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光緒皇帝吃的雞蛋6000塊一個,從一個雞蛋中看清朝的國運已衰

2021-01-18 無名狂客

政府採購價也許都是貴的,從古到今好像莫不如此。譬如一個雞蛋,光緒年間的市場價格是,一文錢可買三四個雞蛋;而政府採購呢,卻是價達30兩一個。有好事者按照購買力計算了,光緒年間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170元人民幣,也就是6000元才能買個雞蛋,這不嚇死人嗎?但是,東西再貴皇帝也要吃啊。

光緒一天四個雞蛋,一個6000塊

光緒皇帝消費觀念也許挺先進,他是只買貴的,不買對的,這才有派嘛。雞蛋當然也有營養,但膽固醇挺高,多吃有害健康,但因為雞蛋貴,所以再有害也要吃。光緒皇帝「日必食雞子四枚」。四枚雞蛋的政府採購價是多少呢?「御膳房開價至三十四兩」。這價格當然是單價。每天單是吃雞蛋,光緒皇帝耗費納稅人的稅收就是20000來元。這麼貴,光緒皇帝心裡就喜滋滋的,這樣高消費的,天下有幾?就他一個嘛。所以,他有一次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手裡高舉一隻雞蛋問他的老師翁同龢:「此種貴物,師傅亦嘗食否?」讓領導永遠保持一種自以為是的優越感是臣子的天職,所以這個翁同龢就回答說:「臣家中或遇祭祀大典,偶一用之,否則不敢也。」(《南亭筆記》卷11)

6000塊的雞蛋實則是官員貪腐的結果,也預示了清廷內部的腐敗

街頭牛二都不容許有人騙他,何況皇帝?你騙起皇帝來了?殺!皇帝的面子自然也是要緊,但,這裡還有國策大理由的。皇帝是常常要出國策來治國的,所有的國策出臺,都必須源自真實,下面若是把情況亂報一氣,那不害死人嗎?畝產百來斤,上報皇帝是百萬斤,天下就會遭殃啊。所以,把欺君定為死罪,既關皇帝那塊臉皮,更關百姓生死大事,自有其合理之處的。然而,歷朝都把欺君定為不可赦免的死罪,可是文武百官常常犯此大罪,卻是一點事情也沒有。一個雞蛋,不足一文,卻大家都齊心協力欺騙皇帝老子,不是什麼罪也沒有麼?村騙鄉,鄉騙縣……這騙不是沒有法律管,統計都是立了法的,可是,誰以騙而定過罪,入過獄,吃過 ?

萬千愚氓群眾,千萬社會精英,卻無一個說真話的麼?

萬千愚氓群眾,千萬社會精英,卻無一個說真話的麼?皇帝赤身裸體,穿行於街市,無數人都捧,可是終究有一個小孩說皇帝沒有穿衣服。光緒吃的明明是「臭雞蛋」,卻人人都說他是吃「高麗參」,沒一人給個真話。光緒問翁同龢吃不吃雞蛋的時候,旁邊還有許多人的,那些人都捏著一把汗,生怕翁同龢說出了雞蛋的真實價格。而翁同龢對著皇帝說假話後,這些以國家棟梁社會精英自命者個個都豎起大拇指,向老翁同志誇獎:「聞者鹹服其善於辭令。」翁同龢是個「軟骨頭」,《凌霄一士隨筆·卷六》中說他是天天在家裡練三跪六拜九叩頭的功夫的。他把跪拜之禮當體操鍛鍊身體,但他是帝王師,職業使他很有「傲骨」的,一般人不跪,跪的不是一般人,男兒膝下有黃金,要跪只跪一把手。「光初朝局,系翁一言,同僚議事,偶有不合,翁則拂然,常入報帝。」(《四朝佚聞》)你跟我鬧彆扭,敢與我持「不同意見」,我到皇帝那裡告狀去,看你吃不了兜著走。從這裡看這個翁同龢是不怕得罪同志們的,可是一個雞蛋幹嘛讓他如此顯示出一副「奴才相」呢?擺在翁同龢面前的不是一個雞蛋,而是一塊泰山磐石,那就是官場生態。一個「雞蛋」怎麼能夠去碰「石頭」呢?如果把「政府採購」中的腐敗捅了出來,你就是潛規則的死敵,你就是眾矢之的,你就沒法在官場裡混下去了。

翁同龢看到了雞蛋裡的大腐敗,但他想都沒想從這裡給清朝末世動手術刀,他之所謂「善於辭令」者,就是善於維護既得利益集團,善於在官場裡渾身自保,善於替腐敗、替官場遊戲規則打掩護也。

一個雞蛋裡的腐敗都剷除不了,沒誰想去剷除,清朝豈能不滅亡?

相關焦點

  • 皇帝吃個雞蛋要花5兩白銀,大清內務府太黑了
    清末李元伯《南亭筆記》裡記錄了一則故事,光緒有次與他的老師翁同龢閒談,說道:「雞蛋真好吃,可這東西這麼貴,翁師傅你能吃得起嗎?」翁同龢一聽這話就明白了其中貓膩,知道是內務府的人虛報冒領,但又不便直說,只好推脫道:「回皇上,臣家中或遇祭祀大典,偶一用之。否則不敢也。」
  • 想扭轉清朝國運卻「為而不能」,嘉慶皇帝到底面臨一個怎樣的困局
    而嘉慶夾在這兩段歷史之間,存在感自然低,而且嘉慶本人確實相對謹慎平庸,所以也沒什麼能讓人記住的功德,有些學者用這麼一個笑話來評價嘉慶皇帝:嘉慶最大的優點就是他沒有什麼缺點;最大的缺點就是他沒什麼優點…這雖然是個笑話,但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嘉慶的毛病,其實,嘉慶皇帝在位之時,大清王朝遠不是風平浪靜,自乾隆末期開始,如同歷史上每個封建王朝一樣,大清王朝國運也開始下滑,而到了嘉慶年間更是如此
  • 雞蛋的花樣吃法,你會幾種呢?有什麼做法推薦?
    很高興回答以上問題,關於雞蛋的花樣吃法,下面分享我最近做的雞蛋做法作為營養價值高的雞蛋,它的歷史使命就是被我們幸福地吃掉,雖然雞蛋在現在已經司空見慣,家家戶戶都有的吃,但是在古代,雞蛋不是平常老百姓所能吃到的,這個典故來源於2013年,據說考古人員在江南一帶的西周古墓中,發現了一罐雞蛋。
  • 衰衰化身大廚爆炒雞蛋,奮力顛勺導致雞飛蛋打
    哈嘍,同學們大家好,這裡是青柚,同學們在家有沒有學習過做飯呢,親手做的飯菜吃下去是不是覺著很滿足,衰衰就自己在家裡化身大廚炒雞蛋,可是因為過於自信,炫耀起了顛勺,最後樂極生悲把雞蛋甩到了地上。衰衰化身大廚爆炒雞蛋,奮力顛勺導致雞飛蛋打同學們都知道,衰衰不管做什麼事情,總會因為自身的問題導致出錯,這天衰衰在家裡自己炒雞蛋吃,居然使用蠟燭來炒雞蛋,蠟燭細小的熱量怎麼能夠把雞蛋炒熟呢,可這難不倒衰衰,衰衰使用了大量的蠟燭來集中火力,卻是很機智,於是興奮的衰衰感覺自己已經成為了大廚,沾沾自喜的開始奮力顛勺,用力過度之下雞蛋從鍋中飛了出去,這下雞飛蛋打衰衰的努力全部白費了
  • 吃雞蛋養生?每天吃一個雞蛋和不吃雞蛋的人,有什麼區別?快了解
    而且雞蛋所含有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大人小孩適當的吃一點對身體是非常有好處的,當然不少人也認為經常吃雞蛋不好,尤其是膽固醇本身就較高的人,因為雞蛋中含有高膽固醇,認為吃雞蛋會導致膽固醇的到來。那一天一個雞蛋到底是好不好呢?每天吃一個雞蛋的人和不吃雞蛋的人有什麼差距呢?
  • 他是滿清第一清官,號清朝文正第一人,卻摳門到連雞蛋都捨不得吃
    他是滿清第一清官,號清朝文正第一人,卻摳門到連雞蛋都捨不得吃 清官最顯著的標誌就是公正廉明。說通俗一點就是老百姓來打官司,能夠秉公處理。歷史上比較有名的清官有狄仁傑、包青天、海瑞等等,當然,清朝也有。而且康乾盛世時代,還出了不少清官。
  • 一天吃一個雞蛋的人,和那些不吃雞蛋的人,有什麼不同?
    若是每天能夠堅持吃一個雞蛋,或許能夠及時補充身體所需要的能量,消除我們的疲倦感,而且一個人在非常累的時候,若是能夠吃一些食物及時的補充能量幫助我們恢復體力雞蛋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雞蛋當中是含有很豐富的營養的,能夠及時的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為我們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對於那一些工作比較忙碌和經常熬夜的人來說,早上起床之後吃一個雞蛋是很好的一個選擇。一天吃一個雞蛋的人,和那些不吃雞蛋的人,有什麼不同?
  • 清朝崇德皇帝有25個子女,為何後代的生育能力越來越差?
    稍微了解一下近代歷史就能知道,清朝皇帝的生育能力似乎是越來越差。到後期,甚至有沒有直系子嗣可繼承皇位,只能從表親家中尋人繼承皇位的情況出現。在清朝後期的80年裡,鹹豐帝只有三個兒女,而後世的同治、光緒皇帝沒有子嗣。
  • 清朝傳了12位皇帝,從畫像中就可看出大清由盛轉衰的歷史痕跡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年號康熙,清朝歷史上的第四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盛世後期盛級轉衰,評價不一,1795年乾隆禪位,1799年在養心殿去世。
  • 老照片再現光緒皇帝的葬禮:人山人海,圖一是其存世唯一照片!
    光緒皇帝是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清朝入關後的第九位皇帝,也是清朝唯一一位父親不是皇帝的皇帝。光緒是清末醇親王之子,他的母親是葉赫那拉·婉貞,是慈禧的親妹妹,照這個關係論起來,慈禧既是光緒的姨娘,又是他的大娘(伯母)。光緒一生都沒主動拍過一張照片,就連他的妃子皇后都留下了很多照片,究竟是什麼原因至今不知。照片為1902年1月8日,兩宮迴鑾經過正陽門時,光緒帝下轎準備去關帝廟拈香外國記者偷拍的照片。
  • 老照片再現光緒皇帝的葬禮: 人山人海, 圖一是其存世唯一照片
    光緒皇帝是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清朝入關後的第九位皇帝,也是清朝唯一一位父親不是皇帝的皇帝。
  • 清朝12任皇帝沒有一個昏君,為何還是垮臺了?金一南指出兩大原因
    而後,清朝也也將這一政策學得有模有樣。儘管因為經濟的進步國內有了資本主義的萌芽,但是明末的皇帝們卻都不作為,錯過了這一良機。萬曆皇帝二十年不上朝,朱厚照和朱厚熜上朝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反觀清朝,作為一個由少數民族統一中原的國家,它的皇帝比前朝都要做得更好。從康熙帝開始,清朝就已經在推廣學習漢文化。
  • 一個雞蛋的自述:吃我過敏嗎?
    然後就可以嘗試吃整個我。可以把一個整蛋蒸成蛋羹每次只吃1/8份蛋羹,方法同蛋黃添加方式。愛吃雞蛋的寶寶可以每天額外在吃一個蛋黃。 有些寶媽會說了,幹嘛這麼麻煩?不吃不行嗎?不吃還真不行,因為我有營養啊(驕傲臉)。
  • 小夥街邊賣「雞蛋培根麵包」一個10塊錢,一天賺2000塊
    相信等疫情結束了以後,一定會迎來一個旅遊的高峰期。對於旅遊這件事情,每到一個新的地方,我最喜歡的就是吃遍這個地方的各種特色小吃,只有吃才能讓我變得特別開心,作為一名十足吃貨的我,在面對各種各樣的街邊小吃時,更是深受我喜愛。
  • 宮內人揭秘,因為光緒皇帝的一個習慣
    珍妃是光緒皇帝最寵愛的妃子,最後卻被慈禧太后命人推到了井中淹死了,故而這個井被稱作「珍妃井」。那珍妃何德何能?她為何能夠得到光緒皇帝的寵愛?那還要從珍妃如何會獨得皇帝恩寵說起。滿清末年,慈禧太后為大清實際的執牛耳者,對於小皇帝光緒,慈禧太后必然想要牢牢的把控在自己的手中。
  • 每天早餐吃一個雞蛋到底好不好?健康吃雞蛋這3點需知道
    雞蛋早餐吃雞蛋的好處1、補充營養雞蛋一直被營養學家稱為「全營養食品」。所以,對於上班族和學生來說,早餐吃一個雞蛋很有必要。4、保護視力雞蛋蛋黃中含有豐富的葉黃素和玉米黃素,這兩種成分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能夠保護眼睛不受紫外線傷害,還有助於減少患白內障的風險。因此,不管是老人還是學生,抑或是對著電腦的上班族,每天早餐吃一個雞蛋,對眼睛都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 清朝皇帝能力品行排行榜3
    他是清朝皇帝中第一個逃出北京城的,圓明園就毀於他任上。11、同治,鹹豐的兒子,不滿於他母親的專權,破罐子破摔,整天沉迷於花天酒地之中,也沒遺留下來一個兒子繼承皇位。所謂的「同治中興」,主要應歸功於他叔父恭親王奕和以曾國藩為代表的漢族官僚。同治、光緒兩朝的實際統治者是慈禧,這個女人不簡單,掌握政權長達四十年,從來沒有讓大權旁落過。
  • 清朝最後一位文正:狀元出身,光緒皇帝老師,北大首任校長
    當年,明朝大臣李東陽在死前獲知皇帝有可能會授予他「文正」諡號時,感動得老淚縱橫。 清朝享國近300年,一共授予了8位大臣「文正」諡號。這8位大臣分別是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其中,孫家鼐是清朝最後一位「文正」。
  • 光緒皇帝沒有子嗣,即使有了珍妃也不行,慈禧竟是罪魁禍首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三十四年),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父親醇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氏為慈禧皇太后親妹。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載湉被立為帝,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
  • 清朝歷史名人的真實照片,與影視劇差別很大,圖8是乾隆真實相貌
    鄧世昌,清末著名的愛國將領,北洋水師致遠艦的管帶,最後在與日軍的甲午海戰中,帶領船上250多名官兵與誓死禦敵,最終全部壯烈殉國,與致遠號艦船已通過沉入了大海。鄧世昌的犧牲受到舉國悼念,光緒皇帝還哭著親自寫下了輓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圖為鄧世昌和船員在致遠號上的合影,他站在隊伍的最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