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集來啦!各位久等~~~先補一個上集應有的小視頻(但畫質依然沒救)。包含了腸粉製作、漁排老闆開船來接,以及八合裏海記火鍋的涮牛肉過程,嘻嘻~
今天說的是後兩天的行程。
到了廣東,總是想嘗試一下廣式早茶吧,於是來到酒店隔壁蘇寧廣場7樓的點心傳說,在大眾點評上還算汕頭必吃餐廳呢!
當地特色,每桌都有一整套功夫茶具,店家送了一包鳳凰單樅茶,於是我就當了一回茶藝師。茶倒真的蠻不錯的,濃香四溢,據說還能消食,回家立馬淘寶了兩包。想試試的可以搜「鴨屎香」~(放心,並沒有鴨屎味。)
點了個皮蛋瘦肉粥有點鹹。。。不過比南瓜粥好吃點。
黑松露蝦餃皇,也就是長得比較黑,其實並不特別,不過黑松露蝦仁餡兒挺鮮的。
像什麼腸粉、酥點、鳳爪之類的就不說了吧,看看圖就好。
評價?性價比還行,口味普通了點但也不至於踩雷。要是沒買酒店早餐,可以去吃一頓。但是都在潮汕了,其實更推薦去街邊小店吃粿和腸粉哦~ 廣式早茶,就留給廣州吧。
汕頭的老城區有一塊地方叫小公園,包括了安平路、昇平路、國平路等,騎樓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狀分布,是一個具有20世紀30年代建築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也是老汕頭的標誌。
不過可能由於我們打開方式不對?這個唯一能稱得上是老城文藝景區的地方並沒有多少遊客。建築都是破破的,基本上都在修繕,不過看起來進度有些慢。打車過去時,司機師傅也抱怨,由於某些不可言說的原因,小公園一帶的開發和保護方案幾經周折,沒有統一而延續的規劃,導致現在有些不倫不類。
這個景區長這樣:
其實真的好好開發這種騎樓文化的話,像廈門一樣,應該是很有意思的。何況,還有那麼多好吃的呢!
順手擼了一碗杏仁茶和芝麻茶的雙拼,老婆婆給做成了太極的形狀,真的挺濃鬱的。
芥藍愛好者還去對面買了碗炒粿,鮮鮮的,也清淡,料足。粿在牛肉底下,是不是看不見?哈哈,想像一下,柔軟的溼潤的炒河粉的感覺差不多。。。總之就是一種好吃易消化的米製品十幾塊錢,有葷有素有主食,真的良心~
為了學(xiao)習(shi),我們還走路去了附近的汕頭市博物館。
放幾樣有意思的藏品大家看看。
這是個金漆木雕神櫝。
這也是鎮館之寶,紫砂清供雅玩——八果一蟲。都認得出來是些什麼嗎?全部都是紫砂做的哦!
還有當時的報紙,記錄的內容很有時代感,軍事政治文學廣告無所不包。
在這張刊於雍正八年的四海總圖面前,我跟搶鏡胖友(詳見上集某生蠔照片)研究了半天。雖說跟如今的世界地圖在造型上有些差異,但是已經很厲害了,當時就已經清楚地將南海諸島分為四個群島,並明確標繪了地名和位置。
不過我們的點在別的地方。。。那個「人跡不到處」,是澳大利亞沒錯吧?哈哈哈哈哈
各地博物館一般都有關於自己城市的風土人情介紹,汕頭也不例外。我在這裡找到了汕頭美食的精髓:新鮮美味,清而不淡。。。不淡。。。淡。。。看到這裡,我似乎對第一天那頓鹹鹹的晚餐釋然了。。。
看完博物館,感覺胃裡又能裝點東西了,就決定去吃豆花,於是穿越了老城。
好不容易到了店裡。想吃豆花!抱歉賣完了。。。那我要鴨母捻!抱歉也沒有了。。。
所以只要是豆花和鴨母捻的搭配都沒有了?對。。。
於是,四個人默默地就著一碗綠豆爽,吃完。
對了,這個綠豆爽聽名字很爽對不對?然而它是熱的。。。
再次穿越老城的時候大家真•開了胃,於是直奔杏花吳記牛肉火鍋。
6點鐘左右門口排隊的人已經很多了。
潮汕牛肉鍋的鍋底一般都是清湯,甚至只是礦泉水。
不過在牛肉的品種上,每家擅長的可就不一樣了。跟前一天的八合裏海記比,這家沒有什麼特別,但就一種肉,雪花肉!完美!
看看這油脂紋理,均勻美麗,輕入鍋中稍許一涮,蘸沙茶醬入口,都不用怎麼嚼,簡直好吃到眼冒星星。。。
想試試看傳統粿仔,於是叫了個外賣,買了個鼠粬粿和粿仔拼盤。鼠粬粿看起來有點密恐,圖片就不放了,不過吃起來還不錯。米粿包著餡料油炸過,當然也可以選擇清蒸做法。
宵夜當然也要的。我們買的是春梅裡鵝肉,可惜我到的時候已經快7點了,店裡就要打烊,只剩一點鵝頭鵝脖之類,小哥就全部賣給我了。
潮汕人的滷水的確挺講究,本地的獅鵝頭很大隻,但每一寸都浸透了滷水味,有些鹹,但是不膩,肉質又很香。就著附送的醋,我跟上集的腸粉採購員在酒店啃到了半夜。
在我們啃鵝頭的期間,芥蘭愛好者和搶鏡胖友兩個人結伴去適口餐廳喝粥,對,大名鼎鼎的潮汕砂鍋粥。以下是前方記者發回的報導:
兩位打包回來給我試了一碗螃蟹鮮蝦粥,真棒!吃得出新鮮的海味,粥是實打實的鮮糯!
我說過每天都會以細姨甜湯結尾,這天也當然不例外。白天沒吃上的鴨母捻,安排上!什麼是鴨母捻呢?其實就是搓成長條形的不太糯的芝麻湯圓(條)。然後鴨母捻隔壁那個白色的小卷卷,叫做姜薯,吃起來有姜的味道,但卻是山藥的口感,神奇。
終於結束了第三天,腸胃負荷達到巔峰。於是最後一天,四個人誰也沒想著吃早飯,睡了個自然醒,慢悠悠打包退房。
但是去機場前,午飯還是要吃的。我選了個老牌潮菜館,建業酒家。
幾乎是人家一開門我們就進去了。。。很多東西都還在準備中
作為今年的大眾點評黑珍珠一鑽餐廳,沒點看家本事肯定不行。
我幾乎把吃過沒吃過的招牌菜品都點了一遍。
這個滷水鵝肝,列為此行鵝類最佳。超嫩啊!一抿就化,滷汁入味又爽口,不過一人一片點到即止就好,不要貪多。
點了鵝肝當然也不能忘了鵝肉。這家鵝肉不老,總體感覺比第一天的潮汕味道煮海餐廳好多了,不過跟春梅裡不是一個風格。這個鵝肉還是偏酒家冷菜,而春梅裡就是街邊滷味。
杏香炭燒包,新鮮出爐甚至還有點燙手,菠蘿皮酥脆到極致,一口下去鬆軟美好,餡料是甜甜的叉燒。要是上海也有這個炭燒包就好了,我可以天天吃!
生醃蟹當然也要!醬汁鮮美,蟹膏鮮紅可見,吸完蟹肉,連手指都想舔乾淨。
還記不記得第一天蘸魚用的普寧豆醬?普寧還出豆乾,長這樣。乾乾的跟臭豆腐似的沒什麼特別,咬開來卻大不一樣。
炸過的外皮酥脆,內裡卻仍似豆腐一樣嫩滑,有種炸鮮奶的錯覺。蘸豆醬也行,蘸醋也行,自行選擇。
特色的黃立魚魚飯,依舊配上普寧豆醬。魚肉非常新鮮嫩滑,筷子一戳就絲狀裂開。
幹炸蝦棗。就是炸蝦球,非常實誠地將大蝦仁切碎捏球幹炸,蘸醋吃,彈牙!
誠摯獻給芥藍愛好者。
這個炸米粿看起來精緻很多,不過其實沒有昨天叫的外賣好吃。。。
棒的是這一碗白果芋泥,濃稠香甜,一小碗不過癮啊!就沒有在上海吃過這麼糯的芋泥
姜薯糖水也很清爽,選料上比細姨家更好,姜味濃鬱又不辣口,湯汁清甜。
吃到這裡總算告一段落。但總覺得有什麼東西沒吃到,直到看見揭陽機場的甘草水果大招牌。沒錯了!甘草水果!
顧名思義就是甘草味的水果。怎麼做呢?是甘草煮出味以後,加糖和鹽繼續做成澆汁,澆到水果上,醃一會兒就能吃。據說可以幫助消化,生津止渴,清燥潤肺。
發展到現在,水果的種類沒什麼定數,自己喜歡就可以。(一本正經臉)
我買的這一盒裡面,芭樂是最不討喜的水果,結果到最後,變成了相對最好吃的。。。因為,其他水果跟甘草汁混在一起的味道,實在太。。。酸。。。爽。。。了,一言難盡啊
好了,這下終於終於吃完了。。。四個人如同裝了外掛胃一般吃吃吃的四天,終於終於結束了。
這趟汕頭之行還是非常成功的,前兩天基友甚至還表示可以再去一次。 不知道你們看下來感受如何鴨?歡迎留言討論~ 不過,記得先關注我哦~~~~
以上照片及文字版權歸本公眾號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