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日本戰國風雲

2021-02-13 張佳瑋寫字的地方

給騰訊大家寫的一文。對戰國熟的諸位應該覺得是常識,就看個熱鬧吧。

眾所周知,日本戰國時,有所謂關東三雄:拿孫子兵法做招牌的甲斐之虎武田信玄(黑澤明《影武者》的主角),剛正不阿的越後之龍上杉謙信,相模的獅子北條氏康。當然,日本地方不大,海澱區那麼大的地方都能整出四天王八大將之類,肥前之熊美濃之蝮蛇等各類動物稱號也不勝枚舉,只說吃的。北條氏康家在如今的東京附近,所以守著東南海灣,不止一部電影裡,都描述他擊退上杉謙信的攻擊後,邊吃海鮮雜煮邊看海,得意:「真美啊,決不能讓謙信看見相模的海!」

——大概,歷史上氏康是真愛吃雜煮吧。

上杉謙信家的王牌軍糧,叫做「日之丸便當」,用一個桶狀容器,裝白米飯,加個梅子,裝在腰帶上就走——聽起來就寒磣多了。

現在你去山梨縣,當地還在賣一種黃豆粉麻糬餅,號稱是武田信玄所制,就叫信玄餅。其實武田家當時最有名的,是甲州的麵條:類似於刀削麵的做法,加蔬菜與白味噌調味,很方便,又飽肚子。

東北大名,獨眼龍伊達政宗家,有所謂「仙臺味噌」,據說放久了也不壞。據說政宗家的軍糧品種多樣,納豆和豆腐的記載都有,士兵們算是有口福。

哪位問了:軍糧裡有個豆腐、有點味噌、加個麵條,就叫有口福了麼?沒法子,日本戰國時,大家都沒什麼好吃的。日本本土不產羊,所以日本料理裡沒羊肉吃;牛,1853年前日本是普遍不吃的;實際上,8世紀時,篤信佛教的嵯峨天皇首發「肉食禁令」,要到1876年明治天皇才正式下令解禁,在此期間,日本人吃肉都小心翼翼。老百姓吃米飯加醃漬蘿蔔,諸侯大名吃米飯,配上醃漬蘿蔔、醬湯、時令野菜和好魚,就算是難得了。住在伊勢灣附近的,會把伊勢海老——也就是大龍蝦——當成寶貝。

且說日本戰國第一梟雄織田信長。因為遊戲與漫畫,這位名氣極大,確實是開拓日本新時代的人物。不信鬼神,不講情面,野心勃勃,大肆引入西洋宗教對抗日本本土僧侶,其中1569年,葡萄牙傳教士弗洛伊斯來拜見他,就帶了禮物金平糖。金平糖是什麼呢?答:就是冰糖煮掉水分後,用小麥粉做成,傳統工藝是用熱鍋不斷搖,迫使糖滾動,搖出表面的碎疙瘩為止。信長答應了弗洛伊斯傳教的事兒——好,信長收了一瓶葡萄牙金平糖,就把日本本土僧侶們給端了。

1582年信長在天下大局在握時,被部下明智光秀謀反於京都本能寺,是名聞遐邇的戰國轉折點,當時還叫作羽柴秀吉(這還不是他的真名)、後來叫做豐臣秀吉的那位,快馬加鞭五日奔走二百公裡回來,天王山之戰擊敗明智光秀掌握大權。但這裡面有兩個細節。

其一,一般傳聞,光秀對信長的大不滿處,是因為信長公開侮慢了他,理由呢?嗯,一種傳說是:信長要招待盟友德川家康吃飯,光秀管廚房,忙著催琵琶湖調新鮮魚過來,沒打掃乾淨,信長過來一視察,大怒:這廚房髒成這樣,要丟誰的人哪?當場不給光秀面子,光秀就生氣了……

其二,秀吉五日奔走二百公裡,路上諸位士兵吃什麼?一種傳說是:秀吉豁出去了,高價請沿路百姓商家開倉,將米煮成了飯,用淋過鹽水的草袋裹上,讓牛馬馱著,隨軍前進。一路小跑的部隊不許停,誰餓了就從米袋裡摸一把鹽水飯吃了充飢。就這麼拼命,這才趕上了天王山。後來秀吉覺得這法子挺好,賤嶽之戰時,又這麼玩了一遍——就是不知道士兵邊跑邊吃,消化怎麼樣。

秀吉得了天下,成了關白——類似於首相——當然也要講吃講喝了。現在您去大阪城,還看得見他金光璀璨的裝飾。畢竟是尾張地方的農民出身,喜歡土豪金,吃東西也講究奢靡。這時候就有位來跟他唱對臺戲的了:那就是日本史上茶道第一大宗師千利休(千宗易)。這位先生喜歡「草庵茶室」,念的是「清敬和寂」四字真言,認為「茶道不過是點火煮茶而已」。他最有名的創舉之一,就是懷石料理。如今你去日本點菜,懷石料理是正經十四道程序的流水大菜。諸如京都的辻留、大阪的吉兆這種「不管實際上是否好吃而且價碼牌看得嚇死你,但去吃就對了」的店,吃時不免戰戰兢兢。但懷石料理初創時,就是茶會上果腹之用。懷石者,僧侶餓了,飽著石頭暖腹的意思,清淨簡素,本不華麗。千宗易時代的懷石料理,是所謂一汁三菜。汁是大醬湯,三菜是涼拌野菜、燉菜和烤魚,一小點兒米飯。當然,千利休後來跟秀吉鬧大了,被迫自盡,那是後話。

秀吉家裡第一號管事的,也就是頭號奉行,是性格耿直的石田三成。這位先生一輩子都和吃喝有關。當日他怎麼跟了秀吉呢?一種傳說是:秀吉在近江國打獵時,在觀音寺休息喝茶。當時還是小沙彌的三成,先後獻了三次茶:大碗溫茶,先傑克;小碗熱茶,提提神;再小碗燙茶,咂摸滋味。秀吉覺得這小沙彌聰明,帶回去吧!

三成第二次和茶搭關係,是某次茶會,大家輪流喝一碗茶。身帶膿瘡的大谷吉繼不小心滴了流膿進茶碗,眾人都嫌噁心,三成眉頭不皺便喝了,從此大谷與他成了生死之交,終於為他連命都斷送在關原之戰了。

末一個故事,還是和吃有關。秀吉過世後,三成為了護著豐臣家權柄,與德川家康會戰於關原,輸了,要處決了。三成臨刑前口渴,要水喝,士兵給他柿子,三成一搖頭:「柿子吃了生痰!」士兵都笑他:將死之人,還在意痰!三成表示:成大事的人,就是要到最後一刻都貫徹始終——死也要死得有範兒。

且說日本戰國有三大梟雄:前頭說過了吞吐風雲但中道崩徂的織田信長,以及權謀巧變從農民到首相的豐臣秀吉;最後成大事的,是堅忍沉默、終成大事、開三百年幕府的德川家康。只可惜他老人家1615年徹底平了豐臣家,隔年就過世了,死因是胃病。吃壞了什麼呢?醫官追根尋源,說都怪京都富商世家茶屋清次:居然給家康大人獻了鯛魚天婦羅!

當然這理由,也是逸話傳說。但天婦羅這玩意,值得多說幾句。按天婦羅三字,也是舶來品、翻譯名。早年葡萄牙人愛吃魚,又信天主教;每逢大齋期,禁吃肉了,就來吃魚。葡萄牙人的料理法很有名:拿奶油麵糊,裹好了水果或海鮮,炸了吃,魚亦然。這麼吃魚,又不破戒,又中吃,真是兩全其美。這種魚吃法,就叫做ad tempora quadragesima——葡萄牙語的意思是:「守大齋期」。這東西和金平糖一起傳入日本,日本一看:讀音不是tempura麼?好,就叫天婦羅吧!

自家康公過世後,江戶城內將軍內府,就不許吃天婦羅。聽著像是家康吃天婦羅得胃癌,搞得幕府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實際上天婦羅這玩意是大火油炸,容易著火,一燒起來,江戶那些木結構建築,就此灰飛煙滅矣。江戶本來就多火,以至於巡捕、相撲手和消防隊長,是江戶民間媒婆最喜歡的三大對象——消防隊權重如此。但百姓摸黑,州官依然放火。1867年幕府終結時,就有傳說搜檢末代將軍德川慶喜住處,挖出五寸大盤,裝天婦羅的。可見將軍不許老百姓沾這個,自己卻私下偷吃,大快朵頤。

當然,德川家康公捨命吃天婦羅,真也可以理解:如前所述,日本人那時候,也就是吃吃海魚野菜、蘿蔔白飯、牛蒡昆布,太清淡了。德川家康出了名的能忍,隱忍了一輩子,終於天下大定;天婦羅這種油炸的高熱量美食當前,是該規行矩步繼續忍著,以七十五歲高齡磨磨唧唧,還是心無掛礙、甩開腮幫、享受人生?吃個痛快吧!——好了,他老人家就隨著天婦羅去了,日本戰國時代正式結束,德川幕府開始了。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日本戰國史
    老百姓吃米飯加醃漬蘿蔔,諸侯大名吃米飯,配上醃漬蘿蔔、醬湯、時令野菜和好魚,就算是難得了。住在伊勢灣附近的,會把伊勢海老——也就是大龍蝦——當寶。日本戰國第一梟雄織田信長。因為遊戲與漫畫,這位名氣極大,確實是開拓日本新時代的人物。1569年,葡萄牙傳教士弗洛伊斯來拜見他,就帶了禮物金平糖。金平糖是什麼?
  • 歷史盛宴——《風雲戰國之列國》
    在2019年年末亮相的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豆瓣評分8.2,該劇陣容著實驚人。由《大明宮》、《歷史那些事兒》導演金鐵木執導,《舌尖》總導演陳曉卿擔任監製;王勁松飾演燕昭王,于榮光飾演趙武靈王,林永健飾演楚懷王,鄭則仕飾演魏文侯,喻恩泰、海一天等戲骨加持。雖是一部歷史紀錄片,片中用的卻是實景拍攝、演員對白的形式。一些老戲骨將史實重現,再配上低沉嗓音的旁白,食用效果極佳。
  • 【美食】舌尖上的日本戰國史
    日本戰國時,有所謂關東三雄:拿孫子兵法做招牌的甲斐之虎武田信玄(黑澤明《影武者》的主角),剛正不阿的越後之龍上杉謙信,相模的獅子北條氏康。沒法子,日本戰國時,大家都沒什麼好吃的。日本本土不產羊,所以日本料理裡沒羊肉吃;牛,1853年前日本是普遍不吃的;實際上,8世紀時,篤信佛教的嵯峨天皇首發「肉食禁令」,要到1876年明治天皇才正式下令解禁,在此期間,日本人吃肉都小心翼翼。老百姓吃米飯加醃漬蘿蔔,諸侯大名吃米飯,配上醃漬蘿蔔、醬湯、時令野菜和好魚,就算是難得了。住在伊勢灣附近的,會把伊勢海老——也就是大龍蝦——當寶。
  • 《風雲戰國之列國》紀錄片的新形勢,是離經叛道?還是大膽突破?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風雲戰國之列國》是由騰訊視頻出品,企鵝影視和上造影視聯合製作的國內首檔劇情式歷史紀錄片。紀錄片以韓、趙、魏、楚、燕、齊、秦戰國七雄的英雄人物、國家命運為線索,通過實景還原和演技派演員演繹的全新劇情式呈現方式,探索戰國時期的六國興衰史以及秦王朝一統天下背後更深層的秘密,為廣大觀眾再現2200多年前那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 幕府風雲——日本的戰國時代
    這種被稱為「上克下」的下級代替上級、分家篡奪主家、家臣消滅主家的現象在全國擴散。殘存的莊園制度、等級制度開始迅速崩壞,守護大名為了爭奪領土和人口相互發動戰爭,百年間政局紛亂、群雄割據。日本戰國一詞出自甲斐大名武田信玄(1521—1573)所制定的分國法「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條,其開頭就記著「天下戰國之上」。換言之,生處在被後人稱為戰國時代的人們,當時已有「如今是戰國之世」的認知了。
  • 《風雲戰國之列國》:用紀錄片的創新敘事聲音解讀戰國興衰
    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以下簡稱《風雲戰國》)正式閉幕。可以說《風雲戰國》是一部最不像紀錄片的紀錄片,由於在形式上大膽創新,這部電影一經播出就受到了廣泛關注。嚴謹的生產態度、新的歷史觀和大量新的歷史觀的產出,贏得了觀眾的廣泛認可。
  • 《風雲戰國之列國》:用創新的紀錄片敘事語態解讀戰國時代興亡
    1月22日,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以下簡稱《風雲戰國》)正式收官。《風雲戰國》可以說是一部最不像紀錄片的紀錄片,憑藉形式上的大膽創新,該片一經播出就收穫了大量的關注。而嚴謹的製作態度、全新的歷史視角與大量史學新觀點的輸出則為它收穫了觀眾的廣泛認可。截至收官,《風雲戰國》視頻播放量集均約千萬,豆瓣評分達8.2,微博話題#風雲戰國#閱讀量達1.3億。
  • 戰國風雲●2019年會
    不過還好,至少我知道,戰國是一個讀書群,每天一有空,我便翻上幾頁書,希望自己能在書裡找到一本寶典混口飯吃,不過很遺憾,我沒有找到寶典,書裡說來說去說:做人做事還是老實一點靠譜。我感自己浪費了一年,明年我想再找找看,有一起的嗎?
  • 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 全戲骨超炸裂演技 震撼人心還原戰國爭鋒
    《風雲戰國之列國》12月11日首播:首檔劇情式歷史紀錄片!老戲骨雲集震撼演繹戰國爭霸首檔劇情式歷史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紀錄片以齊、楚、燕、韓、趙、魏、秦戰國七雄的英雄人物、國家命運為線索,通過實景還原和演技派演員演繹的全新劇情式呈現方式,探索戰國時期的六國興衰史以及秦王朝一統天下背後更深層的秘密,為廣大觀眾再現2200多年前那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 國內首檔劇情式歷史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定檔:再現波瀾壯闊戰國史
    12月4日,由金鐵木執導、騰訊視頻出品,企鵝影視和上造影視聯合製作的國內首檔劇情式歷史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宣布定檔,將於12月11日在騰訊視頻全網獨播
  • 聖痕考據丨戰國風雲
    本欄目將會對聖痕的部分細節進行解析和考據,同時也藉機向大家科普一些歷史知識~介於鴿子咕了太久,很久以前的上期預告中由軒軒寫的本期節目就只好我來代班了~燉鴿子.jpg那麼,本期主題為——濃姬、淺井茶茶、真田幸村、直江兼續,戰國風雲!
  • 真正的戰國歷史,比演技炸裂的《風雲戰國之列國》更震撼
    《風雲戰國之列國》 金鐵木導演拍攝的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再看風雲動蕩的戰國,波雲詭譎的政治時局。 《風雲戰國之列國》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2000多年前的硝煙早已經消失殆盡,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部部經典史籍,成為當年的見證,幫助我們還原那個年代,比《風雲戰國之列國》更真實震撼的歷史。
  • 《風雲戰國之列國》終於首播了!
    自上周三曝出預告片以來,這部首檔劇情式歷史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可謂吊足了網友們的胃口從彈幕到評論區
  • 舌尖上的港城 —— 2015張家港美食風雲榜
    春秋戰國,已別南北。大清末造,竟成八方。薈萃人文,首推蘇式。巧奪天工,最是本幫。鴻儒白丁,寵辱兩忘。黃髮垂髫,快樂未央。因材施藝,四序分明。鼎鼐調和,家國平暢。微微小港,洋洋大觀。目含滄海,手提長江。淡飯粗茶,從心所欲。肥甘厚味,獨取其香。兼收並蓄,乃致琳琅。萬象包羅,蔚然時尚。
  • 劇情式歷史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劇情式呈現帶觀眾「入史」
    一個故事感十足的開場設問句,打開了《風雲戰國之列國》首集內容的話匣子。單集60分鐘的體量,從公元前311年的燕王燕噲施行禪讓制開始,到公元前222年末代燕王被俘後的燕國之亡,百年興衰變換如過眼雲煙般一幕幕呈現。12月11日,由金鐵木執導、騰訊視頻出品,企鵝影視、上造影視製作公司聯合製作的劇情式歷史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在騰訊視頻播出。
  • 教學研討進清華校園,師生共話《風雲戰國之列國》紀錄片社會價值
    騰訊視頻《風雲戰國之列國》作為國內首檔劇情式歷史紀錄片,以戰國七雄的興衰為主線,通過深度挖掘英雄人物、國家命運、時代背景、真實史實再現了硝煙瀰漫的戰國歷史。自12月11日首播以來,憑藉創新的表現形式引發了網友廣泛討論,而紀錄片背後所呈現出的文化價值與教育教學意義更值得深思。
  • 海一天 | 《風雲戰國之列國》韓國篇 意氣風發「申不害」再營業
    2020年1月1日,劇情式歷史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韓國篇上線,海一天變身意氣風發的「申不害」再營業。該紀錄片打破傳統紀錄片的呈現形式,它以史實為核心要點,配以王勁松、李力群、海一天等老戲骨的實力演繹,把晦澀的歷史鋪陳為一幕幕生動鮮活的歷史故事。
  • 山海幸味,舌尖婉轉。「舌尖上的涵碧樓」美食暨紀錄片發布會活動...
    2020年11月13日,在青島市文旅局的協辦下,青島涵碧樓酒店成功舉辦了「舌尖上的涵碧樓」美食暨紀錄片發布會活動。青島市文旅局招商引資處鄒希平處長以及島城眾多媒體人蒞臨現場,發布會上,青島涵碧樓酒店展示了「舌尖上的涵碧樓」紀錄片。
  • 燕國,它的幸與不幸 | 《風雲戰國之列國》
    昨晚,首檔劇情式歷史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在騰訊視頻播出。第一集《燕過無痕》,就用幾個重大事件,精準並一針見血地講述了戰國七雄之一燕國的興衰歷程。在波譎雲詭的戰國時代,諸侯國相互攻伐,戰亂不斷,大大小小的戰爭百餘次,但燕國的存在感始終排在倒數一、二位。
  • 首檔劇情式歷史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劇情式呈現帶觀眾「入史」
    上造影視製作公司聯合製作的劇情式歷史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在騰訊視頻播出。圍繞齊、楚、燕、韓、趙、魏、秦戰國七雄的興衰,《風雲戰國之列國》通過真人表演的劇情式呈現,追溯2000多年前的金戈鐵馬。「燕國,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一個故事感十足的開場設問句,打開了《風雲戰國之列國》首集內容的話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