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寫了本有色小說,大詩人看不下去,送了他一首打油詩

2020-12-28 非凡觀察

賈平凹寫了本有色小說,大詩人看不下去送了他一首打油詩,夠有才

賈平凹被稱為當代文壇「鬼才」,他是當代為數不多的可列入世界文化史的人物。其經典之作《浮躁》、《秦腔》都備受推崇,甚至不少人都認為他比莫言更有資格拿諾貝爾獎。但估計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這位文壇巨匠其實一直都有叛逆的一面。

1993年,賈平凹的長篇小說《廢都》問世。這是一篇頗為叛逆、挑戰傳統的小說,寫的是大西北城市裡一群知識分子的生活,內容上關於男女愛情的描寫極為大膽,甚至有人稱其為「有色」小說。寫此文時,賈平凹41歲,在此之前他早就憑《商州》、《浮躁》有了名氣,之所以寫這樣一本小說是因為他希望自己的創作能有一個突破,從文化層面轉為對生命本體層面。只是這一次,他的步子邁得有點兒大。

據他自己回憶,書一出版市場上就出現了頗有意思的兩極分化。喜歡的人,開著車拿著現錢去搶;不喜歡的人,給他扣上了一個「流氓作家」的名號,要求禁毀這本書。

讀者分化得如此嚴重,文壇名家自然也要出來說幾句。季羨林稱此書「20年後將大放光芒」,很顯然季老這樣說是針對當時很多人接受不了它,他希望大家能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這部小書。除此之外,馬原、溫儒敏、鍾良明等人,也都對此詩給了正面的評價。

負面評價自然是更多的,而且這種負面甚至上升到對賈平凹本人人品的質疑上。在著名翻譯家、大詩人楊憲益眼裡,這場搶書分明就是一場鬧劇,於是老爺子看不下去了,直接送了賈平凹這樣一首打油詩,也當真是夠有才:

忽見書攤炒《廢都》,賈生才調古今無。人心不足蛇吞象,財欲難填鬼畫符。猛發新聞壯聲勢,自刪辭句弄玄虛。何如文字全刪除,改繪春宮秘戲圖。

從詩的內容來看,寫得是頗有意思的。前兩句說《廢都》是小書攤的炒作讀物,這已經給這本書定了調了:這就是一本小書攤炒起來的雜書。中間4句其實已經給我們描繪了當時的情況,賈平凹此舉是否真的是為填財欲我們不得而知,但當年他在媒體面前各種壯聲勢的舉動,確實是有的。最後兩句則更為直接,將此書直接比作了秘戲圖。

爭議如此之多,再加上當時國內還發生了疑似因讀了此書而發生的犯罪,讓這本不正經之作賣了不到一年就被禁了,這一禁就是16年。在這16年裡,《廢都》漸漸被很多中國人忘記了,但在國外卻卻很受歡迎,甚至在1997年拿下了「法國費米娜外國文學獎」。2009年,這本書才在國內再次被出版。

其實以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廢都》,拋開書中大量大膽的描寫,賈平凹對當時迷茫知識分子的描寫還是很到位、很深刻的。

就在今年,賈平凹的新作《暫坐》出版了,這是賈平凹的第17篇長篇小說

這也是賈平凹既《廢都》之後,寫的第二部都市題材小說,賈平凹寫過不少散文,每篇都是精品

但他也一直在堅持寫小說,而新長篇小說《暫坐》,是賈平凹多年後重寫都市題材的作品,滿足了很多讀者的期待。

賈平凹《暫坐》:繼《廢都》直白情慾後,再扯人性貪慾「遮羞布」

大多數人認識賈平凹,源於飽受爭議的《廢都》。

作為揭露骯髒人性的作品,《廢都》卻因字裡行間的情慾描寫太過露骨,曾為賈平凹帶來了很多流言蜚語。

《暫坐》的尺度比《廢都》還要大,但這就是文學作品,用賈老師自己的話來說,他從來不寫正經東西,但不正經其實只是一種調侃,作品的寓意是深刻的。

而這一次,賈平凹正式回歸,用自己一貫的風格,寫出了震撼的《暫坐》。

賈平凹稱,這部小說是他70歲之前寫的最後一部小說,凝聚了自己所有心血,是自己寫《廢都》之後的又一次挑戰,《廢都》是賈平凹之前最重要的一部小說,而《暫坐》則是他至今最看重的小說。

整個小說都圍繞著一家名叫暫坐的茶莊,和老闆海若展開,講述了她和她的一群姐妹們的故事,以及她們各自又發散出來的人際關係,如此便構成了一幅百態眾生圖。

生死無常,賈平凹都寫在了小說裡,告訴人們人生本就如此,意外隨時可能發生,珍惜身邊人,珍惜每一天,珍愛生命和時間,才是我們活在當下的全部意義。

在新小說中,有人看到的是香豔,有人看到的是悲傷,有人看到的是現實,有人看了後則是點上一根煙默默地思考人生,這就是真正大作家的魅力,他們通過文字,讓人看世界、想世界,也看自己,想自己,只有自己親自品讀一遍,才能真正體會箇中滋味。

賈平凹說:在小說中,社會上的種種事情,連同籠罩城市的霧霾,以及所有的市井現象,都成為那些女子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的背景。這也是我們生活的世界的眾生相,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人也不是,就像生活在沼澤地裡一邊撲騰著,一邊沉淪著。

所有人和事,都是複雜、糾纏而豐富的。

人生就是一場"暫坐"

賈平凹在書中寫到:

"人生就是一場暫坐 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暫坐。小說要表現的是全社會,是人活著的意義,這群女子又是如何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她們在經濟獨立之後,怎樣追求自在、瀟灑、時尚和文藝範兒,又怎樣艱辛、迷惘、無奈甚至墮落,也是每一個人的狀態。"

人生就是一場"暫坐",短暫的來世界上坐了坐,品品這世上的酸甜苦辣。

任何人與人,事與事,萬物與萬物之間都包含著聚散無常 只能是一場短暫的聚居而已。

在這份茶香繚繞的故事中,「大難臨頭各自飛」成為了最終的結局;隨著溫情被現實剝掉外衣,展露出的殘酷世事,戳得人心分外疼痛。

賈平凹筆下的這群女子,表面上風光無限,卻暗自隱藏著各自的孤獨和心酸;她們努力捍衛自己的精神自由,卻也因為各自的慾念,被複雜的社會關係網牢牢縛住!

樹欲靜而風不止!

在喜怒無常的命運撥弄下,這群為「暫坐」而來的女子,最終帶著各自的悲哀再次隱匿於人群,或消亡於塵世!

這是現實與超現實對抗下的慘敗,當代表理想王國的暫坐茶莊,以廢墟和離散的形式完成了必然的消亡後,也說明了人性的貪慾並無永久持續的庇護所。

而這,才是《暫坐》的最終隱喻。

有個著名作家說:

人在各種欲望不得滿足時處於痛苦的一端,得到滿足時便處於無聊的一端。人的一生就像鐘擺一樣在這兩端之間擺動。在沒有擺正自己的欲望前,我們都要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賈平凹坦言,這回一次描寫十個性格各異的都市女子對自己來說也是個挑戰,所以他寫了整整兩年多時間,修修改改比以往任何一次作品的次數都多。這也很可能是他最後一部作品了,我們仍然能感覺到年近七旬的他對社會當下的關注和敏感性以及對作品的負責。

人啊,這南來北往的人啊,聚散離合本是生命常態,雖有不舍,又有誤會,卻一生短暫又無常,矛盾的是人心,放不下的亦是人心,似水流年,一去終不復返。

《暫坐》是值得一讀的好書,歡迎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連結或商品卡購買。

相關焦點

  • 賈平凹《暫坐》:教你看懂人生浮沉,聚散無期,生死無常的新作
    1993年,賈平凹的長篇小說《廢都》問世。這是一篇頗為叛逆、挑戰傳統的小說,寫的是大西北城市裡一群知識分子的生活,內容上關於男女愛情的描寫極為大膽,甚至有人稱其為「有色」小說。寫此文時,賈平凹41歲,在此之前他早就憑《商州》、《浮躁》有了名氣,之所以寫這樣一本小說是因為他希望自己的創作能有一個突破,從文化層面轉為對生命本體層面。
  • 正經寫詩被網友群嘲,打油詩被誇
    質疑聲主要來自一些不太了解他的文學愛好者和文化名人,有人認為賈平凹、餘華等人論水平並不比莫言差,名氣也更高,憑什麼得獎的是莫言?而文化名人陳丹青甚至公開表示莫言的得獎和他的作品沒什麼關係。一個作家的文字功底,說起來確實是很難通過小說來判斷的,因為小說情節的安排等往往更為重要。所以要了解莫言的真實水平,個人覺得讀他的詩作是最簡單的方法。那麼這位諾貝爾獎得主寫詩水平如何呢?
  • 賈平凹敬告詩人:詩可以養人,但不可以養家!
    文壇上山高水遠,風來雨去,人活得太累,並且我極不愛聽文二代之說,這樣的帽子很容易被戴上,既醜陋,又恪得腦袋疼。在二三十年裡,我僅呵護她的上學,就業,結婚,指望著一切能安康平順,歲月靜美。等到她的兩個孩子終於上小學了,家裡沒了零亂和囂煩,有一日她送我菸酒還有幾首詩,我才知道她其實還一直寫詩,只是有的寫在日曆上,有的寫在手機上,有的能念出來還沒有寫下來。
  • 打油詩早已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詩歌形式,當今詩人作家不妨一試
    禮輕人意重,千裡送鵝毛!唐王看詩後,覺得情真意切,不但未加責罰,還賞賜他許多銀兩。這首詩留下一句交際的名言:「千裡送鵝毛,禮輕人意重」,常被古今人們引用。解縉是明朝大文學家,他經常陪永樂皇帝出遊。一天,他陪永樂皇帝在江邊釣魚,釣了很久,沒有魚兒咬鉤,永樂皇帝很愁悶,解縉見狀後,作了一首《釣魚》詩:數尺絲綸落水中,金鉤一拋蕩無蹤。凡魚不敢朝天子,萬歲君王只釣龍。
  • 梁羽生:閒話打油詩
    這首詩層次分明,結構嚴密,而又深得"文似看山喜不平"之妙,能說它的藝術性不高嗎?又如嘲笑將"枇杷"寫錯成"琵琶"的詩:"枇杷不是此琵琶,只為當年識字差。若使琵琶能結果,滿城弦管盡開花!"雖然不及前作,也很有趣,結句尤見精警。
  • 賈淺淺:從「賈平凹前任愛女」到「爆紅詩人」變身史
    他還曾說過:「我是從困苦境域裡一步步走過來的,我發誓不讓我的孩子像我過去那樣貧窮和坎坷。」這是大多數曾經歷過苦難的父母的心聲。但是,能真正完全做到的人,並不多。從某種意義上說,賈平凹可能算是一個。到了三四年級要寫作文,賈淺淺就寫:「我以後也要和我父親一樣,成為一個作家,有名了,就有很多叔叔、阿姨給送香菸呀、蘋果呀,成為名人多好啊……」——這孩子真是從小就實誠。賈平凹笑得前仰後合,最後親自動手幫賈淺淺改了作文。
  • 楊萬裡被嚴重低估的一首詩,看上去像是打油詩,但是寫得生動有趣
    楊萬裡有很多的詩都入選了課本,這也從側面說明他的作品有存在的價值,只有真正大師級的詩人才有資格入選,很顯然楊萬裡就是南宋時期的大師,他的詩朗朗上口,並且清新脫俗,一些作品可能看上去好像是打油詩,但是讀來卻讓人拍案叫絕,不僅寫出了新意,也讓拓展了詩歌的表達方式。
  • 賈平凹題詞寫錯字被諷,莫言寫錯字後網友卻不太計較,這是為何?
    對於現代的文化名人以及娛樂明星等的錯別字,大家是不太有容忍度的,這一點賈平凹先生應該是深有體會的。賈平凹先生曾為各地題過不少字,被發現的錯字也是不少的,比如寫錯了「將軍故裡」中「裡」的繁體字。因為這個錯別字,賈平凹沒少被網友嘲諷,還有不少網友拿出他平時書法中的其它錯字來說事。與賈平凹的被為難不同,莫言的人緣似乎要好很多。
  • 散文|鬼才賈平凹小說藝術/尹燕忠
    細品作家賈平凹先生小說作品藝術/尹燕忠細品作家賈平凹先生小說作品藝術作 者: 尹 燕 忠賈平凹先生1978年創作的短篇小說《滿月兒》在全國獲獎,在這四十年中,他出版了近二百餘部小說、散文、文論、詩歌、書法、美術著作,數十次獲全國文學大獎,其中包括茅盾文學獎,散文大獎,長篇小說《浮躁》和《廢都》獲美國美孚馬大獎和法國獎,其中十幾本作品被翻譯成英
  • 賈平凹女兒的詩被群嘲,曾被父親稱讚「我遠遠攆不上」
    2017年父親節,人民文學出版社微信公眾帳號「當代」曾刊登《賈淺淺:我的父親賈平凹》一文,文中賈淺淺寫道,「我從小到大特崇拜我父親,就是除了不讀他的書,不看他寫的文章。」「我日後要是有幸出什麼研究我父親的書,大家一定要堅信這是我們倆人共同研究的結晶。」
  • 賈平凹:我想讓「賈平凹」消失,重新開始
    賈平凹是中國最勤奮的作家之一,平均三年就能出一本長篇小說,上一本《山本》字數更是達到了五十萬字。現在,他又在謀劃著自己的新小說,題材和方向他都不透露,只說「已經開始幹了「。他想著每個作品都得寫出點不一樣的東西,如果一直重複自己,讀者也覺得煩,就沒人願意看了。更為重要的,賈平凹說他自己也會煩自己。
  • 梁羽生:「生張熟魏」 閒話打油詩
    首句寫大雪覆蓋下一片白茫茫的景象,人看雪景,視野模糊,在白茫茫一片之中,只見井口開了一個「黑窟窿」。江山極大,井口極小,首行兩句,以江山之白對照井口之黑,看似「荒謬」,對照卻極鮮明。三四兩句寫黃狗與白狗在下雪時候的變化,更是具體生動,別饒「奇趣」。
  • 賈平凹之女賈淺淺詩歌被批低俗,網友:我也能寫
    入選2019名人堂·年度十大詩人。在唐小林的這篇《賈淺淺爆紅,突顯詩壇亂象》的文章中,作者寫道,「賈平凹的女兒賈淺淺爆紅,背後是各路文學名家和詩人積極為賈淺淺的詩歌撰寫評論,溜須拍馬」。前述文章列舉了賈淺淺各項詩歌比賽的獲獎經歷和詩歌作品,批評賈淺淺詩歌是「回車鍵分行寫作」、「骯髒噁心的垃圾文字」。
  • 張敏:賈平凹的群木小說社
    首先要看此人是不是各國政要在這一領域關注的焦點,其次再看此人是不是該國老百姓街談巷議的一個人物。如果拿這兩把尺子去度量,近十年來,量來量去,大概都要量到賈平凹的屁股下邊的那把椅子上。且看今日之中國,凡有文人聚會的地方,哪有不談此君的?不談此君碰不成杯,不談此君上不了床。"開口必談賈平凹"已是今日文人之時尚。
  • 賈平凹總到一茶館喝茶,在那認識了幾個姑娘,後來為她們寫了本書
    68歲的賈平凹又寫了一本長篇小說《暫坐》,一共21萬字,稱得上大部頭了。照他的話說,年紀大了就愛彈嫌,彈嫌別人,更彈嫌自己,總覺著這樣寫著不行,那樣寫著欠妥,越是時間不夠用,越是浪費時間。所以這本書,他前後寫了四遍,一共寫了兩年。反覆打磨,既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讀者。
  • 賈平凹:我對家鄉的感情是又恨又愛(上)
    在《醬豆》這本小說裡,賈平凹虛構了另一個「賈平凹」,作為小說的主人公出場,回到寫《廢都》的年代,熟悉的地名,熟悉的場景,似曾相識的人物,真實發生的事件,巧妙自然地成為了小說的一部分。   「之前我所有的長篇小說寫作,桌上都有收集來的一大堆材料,或長之短之提綱類的東西。而《醬豆》沒有,根本不需要,一切都自帶了,提起筆人呀事呀,情節場面就在眼前動,照著寫就是了。」
  • 這些打油詩看似俚語,卻越讀越有意思,你了解幾首?
    據不完全統計,乾隆的詩作就多達43000餘首詩,其詩詞創作的總量已接近於整部《全唐詩》,是位高產詩人,可是,能夠傳世的卻不多,因為,乾隆的詩大多水平不高,只是一時心血來潮的即興之作。
  • 顏值女主播自曝存了上萬本小說,等找到男朋友就一起看「有色書籍」
    ,百度雲裡現在還存了上萬本電子書。起因是有位ID叫做「寫小說的都是人才」的老闆給姜允兒送了架飛機,感謝禮物的時候,想到自己也愛看小說便說:「謝謝老闆,喜歡看小說的我也是人才。」然後就向粉絲透露自己平時沒事的時候,就喜歡找小說看,百度雲裡已經存了上萬本小說了,就連有色小說都存了好多,但是都沒怎麼看。
  • 賈平凹:感謝父親那半瓶酒,我沒有從此沉淪下去
    賈平凹先生自己也曾說過,因為父親,他才得以在文學路上堅持走下去。賈平凹:我也有過堅持不下去的時候賈平凹先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無論是在新聞報導上還是在日常媒體採訪中,賈平凹先生給人第一感覺都是和藹可親而又寡言少語。
  • 九首幽默詩詞:詩人間的調侃你可懂?
    這是辛棄疾醉酒之後寫的一首詩,來看他寫了些啥:昨晚我在松樹旁醉倒,問松「我醉到什麼程度?」我疑心松枝擺動要把我扶救,連忙用手一推說:「去!」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絕句當早餐。宋代詩人楊萬裡,每日堅持晨讀,十分刻苦,不許人去打擾,每每忘記了早餐,還寫了這首打油詩作為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