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達人」田精耘 撲克、魔方成英語學習工具

2021-01-08 人民網

田精耘向學生展示他的「英語魔方」。劉磊 攝

學生們在玩田精耘發明的「英語撲克」。劉磊 攝

田精耘讀小學三年級時,新華字典剛剛出版。好奇的他想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名字。

那時他不會使用字典,也沒有向父母求助。他選擇了最直接的辦法:一頁一頁翻。他一個人埋頭翻了整整一個下午,終於翻到那三個字。

幾十年後,他依然記得那個場景。他覺得,從那時起,自己就表現出一點執著、或者說偏執的性格。

他認為,這有助於他後來從事的發明事業。

「我篤信新華字典中一定會有我的名字,就像我篤信我做的研究、我的發明一定會對學生有用,對促進英語教學有益一樣。認準的事,再艱辛我都願意付出。」他說。

成都市西北中學外國語學校校長田精耘,手握11項國家專利,其中的英語撲克、英語魔方、英語麻將、英語圍棋等4件發明產品,被人們稱作「英語四魔」。

在成都市基礎教育界,他憑此赫赫有名。人們將他稱為「機投愛迪生」(西北中學外國語學校原名機投中學)。

突發奇想,「英語撲克」橫空出世

和許多發明家一樣,田精耘的發明也源自日常生活中的一次靈光乍現。

2000年,37歲的田精耘已經是成都市一所中學的英語骨幹教師。他獲得了一個難得的教學進修機會——赴美國西雅圖學習培訓一年。

很快,田精耘就被美國特別的課堂教學驚住了。有一次,他去聽一節文學課,老師講的是一本小說,學生卻沒有拿任何教材。他好奇地問:「沒有課本嗎?」老師說沒有。「那為什麼選這本書呢?」田精耘得到一個令他驚訝的回答:「因為我喜歡。」

這位美國的文學老師解釋,正因為他喜歡這本小說,才會對內容鑽研更深,更有心得體會,由此,他才能最大限度地把這本小說的情感、思想展現出來。

漸漸地,「以人為本」「寓教於樂」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在田精耘心中紮下了根。「為何我們的課堂總是那麼嚴肅刻板呢?」田精耘反思。教育遊戲的種子第一次在他腦中播下。一天,他突發奇想:「有沒有一種好玩的東西,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遊戲中就把單詞記住了呢?」

他想到了撲克牌。「因為撲克牌簡單、方便攜帶,老少皆宜。」他立即買了20副撲克牌回家。最開始,他想得很簡單,一副牌54張,英語字母就26個,他就給每個字母分配兩張牌,卻發現根本玩不起來。

原來,「ABC」各字母所出現的頻率是不同的,但究竟哪個字母多,哪個字母少,各自概率多少,他一頭霧水。

田精耘陷入了苦苦地思索。他每天晚上回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對著一大堆撲克牌,嘗試不同的字母組合。這種狀態持續了差不多兩年,原本性格外向、喜歡結交朋友的他幾乎斷絕了與外界的聯繫。

2004年夏天的一個晚上,被字母排練組合「折磨」得快要崩潰的田精耘參加了一位朋友的聚會。幾杯酒下肚,田精耘把苦苦尋求字母概率而不得的沮喪和盤託出。沒想到,這位學計算機的朋友聽後哈哈大笑:「這太簡單了,包在我身上!」

兩周後,朋友就設計出了一個概率統計程序。田精耘把所有小學、中學、大學的課標詞彙一一輸入,程序自動就得到了每個字母出現的概率。按照這個概率設計撲克牌,一下子就通了。

那個晚上,田精耘壓抑良久的情緒一下爆發。他痛哭失聲,為自己的堅持感動,更為最後的成果高興。他像一個小孩一樣手舞足蹈,捧著設計成功的撲克牌玩了個通宵。

當田精耘的「英語撲克」展示在師生面前,立即在學校引起了轟動。他從自己的班上開始實驗,逐漸擴大到更多班級和學校。使用過的學生愛不釋手,興致極高。

一鼓作氣,十餘年獲得11項國家專利

2005年,「英語撲克」成功申請到了國家專利。這給了田精耘莫大的信心和繼續鑽研的勇氣。

有一次,他在成都一所小學推廣「英語撲克」,孩子們玩得特別開心。下課後,一名孩子走了過來:「田老師,你發明的英語撲克很好玩,記單詞很有用,但就是要叫上同學、父母一起才能玩,要是自己一個人也能玩就好了!」

田精耘開始思索學生可以「獨自玩」的東西,他想到了魔方。此前從未玩過魔方的他,一口氣買了50個各種類型的魔方回家,把魔方一個一個拆解開,琢磨它的結構。

和撲克牌相比,魔方的難度更大。魔方有6個界面,每個界面9個字母,朋友設計的概率程序已不管用,田精耘只好用最「笨」的辦法,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嘗試。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達兩年多的「閉關修煉」,田精耘成功發明「英語魔方」。學生在初始狀態下就能觀察到110多個單詞,稍微擰動一下,至少又能找到五六十個新單詞。

田精耘再接再厲,又把目光瞄準了麻將。

在成都生活,田精耘自然也對麻將情有獨鍾。很多人一提到麻將,就想到娛樂和賭博,但在田精耘看來,打麻將是一種經典的益智遊戲。

剛開始設計「英語麻將」,田精耘總覺得麻將必須得有「筒、條、萬」三種花色,一直找不到出口。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觀察友人打麻將,那副牌剛好缺了一個子兒,朋友就用白板代替。田精耘頓時茅塞頓開:「何必非要拘泥於麻將固有花色,直接找來白板在上面刻上字母不就行了嗎?」

這一招果然奏效,按照「英語撲克」得出的概率,田精耘將26個字母刻在108張麻將牌面上,字母上標著的數字,表明該字母在字母表上的排序;字母旁邊的小點,表示該字母在整副牌中的數量。

在打法上,「英語麻將」有點類似成都麻將中的「血戰到底」。摸足十三張牌後,上家先出一張牌,下家接過牌後,與自己手中牌面上的字母進行隨機組合,拼成英語單詞。如果下家無法拼出,則再傳給下面一家,一直到上家的牌都打完。在計分時,拼出英語單詞最多、單詞最長的一方獲勝。

「英語麻將」很快問世。今年,在新媒體的助推下,田精耘再次成為「網絡紅人」。距離中考不到半個月,成都市機投中學初三學生打「英語麻將」減壓的消息引人注目。畫面上,學生們每四人圍成一桌,摸牌、打出,熟練而自然。

不久前,田精耘自主研發的「英語圍棋」又獲得了國家專利。自此,潛心鑽研十餘年的他共計獲得了11項國家專利,英語撲克、英語魔方、英語麻將、英語圍棋4件發明產品也被人們稱作「英語四魔」。田精耘本人,也從一個默默無名的普通中學教師,變成了成都基礎教育界赫赫有名的發明家。

半路出家,矢志提高英語學習興趣

可能誰都不會相信,這樣一位英語界的發明「牛人」,學習英語卻是「半路出家」。

田精耘出生在重慶墊江縣。1979年,高考恢復後的第三年,他和眾多同齡人一樣為自己的大學夢而精心準備著。恰在這時,有一個可以直接去當老師的機會出現了。與家人商討後,田精耘決定抓住這個機會。

那一年,16歲的田精耘獨自來到一座經寺廟改建而成的偏遠村小。下午兩點半,村小就放學了,學生一走,家住得近的老師也回家了,只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人。

「自己也還是個孩子,守著空蕩蕩的寺廟,一個人就哭起來,哭得厲害。」年過五旬的田精耘至今還能清楚地記得當時孤單的樣子。老百姓心疼他,就為他請願,讓他去條件好一點的鎮上教書。一個月後,田精耘調到了鎮上一所小學。

上世紀80年代初,正是全國開展英語教學改革的時候。教育部門要求中小學校開設英語課。但在當時,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異常難找。怎麼辦?墊江縣決定自己培訓英語教師,而年輕的田精耘接受新事物能力快,成為首先考慮的人選。

在接受了半個月小學英語課程、5個月初中英語課程培訓後,田精耘憑藉著年輕人的頭腦敏捷、好學好問,很快在英語教學方面上手。由此,他生命的一扇門也打開了,與英語結下了不解之緣。

「我能學好英語,就是因為我對英語特別好奇,激發了我的學習興趣。」田精耘說。改革開放初期,在中國的外國人很少,在街上要是看到一個外國人,人們都會咋咋呼呼半天。有一次,他在重慶解放碑遇到一名外國人,就一路追著與他進行英語對話,回到學校到處「炫耀」,興奮勁兒持續了好幾天。

從那時起,田精耘就意識到興趣對一個人學好英語的重要性。

而從自身學習英語的過程以及多年的教學經歷出發,田精耘認為,讓學生喪失興趣的「罪魁禍首」就是詞彙。

為了讓學生記住單詞,老師普遍採取死記硬背的辦法,有時候還讓學生抄寫幾十遍。在田精耘看來,正是這種大量重複的機械勞動讓學生對英語學習徹底厭煩,失去了興趣。

「這也是觸動我發明英語撲克、英語魔方、英語麻將、英語圍棋的直接原因。學生在輕鬆愉悅的玩耍中就記住了許多詞彙,還訓練了分析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田精耘認為,他的發明能提高學生的許多非智力因素,恰恰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當學生掌握了一定量的詞彙,才能夠形成閱讀能力。就好比學習中文,首先要解決生詞,才能看書讀報。」在田精耘看來,詞彙才是學好英語的關鍵,而如今的英語教學是存在問題的。從教材板塊化的編排來看,最注重的是語法,此外,英文閱讀基本是考卷上讀完就要做題的短文,沒有讓學生真正意義的閱讀,學生學到的是考試技巧而非語言應用……他說,中國的孩子學英語缺乏學習興趣,也缺乏必要的學習環境和氛圍。

對此,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力非常認可。「英語對我們國家來說是一門徹徹底底的外語,而在不少國家卻是作為第二語言在運用,這就導致我們缺乏實際的語言運用環境。」他說,這也就是為什麼剛接觸英語學生很有興趣,漸漸地就沒有了動力,因為「不能用」。

在李力看來,田精耘的發明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缺陷有著重要的彌補作用。「學生玩的過程,就是一種輸出和運用,學生玩得越好,學會的詞彙就越多,興趣就會越高。」李力尤其推崇「英語麻將」,認為其真正做到了教育和娛樂的完美結合,能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精心耕耘,熱愛與執著成就教育夢想

2013年,田精耘主動申請從成都武侯區教育局的崗位調到地處城郊的西北中學外國語學校做校長。

他還是喜歡在教學一線,最願意聽到的稱呼還是「田老師」。

田精耘的父母都是重慶墊江縣有名的教師,桃李滿天下。每當逢年過節,教過的學生就會登門拜訪、絡繹不絕。這給年幼的他的心靈帶來極大震撼,他看到了人們對教師職業的尊重,也體會到了父母作為教師的幸福。

在把教師比喻為園丁的年代,當了老師就意味著需要辛勤付出。「精耘精耘,意思就是精心耕耘,父母給我取的名字,就註定了我要當老師。」田精耘打趣。

回望這十幾年搞發明研究的歷程,他認為自己當得起「精耘」這兩個字,「那真是一個孤獨、痛苦又夾雜著絲絲興奮的過程」。然而一旦開始研究,田精耘整個身心都沉浸其中,幾乎斷絕了與身邊朋友的一切聯繫、應酬,對家人的關心也少了許多。

因為搞發明,老婆沒少和他吵架。以前在家,田精耘非常勤快,洗衣做飯樣樣都幹。自從搞了發明,他就什麼都不顧了,老婆孩子跟他說話,他可能根本沒聽進去,因為腦子裡整天想的都是發明的事。

但隨著發明成果的應用效果得到驗證,很多人開始對田精耘的這股執著勁兒直豎大拇指。最早將「英語撲克」引入學校進行實驗的四川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校長邱華注意到,孩子們特別喜歡「英語撲克」,有的還帶回家和家長一起玩,英語學習興趣和效果都顯著提升。據他統計,使用「英語撲克」的實驗班的學生,詞彙量比其他班級至少翻了一倍。

最讓邱華感佩的是田精耘對教育事業的這份熱愛和使命擔當,「他只有非常熱愛教育,才願意花這麼多精力去搞研究。他看到了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選擇了一種獨特的方法尋求解決之道,讓學生受益」。

「像他這樣,因自身熱愛而安靜地專注於教學研究的老師不多了!」成都市武侯區教科院新教育辦公室主任李鎮西說。

外語教育專家張正東、劉道義看到他的發明,讚賞有加。曾任教育部教材審定委員會專家組組長、中小學英語教材主編的劉道義為他的「英語撲克」寫到:英語撲克牌,學習功能多,助你記詞彙,幫你練對話,學中求快樂,樂中效率來。

專業學者的鼓勵給了田精耘精神上莫大的鼓舞,也堅定了他繼續走下去的決心。他發明的「英語麻將」已經入選由中國教育科學院組織的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初中學生社會實踐成果展示活動,並正在申請成都市級教育課題。田精耘希望有更多一線教師參與其中,以研究論證其對學生學習上的作用。

田精耘表示,未來,他將進一步完善系列發明產品,並推廣給更多的農村學校,幫助提高廣大農村學子的英語水平。(劉磊 陳志敏)

(責編:洪芳芳(實習生)、林露)

相關焦點

  • 魔方英語秀用影視數據重構語言學習
    英語魔方秀創始人&CEO 張徵(因為做魔方秀做到魔障,大家都叫他「老魔」)一直是「看電影學英語」方式的推崇者,他認為:「在傳統的英語教育中,很多人都是為了應付中考、高考、四六級考試,把這些當成了教育的剛需。但貫穿人一生的剛需其實並不是學習,而是娛樂。在娛樂中總會伴隨著信息的獲取,而信息的獲取過程往往就伴隨著語言信息的學習。」
  • 【魔方來了】益智園首期魔方達人等著你!
    3、魔方可以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給孩子一個充實的暑假,讓假期更有意義4、魔方已是一項競技運動,自然具備競技運動的好處,魔方在世界上已經有各種各樣的國際聯賽了5、玩魔方不同其它愛好,它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不需要特別的場地,只需要一隻小小的專業魔方
  • 孩子學習魔方有什麼好處?
    ·盧比克)教授於1974年發明的。魔方是一項手部極限運動。魔方與華容道、獨立鑽石棋一起被國外智力專家並稱為智力遊戲界的三大不可思議,而魔方受歡迎的程度更是智力遊戲界的奇蹟。那麼,學習魔方究竟有什麼好處呢?魔方的還原過程是一個觀測、動作、思維集於一體的過程,而在快速還原過程中必須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手部運動的協調及思維的高速運轉。魔方的練習是對意志的磨礪,它有競技運動的一般特點且對於思維能力有極高的要求。
  • 【達人微展播No19】驚現魔方世界冠軍!就在你身邊!--長寧支行 吳嘉文
    隨著大家踴躍的投稿,達人微展播迎來新的一期,這期我們請到的嘉賓可是在國際賽場上得過獎項的重量級選手——來自長寧支行的吳嘉文。
  • 魔方英語:在電影視頻基礎上提供含單詞、複合型練習、口語聽說的一...
    不過,現在一家原先紮根於網際網路的團隊「魔方英語」試圖向行業固態宣戰,他們將一整套包含單詞、正反向練習、講解和帶PK性質的口語聽說的學習系統一股腦兒置入了熱門電影片段中,為此開發出了一整套多媒體多端的學習方案,並申請了專利。
  • 魔方已發明40周年 三階四階解法最全攻略
    1974年,匈牙利布達佩斯建築學院厄爾諾·魯比克教授發明了智力遊戲界的代表作——魔方(Rubik's Cube)。因此,魔方又被稱為魯比克方塊。2014年5月19日,是魔方發明40周年紀念日。  對此,谷歌Doodle今日上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互動小遊戲Doodle。
  • 神奇的魔方世界
    神奇的魔方世界魔方是誰發明的,是用來做什麼的,魔方有多少種類,都長什麼樣子,我們如何區分?今天,我帶領大家來了解這個神奇的魔方大世界,讓我們一起來領略各種魔方的風採吧!三階魔方(六軸對稱)     三階魔方算是魔方家族的始祖(並不是最早發明的魔方,只是最早市場化推廣),它是由匈牙利布達佩斯學院的魯比克教授於1974年發明的。教授最早的目的是想通過這個發明來幫助自己的學生增強空間轉換能力,沒想到產品設計出來後的效果卻大大的出乎意料,這不僅僅是一款教學工具,而是成了很多數學家也感興趣的課題。
  • 【使用說明】高分魔方輔助工具推薦——魔方棧
    今天周老師就給大家找到了一個非常方便實用的魔方輔助工具——魔方棧,為獨自居家練習的你介紹一個「幫手」,網站連結:https://h適用人群:學習和熟悉字母公式系統的愛好者。適用人群:學習CFOP的愛好者;想製作教學素材的魔方老師。
  • DQ益智魔方
    益智魔方培訓學校主要招收5歲以上兒童、學生,成人學員。培訓主旨是提升學員空間思維能力、鍛鍊學員手眼腦協調配合能力、提升學員專注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達到開發智力的目的。學校成立以來,累計培訓魔方學員百餘人,培訓採用魔方知識,構造特徵,指法練習,公式手法,激勵機制,定期比賽等教學方式,教學方法獨特,易懂易學,激發學習興趣。
  • 撲克遊戲大合集
    使用平臺:Windows軟體簡介:風靡一時的《撲克32》不知道大家玩過沒有?接著就是湊字數了,撲克遊戲包括:百分、跟花、豐收、鋤大地、拱豬、十點半、釣魚、爭上遊、抽烏龜、梭哈、牌九、撲克麻將、百智牌、FF8卡片、比大小、移動、接龍、爭奪、同花、三打三、記憶、變幻牌、挑選、暗牌、撲克掃雷、24點、追逐、炮牌、記數、轉換、配對、連擊、猜數、連珠牌、幸運、讀心術、梭哈二、井字牌、憋七、FF9卡片、7鬼523、鬥地主
  • 魔方復原的奧妙是什麼?
    魔方的六種顏色被打亂後,所能形成的組合數居然多達4325億億種!多年來,專家們已經總結出眾多魔方玩法,可以讓初學者在短時間內學會將任意排列的魔方復原。這其中的奧妙是什麼?敬請期待探索解密。  魔方(Rubik's Cube )又稱魔術方塊,國際標準稱呼為魯比克方塊。由匈牙利布達佩斯應用藝術學院的建築學教授魯比克·艾爾內於1974年發明。
  • 為什麼中國人發明了麻將、西方人卻發明了撲克?內涵驚人...
    小小的麻將和撲克正好體現著中國與西方人們對人生和生活的不同態度。麻將,作為一種極具中國特色的棋牌,廣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他們甚至稱麻將為「中國第五大發明」。01.麻將與撲克中包含中西方人們不同的價值觀念。
  • 三階魔方教程圖解
    三階魔方三階魔方,即最常見的魔方。是匈牙利布達佩斯建築學院厄爾諾·魯比克教授在1974年發明的。
  • 魔方的起源
    是匈牙利布達佩斯建築學院魯比克教授在1974年發明的。當初他發明魔方,僅僅是作為一種幫助學生增強空間思維能力的教學工具。但要使那些小方塊可以隨意轉動而不散開,不僅是個機械難題,這牽涉到木製的軸心,座和榫頭等。直到魔方在手時,他將魔方轉了幾下後,才發現如何把混亂的顏色方塊復原竟是個有趣而且困難的問題。魯畢克就決心大量生產這種玩具。魔方發明後不久就風靡世界,人們發現這個小方塊組成的玩意實在是奧妙無窮。
  • 聽「魔方之父」說說這個燒腦玩具該怎麼解
    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這位白髮蒼蒼、目光有神的72歲老人,用帶著點口音的英語說,自己並不希望魔方玩家一味追求復原魔方的速度。與尋求外界幫助相比,他更鼓勵玩家獨立完成魔方遊戲。「有人因為背了口訣,掌握了所謂的技巧,能夠迅速復原魔方,其實也失去了很多探索的樂趣。」
  • 魔方發展歷史
    魔方與中國人發明的「華容道」,法國人發明的「獨立鑽石」一塊被稱為智力遊戲界的三大不可思議。魔方發展史1974年,魯比克教授發明了第一個魔方(當時稱作Magic Cube),並在1975年獲得匈牙利專利號HU170062,但沒有申請國際專利。第一批魔方於1977年在布達佩斯的玩具店販售。
  • 魔方教程圖解 玩魔方的公式口訣 魔方還原步數
    每次絞盡腦汁只能復原一面或幾面魔方?只需要簡單七步走,就可以還原三階魔方。魔方,英文名為Rubik's Cube,又叫魔術方塊,也稱魯比克方塊,魔方作為一種智力玩具,備受各國人民的追捧。是匈牙利布達佩斯建築學院厄爾諾·魯比克教授在1974年發明的。三階魔方系由富有彈性的硬塑料製成的6面正方體,共有26塊小立方體。
  • 魔方機器人原理解析【第1485期】
    王老師目前除了做魔方的教學課程以外 也會嘗試做魔方機器人的研發課程 參考世界上各個國家的先進經驗 把魔方 數學 機械 編程 3D列印 結合在一起 為孩子開發出適合孩子學習的魔方機器人課程  該魔方機器人是德國工程師AlbertBeer發明的升級版Sub1
  • 魔方我愛你,魔方520
    速度 的速度是撒的啊11.1.變化總數魔方,也稱魯比克方塊,臺灣稱為魔術方塊,香港稱為扭計骰,英文名為:Rubik's Cube。1.變化總數魔方,也稱魯比克方塊,臺灣稱為魔術方塊,香港稱為扭計骰,英文名為:Rubik's Cube。是一種娛樂玩具,當初厄爾諾·魯比克(Erno Rubik)教授發明魔方,僅僅是作為一種幫助學生增強空間思維能力的教學工具。但要使那些小方塊可以隨意轉動而不散開,不僅是個機械難題,這牽涉到木製的軸心,座和榫頭等。
  • 達人開牌之《大牌黨》第一期 學霸教你打撲克!
    《大牌黨》傳遞正能量的脫口秀——聚焦打牌說事,把握生活脈搏——《大牌黨》是達人開牌與中撲網聯合創作的撲克辯論脫口秀。以德州撲克為基礎,聚合中撲網創始人、中國知名導演、職業德撲玩家、企業大咖、網際網路大佬等強大的力量,通過全媒體平臺的傳播,引領更多的人關注和走進德撲,傳遞撲克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