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介|陳翔華:《〈三國志演義〉史話》

2021-02-13 古代小說網

《〈三國志演義〉史話》,陳翔華著,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9年6月版。

《三國志演義》是一部屹立於世界文學之林的中國古代小說巨構。這部小說敘述後漢末年至司馬氏統一全國近百年間的政治矛盾與軍事衝突,展現曹魏、劉蜀、孫吳三家集團之波瀾壯闊的爭奪場景。故事內容豐富、情節錯綜複雜,所寫的人物性格栩栩如生,作品顯示出強大的藝術魅力。

該書粗略地勾畫三國故事演變發展的全過程,企圖以了解和認識我們這部珍貴的民族遺產,能夠從中窺探中國古代小說史發展的規律,正確評價《三國志演義》,汲取其成功的藝術經驗,作為今天歷史題材藝術創作的借鑑。

第四節 三國故事創作的活躍和三國志小說故事的初步形成(上)第五節 三國故事創作的活躍和三國志小說故事的初步形成(下)第二節 周曰校刊本《三國志通俗演義》與餘象鬥刊本《批評三國志傳》第四章 對《三國志演義》的批評和《四大奇書第一種》

《三國志演義》是一部屹立於世界文學之林的中國古代小說巨構。這部小說敘述後漢末年至司馬氏統一全國近百年間的政治矛盾與軍事衝突,展現魏、蜀、吳三家集團之波瀾壯闊的爭奪場景。故事內容豐富、情節錯綜複雜,所寫的人物性格栩栩如生,作品顯示出強大的藝術魅力。

它不僅一直深得中國廣大民眾的喜愛,而且早早就傳播於域外,也受到許多國家的歡迎並獲得很高的評價。

《三國志通俗演義》

這部小說的故事流傳久遠,歷代諸多人等都曾經不斷地對之進行加工與再創作。宋元時期的民間伎藝人在書場裡聲情並茂的講唱和舞臺上的精彩表演,更使之發出熠熠奪目的光輝。

到元末明初,作家羅貫中獨具匠心,擘劃經營,在這些極其繁蕪的藝術材料基礎上,參訂史實、採摭傳說而編撰成書。清代初年,毛宗崗又進行了修改和批評,成為通行至今的讀本。

眾所周知,羅貫中小說是由宋元講史平話發展而來的。所謂講史即「講史書」之略稱,是當時民間「講說前代書史文傳」的一種專門伎藝。它的簡略紀要或提示性的文字底本,通稱為「平話」(或作「評話」)。

講史的故事題材取自史書,臨場所說的科目也往往直接冠以歷史典籍的原名,儘管它與史實很有出入,「大抵真假相半」(宋耐得翁《都城紀勝》、宋吳自牧《夢粱錄》)。

如今留存的刊本,有《五代史平話》《平話三國志》等,至羅貫中則進一步依傍於史書。

明人認為羅氏「以平陽陳壽傳」(按「平陽」下落「侯相」二字,「陳壽傳」即指陳撰《三國志》),對前代瞽傳評話乃改其「言辭鄙謬」,「去瞽傳詼諧之氣」(參見明弘治間蔣大器《三國志通俗演義序》、明嘉靖間高儒《百川書志》),而其書首還署「晉平陽侯陳壽史傳」(或「按平陽侯陳壽史傳」),至於小說之書題亦因襲前代《三國志平話》的成例,仍以陳壽史籍為其名。

《 新刊全相平話三國志平話》

今見明代早期刊本所題(除繁複的附加語詞外)乃有「三國志通俗演義」「三國志史傳」「三國志傳」「通俗三國志」種種,甚至還徑題「三國志」。

雖然羅貫中小說原著的初題究竟叫什麼,因缺記載而無從準確地獲悉其具體的文字,但由早期刊本的題署得知,其所「演義」、所「傳」的則是《三國志》。故此羅氏的書題中「三國」之後必有一個「志」字,乃是無可或疑的。不少近人稱是書作「三國演義」(即「三國」後無「志」字),其實並非羅貫中本來的命意。

為免諸明刊本題名的繁複,我以為明隆慶、萬曆間周弘祖《古今書刻》著錄作「三國志演義」,文字既簡明扼要又合羅氏的命意,姑且取之為羅貫中小說的通稱,無疑是恰當的。這個問題近於瑣碎,但是關乎正名乃至小說發展史上的規律,所以這裡只得饒舌一番。

周曰校刊本《三國志通俗演義》插圖

《三國志演義》以歷史為題材,表現出強烈的歷史真實感,但是羅貫中所寫的畢竟是通過自己的美學理想構築出來的藝術作品,並不等同於歷史教科書。

三國故事在長期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如同小說史上其他歷史題材的作品一樣,其各階段所產生的故事與人物形象儘管基本接近,但還是存在著種種的差別。如《三國志演義》中諸葛亮性格與《三國志平話》、元明雜劇孔明戲以及《花關索傳》的種種不同。

這些差別乃由於四重「因子」在各自歷史時間內相互不斷的交合,故而其結果才促使該故事在發展過程中也呈現出特別的階段性。這四因子,即是:

(一)歷史故事初始的真實本事;

(二)歷史上可資汲取的其他有關故事;

(三)前代傳說與創作的藝術沉積;

(四)創作者(包括口頭傳說者、民間伎藝人與作家)所處時代的要求,以及其本人的生活經驗、思想與文化藝術素養。

這些相互交合的四重因子中,當然以第(一)(四)兩項尤為重要。中國古代歷史題材小說作品的形成過程如此,《三國志演義》更是如此。

《三國志演義縱論》

這應該是一個縱觀《三國志演義》故事和人物演變與發展史的切入點,是很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

回顧三國故事的發生、演變、發展的這一千多年曆程,從三國史事發其端,歷經野史傳說,到講史、雜劇的再創作,最後由作家加以重新編撰,終於形成具有很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小說巨著。

羅貫中《三國志演義》問世後,這部小說的文本又不斷地被傳抄、編刊、評點、翻譯,乃至出現多種續書再創作,頻繁地據以改編為戲曲和說唱文學作品一直活躍在舞臺及書場上,以至還出現於當代的影視屏幕。

本書粗略地勾畫三國故事演變發展的全過程,以了解和認識我們這部珍貴的民族遺產,並從中窺探中國古代小說史發展的規律,正確評價《三國志演義》,汲取其成功的藝術經驗,為今天歷史題材藝術創作提供借鑑。

其中不當之處,敬祈教正為禱。

四移歲時,終以垂暮之衰軀,了此概述事。

《諸葛亮形象史研究》

在寫作某些章節時,曾參考拙著《諸葛亮形象史研究》與《三國志演義縱論》等,尚祈方家察鑑。

結撰之際,尤其感謝福建師範大學劉海燕教授的助益。海燕教授曾參與寫作提綱的商議,並提交一些初稿文字,到歐洲教課後還不時關注撰作情況。但是她一直表示不肯參與聯署。海燕的精神舉止難能可貴。對她的熱忱幫助,在此敬致深摯的謝意。

陳翔華2017年仲冬月之杪於燕都望京東園

作者近照

陳翔華 浙江蒼南人。1934年12月生,1964年中國古典文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編審。曾任《文獻》雜誌主編、中國俗文學學會副會長、美國ABl人物傳記研究院研究顧問等。

所著《諸葛亮形象史研究》獲中國第二屆全國古籍優秀圖書獎和世界學術貢獻獎金獎(香港)。又著《三國志演義縱論》,獲首屆中國俗文學鄭振鐸學術獎著作類一等獎。還主編《三國志演義古版匯集》等。發表有關毛宗崗等重要論文二百餘篇。研究成果被介紹到諸國,美國與英國劍橋分別頒給傑出成就證書,並獲「世界文化名人成就獎」和「東方名人成就獎」。

相關焦點

  • 新書丨陳翔華著《〈三國志演義〉史話》
    作者簡介陳翔華,浙江蒼南人。1934年12月生,1964年中國古典文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編審。曾任《文獻》雜誌主編、中國俗文學學會副會長。今見明代早期刊本所題(除繁複的附加語詞外)乃有「三國志通俗演義」「三國志史傳」「三國志傳」「通俗三國志」種種,甚至還徑題「三國志」。雖然羅貫中小說原著的初題究竟叫什麼,因缺記載而無從準確地獲悉其具體的文字,但由早期刊本的題署得知,其所「演義」、所「傳」的則是《三國志》。故此羅氏的書題中「三國」之後必有一個「志」字,乃是無可或疑的。
  • 《三國志演義》成書年代考
    《三國志演義》的誕生,宣告了通俗小說佔據中國古代文學舞臺中心位置時代的來臨。一般認為,《三國志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然而,這一結論並沒有紮實的文獻基礎作為支撐。直到今天,人們既沒有發現《三國志演義》在元末明初流傳的任何版本(稿本、抄本或刊本),沒有發現元末明初有任何人記載或談論過《三國志演義》,也不見有《三國志演義》影響當時文學發展的任何信息。浙江寧波天一閣所藏《錄鬼簿續編》中記載的那個戲曲家羅貫中是否就是《三國志演義》的作者,同樣找不到有說服力的確切證據。
  • [公開課]黃霖:《三國志演義》與歷史演義的繁榮(下)
    虛與實的結合 非凡的敘事才能 全景式的戰爭描寫 特徵化性格的藝術典型 歷史演義體語言《三國志演義》是在陳壽《三國志》等歷史記載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美學理想所創作的一部歷史演義小說,有虛有實。清代的章學誠認為它是「七分事實,三分虛構」(《丙辰札記》)。這個定量的分析被後入普遍接受。
  • 馬語歌:諸葛亮穿搭時尚——明代《三國志演義》版畫中的諸葛亮形象
    直到明代《三國志演義》小說文本生成,諸葛亮的形象才逐漸固定。嘉靖壬午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卷八《定三分亮出茅廬》一回玄德與孔明初次見面的場景中,寫到孔明的衣冠相貌:「玄德見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眉聚江山之秀,胸藏天地之機,飄飄然當世之神仙也。」
  • 新書推介|陳文新:《明清小說名著導讀》
    第一章  《三國志演義》導讀   第一節  《三國志演義》的成書、作者與版本第二節  《三國志演義》的文化內涵第三節  《三國志演義》的創作特徵第四節  《三國志演義》的影響第二章  《水滸傳》導讀第一節  《水滸傳》的成書過程第二節  《水滸傳》的結構和主題    第三節
  • 第一節 《三國志演義》《水滸傳》《西遊記》
    1)《三國志平話》(存)與《三分事略》(存)。現存較早的三國講史話本,有元至治年間(1321-1323)建安虞氏所刊《三國志平話》,今藏日本內閣文庫,其故事情節已粗具《三國志演義》的規模。另有元代「甲午(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新刊」《三分事略》,今藏日本天理圖書館。《三分事略》一書,內容與《三國志平話》大致相同,但有刪改。
  • 三國志13威力加強版水滸傳等演義史實自製武將頭像包分享
    三國志13威力加強版的核心內容還是在於其DIY的部分,特別是在遊戲中加入自己喜歡的歷史或者演義小說中的武將也不失為一件美事。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便是玩家「情道·無奏」分享的水滸傳等演義史實自製武將頭像包,感興趣的玩家不妨點擊進來看看吧。 水滸傳等演義史實自製武將頭像包分享 下載地址:http://pan.baidu.com/s/1c2xRKXi 水滸傳-宋江
  • 三十九卷線裝影印本《皇鈔繪像三國志演義》重裝上市!
    讀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白牧君首推《皇鈔繪像三國志演義》。想知道原因?那就快隨白牧君來看看吧!《三國志演義》在清初經毛宗崗父子修訂,成為通行的版本,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約在道光晚期,出現了一種「龍霧鄒梧岡參訂」的本子,即在毛本的基礎上經過某種程度的校訂。清朝皇室即以鄒梧岡參訂本為底本進行鈔寫,遂成此《三國志演義》皇家鈔本。出版此皇家鈔本意義重大。《皇鈔繪像三國志演義》是由演義、序、評、批組成的完整本,這對於《三國志演義》一書的研究大有益處。
  • 七裡河區編纂《阿幹史話》正式出版發行
    七裡河區編纂《阿幹史話》正式出版發行 2020-12-23 14: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莉娟:2019年臺灣地區刑事法學十大新書推介|75期
    編輯按:本號自2015年始每年均會推介我國臺灣地區刑事法新書,但由於之前曾被封號,2018年之前的推介資料不復存在,僅存2018年臺灣地區刑事法學新書介紹
  • 陳壽的《三國志》、裴松之的《三國志注》與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三國志通俗演義》(俗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約公元1330-1400),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戲曲家。他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長時間生活在南宋故都杭州。那裡人口雲集,商業發達,是戲劇文化和說唱藝術的重要中心。他7歲入私塾學習四書五經,其母親去世後,輟學隨父親在蘇州、杭州做生意。後來,在父親的支持下,他到慈谿隨當時著名學者趙寶豐學習。
  • 高鐵雜誌《旅伴》新書推介:蛙仔新畫集《時光不老》
    蛙仔新畫集《時光不老》即將面世 繼蛙仔首本哲思畫集《我把思考當牌玩》出版後,第二本哲思畫集《時光不老》也即將出版。特別感謝《旅伴》高鐵雜誌的鼎力推介,同時也感謝多年來各位朋友的厚愛與支持。數日後,蛙仔畫展將在汀湘十裡會所正式揭幕,新書見面會也將隨順啟動。 新書封面: 新書封底:
  • 此「三國志」不是彼「三國志」
    日本拍攝的三國題材電影《三國志新解》,日前公布新的陣容,在日本有「千年一遇美少女」之稱的橋本環奈飾演諸葛亮的妻子黃月英,山本美月飾演小喬。此次《三國志新解》雖名為「三國志」,但同中國史書《三國志》有根本區別。
  • 略談日本三國文化與光榮《三國志》人物設計
    日本將所有講述三國故事的文學作品統稱為「三國志」,在日本學術界和文學界,「三國志」一詞不僅特指陳壽編篡的正史《三國志》,同樣也用來代表後世在此書基礎上創作的各類歷史、文學作品;尤其是羅貫中所著《三國志通俗演義》,雖然在中國此書有更加耳熟能詳的名字《三國演義》,但在日本,它同樣是「三國志」一詞指代的眾多文學作品之一。
  • 《紅莓花兒開:相簿裡的家國情緣》新書推介活動在京舉行
    嘉賓們共同為《紅莓花兒開:相簿裡的家國情緣》一書揭幕 拍攝:趙禕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趙禕 謝平):11月7日,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著名翻譯家李英男新作《紅莓花兒開:相簿裡的家國情緣》推介活動在俄羅斯駐華大使館舉行。
  • 《反三國演義》讀後感
    本文是餘生兄讀《反三國演義》的讀後感,本來看了也就看了,讀後感是沒有的。但由於餘生兄入夥了我的逆襲計劃,為了替自已吹過的牛負責,才有了這遍文章。對逆襲計劃感興趣的,可以在歷史文章裡看一下我寫的《江湖召集令》。感興趣的可以聯繫我。是的,你沒有看錯,今天的宏貴曰是一篇硬廣。
  • 正史裡的曹操,和演義裡有多大差別?
    一旁同行的陳宮實在是看不下去了,說:「知而殺之,大不義也。」曹操回道:「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曹操的奸雄形象,被這句話徹底打上了烙印。演義之後的情節,把曹操黑得360度全方位無死角。例如,攻打袁術時,軍糧不足,曹操讓糧官王垕發糧時改用小斛。士兵們不樂意了,投訴說丞相你是個忽悠。曹操告訴士兵們,換小斛是因為王垕盜竊軍糧,且看我把他斬首示眾。
  • 日本人的三國文化:吉川英治與《三國志》
    流行的譯本主要有立間祥介譯《三國志演義》(據毛宗崗本,平凡社一九七二年),小川環樹、金田純一郎譯《全譯三國志》(以毛宗崗本為主,參照弘治本,巖波書店,一九八二~一九八三年)、村上知行譯《全譯三國志》(據毛宗崗本,社會思想社,一九八○~一九八一年)等。
  • 《三國志14》馬超人物背景介紹
    三國演義中大名鼎鼎的「錦馬超」在《三國志14》中也理所當然的登場了。該武將的歷史生平與演義中的不盡相同,想要了解更多該武將故事的小夥伴可以看看官方分享的這篇《三國志14》馬超人物背景介紹。 三國演義中大名鼎鼎的「錦馬超」在《三國志14》中也理所當然的登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