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無名詩人不願娶豪門千金,寫下一首拒婚詩,盡顯錚錚傲骨

2021-01-18 隴上非遺

作者:凱紫

唐朝很多詩人曾憑一首詩,抱得美人歸。

例如崔郊,他和姑母的婢女兩情相悅,可是姑母后來卻將婢女賣給了權貴於頔。崔郊在寒食節那日,好不容易和心上人見上一面,還沒來得及互訴衷情,便不得不分離,傷心欲絕的他寫下了「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而讓他沒想到的是,當這首詩傳到於頔的耳中,於頔不但沒有怪罪崔郊,反而成全了崔郊和婢女的深情,甚至還倒送萬貫錢財。

而像崔郊這般幸運的還有韓翃,他的愛妾柳氏在安史之亂中被蕃將沙吒利所劫,他寫下一首《章臺柳》,「章臺柳,章臺柳,顏色青青今在否」,連唐肅宗也被感動,最後下詔讓柳氏重歸韓翃。

才子佳人終成眷屬,滿足了人們對美好愛情的追求,所以每當出現這樣的故事,必會廣為流傳。而唐朝卻有這麼一個詩人,他因為寫下一首「拒婚詩」,而讓人們記住了他。

這首詩名為《至京兆尹李鑾》,全文如下:

山上青松陌上塵,雲泥豈合得相親。

世路盡嫌良馬瘦,唯君不棄臥龍貧。

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諾從來許殺身。

莫道書生無感激,寸心還是報恩人。

這首詩的作者名為戎昱,是中唐詩人。其實歷史上對於戎昱的評價並不高,滄浪詩話曾言「戎昱在盛唐為最下」;《大曆詩略》也曾說「戎昱,戴叔倫詩,品既不高,體又不健」。

但其實我一直覺得,戎昱不算是盛唐詩人,他應該是中唐的,而且雖然他的詩難以和李白杜甫相提並論,但也有自己的風格。

例如他的《詠史》,「社稷依明主,安危託婦人」,這兩句是對「和親」政策的最大諷刺。如此大膽辛辣,一般詩人可比不上。而這首《至京兆尹李鑾》同樣顯示了他的傲骨錚錚。我們也知道,在宋朝有「榜下捉婿」的婚姻文化,但是其實從科舉開始,這樣的文化就隨之誕生。

很多富豪甚至是達官貴人都會在新科進士中,挑選女婿的人選。而一表人才的戎昱在高中進士後,便被引起了京兆尹李鑾的注意。李鑾見戎昱風流倜儻,又文採飛揚,便想將女兒嫁給他。他覺得戎昱的姓氏很像北方遊牧民族,心中不喜。於是各種暗示戎昱改姓,否則婚事就定不了。

而戎昱雖然感激李鑾的賞識,但卻絕不願意改姓,背棄祖宗,於是他便寫下了這首「拒婚詩」,盡顯錚錚傲骨。

詩歌開頭便表明了他不願結親的心意。他說自己和李千金是雲泥之別,不想高攀。這裡的「青松」既是為了和「塵土」做對比,也是表明了他不願屈服的傲氣,所謂「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便是如此。而接著的頷聯是對李鑾的感激。

韓愈曾言「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而李鑾顯然就是戎昱的伯樂。當時的戎昱雖然高中進士,雖然前途可期,但仍然是個窮小子。而李鑾願意將女兒嫁給他,他的心中不可能沒有觸動,但他並非是毫無原則,毫無底線之人。

所以在第三聯,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李鑾。在他看來即使是千金也不能讓他改姓,這是他的原則,他的底線。

我們也知道李白一生有過三段婚姻,其中兩次都是當上門女婿,但是他的嶽父也沒有過分到讓他改姓。而李鑾雖然對戎昱有知遇之恩,但是他的「改姓」要求實在太過分,別說是戎昱這樣一個傲骨錚錚的文人,就是一般人也是不會接受的。

接著的最後一聯他又回到了「報恩」的問題上。他表明不是自己忘恩負義,若有報恩的機會,想必他也會義不容辭的。全詩寫得很堅定又很婉轉,他對「改姓」的拒絕是堅定的,但他同時又婉轉地表明了自己對李鑾的感激。

所以這首「拒婚詩」其實寫得很有情商,既表現自己的不卑不亢,又不會傷了主人的面子,當真是令人叫絕。

相關焦點

  • 唐朝一詩人路過秦始皇陵時,寫下一首詩評價嬴政,他想表達什麼?
    而在唐朝的時候,也有這樣一位詩人,他途經秦始皇陵時,想起昨日今朝,心生感慨,忍不住寫下了這首詩。只不過這首詩究竟是諷刺還是誇讚,還得繼續往下看。《途經秦始皇墓》許渾龍盤虎踞樹層層,勢入浮雲亦是崩。一種青山秋草裡,路人唯拜漢文陵。
  • 唐朝人品最差的詩人,寫下這首著名的詩,最後兩句讓人心碎
    但是武則天過世後,李氏重新上臺,執掌天下,而武則天的黨羽被清除,因此宋之問受到牽連,被貶到廣西,不得不南下,在南下的路上,由於路途艱辛,心思憔悴,反倒寫了很多真情流露的詩。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他在大庾嶺寫的一首詩。題大庾嶺北驛唐 宋之問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 唐朝著名醜男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安慰了世人上千年
    稍晚他一些的另一大詩人羅隱,也是出了名的相貌醜陋。晚唐宰相鄭畋有一女兒,偶然間看到羅隱的詩歌,當即便為他的才華所傾倒,千方百計收集了羅隱所有的詩歌,每日誦讀,甚至產生了非君不嫁的念頭。鄭畋有心成全女兒,便邀羅隱過府一敘。羅隱和鄭畋交談時,鄭女就躲在屏風後窺視,當她見到羅隱的相貌後,連日來的旖旎情愫瞬間便煙消雲散了。
  • 唐朝最「懶」詩人,僅存世2首詩,一首《春江花月夜》蓋壓全唐
    我國到目前為止,唐朝一直是歷史上的最高地位代表。唐朝實現了國家的高度統一,國際地位也是十分的高,當時各國的政治首腦都會派使臣來到唐朝,或者給唐朝進貢各種東西。唐朝的人們日子過的也是很瀟灑的,思想的開放,衣食住行的滿足,無一不是一個國家的體面。都知道唐朝女子的衣服裸露,在這以前中國史上的女子都是很保守的。
  • 《驚鴻一面》在許嵩的身上看到了堅持與不向世俗低頭的錚錚傲骨
    《驚鴻一面》在許嵩的身上看到了堅持與不向世俗低頭的錚錚傲骨文/天梗的娛樂事有一種公園叫七號公園,有一種笑容叫煙花笑,有一種眼淚叫愛情裡的眼淚,有一種職業叫內線,有一種承諾叫惟愛你,有一種人物叫天使,有一種童話叫安徒生不後悔,有一個才子叫許嵩,唯有南山憶往情
  • 自古文人多傲骨,蘇軾也曾寫下一首狂傲的詩,開篇大氣磅礴
    文學史中的蘇軾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它標誌著一種開放的態度,一種開闊的胸懷,文人一向都有傲骨,尤其是才華橫溢的文人,蘇軾也不例外,蘇軾也曾寫下一首最狂傲的詞,開篇只用七個字大氣磅礴,最後一句話英雄霸氣。這首詞就是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 不知名詩人的經典,短短4句揭露現實,豪門貪婪,難怪唐朝滅亡
    賣花的小販也只有在唐朝的長安大街上才可以看到,因此這種題材的詩篇只有唐朝時期才有,接下來就和大家一起欣賞一首來自唐朝詩人吳融筆下的《賣花翁》,讓我們一起感受不一樣的文化底蘊。一陣東風吹來,看不到百花齊放,百般無聊,心中也是失落無比,只知道如此美麗的百花被鎖進了豪門深府當中。這首詩的作者名字叫做吳融,也許我們並不認識他,也不知道他都創作了那些詩集,這其實一點也不奇怪,畢竟他是一位出生在唐朝時期的詩人。
  • 蘇軾、李清照各自在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詩,「肉麻」程度不相上下
    "唐詩"和"宋詞"可以體現了我國歷史上古詩詞發展的巔峰,在唐朝和宋朝可謂是人才輩出,如果以宋朝為例的話,如果要提最有名的詞人的話,蘇軾和李清照肯定要在其中了。蘇軾是宋朝時期最具盛名的詞人,其名程度可以和唐朝詩人李白相媲美,而李清照是歷史上最有名的女詞人,她寫的詞不僅唯美,還很有深意。
  • 孟浩然去道士家赴宴,隨手寫下一首千古佳作,詩中充滿了「仙氣」
    說起詩歌文化繁榮的朝代,那麼第一個想到的大概就是唐朝。在歷代皇帝的英明領導下,唐朝的文化領域可謂是空前的繁榮,可以說得上是百家爭鳴。唐代眾多的詩人們,給我們留下了不計其數的名篇佳作。而唐詩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唐詩夠美,唐朝尚法度,所以在詩歌表現上有一種獨特的莊嚴之美,許多詩人在詩歌創作上均體現了這種唐詩的美感。
  • 唐代一位詩人在人生最失意的時候寫下一首詩,千年之後名動亞洲!
    唐朝是我國詩歌的高產期,也出了很多著名的詩人,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張繼能在名家輩出的唐代詩詞界脫穎而出,完全是憑藉這首《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 唐朝詩人失意時寫了一首隨感詩,流傳至今成經典,還被納入教科書
    古人給我們留下大量的詩篇佳作,古詩帶有音樂的美感,含蓄,朦朧,寓情於景,要表達的情感,意義都融入到詩中,我們在欣賞詩歌時不僅感悟詩人內心情感的真誠流露,還能享受到詩歌的樂感美,古人還有邊朗讀詩作,邊搖晃著頭,像打節拍一樣,陶醉在詩詞的境界中。
  • 一首流傳了一千多年的愛情詩,寫盡了相思之苦,每一句都感人肺腑
    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元稹,剛到長安時他遇到了崔鶯鶯,後來又結識了薛濤,可是為了前途,他最終卻娶了韋叢,不是說他不深情,或者是有多不負責任,這可能也是那個時代的無奈,元稹事後也寫過很多的愛情詩,無非是要告訴世人,他愛得很深沉,只是還有其它的外在因素。
  • 唐朝很有才華的三個女人,各寫下三句詩,結果應驗淪為男人的玩物
    陳繼儒的詩句並非空穴來風,而是經過許多史實的驗證而得來的,最能證明這句話的,莫過於唐代三位傑出的女詩人,她們文筆都很高,才華橫溢,不輸於當時的一流文人,甚至年紀輕輕就開始吟詩作賦,但最後都落空了,全都淪為男人的玩物。她們就是唐朝四大才女中的薛濤、魚幼薇、李冶。
  • 唐朝「酒吧」裡的西域美女,激發詩人創作靈感的源泉
    而唐朝酒吧裡的西域美女,更讓那些著名的詩人們縱情抒發自己的才華,展示給後人無邊的遐想,也給後世留下了百讀不厭的不朽詩篇。在西域音樂舞蹈的對比之下,唐朝人突然發現,自己的鐘、琴、缶發出的聲音雅而正,多在廟堂之高,而少市井之音。換了現在的說法,那是不太接地氣啊!還是民間的歌舞令人迷戀,如果品著美酒,欣賞著西域美女跳起的胡旋舞,或者疏勒舞、于闐舞,是不是能激起文人的萬丈豪情呢?
  • 唐朝一個詩人,人不出名詩出名,人不好看詩好看
    在星光燦爛的唐朝詩人中,有這麼一個才華橫溢的才子,他寫了不少詩,很多詩句膾炙人口,婦孺皆知,至今仍然廣為流傳。人不出名詩出名的唐末詩人羅隱。這位「詩紅人不紅」的詩人,名字叫羅隱。真是人如其名,羅隱聲名隱遁,一度默默無聞,如今亦籍籍無名。
  • 唐朝詩人劉方平很感人的一首詩,看似在描寫雪景,其實充滿了諷刺
    唐朝詩人劉方平的這首《春雪》,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意境悽美,同時字裡行間又是充滿了諷刺,他正是在雪中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對於貧窮的人來說,只要到了下雪天,生活就會變得更加艱辛,日子更加難過;可是對於富人們來說,他們可以居住在溫暖的家裡,坐在窗前欣賞雪景,人與人之間的差別相距千裡。這首詩也正是通過這樣的一種描寫,從而諷刺了那些富貴的人家。
  • 拍馬屁有境界,唐朝詩人孟浩然奉上幹謁詩,不卑不亢,不溫不火
    唐朝詩人孟浩然為了攀附當朝丞相,給他奉上了一首幹謁詩,不愧是山水田園派詩人,全詩不卑不亢,不溫不火。文人一向清高,自古依然,但他們在一生中也會遇到難事,當有求助於別人時,他們也會低下頭來拍對方的馬屁。拍馬屁本意並非貶義詞,元代蒙古族牧民牽馬相遇時,常會拍對方馬的屁股誇一聲好馬,是常見的打招呼口語。
  • 唐代最風趣的女詩人,晚年卻當起了道姑,一首哀怨詩,為何成神作
    唐代最風趣的女詩人,晚年卻當起了道姑,一首哀怨詩,為何成神作唐朝的詩歌是最為有名氣的,大家都很熟悉的就是李白杜甫等等,不過唐代除了有很著名的男性詩人,在一段時期也是瘋狂湧現了很多有名的女詩人,她們個個也都是非常的有才華,而且也都是貌美如花,個個風姿綽約,尤其是唐朝著名的四大女詩人
  • 唐朝最神秘的詩人 一生僅留下兩首詩 其中一首壓倒全唐
    說起唐朝最偉大的詩人,肯定非李白莫屬。但是唐朝最出名的古詩,並不是李白寫的,而是一個極其低調的大師寫的。 他就是初唐大詩人張若虛,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歷史對張若虛的描寫是十分模糊的,因為他一共就留下了兩首詩,而他的人生經歷幾乎無人可知。
  • 羅隱的這首詩,只有4句,卻戳穿了豪門貴族的醜惡嘴臉!
    朝政腐敗、科舉黑暗,導致了大批有才學的士子科場無名,或者仕途失意。他們往往通過詩歌加以宣洩心中的憤懣不平,進行揭露和抨擊。羅隱,便是其中一位個性突出而又較有成就的詩人。羅隱出身貧賤,又孤傲不馴,儘管他有著滿腹才華,但在要靠出身門第、賄賂趨奉的科舉黑暗環境中,他依然無法擺脫「十上不第」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