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新月小姐姐新月佔星今天
撰文|Frank Clifford
編輯|牧羊
排版|春天
如果你深愛的人是個聾啞人
你會怎麼辦呢?
你會想要為她做些什麼嗎?
比如,改變世界?
……
沒錯,現在你手裡正握著的這部機器——電話,就是這樣誕生的。為了他心愛的姑娘、還有他深愛的母親,貝爾發明了電話。
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他星盤中那個經典的圖形相位:T型三角。
所謂T型三角,即是兩顆(或以上)行星形成對分相,兩者又同時與第三顆行星形成四分相的相位組合。
這是個充滿著衝突與張力,卻又蘊藏著無限能量與轉化的圖形相位。貝爾,就是在這樣的衝突與對撞中,借著這個張力的出口,走向了星盤的統合。
為什麼這個相位如此有張力?
T型三角有著怎樣的人生劇情?
我們又要如何轉化這樣的張力配置?
今天的文章,我們借著這個」為了幫助愛人而改變世界「的故事,和你聊聊T型三角的「出口」。
1
圖形相位揭示你的人生劇情
開始前,讓我們先說說什麼是圖形相位。
圖形相位至少概括三顆行星,比如T型三角、大十字、大三角、群星等等。它們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通過三顆以上的行星,加之守護關係聯合了數個宮位。因此,我們可以從多方面感受到它們的影響力。
此外,其中涉及的相位(特別是合相、四分相與對分相)創造了一個非常強而有力的模式,像是一個「相互連結的系統」在運作,並通常成為了星盤的主導。
所以,圖形相位既是我們的人生故事,也是關鍵的性格動能。這是一個給我們的生命灌注了巨大能量的圖形。
那麼,圖形相位要如何解讀?
行星是首要;接著是相位,相位只不過是行星之間的「對話」。這就是說,我們需要將T型三角(或其他圖形相位)的每一角分別拆開解讀,從個別行星開始。
解讀的時候,有兩點需要注意:
首先,尋找行星、星座、元素、模式或宮位之間的共同點。
比如,這是一個固定星座T三角,那麼議題將圍繞著嚴格、固執、有毅力、束手無策而展開;又或是一個變動星座T三角,議題可能關於資訊處理及傳播,但案主或許會以一種彈性、(過度)適應的方式去面對。
然後,尋找一個「釋放」相位,也就是在這個圖形相位以外的相位,它是這個相位的「呼吸空間」。
比如,與大三角其中一角行星形成的四分相或對分相,或是與T三角端點形成的三分相, 這顯示出一個具建設性的「出口」。它有助於推動我們去探索圖形相位的積極面向,使我們的視野不至於過度狹隘。
2
釋放點:T型三角的頂點
關於T型三角,在《當代佔星研究》一書中,蘇·湯普金寫道:
「這個帶有巨大能量的圖型可能掌握了整張星盤以及此人的生命,T三角通常描述了生命最迫切的問題;當我們處理它時,就能夠施展自己的本領,並往往能夠為世界帶來卓越貢獻,因此,雖然T三角顯示了障礙以及需要學習的課題,它同時也為個人成長帶來巨大潛能。」
T三角就像壓力鍋,底層蘊含著需要釋放的巨大壓力,這些壓力來源於自我那些彼此不相一致的部分。
T三角通常是活力與煩躁的來源。
它們需要解決、行動 及釋放,有時候也可能出現不知所措或癱瘓的狀況。我們察覺到生命中這些事情的重要性,並害怕它們所帶來的影響,我們會在此找到個性及生命故事中最突出、難忘的部分。
而如果我們不理解(或過度強調)這個相位的巨大潛能,以及其中所帶來的轉化,那麼這個相位可能會另人相當沮喪。
某些佔星師會將注意力放到(頂點正對面)那隻消失的腳、或空間裡;但我會選擇關注在星盤中受此圖形相位影響的地方,特別是T三角最具動力及強迫性的頂點本身——也就是與對分相兩端同時形成四分相的那顆行星。
這是一個釋放點。
理解T三角的頂點(焦點),理解這顆行星、星座、宮位,以及與它產生相關的相位的星體,是關鍵所在。
它能夠「解決」對分相底層衝突的驅力。
尤其是,當我們有四軸點成為頂點時,這個頂點會成為一個活躍的釋放點,並促使T三角的對分相運作。
3
貝爾:聾啞人的故交
比如,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
雖然貝爾因發明電話而成名,甚至為後來的X光、人工呼吸器與空氣動力學鋪路……但你知道嗎?他最大的熱情卻在於,讓有聽障的人們、學童能夠融入主流教育並參與社會。
這位教育慈善家影響的人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得多。
比如,那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著者——海倫凱勒。可能你不知道,沒有貝爾,她不會遇見那位我們熟知的莎莉文老師,也不會有我們今天讀到的這本經典著作了。
早在海倫10歲時,她便與貝爾一起出席聾啞教育促進大會,在海倫的眼中在她「仍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時,是他第一個對我伸出了溫暖的友誼之手。」後來,貝爾將莎莉文介紹給了凱勒,才有了後面的故事。
讓我們看看貝爾的星盤。
我們發現了兩個重點:
一是上升點附近的群星雙魚,與對面的處女座月亮相互拉扯。
二是第七宮的月亮處女座,成為了星盤的一個把手,這暗示了月亮的重要性,它負責引導第12宮與第1宮的行星「能量」。雙魚座的群星與處女座的把手,強調了處女座/雙魚座軸線的服務他人、致力奉獻與關懷精神。
第三點,便是處女月亮、水星雙魚,以及它們與天頂射手座共同構成的這個T型三角。貝爾在諧波與聲音傳導方面的先驅性工作,成為了這組變動T三角的真切表達。
4
變動T三角:發明的動機
在這組由雙魚、處女與射手構成的T型三角中,包含著重要的變動因素。水星/木星星座(變動星座)的其中一個作用,是要找出連結與聯繫的方法,帶來人與人之間的了解。
而T型三角的出口,在射手座的天頂。
這意味著,他必須要通過符合射手座天頂的行動,釋放底層來自於處女/雙魚的對衝壓力。
貝爾因發明電話而塑造了人們的未來(T三角端點是天頂射手座),這是讓人們互相聯繫 (月亮在第七宮落於水星所守護的處女座)的實際方式,他的發明及視野賦予了大眾聲音(水星雙魚座)。
作為天頂的守護星,木星又落在了雙子座——在身體部位上,雙座與手相關。正如貝爾投身於殘障事業的原因,他認為手語只會將聾啞人士更邊緣與孤立化。
雖然有電話這項揚名的發明,但貝爾還是認為自己主要是一個聾啞老師。正如海倫曾在她的自傳中懷念貝爾時提到,他畢生致力於穿透「讓人們分開、分化的不人道沉默」。
5
處女座月亮的拉力
教育、教導以及與人接觸的興趣皆由天頂射手座暗示,此外也包括了他的家庭背景(天頂射手座/天底雙子座)。
貝爾由專橫的父親照顧長大——
他以熱衷口頭語言聞名;
他研究「看得見的語言」讓聾人能夠說話;
他致力於解決口吃問題;
……
而月亮所代表的母親與早期生活,更在貝爾身上得到了彰顯。
他喜歡音樂的母親,雖然幾乎全聾,但她仍然彈鋼琴並在家裡教導自己年幼的兒子。
小時候的貝爾不但好奇心強、聰明而固執,同時也是一個獨行俠。他以安靜的、雙魚座獨處方式,讓自己脫離霸道的父親,尋求安寧。
年輕的時候,貝爾總是著迷於溝通的藝術和語言的建構,他天生就是一個擅長解決問題的人。
9歲時,貝爾已經發明了自己的第一部機器。
6
處女座第七宮的引導
處女/雙魚的對衝拉扯,使我們必須從雙魚座代表的混亂/隨機性中,建立起處女座的秩序或準確性;又或者,是用處女座的手工藝,創造雙魚座的藝術。
貝爾對於兒童教育的熱情背後,隱藏了一種認知——他認為年輕人只要擁有一個簡單而井然有序的心智,他們便可以接受教育、得到幫助去克服身障。如同他月亮處女座與水星雙魚座的回應。
可以說,第七宮的月亮處女座成為了星盤的重要把手,使貝爾因為他身邊的人所遇到的真實需求及日常困難(第七宮的月亮處女座)而受到啟發去發明一個器具(水星雙魚座)。
貝爾變得對於母親(月亮)逐漸喪失的聽力非常敏感,這讓他對諧波更產生興趣。
在他12歲時,貝爾的母親開始全聾,這件事無疑對於他想要發明、並且教育人們聲音相關知識的選擇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與第七宮星象有關的第二個星象是:貝爾後來愛上並娶了一名叫美寶 (Mabel)的女性。
這位姑娘自五歲開始因猩紅熱而失聰,也是第一批學習讀唇語及說話的兒童之一。貝爾為了讓她能再次聽見所做的努力,成為了他發明的另一誘因。
7
天頂的表達
貝爾T三角(端點在天頂射手座)的進一步表達方式,可以從許多人駿斥他的專利設計中看出。這成為了美國歷史上最悠久的專利案件,貝爾被傳召多次去證明、為自己的名譽辯護。
正如,射手座往往受人推崇,但當天頂守護落星落入了多才多藝、但傾向於拾人牙慧的雙子座時,也許會存在道德及原創性的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頂點的確切度數相當重要,它們對於行運、推運及正向推運非常敏感。
1870年夏天,他的兄弟過世。
在父母的壓力下,貝爾屈服了。他在 1870年7月21日,與他們啟航前往加拿大展開了新生活。在那裡,他成為了耳障兒童的家教老師,這成為了他的畢生職志。
那一年,行運土星踩中了貝爾的天頂。
最終,貝爾最初研究的「諧波電報」引領他發明了電話。時間是1874年7月2日,當時,行運木星正在他處女座24度的月亮。1875年6月2日,貝爾的這項發明被第一次使用,並在9個月後完成首次播送,那個時候貝爾正經歷著土星回歸。
1939年,電影《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的故事》上映。
在海選於銀幕上扮演貝爾一角的演員時,好萊塢片商選了唐·阿米奇(Don Ameche)擔綱。他的星盤中,天頂位於處女座25度,正在貝爾的月亮位置上;而他的太陽則落在了雙子座10度,靠近貝爾的木星。
你的星盤中有T型三角嗎?
你有著怎樣的人生劇情呢?
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分享
新月作者
Frank C.Clifford
國際著名佔星師、手相學家,十多本佔星著作作者,獨立出版人,全球權威佔星學雜誌《The Mountain Astrologer》客座編審,在全球十幾個國家進行了近1000次演講或者工作坊。從2004年開始,擔任倫敦佔星學院院長,並為倫敦佔星學院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書籍被翻譯為10種語言在全世界發行。2012年,Frank由於其卓越的佔星學貢獻被授予佔星界的諾貝爾—查爾斯哈維終身成就獎。
版權聲明:以上文章版權歸「新月佔星」(倫敦佔星學院大中華區獨家合作夥伴)所有,如需轉載請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