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你覺得,我只要我覺得,聽我的,就這樣。」
今年夏天,黃曉明憑藉著在熱播綜藝節目《中餐廳》第三季中的這樣一句話火遍全網。大家還給諸如此類許多口耳相傳的精闢句子起了一個更為高大上的名字 —— 「明學」。
而和「明學」一起火出圈的,還有這份網傳的《中餐廳》菜單……
還沒看到菜名,光是看第一行加粗大寫的CHINESE A LA CATE MEUN,就讓人差點失去理智。
"carte"漏掉一個r,就先不計較了,可把最常見的「menu」錯拼成「meun」,把「soft」錯拼成「sort」,我到底該不該選擇原諒他呢?
緊接著是可口可樂,Coke cola是什麼混合飲品?
coke 是「可樂」的統稱,但是可口可樂的正確寫法是 Coca Cola,所以這波「移花接木」是什麼加量不加價的神仙操作嗎?
更不靠譜的是,後面的Ting是神馬鬼?莫非是漢語中的「聽」?!可口可樂、芬達這種罐裝的當然要用對應的英文「can」來表示「聽」啊!
「芬達」倒是沒有拼錯,接下來的「氣泡礦泉水」和「礦泉水」以及「glass」表示「瓶」也還可以接受,老北京酸梅湯的譯法也比較常見,但接下來的Pear Milk Tea是啥?「梨奶茶」??可下面的中文明明寫著四個大字「珍珠奶茶」,莫非是想寫珍珠pearl,結果寫成了pear...是第一晚的梨宵夜還沒消化嗎?
那麼,「珍珠奶茶」的正確英文是什麼?
在美國西部的奶茶精都管奶茶叫"boba tea",也就是波霸奶茶。而美國東部的年輕人奶茶叫"bubble tea",其中bubble是氣泡的意思。
關氣泡啥事呢?它實際上指的是奶茶頂部的泡泡。所以,在美國點奶茶千萬別說milk tea,可以說I'd like boba/ bubble tea. 我想點杯珍珠奶茶。
接下來的甜點,雖然dessert拼對了,但是summer just yogurt又是什麼東西?夏天只有酸奶?是這個意思嗎?
看過這個節目才知道,Just Yogurt 原來是一個酸奶品牌的英文名稱,並不是寫錯。
菜單中的中文標註為「夏日紅西柚酸奶」,這裡的「夏日」可以理解為按時令供應,所以可以譯為 seasonal;西柚應譯為 grapefruit,最後再加上「酸奶」yogurt;因此,正確的翻譯應該是 seasonal grapefruit yogurt。
後面的義大利幹紅和幹白中的「幹紅」應為「dry red wine」,「幹白」應為「dry white wine」,義大利啤酒應為「Italian Beer」。
這樣的一份翻譯漏洞百出的名單,相信客人看了也會百思不得其解,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自然對這個店的體驗也會大打折扣,所以細節部分也要做到嚴謹。
說到菜單翻譯,老實話,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中文菜單確實不容易翻譯。
其實,這次的《中餐廳》,無非是被我們抓了個典型,但其實很多國內外餐廳的中英文翻譯,都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今天就在這裡做個簡單的匯總,供大家開心是一方面,更多的還是想提醒大家,尤其是餐飲從業者,一定要在菜名的翻譯上多加注意。
1. 幹爆鴨子
大家都知道,「幹爆」和「幹煸」類似,是一種烹飪方式,但是這個菜名的翻譯,竟然出現了 fuck the duck 這樣清奇的思路,其實一個 stir-fried duck 就可以表達得很清楚了。
只想默默問一句,你們和鴨子什麼仇什麼怨?思想純潔一點不好嗎?
2. 真假雞肉
這個菜單的處理就很搞笑了,上面寫的是 chicken(雞肉),下面寫的是 real chicken(真正的雞肉),那麼問題來了:上面那個算什麼?是假的雞肉?
食品質量不過關,竟然是在菜單上露出的馬腳??
3. 德國鹹豬手
鹹豬手本意其實就是豬蹄子,可以翻譯成 pork trotters,不過我們也知道,中文的「鹹豬手」也有「手不老實,公然佔女性便宜」的意思。
然而這個翻譯成功避開了本來的含義,翻譯成了 Germany sexual harrassment....
嗯?什麼意思?德式性騷擾?試問誰敢點這道菜呢?
4. 野山椒牛肉
對於這個菜名翻譯,可真是一千一萬個沒想到,野山椒牛肉,即便是沒翻譯成 Sautéed Shredded Beef with Wild Pepper,怎麼也能翻譯成 beef with wild pepper 吧?
這個 you and your family 是什麼意思,吃掉你全家?
5. 私房香之驢
這個翻譯可就不忍直視了,實在不濟,翻成 special-made donkey meat 也成啊?怎麼就 our sweet ass 了呢?
這道菜,你是敢做,別人怕是不敢吃啊!
6. 肉炒貓耳朵
貓耳朵本來應該指的是形狀特殊的一種麵食,和肉炒在一起本來倒也是極其誘人的美食,然而這個翻譯毀掉所有食慾,meat fried cat ear? 肉煎貓耳?喵喵喵?
7. 概念魚頭
這個翻譯差點讓我笑岔氣,the concept of head,一個關於頭的概念。
我花了58塊錢,你卻讓我吃一個概念?概念你個頭!
8. 油菜扒香菇
油菜扒香菇這道菜,其實就是油菜炒熟了,和香菇再一起炒的這麼一道家常菜,「扒」這個字兒,其實沒什麼特別的含義,民間生動用詞的例子罷了。
結果這個翻譯倒好,賦予了這道菜非常特別emmm的含義。
9. 特色口水雞
這個口水雞就更絕了,英文翻譯裡愣是看不到一個「雞」字,charactericstics of mouth-watering? 口水的品性?
這個名字起得很好,聽著就有逼格。
10. 夫妻肺片
上面那則如果是不知道吃什麼,那夫妻肺片恐怕誰也不敢吃,husband and wife lung slice,一對夫妻肺的切片。
也難怪外國人總覺得「中國人什麼都敢吃」,這可不是活生生的證據麼?
看了這麼多讓人哭笑不得的翻譯,那麼中國菜名到底該如何翻譯呢?比如八大菜系怎麼說?一些常見的菜品又該怎麼譯?豆姐找到了官方譯法及翻譯指南,快來get起來~
圖片來源自攝圖網,文章整理自網絡,歡迎收藏及轉發到朋友圈,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刪除
初中QQ群③:612778830
精彩生活,共同學習,
一起成長,我們等你來!
也可以加豆姐微信:jiushierdou
(複製搜索就可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