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陌上小雛菊
新《半生緣》電視劇要上線了。這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卻已經不是第一次被改編為電視劇了。
她寫的小說,寫人寫情,總是透著一種深情以及骨子裡的悲涼。
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裡說過這樣一段經典的話:「也許每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沾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她對於女人,從來都有許多話說。就像當初她寫的那篇文章《談女人》。西方人稱陰險刻薄的女人為「貓」。我大抵是不太懂得的。
那篇文章裡面曾說「一個男人真正動了感情的時候,他的愛較女人的愛偉大得多。可是從另一方面觀看,女人恨起一個人來,倒比男人持久得多。」這番說辭我是認可的。
可是也不是每個女人都一生狠狠的恨著某個人的。女人的活動範圍有限,所以完美的女人比完美的男人更完美。同時,一個壞女人往往比一個壞男人壞得更徹底。 因為我遇到了這樣的壞女人,所以我知道一個惡毒的女人是可以惡得無孔不入的。
也許在張愛玲的眼中,女人大概都是「一個美麗而有蒼涼的手勢」罷了。讀了她的《金鎖記》,看了她的《紅玫瑰與白玫瑰》,欣賞了她的《半生緣》,那裡面的結局終究都是有情人不能成眷屬。
女人,往往以這種、那種,總之各種方式、途徑犧牲在了她所在的那個社會。看著看著感覺一陣悲哀。
我看《半生緣》的感受最強烈。所有的人都沒能擁有一個完美的結局,半生緣就真的只是半生緣,那藕斷絲連的不了情最終只能被時間湮沒!說的冠冕堂皇些,曼楨和世鈞叫有緣無份……
他們相隔十四年再見的時候,曼楨對世鈞說:「世鈞,我們回不去了。」他們是真的回不去了,當愛情漸漸演變成了時間,他們又能拿出什麼代價來償還呢?
也許愛不是熱情,也不是懷念,不過是歲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我只要你幸福。」這樣一句話對他倆都是遠遠不夠的,可是還能怎麼辦呢?怪只怪他們誕生在張愛玲的筆下,註定要有一個不能皆大歡喜的結局!
有人曾經說過,張愛玲寫的小說除了《傾城之戀》外就沒有好的結局。我細想一下,其實儘管《傾城之戀》裡兩個人的愛情最終修成了正果,但也並不是純潔的愛情。也許這些到底不重要吧,至少二人能夠白頭偕老了呀!可是其他人呢?在愛情的旅途中全都是遍體鱗傷。
就算,眼前的這個男人,千般好,萬般好,處處是優點,他不愛你,這個缺點,你永遠也改正不了。可見,如果真找到了一個愛著自己的男人是多麼的不容易啊!
可是即使找到了,最終卻不能在一起,是否更加讓人淚流滿面呢?到頭來,只有「那些回憶的畫面,記錄的語言」才稱得上是好的吧!
世上本不存在那樣的童話,誰也不是誰的白雪公主,誰也不是誰的白馬王子。找個自己愛的、愛自己的,就結束單身吧!
我們何其幸運,沒有在張愛玲的筆下遊走,儘管她的筆觸是那樣的華美,把人物刻畫的是那樣的栩栩如生……
我們都是喜愛她的語言的,喜愛她的故事的,可我們也害怕變成她的語言,變成她裡面的故事……
所以,當愛情來臨的時候,就上演「我們約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