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小斯琴高娃跨界當代藝術 與國寶級大師同參展

2021-01-09 環球網

近日,由當代藝術家章燕紫、呂越策劃的《機杼》當代藝術展正在國家級藝術館——蘇州金雞湖美術館展出。本次展覽以「機杼」為主題,邀請姜竹松、徐累、高茜、李榮林等三十位當代藝術家在回顧絲綢的發展史的基礎上,從自身的角度重新面對「破繭成蝶」的過程,展示了沉澱千年的絲蠶文化激發出的當代藝術家的創作靈感,精湛的絲織技藝與當代藝術對話。而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剛剛收官的史詩大戲《白鹿原》中出演「冷秋月」的演員小斯琴高娃此次更是以跨界藝術家的身份攜自己的獨立影像作品《wo》參加此次藝術展。

文藝女青小斯琴高娃玩轉當代藝術

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的小斯琴高娃在《楚漢傳奇》、《長沙保衛戰》等劇中均有出色表演,曾被網友戲稱為「戰地玫瑰」,而在近期好評不斷的《白鹿原》中飾演「原上最悲情的女人」冷秋月更是圈粉一票觀眾,被贊為「有顏值的演技派」。不過與劇中克制隱忍,溫柔賢惠的冷秋月不同,戲外的小斯琴高娃吟詩作畫手到擒來,跳舞彈琴樣樣精通,是個不折不扣的文藝女青年。而此次她受邀參展《機杼》當代藝術展,用作品《wo》來詮釋蠶與絲綢的美學意義,受到同去參展的藝術界大師和現場觀展群眾的高度認可與讚揚。

獲大師肯定 小斯琴高娃受邀參展

作為小斯琴高娃以小名南吉首次公開參展,她在生活中創作的作品一直受到本次策展人章燕紫及業內大師的肯定。也正是因為《機杼》這個主題籌備藝術展的契機,章燕紫女士傾力邀請小斯琴高娃來創作,才有了這次獨立影像的作品。她說:《機杼》開幕,歡喜中才敢與《白鹿原》道別,我是個膽小的人,害怕閃耀與奪目的事情,可心中又常常傾盆禮花,痛與歡喜柔軟與堅韌是共生體《wo》也如是……」可見她對「機杼」當代藝術展的重視,而她此次參展的作品《wo》是由一個獨立的長鏡頭完成,用黑白影像的方式呈現了幼小的蠶在她手掌中的狀態。

相關焦點

  • 當代藝術 國際發展態勢
    ——臺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YOUNG ART TAIPEI 2015於4月24日在臺北喜來登大飯店開幕。本屆博覽會在主展區「YAT展區」之外還為響應亞太地區對攝影作品收藏需求的增長,準備了特別的攝影系列活動「PHOTOEYE」,包括策展人與攝影者的直接對話以及專門的「當代攝影藝術論壇」等活動支撐本屆展會對攝影藝術的關注與推崇。
  • 2018臺灣藝術博覽會開幕 20餘家大陸藝術機構參展
    2018臺灣藝術博覽會開幕 20餘家大陸藝術機構參展 2018-09-07 17:43:5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藝術與財富跨界巔峰對話——當代藝術名家阮成森
    藝術與財富跨界巔峰對話——當代藝術名家阮成森
  • 「國寶級」演員斯琴高娃,氣場強大拍戲時無人敢出聲,這就是實力
    ,心灰意冷的回到了歌舞團,然而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兩年後,八一電影製片廠選中了斯琴高娃出演電影《歸心似箭》,這一次斯琴高娃一鳴驚人,被導演大大的讚賞,還挖她去八一電影製片廠做了一名專業演員。1982年,她出演的電影《駱駝祥子》讓她一戰成名,她把劇中的虎妞演繹的活靈活現,雖然不是專業演員出身,她卻超越了那個年代眾多的專業演員,更是憑藉此劇,她還獲得了金雞獎和百花獎兩項大獎。
  • 專訪 小斯琴高娃
    文 | 海洋 編輯 | 上官菲雲 2015年11月,《海洋訪談》欄目榮幸邀請到著名演員小斯琴高娃老師她一直是成長在藝術創作的環境中,一直堅持自己的夢想。十年磨一劍,她卻願意用一生去磨練一把真正屬於自己的寶劍。 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03表演系的小斯琴高娃,出生於內蒙古,最早2004年就開始了影視拍攝,作為2013年開年大戲《楚漢傳奇》,在全國各大衛視同一時間熱播。此劇總投資2.4億,由著名導演高希希執導,雲集了陳道明、何潤東、秦嵐、小斯琴高娃、孫海英、段奕宏等眾多實力明星。
  • 琴聲如歌 國寶級小提琴大師阿卡多9月再度來華
    他是當代最偉大的小提琴大師、小提琴教父。他是舉世公認的「當代帕格尼尼」。他是義大利總統勳章獲得者、國寶級小提琴大師。在暌違十多年後,世界樂壇一代宗師阿卡多再度訪華,將於9月23日在北京音樂廳為中國觀眾獻上一場經過精心挑選的旋律優美的「琴聲如歌音樂會」。屆時,大師不僅演奏《卡門狂想曲》、《威尼斯狂歡節》等小提琴精品,還將專為中國觀眾獻演《梁祝》選段。   阿卡多是我國音樂愛好者熟悉和喜歡的名字。
  • 著名茶人戎新宇帶您跨界玩茶與當代藝術!
    ➣看上去很扯的當代藝術,早已超越了其表達形式。當代藝術通過具象化的圖形、裝置、色彩去表達更多的思想。➣時代賦予了當代藝術新的定義和手段,去表達再現我們的世界。繪畫是當代藝術最直接的表現,但當代藝術不局限於繪畫,包括行為藝術、裝置藝術。
  • 瀘州老窖·國窖1573×當代藝術檔案庫「當代即未來」藝術公益項目...
    、騰業控股集團董事長丁大立等,大家齊聚於此,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見證當代藝術檔案庫發展的裡程碑盛事,暢想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的美好未來。而巧合的是,與之「聯姻」的當代藝術檔案庫是託於中國國家畫院和國家發改委兩個平臺的國家公益性質的當代藝術服務機構,致力於收藏及保存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文獻外,參與推動國家文化創意產業持續發展。
  • 藝術萬歲 | 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參展藝術家
    在雙年展主席保羅·巴拉塔(Paolo Baratta)公開的120位主題展參展藝術家名單中,藝琳發現了六位中國藝術家的名字,包括耿建翌、關小、郝量、劉建華、劉野、周滔(音譯)。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邱志傑在邱志傑邀請的參展藝術家名單中,除了當代藝術界熟知的鄔建安、湯南南之外,汪天穩其實是一位從事皮影雕刻藝術50多年的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 姚惠芬則是一位蘇繡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 全球33家畫廊參展,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開幕
    12月16日上午,首屆尚天河·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以下簡稱「藝博會」)在海心沙開幕。藝博會邀請到來自全球33家一線畫廊參展,讓優秀藝術作品打破邊界匯聚羊城。作為天河區重點打造的城市文化品牌——尚天河文化季的精品活動,本屆藝博會將設畫廊、公共藝術、影像和論壇四個單元,通過展現作品、分享意見全方位提升天河區的藝術氛圍。
  • [藝術跨界]宋洋美術+本田汽車跨界合作
    宋洋在〈Time Out Beijing 〉長期[8年]開設美術專欄,採訪並創作了北京各個階層人物的生活側影,作品曾被國內外眾多媒體轉載。他還應邀參與奔馳、Swarovski、NIKE、HUGO BOSS、Tiger Beer、羽西等多個國際品牌的創作和設計活動。近年,宋洋活躍於中國當代藝術的創作之中,作品獨樹一幟。在國際拍賣中更是拍出145萬的成績,在尤倫斯美術館的講座中被譽為青年意見領袖。
  • 「博物館@當代藝術跨界系列II」——「永遠有多遠」盛大開幕
    9月12日,由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聯合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聯合舉辦的「博物館@當代藝術跨界系列II」---「永遠有多遠」盛大開幕,這是繼2018年「女神的裝備」後「博物館@當代藝術」跨界系列項目的第二個展覽。
  • 全球33家畫廊參展,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今日開幕
    12月16日上午,首屆尚天河·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以下簡稱「藝博會」)在海心沙開幕。藝博會邀請到來自全球33家一線畫廊參展,讓優秀藝術作品打破邊界匯聚羊城。本次藝博會以「藝術共同體」為宗旨與理念,希望通過藝術的形式,闡述一個極其包容的態度。展方邀請到來自亞洲、歐洲、美洲的一線畫廊,為廣州本土畫廊提供了一個和國內外畫廊交流的平臺,希望為廣州當代藝術及其生態發展創造更多契機。除畫廊單元外,藝博會還設置公共藝術單元、影像放映單元和論壇單元。
  • 2019上海藝博會參展畫廊介紹——歐古軒藝術空間
    歐古軒藝術空間是一家有著海外背景投資創立,崇尚藝術&商業,擁有國際化視野, 且不遵循時代的潮流,同時擁有高效執行推進落地及資源整合能力的藝術商業運營機構。機構項目位於廈門·深圳,代理著優秀的國際國內當代藝術家的作品。
  • 《藝術登陸新加坡》博覽會公布參展畫廊和藝術家名單
    2010年12月1日訊:以亞太地區藝術和市場為中心的亞洲全新的主要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Stage Singapore(藝術登陸新加坡)今天公布了首屆展會的參展畫廊和部分藝術家名單。定於2011年1月12日在標誌性的濱海灣金沙會展中心開幕,藝術登陸新加坡將有國際上100多家著名或正在崛起的畫廊參加,展示亞洲藝術創作中最精彩和令人興奮的部分。定位於一個國際性展會,與此同時,兼顧亞太地區畫廊與經過精心選擇的西方畫廊的數量平衡,Art Stage Singapore (藝術登陸新加坡)的參展畫廊來自十九個國家。
  • 2020藝術未來在臺北 當代新銳掀風潮
    「當代新銳藝術展區」,限定40歲以下新生代藝術家始能參展,擴大推廣新興藝術家進入市場,讓當代藝術在藝術未來博覽會亮相。再者,本屆大會特別企劃「百寶圖」,邀請60位青年藝術家,包含輔結束的2019年高雄「漾」藝術博覽會的參展藝術家,為喜愛藝術,更愛新藝的藏家們,獻上超過三百件令人驚奇的新創作品。
  • 「藝術之都」巴黎大皇宮藝術沙龍,張天志受邀參加
    大皇宮藝術沙龍始於1901年,承襲了此前兩個多世紀的法國藝術沙龍傳統,將古典、現代與當代、大師與新銳、傳統與異類匯聚在同一穹頂之下。其中豐富多元的創作理念、風格、樣式,將體現出當代法國及世界藝術創作的最高水平。」
  • 深圳「萬一」首展:當古陶、拓片「相遇」當代藝術
    展覽以現當代藝術作品與古代藝術作品共容同一場域的方式,強調它們在主題脈絡中的內在邏輯,提供觀眾以新的觀看視角,使作品在不同語境下得到全新詮釋。 通過通道內部暗房呈現了此次展覽當代部分的聚焦作品《圓》。梁紹基一直在構建一種蠶絲——「禪詩」的藝術,他把蠶絲作為自然帶到了冰冷的現成品中,蠶絲纏繞在中間空心的圓環鏡面上,玉壁一般,闡釋藝術家完整的生命歷程。觀眾需要通過牆上的孔洞進行觀看,這種特殊空間場域的構建和非傳統的觀看方式,給作品開啟了全新視角。
  • 首屆廣州當代藝博會圓滿落幕 參展畫廊暢談「初體驗」
    12月20日,為期4天首屆廣州當代藝博會即將落下帷幕之際,十位參展畫廊、藝術機構代表匯聚一堂,暢談此次來廣州參加首屆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初體驗」。藝博會藏家群體呈現年輕化趨勢截至本屆當代藝博會結束,多家參展畫廊給出了高度評價。當代唐人藝術中心相關負責人趙軼表示,廣州當代藝博會從展牆搭建到燈光設計,沒有出現過任何紕漏,這讓我們感受到了主辦方的專業和用心。
  • VOL.79活動丨在秋到來之前,收下帝都這份藝術攻略
    這裡還有超過 20 個遊戲的經典場景極致還原,多款視錯覺小遊戲提供試玩,更有諸多視錯覺相關影片與圖書帶你揭開其中奧秘。達·文西與其藝術群體的繪畫將形成不同維度的對話,既可直面大師原作,又能進一步了解大師及其傳派之間的師承關係,全面且深入地理解達·文西的藝術,了解他對後世的巨大影響。在大多數人的意識裡樂高或許只是一種積木玩具,而在腦洞大開的人眼裡,樂高真的無所不能!只要擁有無窮無盡的想像力,這一粒粒簡簡單單的小方塊就可以幻化成各種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