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明星還是演員,只要扯上流量一詞,便會給人一種貶低的意思。
避諱,是很多藝人的立場;鄙夷,是很多網友的態度。
有些藝人甚至想擺脫「流量」的稱號;
但也有些藝人羨慕著「流量」明星。
流量在一些人的認知裡,指的就是那些受歡迎的卻沒實力的藝人。
而德雲社自打爆火以來,相聲演員就開始拍綜藝,拍電影,從相聲演員到偶像愛豆,這種反轉讓很多人感到不適應。
最近德雲社新出了一檔綜藝節目《德雲鬥笑社》,更是讓網友們震驚,一群相聲演員居然單獨拍起了綜藝節目?!
1
相聲演員進軍娛樂圈,該貶?
12月28日,現代快報發布了這樣一條微博,「南京德雲社最近有點火,當相聲擁抱流量能走多遠?」
相聲與流量掛上了號,這一話題頓時在網上引起熱議。
自從2015年的《歡樂喜劇人》開播以來,喜劇便開始受觀眾追捧,從老到少,不分任何年齡段,全部都是喜劇迷。
歡樂喜劇人的火爆程度,讓喜劇綜藝開啟了新的大門,緊接著便出現了笑傲江湖、德雲鬥笑社。
聽相聲成了當代年輕人消遣解壓的方式之一。
原本走向大眾視野的相聲卻逐漸發生這變化,從德雲社走紅的相聲演員開始接起綜藝。
這似乎不同於以往的相聲演員,現在的相聲演員更趨向於「偶像愛豆」。
每個相聲演員都有了自己的粉絲團體,打榜應援已經不再是明星演員的專利。
德雲社裡的相聲演員張雲雷,人氣甚至是要超越了一些偶像明星。
粉絲為了自家的角兒開始互撕也變得極為常見。
相聲文化一度變成飯圈文化,德雲女孩的瘋狂程度完全不亞於迷戀愛豆的追星女孩。
有些網友認為,搞相聲就搞相聲,拍綜藝拍電影又不是相聲演員該幹的事。
相聲演員變得越來越偶像化,這讓一些網友不得不感到疑惑,追求流量的相聲界究竟還能走多遠?
其實流量並非只是個貶義詞,流量越大只能說明受歡迎度就越高。
流量的存在本身並不壞,如何合理利用流量才是最重要的。
以往的相聲恐怕只有在春晚聽聽而已,要說普遍倒是一點都沒有。
那個時候的相聲是衰落的,如果一直停留在以往的方式,恐怕直至今日相聲還是在角落裡默默無聞。
再香的酒也怕巷子深。
如今因為流量的加持,相聲越來越受人關注。
有網友評論:
「最近看了德雲鬥笑社,原本對相聲一無所知的我知道了相聲說學逗唱捧哏逗哏,雖然說不上了解全貌,至少德雲社讓我知道了相聲這門藝術。」
「通過德雲社才知道什麼是捧哏逗哏,才知道原諒相聲演員也要起早貪黑,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能完成的事。」
其實相聲擁抱流量並非是都是壞事,依靠流量的傳播,讓更多人了解到相聲,也是一門傳承。
全民聽相聲總好過於只有老人聽;
全中國聽相聲總好過於只有相聲迷聽。
與其蹲守原地默默無聞,不如走向大眾讓全民了解。
偶像派相聲的興起,恰恰也說明了,傳統藝術在網際網路時代中的不斷地融合與發展;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與適應力。
2
流量雖然當道,但依然要不驕不躁。
在德雲社,如果說非要選一個當紅相聲演員,嶽雲鵬是當仁不讓。
《歡樂喜劇人》第二季中,嶽雲鵬逐漸進入觀眾視野,「賤萌」的形象讓他收穫了不少好感。
更是靠著一首《五環之歌》成功出圈。
自此之後,電影,電視劇,綜藝通通向他砸來。
客串大鵬電影的《煎餅俠》,在《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飾演對燕子愛得死去活來的深情豬頭;
在《極限挑戰第五季》以及第六季的綜藝節目中擔任長期嘉賓,更是在最近幾年主演了《鼠膽英雄》《祖宗十八代》等多部電影。
郭德綱說過一句話:「凡是德雲社火的孩子,頭一個從高老師開刀,先罵完高峰再膨脹。」
嶽雲鵬也是如此,剛火的時候,嶽雲鵬免不了膨脹一次。
德雲社有個不成文的規矩,輩分大的出場順序越靠後,而高峰卻在嶽雲鵬後面出場。
嶽雲鵬在回家的路上跟媳婦談起了這件事:
「我現在也火了,高峰老師沒我火,憑什麼他在我後頭呢。」
剛說完這句話嶽雲鵬媳婦就給了他一巴掌。
「你瘋了,要死啊,你忘了你是怎麼走到今天的?」
這一巴掌瞬間把嶽雲鵬打醒了,嶽雲鵬立馬找了師父郭德綱,談起這件事,也被郭德綱好好教育了一頓。
「你現在被觀眾喜歡,你自己清楚有多少是因為自己的能力,有多少是因為德雲社的金字招牌,找你拍電影拍綜藝,離開了德雲社三個字,還有幾個人會找你拍電影?」
看不起高峰,是德雲社每個相聲演員膨脹的開始。郭德綱不止一次強調過這句話。
但高峰是老藝術家,是看家的角兒,每個進德雲社的都要經過高峰教導一番,才能決定他能不能被郭德綱和于謙收做徒弟。
郭德綱對嶽雲鵬說:
「高峰比你們的活瓷實,人老實,聽人家是聽的滋味,聽你們是解渴。」
「你們是涼白開,高老師是葡萄酒,不是每個人都能喝酒的,你不能用臺上一時的效果來權衡。」
而嶽雲鵬被師父教育後的第二天便發了個微博,緊接著郭德綱發了一句暗含深意的古話,鄭敏也隨之評論。
這樣長達兩小時的一番談論,嶽雲鵬自此便謹遵師言,不再膨脹,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
作為當時德雲社最火的相聲演員,為了避免嶽雲鵬的膨脹,郭德綱更是為愛徒操碎了心。
每當看到嶽雲鵬上臺,來自五湖四海成千上萬的觀眾齊聲吶喊,郭德綱就忍不住開心,開心之餘又忍不住擔心。
他怕嶽雲鵬因為這點成就便開始自我膨脹:
「我捨不得這麼好的一塊材料因為膨脹毀了,自己又捨不得說,害了他一輩子。」
在郭德綱的人生經歷中,見識過太多人死在了膨脹上,他們認為一時的紅火就是成功。
節目《以德服人》裡,郭德綱再次教育了嶽雲鵬,並反覆提出一個關於報紙和元青花的故事。
上好的元青花瓷器在運輸過程中容易碎,便在裝元花瓷的箱子中放了許多報紙。
時間久了報紙便覺得自己和元青花一樣的價錢,和元青花坐在同一輛車,去往同一個地方,都是同一個位置。
可當掏出元青花時,元青花還是那個上好的瓷器,而報紙依然還是報紙。
郭德綱不希望嶽雲鵬做那個報紙,因為一時的成就沾沾自喜,他更希望嶽雲鵬做那個沉得住氣的元青花。
節目中,郭德綱毫不避諱說嶽雲鵬是德雲社的中流砥柱。
「在影視圈叫當紅炸子雞」
當紅炸子雞是什麼?其實這種稱號是就是現在「流量」的意思。
因為有超高的流量,所以當紅炸子雞。
既拍電影,又說相聲,還做主持,名聲大漲。
但是在這個流量時代,更要不驕不躁,沉得住氣,不然會被自己的膨脹害死。
正如郭德綱所言,不要做那個報紙,而要做那個上好的元青花瓷器。
3
相聲如果失去流量,能存活多久?
相聲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相聲演員卻被捧成了「偶像愛豆」。
精明如郭德綱,他能不知道相聲擁抱流量帶來的利與弊?
不,正是因為他知道,相聲和流量的捆綁會讓相聲走的更久,才出現了《德雲鬥笑社》這檔節目。
他不光知道相聲能依靠流量走,他更知道每個徒弟會因為「偶像」變得膨脹。
所以走這條路,極有風險,但如果不走,相聲便有可能停止發展。
郭德綱太清楚了這條路會發生什麼。
《德雲鬥笑社》中,郭德綱為了防止徒弟們在追捧中迷失自我,便組織了一場德雲家宴,利用每道菜的名字指出了各個徒弟的問題。
一道香蕉燉西紅柿,評語為:相聲演員成了偶像,都膨脹了。
這直接點出了秦霄賢的問題。
一道月餅燉桔子瓜,評語為:上節目太多,業務水平明顯下降。
孟鶴堂坦言自己上節目確實不少,業務水平也有所下降。
秦霄賢再次站起表示自己業務水平一直不行。
一道巧克力蒸茄子,評語為:整天蹦迪機場走秀,整的像個愛豆一樣。
張九齡也承認這是自己的問題。
一頓德雲家宴吃的所有人苦不堪言。
而這作為師父郭德綱的提醒,確實讓他們有所認清自己。
其實郭德綱很清楚,流量帶來的不止是讓觀眾聽相聲,也使相聲演員迷失自我,過度膨脹。
如果不加以提醒,極有可能害了他們。
但如果失去流量,相聲還能走多遠?
其實失去流量就相當於失去宣傳。
這就和為什麼售賣產品要找名人代言一樣,相聲也需要有流量傳播,有名人「代言」。
郭德綱在《以德服人》中說的很清楚,相聲界目前看似火爆,實則虛假繁榮。
因為這都是靠流量掩蓋的事實。
「靠相聲賺錢的」
「沒有幾家」
嶽雲鵬直言說沒見過靠相聲養家的,郭德綱給出了答案,因為沒有,所以才看不見。
假如相聲失去流量,也就相當於失去宣傳。
而聽相聲的恐怕只有北京天津南京的相聲迷。
傳承的前提是存活。
天津一相聲演出,六段相聲,三段罵郭德綱,四段是郭德綱的相聲。
對此,郭德綱只說了一句:「理解,誰都得吃飯。」
相聲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保護,可怎麼保護?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相聲還是一成不變,跟不上時代,滿足不了觀眾需求,它自己就會走向滅亡。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生來就在市井間,流傳不下去,那麼也終將自生自滅。
所幸,現在的相聲依然有觀眾捧場,不管德雲社的相聲擁不擁抱流量,但至少相聲演員火了,相聲也受到了重視,頑強地存活著。
這種存活,是傳統藝術與新時代結合的一種傳遞與生長。
這種存活,宣告了相聲界沒有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它依然有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