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歷史——陰毒的河豚計劃

2021-02-11 龍語天下事

      今天是二戰日本投降紀念日。以此作為本文封面,下面是一段舊文(2014年發表於天涯漫畫看世界高樓),講述一段發生在中國土地上的往事,這其中的主角,是日本人和猶太人。

從河豚計劃說起

         猶太人曾經有一個機會,在中國的東北建立一個國家。


腦洞大開想一下,如果東北出現一個以色列這樣的國家,那麼會不會出現一個加薩走廊?軍事強國的以色列,會不會把原住民的中國人虐成巴勒斯坦人?又或者,即使他們建了國家,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PLA,會信了上帝的邪?

在陸地上,共產黨帶領的人民軍隊,有可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嗎?以委員長的節操,我不懷疑這種事情的發生;但是毛主席和林統帥在,分分鐘會教育他們如何做人。

要把這個事情說開,要從1930年代說起。

河豚計劃制定於那個年代,它的出爐,完全體現了日本人的狡詐和精於算計。日本人相信,通過實施這個計劃,猶太人將非常有利於日本,但也非常危險。這一計劃命名為「河豚」。

河豚是一道美味,但是如果烹飪不當,會將人毒死。從一開始,日本人就打算要利用猶太人,但是又同時防範猶太人。

這個計劃的核心,是將數千名、甚至數萬名猶太人定居在傀儡政權滿洲國,或者日本佔領下的上海。這樣不僅可以獲得預想的經濟利益,而且可以取悅美國,特別是美國猶太人,推動他們向日本投資。減少國際制裁的影響和政治輿論壓力。

這個計劃,起初只是一小群軍政官員的想法。他們希望吸引猶太人到滿洲國,建立工業和基礎設施。因為他們相信,猶太人擁有金錢和政治權勢。

從淵源上來說,日本人對猶太人心存好感,早年日俄戰爭時期,一位美國猶太銀行家雅各布·希夫,向日本政府提供巨額貸款,幫助日本贏得了那場戰爭(日俄戰爭以中國東北為戰場,主角卻不是中國,相當於村裡兩個惡棍到你家裡打架,你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砸了你的家)。

但是,猶太人和日本人的勾結,並非一帆風順。1933年,日本人佔領下的哈爾濱,猶太人西蒙.卡斯帕(Simon Kaspe)遭到綁架殺害,大批定居哈爾濱的猶太人,不再信任日本軍隊,大批逃往上海。

1937年,安江仙弘與哈爾濱猶太人領袖談話以後,日本人使猶太人確信他們已經改邪歸正,於是成立了遠東猶太人大會,隨後數年中舉行了多次會議,討論在哈爾濱市內和郊外建立猶太人居留地的問題。

1938年召開了五相會議:日本的5位最高官員聚集討論「猶太專家」的這個計劃。他們是:首相近衛文麿、外相有田八郎、陸軍大臣板垣徵四郎、海軍大臣米內光政,和通產大臣池田成彬。

那個時候,日本與納粹德國已經結盟,幫助猶太人的做法會危及同盟。另一方面,日本希望得到猶太人的好感,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日本政府最終批准實施河豚計劃,但是要求不得有損與德國的關係。

河豚計劃最終是失敗的。響應這個計劃來到中國的猶太人,數量遠遠低於申請籤證的人數。移居的猶太人,基本上都是猶太人的底層,並沒有實力給日本人提供多少幫助。

這個計劃的另外一面,由於日本臨時的親猶政策,以及杉原千畝(日本當時駐立陶宛大使)的努力,數千名猶太人被援救出來,逃離了幾乎必死無疑的歐洲。1985年,以色列政府授予杉原千畝Righteous Among the Nations(冒著生命危險救助猶太人的非猶太籍人士)的榮譽。被譽為亞洲的辛德勒,為此還專門拍攝過一部有關他的電影。

    以下圖片來自網際網路的搜集和整理:

    

《猶太賢士議定書》的日文譯者和河豚計劃的主要制定者安江仙弘

猶太人社區

一張參加這個計劃的猶太人的合影

二戰時期的歐洲猶太人

哈爾濱的猶太人教堂

中國難民營裡的猶太人

猶太人在中國

被譽為亞洲的辛德勒的杉原千畝

電影劇照

杉原千畝的雕像。

 

河豚計劃的歷史思考

東北關外這片土地,當然是中國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近代以來,這片土地並不安寧,滿清入關以後,把東北關外當做龍興之地,嚴格限制漢民進入。

一片土地上沒有足夠的人口,自然就會被當做無主之地,在國勢衰落的皇朝晚期,大清帝國再也沒有能力維護如此龐大的國土。這片土地成了列強逐鹿之地,兵連禍結,無數虎視眈眈的眼睛,都在覬覦著這裡。

「闖關東」實際上就是一次漢民向東北的大遷移,有了中國農民的開發,這片塵封已久的國土,終於被喚醒起來,肥沃的黑土地上,迅速成長出了大片的大豆高粱。

然而,在武力說了算的叢林規則之下,田園牧歌的農耕社會,註定不能長久。這片土地,日本人來過,朝鮮人來過(當年日本人帶來的),俄羅斯人來過,猶太人也來過,誰都想佔領,誰都想成為騎在中國頭上的上上之國。

時至今日,很多老毛子心目中,中俄的分界線還停留在長城和山海關;日本人拒絕為侵華戰爭道歉;宇宙國韓國意淫的世界裡,遼東從來就是長滿棒子的地方。也許不少猶太人,在夢中也曾回味過這一段豚魚計劃的細節。當然,我們從來都認為,海參崴就是海參崴,而不是什麼Goupi符拉迪奧斯託克……

這片土地註定的歸宿,一定是珍愛土地的中國軍民。即使在日本戰敗投降以後,毛主席打響全國解放戰爭,從這裡開始;為了保護東北腹地,建國之初一窮二白的情況下,派遣志願軍赴朝作戰;因為中蘇交惡,在這裡也曾經和社會主義兄弟毛熊大打出手。

沒有什麼族群,比中國人更珍愛土地;也沒有什麼國家的軍人,比PLA更願意為了土地而流血犧牲。這是寫入千年農耕民族的基因,有了土地有了人,有了陽光和水,一切都會有的。

當年遷入東北的日本人達數百萬,有軍隊,有墾殖團,有生意人,有工程師建設者,形形色色各類人等都有,即使戰敗撤離,也留下了數萬遺孤。而移入東北的猶太人,總共有幾萬之多,在戰爭中,這個小群體命運多舛如隨波浮萍。除了幾處戰爭的遺址,這些人在這片土地上的痕跡,早已消失在漫天的東北風雪之中。

我從來就是一個立場堅定的民族主義者。有了黃皮膚黑頭髮的華夏人,才有了勝利之本的軍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是血與火得出來的慘痛經驗。

現在的中國,盛世之下危機暗伏,我提出幾個問題,但是我不知道答案。聰明的讀者,哪怕你只是一介平民,位卑不敢忘憂國,你也幫我想一想。

(1)中國是人口大國,但是在迅速老齡化和少子化,未來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沒有足夠的人口,如此龐大的國土,歷史的教訓會不會再來?

(2)如果曾經有幾萬猶太人,曾經在這片土地上有過歷史痕跡,那麼今天廣州的黑人,人更多繁殖能力更強。將來會怎麼樣?

(3)東北經濟在衰退,人口外流很嚴重(我曾經教過東北的學生,一個都沒有回去的打算),這問題似乎越來越嚴重。

(4)西部應該如何吸取當年的教訓。(今天查了資料,從2010年至2017年,喀什地區漢族人口從31萬下降到28萬,同一時間段,維族人口從363萬增長到約420萬)。

(5)國際關係上,當年的鐵礦石議價,我們曾經被日本和猶太人聯手擺過,我們是否思考過,這其中的歷史和現實淵源?

(6)軍民(特別是農民)乃是勝利之本,我們真的能夠延續好這個傳統嗎?

……

相關焦點

  • 解密日本的「河豚計劃」!差點讓猶太人在中國東北建國!
    猶太人與日本人的計劃,竟然是在中國建國?這個計劃的名字叫做"河豚"。
  • 河豚!河豚!酷炫大片來襲~
    近日,台州警方年度巨製微電影《河豚河豚》已製作完成,不日將與大家見面。這部微電影取材於發生在椒江的真實事件——全城尋找毒河豚,此危機的成功化解,展示了公安民警對生命負責的愛民情懷,曾受到社會高度評價。精雕細琢的「河豚魚」既然片名叫《河豚河豚》,少了河豚魚這個重要的道具肯定不行。但是上哪兒去弄河豚魚呢?攝製組專門等到河豚魚上市的季節才開始拍攝。到海鮮冷凍廠借魚的時候,老闆一聽是為了拍「全程尋找毒河豚」這事兒,二話不說就抱來一箱。
  • 怎麼吃河豚才!會!死!
    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永恆的問題。
  • 12星座的陰毒性格分析
    雙子座:厲鬼纏身雙子座的人爆陰毒時夠狠且絕不和解,即使對頭人跪地求饒也不會心軟。他們的投入程度非同小可,爆陰毒隨時變成全職工作。被雙子座的人全心全意出招對付時,與被厲鬼纏身沒有多大分別,要擺脫他們絕非易事。和解的機會跟中東和平一樣,有希望但是永遠沒有進展。
  • 河豚身上最好吃的是魚皮?NO,NO,NO!
    張賢亮的《綠化樹》、阿城的王二都是小說家言,還是看看國人的奇技淫巧吧:如在物質匱乏時期,國人便發明了一種「賽肥肉」的吃食:冬瓜去了皮,在水裡一汆,然後加醬油滾滾地燒開燒爛,入口即化,便有了肥肉的味道;再如,在大閘蟹還沒有像現在這般橫行的時候,人們便把雪碧兌上醋,說是有蟹的味道……
  • 在日本吃河豚是怎樣的體驗?
    抽空給大家匯報在日本吃河豚的體驗,本身就是一件很怪的事情吧。哈哈哈。而這次去日本的計劃之一就是要全面地在日本吃一次河豚。心願已經達成,所以一定要分享出來~好啦,先來普及一下,河豚雖然有劇毒,但其實經過合適的處理是可以吃的。
  • 大阪百年河豚店也撐不下去了!新世界又少了一個地標!
    那就是位於大阪·新世界的河豚料理店「つぼらや」!店門外巨大的紙糊的「河豚燈籠」與整個街道霓虹燈光交相輝映,全日本消費河豚最多的地方,就在大阪。能在大阪出彩的河豚店,必然在全日本也屬於高水準之列。日本只有持有河豚料理師的許可證的調理師,才被允許處理河豚。
  • 男子為了讓河豚鼓起來,竟拿吸管來吹氣,求問河豚心理陰影面積
    說起河豚,大家腦海裡浮現出來的大都是它們氣鼓鼓的模樣,甚至還被做成了表情包,可謂是相當可愛了。不過想要河豚膨脹卻並不是一件容易事兒,大家也是各出奇招。就像下面故事中的這位男子,他想出的方法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 與死神相伴的至尊美食:日本人吃河豚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對河豚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河豚體內含有劇毒,僅0.5毫克就能致人於死地,毒性相當於劇毒藥品氰化鈉的1250倍。都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英雄,但我覺得,第一個吃含劇毒的河豚的人才是真英雄,或許這第一個人就是日本人。日本食用河豚的歷史淵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至約2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日本考古學家從當時的貝冢裡發掘出河豚科魚類的骨頭。
  • 日本人與劇毒河豚的愛恨情仇
    拼死吃河豚——一命搏一命                                      ——中國民間歇後語正所謂,成功細中取,富貴險中求。歷史上中國人和日本人都喜歡吃河豚,因為世上美食千千萬,河豚基本上可以堪稱世間絕味。
  • 春帆樓記憶:4月河豚與馬關條約
    這就不得不提日本歷史上首任首相伊藤博文。山口縣正是伊藤博文的老家,而下關(舊稱馬關)與九州島隔海相望,扼守軍事要衝,介於軍港佐世保和廣島之間,被選為談判地點似乎再理想不過。問題似乎沒有這麼簡單。 今天的下關市,儼然一個河豚之鄉,不僅以河豚形象為吉祥物,而且神社裡也有供奉,就連下水道井蓋上都隨處可見河豚元素。在春帆樓前,就立有一座河豚雕像,其對面就是著名的「吃貨」伊藤博文半身像,不僅是河豚的忠實腦殘粉,更異想天開替小小日本吃下龐大的大清帝國。
  • 河豚!河豚!河豚!餐飲界「狠角色」來杭州!這家店吃了會上癮!
    很多吃貨聲稱自己啥都敢吃,可河豚還是不怎麼敢吃吧,聽說河豚有劇毒,而且沒有解藥,關鍵吃起來還很貴,突然新開一家河豚魚火鍋店,也就是普通火鍋的消費,讓大家十分好奇......星光大道的「拾裏海河豚主題火鍋」餐廳開業了,店名超級霸氣逼人,河豚魚在美食江湖上可是威名遠揚的狠角色,光聽到「拼死吃河豚」這句話,就知道有多好吃。吃過各種火鍋,這種無敵豪橫河豚火鍋吃過的就不多了。拾裏海一開業,就吸引了無數吃貨前去打卡,小姐姐們吃的不要太嗨哦。原來,不是小姐姐們拼,其實早就不用拼死吃河豚了。
  • 好吃 | 吃河豚究竟是怎樣的大冒險
    河豚調理師宮武尚弘將河豚擺成波浪的形狀,因為河豚肉的堅硬使這種切法成為可能(黃宇 攝)宮武尚弘自信地說,他的厚度才是河豚最佳的切法,「切得薄長,嚼頭不夠。在魚類當中,河豚的肉也許是最堅硬的一種,它的厚度只應切0.2釐米。也只有河豚才能擺出複雜的造型,他切出一浪趕過一浪的波紋,空出一個扇形區填著河豚皮上分出的幾層膠質,黑白相間仿佛捲起巨大的海浪,」魚刺越多的魚,肉質越軟。河豚沒有胸腔骨,全靠肌肉來保護內臟,所以它的肉質是很硬的。「宮武尚弘說。
  • 電影《正是河豚欲上時》殺青 明年河豚節開幕首映
    「阿姨,這是什麼呀」「這是河豚……」9月3號,電影《正是河豚欲上時》最後一場戲在「中國河豚島·揚中號」高鐵專列完成拍攝。經過22天的緊張拍攝,影片正式殺青。影片《正是河豚欲上時》由江蘇天禾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聯合出品,編劇兼導演磐石以「河豚元素」為線索
  • 冒著去見上帝的危險,也要吃河豚
    現在,你要是問他最羨慕誰,他一定會說是孫迅。因為她每一集片子裡都可以酣暢地吃吃吃。最近,我兒看了紀錄片《美味有毒》、《一方水土一方味,河豚不毒揚中人》之後,才放心讓我吃河豚。以前,每次見到河豚上桌,他是萬萬不準我碰的,生怕親娘去見了上帝,他會成為從此與歹毒後媽過招的倒黴蛋。
  • 日本民俗文化介紹(四十) 河豚料理
    為什麼河豚有劇毒日本人還拼死狂吃日本人對河豚的喜愛近乎狂熱,僅東京就有1500家店提供河豚,然而河豚有劇毒,在日本也曾毒死過不少人。科學吃河豚:制定吃河豚的規則,設立河豚廚師資格證      「下關春帆樓」是與日本河豚料理歷史一同走來的名店。
  • 臺灣電影《河豚》
    男主都喜歡河豚,但是都是女主在養河豚不好養,女主去請教店主因為換班,下班回家碰到前男主和另外一位女人躺在床上。上網出售剛買的河豚買河豚的男主再次確認女主流淚選擇離開,帶走自己帶來的河豚終於牽手河豚暗示了世上的愛情,而養河豚無疑就是經營愛情。但是真正的愛情都是雙方的深值在心裡的臺灣影視的取景幾乎都可以與《80年代的愛情》媲美。
  • 日料中的河豚是怎樣的?
    河豚不像壽喜燒那樣可低可高,因其肉質鮮美口感極佳,從一開始就只出現在中高端日料。河豚料理有多種烹飪方式,最為大眾所知的就是河豚刺身,手藝高的日料廚師切出的河豚刺身晶瑩剔透,薄可透光好似透明一般。河豚刺身河豚肉是魚肉中口感最好的,但現在食用的河豚和大多數人想的不太一樣。大多數人認為河豚是渾身刺圓鼓鼓的。
  • 歷史上真實的羋月是啥樣的?別再被電視劇騙了,她的陰毒讓人害怕
    然而電視劇與現實歷史有著很大的不同,《羋月傳》也不例外。身為執掌秦國大政36年的女子,她的處事方式以及性格的彪悍,是電視劇中無法傳達的,今天就跟大家說說,歷史上真正的羋月,到底有多可怕吧。第一個羋月的身世,《史記》中有明確的記載:「其先秦,姓羋氏」,說她是楚國人,應該是楚國的貴族,否則就不能嫁入秦國宮廷。
  • 在日本吃最新鮮正宗的河豚料理
    「拼死吃河豚」這句話,深深表達了吃貨勇猛的心。要命還是要美食?這麼難以抉擇的選擇題,到了霓虹國,去這三家河豚料理店,答案就是這麼簡單:命與美食,兩者兼得唄!河豚料理是眾所周知的美味,卻又因身有劇毒而讓人望而卻步。霓虹國的河豚料理廚師們都是經過嚴格的培訓並持有資格證,而且還會在客人食用之前自己先品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