙 | pixabay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截止2019年人均每日烹調用鹽9.3克。雖然與2015年相比下降了1.2克,但和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6g還有很大差距。

如何減鹽

我們日常飲食中鈉最主要的來源是食鹽,不過,除此之外,隱形鈉是人們經常忽略掉的問題。

味精、雞精、醬油、腐乳等調味品及話梅、薯片等加工食品中的「隱藏鈉」也是鈉的重要來源。有些食物即便吃起來不是鹹的,也可能含有高鈉。這些食物吃多了,其實相當於過量攝入鹽。所以,平時在吃東西的時候,一定要當心這些隱形鹽。

小心零食中的隱形鈉 | pixabay

日常生活中,建議從下面幾個方面做起,減少鹽的攝入:

①用限鹽罐或限鹽勺。

②巧用烹飪技巧減少用鹽。等到食物快出鍋再加鹽調味,這樣吃起來會有鹹的味道。

③利用食物本身味道來豐富口味。

④限制鹹味零食和快餐,當心隱形鹽。

⑤學會看營養標籤,選擇含鈉較低的食品、低鈉鹽。

02

減油

/ 油該怎麼選?吃多少? /

選擇油脂的時候,最重要的還是看油脂的脂肪酸比例。

優先選擇植物油

常見動物油,比如豬油、牛油、黃油等,飽和脂肪都很高,應該少吃。不過,雖然它們對健康不利,但也不是說一點都不能吃,也不是說動物油就一定不好。如果你平時肉、蛋、奶等吃得少,來點兒動物油也是相對合理的;但如果你總是大魚大肉,再吃很多動物油,就很不合適了

平時大魚大肉,就別再多吃動物油了 | flickr vinwim

常見植物油,比如菜籽油、玉米油、橄欖油、大豆油、花生油等飽和脂肪酸比例較低,比較健康。當然,沒有一種植物油的脂肪酸是完美的,從健康角度,建議大家不要只吃一種油,經常更換油的種類,換不同的油吃。需要提醒的是,某些植物油,比如棕櫚油、椰子油的飽和脂肪比例也很高,要少吃

椰子油飽和脂肪高,要少吃 | pixabay

高溫烹調選擇動物油或高油酸油脂

油脂在高溫時會發生一些不良反應,這些反應會產生很多不利人體健康的物質,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風險。所以,我們要儘量選擇那些不那麼怕熱的油脂。

在進行高溫烹調時,比如做炸雞、烤魚時,應該儘量選擇豬油、牛油、黃油等動物油脂,它們飽和脂肪酸比例較高,比較耐熱。

豬油飽和脂肪高,可耐高溫

紅花油、橄欖油、茶籽油這3種油脂中油酸的比例較高,也是比較耐熱的。橄欖油中油酸含量高達70%以上,是可以用來做爆炒、煎炸等食物的。只不過我們覺得用它高溫加熱太浪費它所含的抗氧化物質,所以一般用來涼拌罷了。

橄欖油其實也可以煎炸爆炒 | pixabay

涼拌用橄欖油、芝麻油、亞麻籽油等味道獨特的油

特級初榨橄欖油、亞麻籽油、芝麻油等香味獨特,而且不飽和脂肪酸豐富,比較適合做涼拌菜或沙拉。

芝麻油適合做涼拌菜 | flickr 黃於庭

炒菜可以用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等

這些油耐熱性能居中,脂肪酸比例也比較健康,可以作為日常使用,比如家庭烹調最常做的炒菜。

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都可以用於日常炒菜 | pixabay

這裡還要提醒大家最重要的一點:不論何種油脂,即使是現在大家熱捧的橄欖油、亞麻籽油、紫蘇油等,它們依然是脂肪,都不能多吃。現在我們也都提倡要少油,但「少」到什麼量才算健康呢?每天吃多少油比較好?

如何減油

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的推薦:一般人每天烹調油 25-30 克大概就是白瓷勺2-3勺的樣子。只要你吃了這麼多油,一天之中你其他油炸食品就沒有「配額」了,就得儘量不要吃了。

當然了,「少油」也不是要求你一氣呵成,畢竟多年的習慣並不能說改就能改。可以用一些方法循序漸進地完成:比如用煎代替炸蒸、煮、燉、燜時儘量不用或少用油使用定量油壺等。

圖丨pixabay

03

減糖

/ 危險又迷人的糖要如何減? /

糖,危險又迷人

人吃了糖之後,糖進入人體會作用於腦部,幹擾飢餓激素(ghrelin)的和瘦素(leptin)作用。

飢餓激素會讓人產生飢餓感,瘦素(leptin)可以讓人產生飽足感,而糖卻會干擾飢餓激素和瘦素的運輸和轉導,讓你總感覺吃不飽、還總是覺得餓。此外,糖還可以降低腦部獎賞中樞的多巴胺信號。所以,糖還會減弱食物帶來的愉悅感,讓人想吃得更多,就會有類似「上癮」的感覺

圖丨pixabay

不過,要說它的危害跟菸酒、甚至毒品一樣,那就有點誇大了。其實,糖的成癮性並不會那麼強烈,糖對健康的影響也不會像毒品那麼快速和直接。糖吃多了最大的危害是會導致齲齒和肥胖,才不像毒品那樣恐怖。

圖丨pixabay

如何減糖世界衛生組織WHO前幾年發布的成人和兒童游離糖攝入指南中建議,糖攝入量應控制在總能量的10%以下,最好是能夠進一步控制在總能量的5%以下

如何減少糖的攝入呢?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日常儘量不喝甜飲料,如果想喝,儘量選無糖飲料。

包括各種含糖的碳酸飲料、茶飲料、乳酸菌飲料、果汁飲料、紅糖水、蜂蜜水等,偶爾一次聚會也就罷了,自己平時沒事不要主動去喝。如果想喝,儘量選擇無糖飲料

2. 即使是純果汁也要少喝,儘量直接吃水果。

完整的水果最好;榨果蔬汁時儘量多放蔬菜,少放水果。

3. 焙烤食品儘量控制數量,如果想要吃,可以選擇無糖的。

儘量不吃或者少吃麵包、甜點、餅乾、曲奇等甜食,自己做麵包點心儘量少放糖。

圖丨pixabay

4.平時自己飲食或者烹調食物,都要養成儘量不加糖的習慣。

比如,喝粥不加糖,打五穀豆漿不加糖,喝咖啡不加糖, 做菜也要少放糖。

5.購買包裝食品時,注意看營養標籤。

尤其是那些號稱「零脂肪」、「低糖」或「無糖「的食品,一定要注意看它的成分和營養素含量。另外,在食品標籤中,還有很多東西其實也都是糖,比如玉米糖漿、麥芽糊精等,如果有這些東西存在,也要注意少吃。

相關焦點

  • 少油少糖少鹽的菜怎麼好吃?看科學家是怎麼做的
    少鹽、少油、少糖……但味道毫不遜色!實驗室裡,研究人員和企業家共同暢想著新的「輕食」方式。今日菜單:香腸、蛋黃醬薯條、奶酪,甜點是瑪芬蛋糕……攝入的油脂似乎多了些?未必!近幾年,企業家已聯手食品化學領域的研究人員嘗試量產新型「輕」食品——科學的「輕」食品。減少食物中的鹽、糖或油脂的含量首先是一道化學難題。
  • 原料簡單、少油少糖的吐司,我家一個星期做兩次,健康又美味
    朋友們好,我是飄雪的季節,一個美食愛好者。我喜歡吃,也喜歡做,更喜歡和朋友們一起探討美食、一起做美食,希望以美食為緣、以美食為橋梁,讓我們成為好朋友,即使我們從未曾謀面,但共同的愛好會讓我們天南地北的人聚集在一起,為我們的美好生活更上一層樓,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哦。
  • 品種多樣、少油鹽糖、忌食辛辣 清淡飲食,一多三少一忌
    實際上,「一多三少一忌」才是清淡飲食的精髓,既能呈現出食物的原汁原味,又能減少食物營養成分的丟失。一多:食物多樣,營養均衡。食物多樣化,指的是食材的多樣化,特別是天然食材的多樣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每人每天應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
  • 2020新數據:身高體重、油鹽糖、三高、癌症比,與每個人相關
    不知道您各位身高是多少,有沒有達到平均值,當然身高高一點是好事,相信再過5年統計,平均身高還會更高,因為我去小學接孩子放學的時候,看到五六年級的孩子有不少比我高,初中生更是明顯高了很高。二、我們更胖了男性平均69.6公斤,比2015年增加3.4公斤。
  • 少糖少油的芋泥麻薯包,天然味道無添加,健康低熱量
    基本上所有的麵包都會添加糖和油脂,這兩種食物都是減肥的時候應該控制攝入的,如果全部用精製麵粉製作,食用後更會快速升高血糖,很容易造成脂肪囤積,所以麵包不是很理想的減肥食物。當然,咱們可以自己製作健康一點的麵包,放少量的糖和油,添加適量的粗糧麵粉。即使這樣,麵包的熱量也有點高,需要大家控制好攝入量。
  • 少油少糖的玉米面發糕,無需烤箱,低脂健康做法簡單,好吃不上火
    大家好,我是舌尖探美食!堅持親手為家人做一日三餐,用普通的食材做出美味的食物!喜歡美食的朋友們,歡迎關注我。導語:玉米面發糕家常做法,少油少糖低脂健康,做法簡單,好吃不上火玉米面發糕,搭配點紅棗,營養更美味,發糕的做法特別簡單,比蛋糕省時,而且無需用到烤箱,這對於多數人來說操作便更為方便了,在家做玉米面發糕,為了吃的更加健康,我便會選擇做成少油少糖的,低脂更健康,發糕是經過蒸製而成,更加清爽,而且還不擔心會上火,這樣的發糕大人小孩都適合吃,下面我便會將玉米面發糕的做法分享給大家
  • 這份報告,和你的健康息息相關!(內附防慢性病「秘籍」不要錯過)
    今日(23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有關情況。五年來,我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有何新變化?如何預防慢性病?一文帶你看懂!長了個兒, 也漲了健康意識!
  • 一碗麵粉一把豆,少油少糖美味健康,平底鍋紅豆餅綠豆餅的做法
    紅豆餅綠豆餅的做法多種多樣,但是現在為了健康,大家都喜歡油少,糖少又好吃的甜食,這款紅豆餅和綠豆餅油和糖用量都少,而且味道也非常不錯,可以做家常的早餐。一、做綠豆沙和紅豆沙首先,把綠豆和紅豆提前泡一個晚上,再放入電飯煲中,水稍微沒過綠豆和紅豆,煮到紅豆和綠豆都熟爛即可。再準備一個可過濾容器和一塊做豆腐的紗布,把煮好的綠豆和紅豆可過濾的容器中,把水開出來,把綠豆沙和紅豆沙洗出來,殼過濾掉,再把綠豆沙和紅豆沙的水用紗布擰掉,儘量擰乾些,減少炒的時間。
  • 冬天多吃這道菜,5分鐘就上桌少油少鹽更健康,好吃解饞不長胖
    冬天多吃這道菜,5分鐘就上桌少油少鹽更健康,好吃解饞不長胖冬天的寒冷止住了我們運動的腳步,而寒冷卻讓我們的胃口大開,腰上的泳圈又多了一層,相信這是多數人的煩惱。其實,在寒冷的冬天我們也不能吃太多的脂防,這道小菜就應運而生,低脂低鹽,好吃解饞不長胖。我家孩子是女孩,所謂的家有小女初長成,長大的女孩子更加的愛漂亮,害怕長胖希望身材好。所以我家的飯菜就很多時候都是低脂的快手菜,低脂要數雞胸肉,對於想要增肌減脂的人而言,雞脯肉那也是實實在在的「終身伴侶」,雞肉屬於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類,比牛肉,羊肉的脂肪含量都低。
  • 早餐重能量午餐少油鹽 一日三餐吃出健康
    人體經一夜睡眠,腸胃空虛,清晨有所進食,精神才能振作,為我們一天活動所需的能量與營養打下不可替代的基礎。研究表明,在一日食物內容和總熱量完全相同情況下,早餐吃得多,會增加人體能量消耗,產生更強的飽腹感,減輕對甜食的渴望,總體上更加健康。也就是說,如果有些人喜歡高熱量食物,可以選在早上吃。
  • 我國的慢性病在悄悄變化,這些你知道嗎?
    不要忽視 環繞在我們的身邊的其它疾病   近日,國家衛健委的相關負責人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在這份報告裡,很多數據都與我們的健康狀況緊密相關。   白巖松:中國人,鹽的消耗在降低,油的消耗在增長,糖的消耗總量不大但青少年消耗高?   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梁曉峰:從平常監測情況來看,中國人用鹽的情況很好,隨著人的體力活動減少,鹽的自然攝入量本身就在減少。鹽人均日消耗跌入10克以內,這是非常好的成績。關於油的消耗量還是在增長,80%以上家庭每天消耗食油人均超過25克。
  • 少整點大魚大肉 少吃點鹽油糖
    市衛生健康委昨日呼籲市民在膳食中減鹽、減油、減糖,通俗來說,老百姓生活水平雖然提高了,還是要少整點大魚大肉。案例1愛吃糖的小胖墩 可能還有一副爛牙昨天,市衛生健康委就健康中國重慶行動之「合理膳食行動」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解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主任醫師楊小伶介紹了相關案例。
  • 一個45歲自律女人的輕食午餐,這樣做,少油低脂健康美食
    一個45歲自律女人的輕食午餐,這樣做,少油低脂健康美食。今天來分享一個自律女人的輕食午餐,同事網友紛紛為她點讚,活得精緻。大家好,我是歡歡,熱愛下廚,喜歡把最簡單的食材做出最好的味道,祝大家健康快樂每一天。
  • 新聞1+1丨我國的慢性病在悄悄變化,這些你知道嗎?
    不要忽視環繞在我們的身邊的其它疾病近日,國家衛健委的相關負責人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在這份報告裡,很多數據都與我們的健康狀況緊密相關。鹽人均日消耗跌入10克以內,這是非常好的成績。關於油的消耗量還是在增長,80%以上家庭每天消耗食油人均超過25克。特別是外賣,點餐最多的就是川菜,川菜的一大特點就是油多,所以現在無論是動物油還是植物油消耗都大量上升。關於糖的情況比較複雜,中國人總的糖的消耗量不大,但是青少年比較喜歡,消耗量較大的含糖飲料中,你看不到糖,但大部分都是甜的。所以油、鹽、糖都存在問題,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進一步做好工作。
  • 無需烤箱,教你做少油少糖的舒芙蕾厚鬆餅,鬆軟綿密吃著無負擔
    導語:教你用平底鍋做舒芙蕾厚鬆餅,鬆軟綿密好吃不甜膩,健康還少油在家閒著無事我便常會做各種各樣的甜點,芒果糯米餈、紅薯芝士丸子、鬆餅等都是我常會做的,簡單方便易上手,其中鬆餅是家人很喜歡的一種,鬆軟香甜口感特別好,而鬆餅的做法多樣,舒芙蕾厚鬆餅憑藉高顏值以及簡單的烹飪方法深得大眾的喜歡
  • 6款很適合晚上吃的素菜,少油少鹽多健康!
    一:清炒豆角絲 1、將豆角去筋,清洗乾淨,改刀切成絲,裝入盤中待用 2、蔥姜蒜切成末,幹紅辣椒切成絲待用 3、熱鍋放油,
  • 茄子別再炒了,換個新做法,少油少鹽營養翻倍,上桌大家搶著吃!
    夏天,正是吃茄子的好時節,茄子營養高,口感好,物美價廉,是我們家餐桌上的常客。茄子有清熱解暑的功效,夏天吃茄子除了可以降火以外,還可以預防長痱子。我們家大人都很愛吃茄子,可是小朋友不怎麼愛吃,為了哄小朋友吃茄子,特意換了一個新做法,少油少鹽,簡單好做,上桌後大家都搶著吃,十分受歡迎。茄子別總是炒著吃了,做成早餐,營養翻倍更健康。暑假不知道給孩子做什麼早餐的朋友們不妨試試這道茄子雞蛋餅,拌一拌,煎一煎,10分鐘就可以上桌了,好吃又不麻煩。雞蛋餅是用蔬菜、雞蛋、麵粉做成的,營養又好消化,做早餐非常適合。
  • 血糖高的人,少吃三白,少做三事,記住六個字,穩定血糖更健康
    血糖高的人,少吃三白,少做三事,記住六個字,穩定血糖更健康血糖高的人,少吃三白 1、糖 很多人,都喜歡吃糖,吃甜食,殊不知,長期大量食用糖,會誘發胰島素抵抗,進而會出現血糖高的現象。 如果自身血糖就比較高的人,還經常吃糖,會使病情加重,血糖難以控制。 2、鹽
  • 你我行動,科學減糖---「減油、減鹽、減糖」健康教育活動
    水母網11月22日訊(通訊員 董海龍)近年來,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慢性病發病、患病和死亡人數不斷增多,究其原因,可能與日常生活中攝入過多的鹽、含糖飲料、碳酸飲料等包裝食品和快餐食品有很大關係。研究發現,兒童、青少年時期的血壓偏高、超重、肥胖不僅影響正常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成年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等慢性病的根源。
  • 夏天如何做少油少糖的清爽蛋糕?不縮腰不塌陷,比雲朵還綿軟
    這回我減了油和糖的量,又加了一點點的檸檬皮調了個味,讓蛋糕清鮮宜人還去除了雞蛋的腥氣,這也是任何香料都無法代替的自然健康之味。有人會說,早餐吃蛋糕麵包是不健康的,高糖高油脂。嗯,那你應該是不會做的,還有啥能比自己做得更健康?買的蛋糕,不止是高糖高油脂,還含膨鬆劑泡打粉等的。而自己在家做的,鬆軟如雲朵的質感,完全是靠打發的蛋白泡支撐起來的,一點添加劑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