鱒(zūn)魚,是一類很有價值的垂釣魚和食用魚,全世界大約有10種。鱒魚是一群分類上屬於鮭科鮭亞科的魚類的俗名。所有被稱為鱒魚的魚類都是鮭亞科的成員
著名作曲家舒伯特在1817年創作了一首鋼琴五重奏,將其命名為Die Forelle(德文)鱒魚。當時的舒伯特年僅22歲,受奧地利贊助商兼業餘大提琴家所委約創作。
五重奏作為室內樂的一種,分為弦樂五重奏和鋼琴五重奏兩種,其中的鋼琴五重奏不是五架鋼琴的合奏奧!鋼琴五重奏指的是一架鋼琴和四件其它樂器組成的重奏。
其中的一提和二提分別指的是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但是為什麼要介紹這些呢?因為舒伯特鱒魚的五重奏並沒有使用兩把小提琴。他將第二小提琴換成了一把低音提琴——沒錯,就是那個站著拉琴的超大號弦樂器。所以具體的演出陣容會是什麼樣的,當然是歡迎大家現場觀摩!
其實,18世紀德國詩人舒巴特(他叫舒巴特,和舒伯特並不是一個人.歷史證據表明他倆也不是雙胞胎orz)創作了一首詩叫做《鱒魚》,舒伯特(這回是他了,那個作曲家,咱今天的主角)將這首詩譜成歌曲「鱒魚」,後來再將「鱒魚」加以變奏譜寫成五重奏的其中一個樂章,再加上其他的樂章,成為了現時的版本。
當時的舒巴特(那個德國詩人)因為遭到政治迫害,在獄中寫下的《鱒魚》這首詩,除了抒發了對自由的渴望,還有勸誡年輕人提高警惕,善良與單純往往要被虛詐與邪惡所害,不要成為天真而無辜的鱒魚。
鱒魚完整的曲子共五個樂章,其中的第四樂章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根據詩創作的變奏曲,也是我們這次音樂會要演奏的樂章。
(咳咳,高端的專業術語來了)
小提琴優美的主題後,鋼琴彈出第一變奏
第二變奏由中提琴主奏
第三變奏是借大提琴和大提琴演奏的渾厚的主題,沉重的音樂似乎令人感到了漁夫的腳步聲。
第四變奏是強大的和弦和陣陣的哀傷,好像是漁夫投網和小鱒魚的掙扎
第五變奏大提琴奏出同情和憂傷
尾聲中優美的主題再現,訴說著自由歡樂的永恆和美好終將到來
好吧,其實具體變奏是什麼一種感覺一言難盡,聽不懂也沒什麼太大關係,大家只需要了解一下音樂背景,能帶著欣賞的態度去理解音樂聆聽音樂,我們出推送介紹曲子的目的就達到啦!
PS:最近疫情又開始作妖了.鱒魚可能確實好吃,但水產品食用的時候咱還是得小心點TT
最後介紹一下我們超高顏值的五位演奏者!
不僅技術到位,而且擁有驚天地泣鬼神的超仙氣質~
怎麼樣呢,大家是不是對這次的音樂會很期待?本周日晚七點食院報告廳,鱒魚與你不見不散!快來現場欣賞超級優美的古典音樂,來pick你心中的小哥哥小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