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名聲鵲起:相聲擁抱流量,是相聲被玷汙了?

2020-11-04 臻臻臻臻智

不論是明星還是演員,只要扯上流量一詞,便會給人一種貶低的意思。


避諱,是很多藝人的立場;鄙夷,是很多網友的態度。


有些藝人甚至想擺脫「流量」的稱號;

但也有些藝人羨慕著「流量」明星。


流量在一些人的認知裡,指的就是那些受歡迎的卻沒實力的藝人。


德雲社自打爆火以來,相聲演員就開始拍綜藝,拍電影,從相聲演員到偶像愛豆,種反轉讓很多人感到不適應。


最近德雲社新出了一檔綜藝節目《德雲鬥笑社》,更是讓網友們震驚,一群相聲演員居然單獨拍起了綜藝節目?!


1



相聲演員進軍娛樂圈,該貶?


12月28日,現代快報發布了這樣一條微博,「南京德雲社最近有點火,當相聲擁抱流量能走多遠?」



相聲與流量掛上了號,這一話題頓時在網上引起熱議。


自從2015年的《歡樂喜劇人》開播以來,喜劇便開始受觀眾追捧,從老到少,不分任何年齡段,全部都是喜劇迷。


歡樂喜劇人的火爆程度,讓喜劇綜藝開啟了新的大門,緊接著便出現了笑傲江湖、德雲鬥笑社。


聽相聲成了當代年輕人消遣解壓的方式之一。


原本走向大眾視野的相聲卻逐漸發生這變化,從德雲社走紅的相聲演員開始接起綜藝。


這似乎不同於以往的相聲演員,現在的相聲演員更趨向於「偶像愛豆」。


每個相聲演員都有了自己的粉絲團體,打榜應援已經不再是明星演員的專利。


德雲社裡的相聲演員張雲雷,人氣甚至是要超越了一些偶像明星。



粉絲為了自家的角兒開始互撕也變得極為常見。


相聲文化一度變成飯圈文化,德雲女孩的瘋狂程度完全不亞於迷戀愛豆的追星女孩。


有些網友認為,搞相聲就搞相聲,拍綜藝拍電影又不是相聲演員該幹的事。


相聲演員變得越來越偶像化,這讓一些網友不得不感到疑惑,追求流量的相聲界究竟還能走多遠?


其實流量並非只是個貶義詞,流量越大只能說明受歡迎度就越高。


流量的存在本身並不壞,如何合理利用流量才是最重要的。


以往的相聲恐怕只有在春晚聽聽而已,要說普遍倒是一點都沒有。


那個時候的相聲是衰落的,如果一直停留在以往的方式,恐怕直至今日相聲還是在角落裡默默無聞。


再香的酒也怕巷子深。


如今因為流量的加持,相聲越來越受人關注。


有網友評論:

「最近看了德雲鬥笑社,原本對相聲一無所知的我知道了相聲說學逗唱捧哏逗哏,雖然說不上了解全貌,至少德雲社讓我知道了相聲這門藝術。」


「通過德雲社才知道什麼是捧哏逗哏,才知道原諒相聲演員也要起早貪黑,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能完成的事。」



其實相聲擁抱流量並非是都是壞事,依靠流量的傳播,讓更多人了解到相聲,也是一門傳承。


全民聽相聲總好過於只有老人聽;

全中國聽相聲總好過於只有相聲迷聽。


與其蹲守原地默默無聞,不如走向大眾讓全民了解。


偶像派相聲的興起,恰恰也說明了,傳統藝術在網際網路時代中的不斷地融合與發展;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與適應力。



2


流量雖然當道,但依然要不驕不躁。


在德雲社,如果說非要選一個當紅相聲演員,嶽雲鵬是當仁不讓。


《歡樂喜劇人》第二季中,嶽雲鵬逐漸進入觀眾視野,「賤萌」的形象讓他收穫了不少好感。



更是靠著一首《五環之歌》成功出圈。


自此之後,電影,電視劇,綜藝通通向他砸來。


客串大鵬電影的《煎餅俠》,在《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飾演對燕子愛得死去活來的深情豬頭;


在《極限挑戰第五季》以及第六季的綜藝節目中擔任長期嘉賓,更是在最近幾年主演了《鼠膽英雄》《祖宗十八代》等多部電影。



郭德綱說過一句話:「凡是德雲社火的孩子,頭一個從高老師開刀,先罵完高峰再膨脹。」



嶽雲鵬也是如此,剛火的時候,嶽雲鵬免不了膨脹一次。


德雲社有個不成文的規矩,輩分大的出場順序越靠後,而高峰卻在嶽雲鵬後面出場。


嶽雲鵬在回家的路上跟媳婦談起了這件事:

「我現在也火了,高峰老師沒我火,憑什麼他在我後頭呢。」


剛說完這句話嶽雲鵬媳婦就給了他一巴掌。


「你瘋了,要死啊,你忘了你是怎麼走到今天的?」


這一巴掌瞬間把嶽雲鵬打醒了,嶽雲鵬立馬找了師父郭德綱,談起這件事,也被郭德綱好好教育了一頓。


「你現在被觀眾喜歡,你自己清楚有多少是因為自己的能力,有多少是因為德雲社的金字招牌,找你拍電影拍綜藝,離開了德雲社三個字,還有幾個人會找你拍電影?」


看不起高峰,是德雲社每個相聲演員膨脹的開始。郭德綱不止一次強調過這句話。


但高峰是老藝術家,是看家的角兒,每個進德雲社的都要經過高峰教導一番,才能決定他能不能被郭德綱和于謙收做徒弟。


郭德綱對嶽雲鵬說:

「高峰比你們的活瓷實,人老實,聽人家是聽的滋味,聽你們是解渴。」

「你們是涼白開,高老師是葡萄酒,不是每個人都能喝酒的,你不能用臺上一時的效果來權衡。」


而嶽雲鵬被師父教育後的第二天便發了個微博,緊接著郭德綱發了一句暗含深意的古話,鄭敏也隨之評論。



這樣長達兩小時的一番談論,嶽雲鵬自此便謹遵師言,不再膨脹,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


作為當時德雲社最火的相聲演員,為了避免嶽雲鵬的膨脹,郭德綱更是為愛徒操碎了心。


每當看到嶽雲鵬上臺,來自五湖四海成千上萬的觀眾齊聲吶喊,郭德綱就忍不住開心,開心之餘又忍不住擔心。


他怕嶽雲鵬因為這點成就便開始自我膨脹:

「我捨不得這麼好的一塊材料因為膨脹毀了,自己又捨不得說,害了他一輩子。」



在郭德綱的人生經歷中,見識過太多人死在了膨脹上,他們認為一時的紅火就是成功。


節目《以德服人》裡,郭德綱再次教育了嶽雲鵬,並反覆提出一個關於報紙和元青花的故事。


上好的元青花瓷器在運輸過程中容易碎,便在裝元花瓷的箱子中放了許多報紙。


時間久了報紙便覺得自己和元青花一樣的價錢,和元青花坐在同一輛車,去往同一個地方,都是同一個位置。


可當掏出元青花時,元青花還是那個上好的瓷器,而報紙依然還是報紙。


郭德綱不希望嶽雲鵬做那個報紙,因為一時的成就沾沾自喜,他更希望嶽雲鵬做那個沉得住氣的元青花。


節目中,郭德綱毫不避諱說嶽雲鵬是德雲社的中流砥柱。


「在影視圈叫當紅炸子雞」



當紅炸子雞是什麼?其實這種稱號是就是現在「流量」的意思。


因為有超高的流量,所以當紅炸子雞。


既拍電影,又說相聲,還做主持,名聲大漲。


但是在這個流量時代,更要不驕不躁,沉得住氣,不然會被自己的膨脹害死。


正如郭德綱所言,不要做那個報紙,而要做那個上好的元青花瓷器。




3


相聲如果失去流量,能存活多久?


相聲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相聲演員卻被捧成了「偶像愛豆」。


精明如郭德綱,他能不知道相聲擁抱流量帶來的利與弊?


不,正是因為他知道,相聲和流量的捆綁會讓相聲走的更久,才出現了《德雲鬥笑社》這檔節目。


他不光知道相聲能依靠流量走,他更知道每個徒弟會因為「偶像」變得膨脹。


所以走這條路,極有風險,但如果不走,相聲便有可能停止發展。


郭德綱太清楚了這條路會發生什麼。


《德雲鬥笑社》中,郭德綱為了防止徒弟們在追捧中迷失自我,便組織了一場德雲家宴,利用每道菜的名字指出了各個徒弟的問題。


一道香蕉燉西紅柿,評語為:相聲演員成了偶像,都膨脹了。

這直接點出了秦霄賢的問題。



一道月餅燉桔子瓜,評語為:上節目太多,業務水平明顯下降。


孟鶴堂坦言自己上節目確實不少,業務水平也有所下降。



秦霄賢再次站起表示自己業務水平一直不行。



一道巧克力蒸茄子,評語為:整天蹦迪機場走秀,整像個愛豆一樣。

張九齡也承認這是自己的問題。



一頓德雲家宴吃的所有人苦不堪言。


而這作為師父郭德綱的提醒,確實讓他們有所認清自己。


其實郭德綱很清楚,流量帶來的不止是讓觀眾聽相聲,也使相聲演員迷失自我,過度膨脹。


如果不加以提醒,極有可能害了他們。


但如果失去流量,相聲還能走多遠?

其實失去流量就相當於失去宣傳。


這就和為什麼售賣產品要找名人代言一樣,相聲也需要有流量傳播,有名人「代言」。


郭德綱在《以德服人》中說的很清楚,相聲界目前看似火爆,實則虛假繁榮。


因為這都是靠流量掩蓋的事實。


「靠相聲賺錢的」

「沒有幾家」



嶽雲鵬直言說沒見過靠相聲養家的,郭德綱給出了答案,因為沒有,所以才看不見。



假如相聲失去流量,也就相當於失去宣傳。


而聽相聲的恐怕只有北京天津南京的相聲迷。


傳承的前提是存活。


天津一相聲演出,六段相聲,三段罵郭德綱,四段是郭德綱的相聲。


對此,郭德綱只說了一句:「理解,誰都得吃飯。」



相聲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保護,可怎麼保護?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相聲還是一成不變,跟不上時代,滿足不了觀眾需求,它自己就會走向滅亡。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生來就在市井間,流傳不下去,那麼也終將自生自滅。



所幸,現在的相聲依然有觀眾捧場,不管德雲社的相聲擁不擁抱流量,但至少相聲演員火了,相聲也受到了重視,頑強地存活著。


這種存活,是傳統藝術與新時代結合的一種傳遞與生長。


這種存活,宣告了相聲界沒有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它依然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相關焦點

  • 德雲社五大流量相聲演員,誰的相聲功底最好?
    德雲社在娛樂圈現在是有很高的知名度,不得不說,作為德雲社的創始人,郭德綱功不可沒,能在傳統相聲的基礎上,加入現代元素,或者是通過綜藝等方式,將相聲發揚光大,這一點真的是挺難得。,尤其是這「五大流量」相聲演員,也是為德雲社的「江湖地位」立下了汗馬功勞。
  • 在開不了張的相聲園,德雲社辦了場「相聲101」
    這為它帶來了天然的流量和看點,也為相聲的出圈帶來了新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在創新的形式下,它的核心理念,其實是「舊」的。《德雲鬥笑社》的節目主題為競選德雲社「一哥」,節目內容也以德雲社的內部考核為主。,然後德雲社敏感地感受到受眾群體的變化,對成員進行了偶像化包裝,再藉助「德雲女孩」把內容輸出至圈外,相聲演員則順勢晉升為流量明星。
  • 相聲演員為迎合粉絲另闢蹊徑 相聲與流量掛鈎未來會怎麼樣
    最近的微博熱搜上出現了一個話題:南京德雲社火了,當相聲擁抱流量能走多遠?「德雲女孩」,愈發趨於「飯圈」的她們對德雲社的相聲演員們各種花式追捧,粉絲群體也在不斷壯大。如今張雲雷為德雲社做了個示範,嘗到了甜頭後,德雲社其他相聲演員也相繼走上了吸引流量這條路,幾年來他們的演出票價不斷被炒到高價,單曲綜藝不斷,熱度直逼很多一線的流量明星。
  • 探討|現在的相聲真的是在流量海洋裡乘風破浪嗎?
    事情是這樣的,今早看到一條來自時代快報和相聲相關的熱搜話題-當相聲擁抱流量能走多遠?好像從2018年開始,就有很多人說到德雲社的相聲演員開始不以相聲為主了,越來越像一個造星工廠了,而捧起來的演員越來越像流量明星,有顏值沒技術。那麼張鶴倫、郎鶴炎這對搭檔是超綱推送的組合嗎?好了,那麼今天我們就聊一聊相聲真的是在流量海洋裡乘風破浪嗎?
  • 探討|現在的相聲真的是在流量海洋裡乘風破浪嗎?
    事情是這樣的,今早看到一條來自時代快報和相聲相關的熱搜話題-當相聲擁抱流量能走多遠?4、擁抱流量的相聲可以走多遠?德雲社變成研究樣板德雲社相聲的研究樣板,說明它的體量和顯著性比較佔優。那麼,我們來看看德雲社的體量。
  • 不說相聲的德雲社
    「三俗」也超出相聲專業圈範圍,成為了至今被大眾廣泛沿用的調侃。「反三俗」事件再次驗證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舊勢力團結一致的激烈反對,是新勢力加冕的最後一步。「反三俗」後德雲社進一步鞏固地位,開啟了長達十多年的相聲統治生涯。2019年,在華山之巔穩坐已久的德雲社,又一次遭遇了「反三俗」。
  • 秦霄賢孫九香被拆分,德雲社終是輸給了流量,相聲變味了
    有消息稱,尚九熙的志向是好好說相聲,磨鍊自己的基本功,不管功力進度如何,最終目標是相聲大師。而搭檔九華則不同,想走流量路線,吃人設CP紅利。價值觀的不同讓二人沒辦法走下去。另一種則是靠流量炒作人設博出位。其實近幾年回顧德雲社的運作,就不難看出來,走流量路線已經成為主流。
  • 德雲社被吐槽變成「流量社」,相聲真人秀變成一鍋大雜燴
    沒有好相聲作品。,「走流量路線」也是被吐槽的一個話題點。 「流量」並不見得是一件壞事,說明有人喜歡和關注,在眼球經濟時代,流量就是成功的保證。但也是一把雙刃劍,就像郭德綱親自點評的秦霄賢:手藝還沒學會,人倒是先紅起來了。
  • 德雲社全能的相聲演員,果然說相聲才是副業!
    德雲社大部分演員說相聲才是副業,真正賺錢的在其他領域。德雲社純粹靠相聲當主業,而且一腦門子鑽進去,其他領域基本上玩不轉的人,大概只有高峰等少數幾人。因為高峰是屬於綜藝影視都不玩的人,而這兩個領域其實來錢遠比說相聲容易,郭德綱于謙嶽雲鵬的大頭收入也是綜藝影視領域。相聲商演其實沒那麼賺錢,是典型的虛假繁榮,郭德綱于謙做商演的目的,也是維繫自己的知名度和曝光度,立穩了相聲壟斷者的人設,然後再去其他領域賺快錢。
  • 德雲社的2020:封箱大半年無演出,相聲演員流量化加劇
    德雲社的頭部相聲演員參加綜藝節目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這也是德雲社相聲演員加速流量化的一種方式。德雲社之所以能火這麼久,在於積極地擁抱流量 。從郭德綱到嶽雲鵬再到秦霄賢,這一方式屢試不爽。「雲鶴九霄」的成員有了基礎的業務能力,然後由郭德綱或者其他師兄帶著參加節目錄製,德雲社形成了自己的「捧人方法論」。
  • 德雲社相聲演員懟觀眾被喝彩,「飯圈」對相聲意味著什麼?
    喝彩的女觀眾,代表著觀眾和有些相聲演員的新關係:她們喜歡的超出了相聲,可能更指向個人;她們未必是相聲發燒友,更是追隨愛豆的粉絲。全文1900字,閱讀約需4分鐘 繼張雲雷後,又有相聲演員在輿論場「攤上事」。有熱傳視頻顯示,德雲社相聲演員孫九香在演出中公開懟觀眾:「要聽就等一會兒,你要不聽了就出去。」
  • 德雲社是大IP,小劇場就是相聲演員,打造私域流量池的第一步
    郭德綱經過了二十多年的苦心經營和打造,如今德雲社三個字已經成為了一塊金字招牌,具備了無與倫比的品牌效應,這是在相聲市場上,郭德綱可以招兵買馬的關鍵。為什麼觀眾會如此的相信德雲社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在德雲社如果沒有一定的實力和水平,是沒有資格上臺表演的,「一招鮮吃遍天」在德雲社根本行不通。郭德綱曾經在節目中表示,學員需要掌握五十段相聲,才有上臺表演的資格。于謙接著補充道,這五十段相聲,每次表演都必須要有新東西在裡邊,不能每次表演都一模一樣,這樣也不行。
  • 郭德綱救不了相聲!沒有流量演員難賣票,德雲社緊急修改節目單
    ,黃宏,宋丹丹,範偉等人退出舞臺,現在的小品已經全方位被相聲所壓制。可能許多人還不信,可是你看看現在德雲社的實際情況,就會明白現在的德雲社看似火爆,但是火的只是德雲社的演員,跟相聲無關,也跟藝術無關。10月16號的時候,德雲社公布了新一周的節目單,也開啟了售票。
  • 郭德綱接受採訪語出驚人,流量才是相聲的正道,藝術圈必須這樣走
    這些年輕粉絲有個特點,她們來德雲社並不是為了相聲,而是為了自己喜歡的演員,換句話說,這些人也不在意演員在臺上的表現,只要能看見演員就夠了。如今的德雲社演員,其實也跟流量明星沒有什麼區別了。9月29號,郭德綱接受了人民文娛的專訪,面對記者的鏡頭,郭德綱可謂是語出驚人,說流量才是相聲的正道。郭德綱的這番話確實讓網友很吃驚,因為在很多人看來,流量跟傳統藝術是不搭邊的。
  • 推動相聲普及,窺視德雲社《德雲鬥笑社》打造首檔相聲社團綜藝
    每期節目都圍繞者一個任務進行相聲創作,每兩期末位淘汰,最終選出「德雲新一哥」。這也是在疫情之後,德雲社再次出現在大眾面前,疫情期間,德雲社禁止演員直播帶貨,所以屬於演員的舞臺並不多,而這一次共同出現在大眾面前,「德雲男孩」將會接受最嚴格的考驗。
  • 德雲社鬥笑社,讓我又認識了相聲
    這幾個人放在一起,德雲社當紅的有人氣的基本上來全了。這裡的精英並不是說他們不夠優秀,而是精英說的相聲只有精英能聽,但要靠著相聲吃飯,還是要說給最廣大的民眾們聽,你要說進這些人的心裡,就要了解這些人從哪裡來,想到哪裡去,這些是精英們做不到的。看第一期,飯桌上提到的那些問題,相聲偶像化,商演太多導致業務能力下降等等。這確實是德雲社很多火起來的演員面臨的情況,從小劇場走出去,就很難回來。
  • 德雲社相聲現掛是假的?相聲名家首次披露,相聲是死綱死口
    德雲社作為一個民間的商業團體,可以說在郭德綱的帶領下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當然這也是相聲主流的最大忌諱,畢竟相聲被一個民間閒散藝人給重新帶火起來,確實面子上有點掛不住,所以德雲社的相聲才會被曲藝協會姜昆
  • 德雲社的相聲真的好聽
    郭德綱的德雲社是相聲第一天團,無論從規模和實力上都是國內第一位的。德雲社的相聲真的好聽嗎?德雲社的相聲我只聽郭德綱和于謙的!嶽雲鵬的相聲就是表情包,但是,可以看。其他的人如張雲雷的相聲就是唱,說差的不是一點點。至於其他的人比如孟鶴堂就是德雲社的名人。張鶴倫的相聲都比孟鶴堂的強。就是這個局面,德雲社才有五隊燒餅提出三個月一個新品的傳說。
  • 德雲社相聲在線收聽
    德雲社相聲在線收聽資料:德雲社是中國的大型專業相聲社團,全稱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曾經名為北京相聲大會,2003年更名為德雲社。以「讓相聲回歸劇場」,做「真正的相聲」為要旨。2011年7月3日,德雲社在北展劇場開闢新形式,用方言以及話劇和相聲混搭方式表演相聲劇等,為觀眾演繹從清朝、民國到新中國成立後的各種風格流派的相聲。「德雲社」是以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培養曲藝人才、服務大眾為主旨的曲藝演出團體。
  • 德雲社相聲免費收聽_德雲社相聲免費下載播放_18183軟體下載
    德雲社相聲免費收聽簡介:喜馬拉雅為你帶來德雲社相聲免費收聽,喜馬拉雅更為你提供小說,評書,相聲,百家講壇,少兒讀物德雲社相聲免費收聽資料:德雲社是中國的大型專業相聲社團,全稱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曾經名為北京相聲大會,2003年更名為德雲社。以「讓相聲回歸劇場」,做「真正的相聲」為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