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譯,難點實詞,總結
1【亟】①趕緊,馬上。吾為物所苦,亟起索燭照。(2006浙江卷,我被小蟲咬得難受,(你)趕緊起來找蠟燭照明。) ②屢次。餘亟嘆其技之妙。
練習:願亟竄之遠方。(希望趕快把他放逐到遠方去)
2【洎】①至,到,到……時候。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②從。其餘略
3【濟】①過河,渡河。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②成功。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 ③救,救助,救濟。先生豈有志於濟物哉。
4【暨】①和,與。命奴僕暨裡中小兒輩,箕斂蜂巢,購以善價。(08合肥市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讓家中僕夫及鄰裡的小孩,將蜂巢取下來裝在畚箕裡,他用高價買下來。) ②到,至,等到。暨於奏日,
5【加】①超過。例1、若立言之旨為流俗所笑,不又加於古人一等乎!(2011湖南卷,。)例2、然念蔣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遊屢矣,而樂無加乎此,故勉而終記之。(2009安徽卷,但是想到自己往日與蔣氏父子交好深厚,而且在武昌逗留期)②處罰。既加之以刑,猶以盜目之,是絕其自新之路也。(2006重慶卷,已經用刑法處罰了他們,還把他們當強盜看待,這就斷絕了他們改過自新的路。)③更。
6【嘉】①美好,美好的。
②讚許,嘉獎。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③感謝,感激。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賜。(《國語·叔向賀貧》)
④歡樂,高興。上大嘉樂,詔賜撫臣名馬衣緞。
7【假】形聲字。從人,從叚( jiǎ ),叚亦聲。「叚」意為「非原本的」、「借的」。「人」與「叚」聯合起來表示「借用的人員」。本義:代理人。引申義:代理,借用。再引申義:非真。不實。說明:「假上將軍」即「代理上將軍」。「假為天子」即「代理天子」。
(1)動詞。①代理,非正式。假吏,暫時代理職務的官吏。乃相與共立羽為假上將軍。(《項羽本紀》就和一起共同推舉項羽做代理上將軍。)
②通「叚」,借,兼指借出和借入。以書假餘。(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③租賃;僱傭。久假不歸。假居,租屋而居;暫借居住。假賃,借,租借。
④憑藉,利用。善假於物也。(《荀子·勸學》)
⑤授予;給予。漢人未可假大兵權。(《譚嗣同》對漢族人不能交給太大的兵權。)假年(給以歲月。指延長壽命)。假息(苟延殘喘)。
⑥寬容。願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於前。(《荊軻刺秦王》希望您稍微寬容他一點,讓他在您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假易(寬縱;寬容)。假縱(寬縱)。
⑦寬免。中常侍侯覽果遣諸生齎書請之,並求假鹽稅,積日不得通。
⑧請教。然積以歲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鹹求假焉。(2006安徽卷,然而歲月久了,它們都派上了用場。先前嘲笑他的人,都來向他求借或請教。)
(2)連詞。
①假設,如果。
假之有人而欲南,無多。——《荀子·正名》
假其驚怖斯言。——[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2) 又如:假饒(如果;假若);假似(如果;假設);假之(假若);假而(假如)。
②即使。如:假是(即使;縱然);假遭(即使,如果)。
(3)副詞。暫且;權宜。
吾未哺食,請假設草具。(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 又如:假嘈(胡亂應付);假延(暫且延緩);假埋(假葬。暫時埋葬以待改葬);假翮(暫時依附)
(4)介詞
①憑藉。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荀子·勸學》)
願假寵以請予諸侯。(《左傳·昭公四年》)
假此科斂丁口。(《聊齋志異》)
②當。假今之世。(《荀子》)
8【漸jiān】①浸溼,沾溼。淇水湯湯,漸車帷裳。②浸染,沾染。今大王親近群小,漸漬邪惡。(現代漢語有「漸染」一詞,因經常接觸而逐漸受到影響。)③流進。東漸於海。④更加。漸見愁煎迫。其餘猜測:如浸泡。逐漸(逐步發展漸進;逐漸傳入)
9【簡】①選擇,挑選。例1、蓋簡核桃修狹者為之。(同「揀」,披沙揀金。)
例2、公事朝會,必夙夜早起,簡閱衣裳,料數冠幘,如此數四,世以此笑之。(每當公事朝會,必定要夜裡早早起來,挑揀衣裳,整理冠巾,像這樣反反覆覆三四遍,世人因此嘲笑他。)
例3、竊聞夫子高義,簡斥數婦,妾亦偃蹇數夫矣。今而見擇,敢不請罪。(我私下聽說您有高尚的節義,挑選斥退了幾個女子,我(選擇夫婿)也高傲地對待過幾個男子。現在被(您)捨棄,我哪裡敢不向您請罪呢。)
例4、淵敕功曹曰:「此郡既大,今在都輦,而少學問者。其簡開解年少,欲遣就師。」(國淵命令功曹說:「這個郡本來很大,而且又是都城,但有學問的人卻不多。你去挑選幾個聰明有知識的年輕人,我想派他們去拜師學習。」)
②選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簡能而任之。
③忽視,怠慢。自驕則簡士,自智則專獨。④竹簡,書信。
清簡:①清廉儉約。諮在官清簡,計日受奉,豪黨畏其儉節。(《後漢書·趙諮傳》)
②清正不苛細。例1、勵為政清簡,吏民便安之。(《陳書·王勵傳》) 例2、﹝ 鄺埜 ﹞在 陝 久,刑政清簡。(《明史·鄺埜傳》)
③簡約。 由是案牘清簡,囹圄空虛。(清 褚人獲《堅瓠九集·板隸》)
④清新簡練。氣韻閒曠,言詞清簡。(宋 沈括 《夢溪筆談·人事一》)
10【鑑】①鏡子。引申為借鑑、鑑戒。後人哀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也。 ②明察,審察。皇天后土,實所共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