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之子》:新海誠「世界系倫理」,宇野常寬「決斷主義」

2021-02-20 鑑片工場
不只是東京,整個日本島由於靠海,四季分明。有人要說,北京也是四季分明。但要表現北京的晴雨雪,可能很有難度——極大可能變成霧霾、沙塵暴和毒太陽。

作者|王欽

《新自由主義簡史》《野性唯物主義》《贈予死亡》

《根本惡》 | 圖書譯者

總而言之,北京這樣的城市,湊一對少年少女,你來我往的談情說愛,談出情調也難!

理想很飽滿,現實很骨感。就是這個意思吧,有時候人們為了實現自己真正的理想可能得放棄融入身邊的社會環境,另一方面當你融入身邊的環境,你的理想不一定就還在,或者說你的理想會隨著環境影響而越有變化,就像小時候我們都或許幻想成為科學家,太空人種種,我們追求過的是精神方面的滿足,但不知道什麼時候物質價值群體開始越來越左右我們。不過要說新海誠的「世界系」,這也不是日本亞文化的原創,國朝小時代裡也有……

我想,對那種完全不參雜任何社會現實影響的感情的追求也一樣;在我們很難做到兩全齊美的時候,怎麼辦呢?新海誠給了我們答案:「只要忠貞於你自己的決斷,你的行為就是負責。」帆高在尋找「晴天少女」的過程中遇到了具有暫時改變氣象能力的女主角天野陽菜,即真正的「晴女」。後者在母親病重時,偶然踏入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神社,因而成了「巫女」。作為「晴女」的代價是,她需要犧牲自己才能停止東京連日的大雨。當陽菜自我犧牲之後,帆高盡其所能尋找對方,最終也進入「雲上的世界」而將其救出。

東京因此遭遇三年大雨,整個城市大部分被水淹沒。在電影的最後,帆高看到已經失去能力的陽菜在路邊祈禱,兩人重逢並擁抱在一起。可以說,從早年的《星之聲》到《你的名字》,再到如今的《天氣之子》,新海誠執拗地重複著「世界系」的故事。或者說,通過不斷的「重複」而探討著「世界系」的可能性。儘管在《天氣之子》中出現了警察、暴力團夥、傳統民俗等「社會」因素。這些在《你的名字》裡也可以見到,並且頗具迷惑性——就和當年EVA裡的宗教元素一樣具有迷惑性。

正因為新海誠對於「世界系」類型的堅持,如果我們仍然停留在「世界系」的「科普」層面,恐怕就無法把握電影真正值得玩味的意義。不過,如果我們放棄「世界系」的設定性框架,以「通常」的方式,以理解好萊塢大片的敘事邏輯的方式來理解這部電影,那麼只能說這個故事本身沒有太多值得回味的地方,甚至不那麼「有趣」。

如果將「災難後的日常生活」這一維度引入《天氣之子》,那麼新海誠對於上述批評的回答便不難發現了。電影中男主角為了救女主角時說道:「天氣什麼的,惡劣就惡劣好了!」如果說在《你的名字》中,災難被處理為男女主角終成眷屬的過程中的一個辨證否定環節,從而得到克服。換句話說,「世界系」設定中的兩極,從「難題」的結構變成了「正題—反題」的結構。那麼在《天氣之子》這裡,「世界系」的兩極以及由此產生的倫理難題,從一開始就被消解了:男主角根本不打算為了「世界」而犧牲他與女主角之間的「小小戀愛」。

正因如此,當女主角最終決定成為「人柱力」的時候,決定性的契機居然是問男主角:你希望天晴嗎?「希望天晴」和「自我犧牲」之間的不對稱性,與其說是影片敘事的缺陷,不如說反映了新海誠的倫理態度。對於從社會倫理和責任等「大問題」出發的批評,新海誠的回答是:這些都無所謂。的確,還有比這更「不負責任」的態度嗎?不過,問題或許要稍微複雜一些。可以說,與《你的名字》的批評者們提出的、基於社會責任的「強倫理」相對,新海誠在《天氣之子》中給出了一種「弱倫理」。當帆高救出陽菜,東京開始遭遇經年大雨後,原先的上司須賀對帆高說:別以為你們改變了世界,「反正世界本來就是瘋狂的」。

同樣,婆婆立花富美也安慰帆高:如今被淹沒的東京只是「回到了幾百年前本來的樣子」罷了。然而,當帆高看到在路邊祈禱的陽菜,他的內心獨白卻是:「不對。世界並不是最初開始就瘋狂了。是我們改變了世界。」在這裡,先前「大人們」對於「世界」的理解,和帆高的理解之間,出現了微妙的偏轉:對於前者而言,帆高的舉動從根本上來說對於社會的變化起不了作用,因而無足掛齒——這幾乎構成了對於「世界系」類型的基本設定的嘲諷。你們的「小小戀愛」牽動著世界的存亡?或者用須賀的話說:單單犧牲一個晴女就能改變氣象,還有比這更好的事情嗎?

但對於後者而言,「我們改變了世界」中的「世界」,已經因為男女主角之間的一系列事件和決斷而變得和「原來」不同了。也就是說,世界被分成了「陽菜成為晴女的世界」和「陽菜拒絕成為晴女的世界」,而男主角的個人決斷使得這兩個世界之間無法調和,儘管在大人們的眼光裡,兩者並不存在具有重大意義的斷裂。

值得注意的是,陽菜不僅拒絕成為晴女、拒絕拯救世界,而且拒絕了自己的社會意義:當她還是晴女的時候,她對於改變氣候這一「兼職」說道:「我喜歡這份工作,晴女的工作。我呀,終於明白了自己的角色。」甚至自我犧牲成為人柱這件事,也意味著陽菜作為巫女,而完成自身社會身份的使命。於是,就影片本身而言,這一對於「社會」、對於「他人」的作用一旦消失,便意味著陽菜選擇了帆高決斷下的另一個世界,一個剝離、否棄「社會」的、「世界系」意義上的「世界」。

《天氣之子》以濃墨重彩的方式,表現出新海誠對「世界系」之「世界」的肯定、對「社會」的否定 …… 在這個意義上,通過讓男女主角堅持停留在「世界系」的「世界」之中,通過拒絕與「社會」達成和解,新海誠拒絕了人們從《你的名字》中讀出的倫理意義和社會心理學意義,從而將「倫理」封閉在「個人決斷」所涉及的狹小空間之中。

新海誠留給觀眾的「世界系」倫理,最終通往了宇野常寬所謂的「決斷主義」:只要忠貞於你自己的決斷,你的行為就是負責的。在《天氣之子》的宣傳手冊上,新海誠寫道:「如今的世界是我們自身選擇的結果。但另一方面,對於年輕人而言,他們出生時這個世界就是這個樣子,他們無法選擇,只能在此生活下去。」在這裡,「我們」和「年輕人」之間的差異與其說是代際的差異,不如說是「世界系」作品的「弱倫理」及其外部的「強倫理」之間的對峙。

關於結局的未結,東京沒有迎來雨天的結束,但在新海誠的刻畫下,在東京生活的人們依舊如往常一樣,過得快樂而自然,工作依舊繼續。沒了陸地,船成為了主要的交通工具,架起了高橋,也可從以往帆高尋求工作的平臺上看見,社會並沒有因此停止運行。他們真的改變了世界的形態?或許是,或許也不是。主題曲中寫道,還有愛能做到的事嘛?這也許應該就是結局想表達的感情。

其實世界怎麼樣都無所謂,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愛與聯繫;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社會在利益縱橫的同時亦有溫柔與愛。帆高對陽菜的愛也是如此,他離開出走,是因為想逃離生活,去東京是為了尋求生活,他敢為陽菜拿起手槍,對準警察,這是莫大的勇氣。他最終找回了陽菜,他放棄了晴天,因為陽菜更為重要。

愛能夠做到的事,是能夠勝於雨雪風暴,在艱難險阻之中也能攜手同行,天空沒有晴朗,但它綻放在每個人的心裡。其次,當我們談到生命時,很多事就變得不一樣了。從現代觀點來看,生命是無價的,為保全財產而犧牲人的生命的行為是對生命的踐踏。同時人的生命的價值不是通過數量衡量,我們不能說幾個人的生命與一個人的生命哪個更重要。也許在大雨中有很多人流離失所甚是死於大雨,但是從我個人來說,我不認為應該故意地犧牲一個人來換取這些人的平安。

甚至這不是「選擇」何種倫理的問題,而是「無法選擇」,不得不將自己封閉在「世界」之中的狀態。否則……否則怎麼樣呢?

在這樣的對峙下,陽菜失去能力後的祈禱又有什麼意義呢?它只能在「強倫理」的社會中表現出一種姿態,「假裝」與社會發生關係、「扮演」晴女的角色。而無法承擔起任何倫理責任。一邊為大型工業製作宣傳廣告、一邊恪守「世界系」故事的新海誠,最終選擇的倫理位置,弔詭地與「宅男」們自我滿足的半封閉生活達成了一致:我的生活的全部意義與價值,來自我的日常生活。甚至,它改變與否也完全取決於我自己的決定。

論者或許可以從上述「倫理」態度中嗅出所謂「新自由主義」的文化邏輯,不過這已經距離新海誠的「世界」太遠了。儘管新自由主義具有全球性,但從這裡一步過渡到文化批評,動畫片也是新自由主義,好萊塢大片也是新自由主義,看啥都是「新自由主義」,這種批評同樣很「新自由主義」。

一部好電影,一定是刨去娛樂後,還能具備教育意義和社會責任。——@張鴻潤Schemer

相關焦點

  • 新海誠(三)|《天氣之子》
    從早年的《星之聲》到《你的名字》,再到如今的《天氣之子》,新海誠執拗地重複著「世界系」的故事——或者說,通過不斷的「重複」而探討著「世界系」的可能性
  • 從《你的名字.》看到《天氣之子》,你還沒搞明白「世界系」?
    《天氣之子》正式登陸國內院線。正因為如此,在《天氣之子》中男主角面臨的「是滿足所愛還是拯救世界」的選擇,才會不可避免地引起大家對於這一概念的注意。本土化的世界系「這是只有我與她知道的,這個世界的秘密故事」 ——《天氣之子》(2019)2005年前後,以原本的「世界系」為基礎,「世界系」框架下的作品又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雖然在當年《你的名字。》熱映時,相當多的評論文章提到:新海誠為世界系的解決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方案。
  • 新海誠所選擇的世界——談談天氣之子
    羽蒙特意挑在了上午去看這部電影,因為在這個時間,觀影者很少,我能更加投入進去,享受電影的世界。當然,那部電影並沒有讓我失望。雖然隔了這麼久,但是當初電影給我的感動依然在我體內。 如今,再去觀看同一導演的《天氣之子》,並沒有當初的那麼感動,不過看著這些溫柔的畫面,還是有被治癒到。 高中一年級的夏天,從離島離家出走,來到東京的帆高。
  • 從《秒5》到《天氣之子》,看新海誠從現實主義到批判現實主義
    從《秒速5釐米》中的妥協,到《言葉之庭》中的勇氣,再到《天氣之子》的激進,從距離到年齡到時空,從現實主義到批判現實主義。新海誠的作品的變化本身就是新海誠的突破之旅,激進之旅,成長之旅。新海誠,一直都在進步。
  • 2019-天氣之子-新海誠
    基本信息《天氣之子》是由新海誠執導、Comix Wave Film負責製作的原創動畫電影,該片講述了少年帆高與擁有操控天氣超能力的少女陽菜之間的奇幻愛情故事
  • 新海誠的新作《天氣之子》
    今天來和你們討論討論這部電影——新海誠的新作《天氣之子》。我懷著忐忑的心情寫下了這篇影評,僅限於個人的觀感,畢竟也沒什麼專業性~首先從直觀感覺來說,場景畫得真的好看,畫者對於天空的層次感和光線色彩的掌握已經到了很高的程度。
  • 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究竟有何看點?
    新海誠的名字也終於不僅限於「小眾文青」的世界,而是在全世界都打響亮了自己的「品牌」。三年間,《天氣之子》從企劃到最終成品都飽受矚目。那麼,繼君名之後,新海誠的新作又會呈現出什麼樣子?是大家最津津樂道的話題。心隨景生,景隨心現。是新海誠動畫的一大亮點。新海誠的筆下,總是充滿了詩意的場景。
  • 【動畫影評】《天氣之子》真的很糟糕嗎?它依然是新海誠式的浪漫主義
    然而,當雨後的晴空出現在天邊一角時,你又會發現天氣原來是那麼奇妙的事情。這就是《天氣之子》給我帶來的第一感受。大家好這裡是楓月。距離《天氣之子》的首映已經過去了大概一周的時間,我想也差不多可以談談這部作品了。自從《你的名字。》16年在全球創下新的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紀錄後,新海誠開始進入了大眾的視野,這也就意味著他的新作《天氣之子》必將令人期待。
  • 《天氣之子》:不一樣的新海誠,不一樣的故事
    躍上天空,一起探尋深邃的雲端世界,在這裡,你會認識到怎樣的新海誠呢?11月1日,以《你的名字》被眾人熟知的新海誠,攜全新力作《天氣之子》登陸中國大陸各大院線。由於《你的名字》的大賣,這次《天氣之子》上映後也備受關注。《天氣之子》的故事發生在氣候失常的東京新宿,離家出走的少年帆高,在這裡遇上了100%晴女陽菜。
  • 《天氣之子》劇情、彩蛋深度考察,細節狂魔新海誠不是吹的
    2019年新海誠的全新作品《天氣之子》已經登錄國內,這部優秀的動畫作品早在新海誠製作完《你的名字。》之後就已經開始製作,從企劃到完成約用了3年的時間的苦心經營的作品,而這次在《天氣之子》中,又有哪些有意思的彩蛋和劇情的細節,讓我們觀察一下吧:和前作的時間軸關係
  • 新海誠2019新作《天氣之子》預告公開!
    《天氣之子》海報    繼《你的名字》大獲成功後,新海誠擔任原作、編劇、導演的最新作品《天氣之子(天気の子)
  • 《天氣之子》:新海誠關心未來,誰來關心少年?
    當男主說出這句話,卑微的少年之愛,新海誠執著的中年追憶,終於在《天氣之子》中找到了出口。指針撥回三年前,《你的名字》橫空出世,在日本締造了超越《千與千尋》的票房奇蹟,新海誠繼而被奉為新一代日本動畫大師的接班人。在一水之隔的中國,《你的名字》勢頭不減,上映後火速登上了日本進口電影票房冠軍,新海誠從此名震ACG圈。
  • 新海誠新作正在醞釀,天氣之子的成功讓新海誠轉型更加謹慎
    新海誠這個名字是近期或者說新時代下日本最為出名的動漫電影導演,新海誠可以說一出道就打出了名聲,在之後連續創作出多部優秀的動漫電影作品,在日本被認為是宮崎駿的接任者,這在動漫電影行業可以說是極大的榮譽了,畢竟宮崎駿可是世界級的動漫電影創作大師,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地位之高在動漫電影行業說是第一也不為過
  • 新海誠:從《言葉之庭》到《天氣之子》,他創造的角色都不簡單
    新海誠的美,是日常中的平平淡淡,是平淡之中的溫馨。新海誠還十分擅長描繪年輕人的心理活動,從他的第一部動畫作品到讓世人所熟知的《秒速五釐米》,再到《言葉之庭》《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等作品,每一個角色的心理活動都十分細膩,卻又不會太複雜難猜測,帶有足夠的青澀感,卻又大膽勇敢,每個角色都保持著最微妙的距離,在最合適的時間爆發自己的感情。
  • 新海誠《天氣之子》A爆了,海報文案超感人!
    新海誠的新作《天氣之子》對於這個「抉擇」,給了我一種震撼!○以下涉及劇透請謹慎下滑○電影中少年帆高離家出走,孤身一人來到東京,結識了與弟弟相依為命的「晴女」陽菜。因為陽菜擁有「祈禱晴天」的超能力,兩人便創辦網站,接單賺錢,為需要的人放晴天空。
  • 《天氣之子》:這次,你看懂新海誠了嗎?
    文&編:綠麥新海誠的動畫電影《天氣之子》醞釀三年。宣傳語「有一種陪伴,是從《你的名字》到《天氣之子》」,勾起了不少人的情懷。整個電影看下來,只能感嘆新海誠不愧有「壁紙狂魔」之稱,《天氣之子》中場景的刻畫和塑造依舊精緻,每一幀畫面都很養眼,唯美得令人驚嘆。《言葉之庭》的雨、《秒速五釐米》的坡道、《你的名字》裡的神社,大量真實的城市景觀,在《天氣之子》裡都通過電腦3D的CG動特效進一步再現。水滴打在地面上彈起後的晶瑩剔透,以及天空的波瀾壯闊無不讓觀眾感受到了觀影的快感。
  • 優衣庫x《你的名字》《天氣之子》聯名UT!新海誠的女主角!
    此次為迎接一線電影導演新海誠,《天氣之子》的上映,推出了《你的名字》《天氣之子》聯名UT。價格預計不到100元人民幣,8月2號大家記得去搶!《天氣之子》是新海誠2019年,繼《你的名字》後,回歸的全新力作。
  • 《天氣之子》失利因為新海誠墨守成規?不,是我們長大了
    新海誠與他的電影誠哥的主旋律從未變過,從《星之聲》升等了美加子8年的信,《秒速五釐米》桂樹明知無果卻仍要都要等電車到最後反抗,又從《你的名字。》瀧喊出「無論你在世界的哪裡,我都一定再會去見你」,到最後《天氣之子》帆高的「相比於世界,我更需要陽菜」。
  • 《天氣之子》VS《你的名字》,究竟差在哪?
    世界系,指的是「主人公與男/女主角為中心的小小的關係性問題,與世界的危機及世界的滅亡等抽象的大問題直接聯繫的作品群」。純粹而天真的愛情、「對方」和「世界」之間非此即彼的選擇、人物社會背景的概念化,以及某種意義上的男性自戀:從早年的《星之聲》到君名,再到如今的《天氣之子》,新海誠始終執拗地重複著「世界系」的故事。
  • 新海誠&RADWIMPS中國行!《天氣之子》主創中國合體
    網易娛樂10月23日報導 繼宣布新海誠來華之後,日本2019票房冠軍(暫列)《天氣之子》官方再曝一則重磅新聞:影片音樂原聲、日本超人氣樂隊RADWIMPS確認空降內地,於10月27日與導演新海誠一同出席中國發布會及首映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