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紅樓夢》為什麼是中國最偉大的小說

2021-02-11 博庫悅讀











寫在前面:白先勇老師研究了一輩子《紅樓夢》,他就像八十歲的賈寶玉,提起紅樓,總如赤子般動情。今天,與你分享《白先勇細說紅樓夢》最後一期節目的節選,白先勇總結為什麼《紅樓夢》是中國最偉大的小說。為什麼我們要看《紅樓夢》?它是中國文學最偉大的小說,它內容豐富、文字絢麗,可能也是中國文學作品的第一吧。當然我們也有了不起的杜詩、《楚辭》、《詩經》,但那要把整本《詩經》、整本《楚辭》和《杜詩全集》才能跟《紅樓夢》比。如果我們把十八世紀橫地拉來看,至少我念過的西方小說,在十八世紀、十九世紀以前,沒有一部比得上《紅樓夢》。它比同時的文學作品,要深刻得多,尤其是他的小說技巧,在那個時候也是空前的。雖然它繼承了《三國》、《水滸》、《金瓶》,但它遠遠超過前面這些作品。它的小說技巧,當中的人物刻畫更是了不得。這麼多人物,沒有兩個是相同的,即使個性、樣貌很相似,如晴雯和黛玉,但晴雯就是晴雯,黛玉就是黛玉,兩個人有時又會合起來。人物塑造(characterization)非常豐富,對話也精彩,每個人的講話有他自己的身分語氣,完全是個人化的,從最高輩分的賈母、賈政到下面的平兒、鶯兒,甚至金釧兒、玉釧兒、小紅這些小丫頭都有自己的個性。「曹雪芹常常給一個人物安排場景,讓他表現他的個性。鴛鴦的場景並不太多,她本來是所謂的扁平人物(flat character)、次要人物,因為小說裡不能都是圓形人物(round character),主角太多打得一團了,不行!可是在某個時段,給它一個場景(scene),突然間這個扁平人物,一下子就長起來了,好像變大了,變高了。鴛鴦如此,以後的晴雯之死也是如此,這戲劇性的一幕(dramatic scene)發生以後,不能不對鴛鴦另眼相看。丫鬟也是人,何況是很得老太太倚重的丫鬟,她為了保住尊嚴而做出自我要求和反抗,當然有她與眾不同的地方。他結合了各種不同的文體,詩詞歌賦能夠這樣合為一體,很不容易。我們現在來看,這種手法還是非常現代的。「《紅樓夢》有儒釋道三種思想在裡面,用各種具體的方式,人物、故事、情節、詩詞等顯示出來。芳官唱的這段:「翠鳳毛翎扎帚叉,閒踏天門掃落花。您看那風起玉塵沙。猛可的那一層雲下,抵多少門外即天涯。您再休要劍斬黃龍一線兒差,再休向東老貧窮賣酒家。您與俺眼向雲霞。洞賓呵,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兒回話;若遲呵,錯教人留恨碧桃花。」後來芳官被賈府趕出去,到水月庵當小尼姑,最後還被賣掉。所以唱這個等於唱了她自己,原來是黃粱一夢,這首曲其實也點到她自己的命運。」觀點隨時轉換,像劉姥姥進大觀園是劉姥姥的看法,黛玉進大觀園是黛玉的看法,賈政領了一批清客遊大觀園,又是另一種看法。如果客觀地描寫大觀園,寫不清的。非要用劉姥姥的眼睛,所以劉姥姥進大觀園,變成一個經典之作。用她的觀點進入大觀園時,我們也變成劉姥姥了,看見大觀園就好像看到Disneyland 一樣這麼新鮮。如果不是用劉姥姥來寫,換一個人來寫,大觀園就寫得不那麼活了。劉姥姥進去之後,我們聽到一陣陣笑聲從大觀園裡洋溢出來,所以他的point of view 用得極好。像一紅一綠的汗巾子到了最後,一下子又合在一起了,這兩條汗巾子很早就埋伏好了。像寶玉贈給黛玉的舊手帕,有一次黛玉無意間看到,淚珠就掉在手帕上了,到最後,黛玉一扔,火焰燒起來,發揮了它的功用。這幾塊手帕也是,老早已經埋伏好了。還有一開始的時候,焦大把那賈珍這一些不爭氣的後輩都罵了一頓,到了最後抄家,他又出來了。「《紅樓夢》的語言是白話文跟文言文相間的,用得非常恰當。當然它也不是隨便寫的,用重彩下筆寫王熙鳳,用重彩下筆寫賈府的氣派。這個時候寫得這樣繁華,最後對照賈府衰敗、王熙鳳死時的悽慘,一盛一衰,這就是我們的主題。」太虛幻境跟大觀園互相對照,有非常豐富的象徵意義,如太虛幻境的十二支《紅樓夢》曲子,也是大觀園十二金釵的命運。整個架構非常恢宏。「那個太虛幻境裡,春花永遠不會謝,仙子永遠不會老,因為時間是停頓的,無窮無盡沒有時間,停頓在永遠的春天。大觀園不同,大觀園有春夏秋冬,時間是移動的,時間會毀滅一切,最後必定是崩潰的命運。所以寶玉他們的童年在這裡,只有很短暫的幾年,他的仙境是暫時的,他們慢慢長大,到了時候,「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百花不管多麼鮮豔,都挨不過秋天。秋後百花淍零,晴雯死了,黛玉死了,迎春嫁了死了,探春遠嫁,惜春當尼姑去了,大觀園,散掉了。這個時候是寫大觀園的開始,劉姥姥那一回寫大觀園的極盛,到了最後大觀園荒涼的時候,寶玉再回來,那時黛玉已經死了,他經過瀟湘館,聽到裡面有鬼哭。這三個階段寫大觀園,寫得非常好,大觀園的盛衰,也就是寧國府、榮國府的盛衰,也就是人生春夏秋冬的過程。」他能以這樣動人的故事、這麼鮮明的人物,把我們中國三種哲學,儒家、道家、佛家,表現得這樣生動。他不是在寫哲學論文,而是以小說的方式,把中國人三種哲學思想生動表現出來了。以前有名的文人大概都是如此。王維、蘇東坡、湯顯祖,他們的歷程大概都是如此。他能以這麼動人的故事,把這三種哲學源流說得如此動人,真不簡單,而且他不偏不倚,不是勸大家出家。看到最後寶玉在那片白茫茫的雪地上,都有一種超脫、解脫的感受。可能剛開始的時候,我們覺得有所失,因為寶玉出家了,有點哀傷。但是再轉過來就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的那種超脫的境界,使得人生有所了悟,又高了一層。所以,這本書不僅是小說,它是我們中國文化到十八世紀的一個結晶、一個總結。《紅樓夢》寫盡乾隆的盛世,把十八世紀的貴族生活寫盡了,講穿的、吃的、用的,也寫盡了我們中國人的人情世故,就像一本百科全書,但也暗伏中國文化「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那崩潰的十九世紀。我想,讀了《紅樓夢》的人跟沒有讀《紅樓夢》的人是有所區別,看了《紅樓夢》,對中國的人情世故,有多一層了解。
可能同學們現在年紀輕,頭一次看這個小說,有些地方有一些隔,沒有一下抓住。大家每過十年再看一次,你會越來越有體會。它是本天書,要完全了解它,實在不容易。這當中可能要自己經過一些人生的滄桑,才真正能了解它。最後,這是甘肅張掖的一座古寺的對聯。張掖是一個很有文化的古城,那裡留有西夏文化。這一幅對聯寫著:「天地同流,眼底群生皆赤子。古今一夢,人間幾度續黃粱」曹雪芹他是以大悲之心來看人間事,所以他這本書非常寬容。「天地同流」這麼大的宇宙,「眼底群生皆赤子」他看到的都是赤子,沒有嗔貪痴愛的一些。「古今一夢,人間幾度續黃粱」,我們作了多少次的黃粱夢?

 

至於我們這一門課的黃粱夢,也該醒來了,紅樓一夢做到今天,是醒的時候了。

感謝白老師

在八十歲的高齡和我們一起做了這場「夢」

「曹雪芹是我的『師父』,《紅樓夢》是我的文學聖經、我寫作的百科全書。」《紅樓夢》導讀是白先勇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東亞系主要授課之一,分中英文兩種課程,持續二十多年。2014年,白先勇受邀回母校臺灣大學開設《紅樓夢》導讀通識課。《白先勇細說紅樓夢》音頻課,以白先勇在臺灣大學《紅樓夢》三學期授課原始音頻為底本,經過看理想團隊後期精修、製作而成,配以課堂名詞、詩詞注釋,137集,將《紅樓夢》的精髓盡收眼底。

相關焦點

  • 《白先勇紅樓夢導讀》
    《紅樓夢》是一本天書,有解說不盡的玄機、探索不完的秘密,但最重要的,它終究是一部偉大的小說。白先勇正本清源,把這部文學經典完全當作小說來導讀,側重解析《紅樓夢》小說藝術的「現代性」:神話構架、人物塑造、文字風格、敘事手法、觀點運用、對話技巧、象徵隱喻、平行對比、千裡伏筆,檢視曹雪芹如何將各種構成小說的元素髮揮到極致,並遠遠超越它的時代,甚至比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更早、更前衛。
  • 白先勇:《紅樓夢》是我的文學聖經
    許多讀者對《紅樓夢》望而生畏,和曹公草蛇灰線的行文筆法,夾雜眾多詩詞曲賦的半文半白的文體不無關係。但是讀者一旦讀懂,無一不深感其精妙。為了讓讀者真正讀懂這部奇書,許多作家學者都對《紅樓夢》做過解讀。在百家之言中,我們為你推薦《白先勇細說紅樓夢》。
  • 《白先勇細說紅樓夢》
    正本清源,重現程乙本《紅樓夢》之美《白先勇細說紅樓夢》 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白先勇,首版時間是2017年2月。該書由白先勇臺灣大學《紅樓夢》導讀通識課(2014-2015)課堂講義編纂而成。
  • 白先勇細說紅樓夢
    今天還是說《白先勇細說紅樓夢》,此書首版發行於2017年2月,我在2017年1月17日就收到了白先勇先生親贈的樣刊,說來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對於此書我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是愛不釋手。賈寶玉的一生是一部《佛陀傳》我們念《紅樓夢》,一方面是看小說的藝術,特別是文字的藝術;另一方面則是看它的哲學思想。《紅樓夢》將中國人的哲學,儒、佛與道,所涉及的入世與出世的糾結,以最具體、最動人的人生故事呈現出來,這就是《紅樓夢》偉大的地方。
  • 詹丹︱評《白先勇細說紅樓夢》
    最新發表的《2018年度中國紅學發展研究報告之一:以〈紅樓夢〉文本研究、紅學史及紅學活動為中心》一文,對白先勇解讀《紅樓夢》的觀點給予較多篇幅的介紹,並以研究白先勇的劉俊的相關論文,總結了其紅學特點。該報告還將白先勇推崇程乙本(筆誤成「程甲本」)作為首要點予以標舉[1]。
  • 白先勇:紅樓夢是天下第一書,藏著解不完的人生密碼
    最懂《紅樓夢》的人講最純粹的紅樓也令其瞭然曹公字裡行間的深意,領悟頗多,成為最懂《紅樓夢》的人。《紅樓夢》之所以被公認為最偉大的小說,離不開其中藏著的「人生密碼」。「《紅樓夢》將中國人出世與入世的哲學,以人生故事呈現,這就是它偉大的地方。」
  • 白先勇||讀了一輩子,教了一輩子,年輕人不得不看《紅樓夢》
    《白先勇細說紅樓夢》扉頁文字《紅樓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內涵豐富、雅俗共賞。白先勇認定《紅樓夢》是與自己最有緣的一部作品(另一部是《牡丹亭》),是他的「文學聖經」。「19世紀以前,放眼各國的小說,似乎還沒有一部能超越過《紅樓夢》,即使在21世紀,在我閱讀的範圍內,要我選擇五本世界最傑出的小說,我一定會包括《紅樓夢》,可能還列在很前面。」《白先勇細說紅樓夢》,是他以小說家的身份,對這部書寫於300年前的,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的解讀,「書裡凝聚了我幾十年反覆閱讀中慢慢琢磨所得的收穫」。
  • 陳毓賢談與白先勇合撰《紅樓夢》英文導讀
    陳毓賢:《白先勇細說紅樓夢》2016年在臺北隆重推出時,外子艾朗諾正應了「白先勇人文講座」之邀到臺大講課,因此我們恰巧在場,也參加了柯慶明與張淑香教授為白先勇舉辦的新書慶賀會。觥籌交錯酒酣耳熱間,話題轉向《紅樓夢》為什麼始終沒有引起普通英文讀者的興趣,朗諾說連不少比較文學教授也不知道這部好書。
  • 白先勇:生活就是一部《紅樓夢》
    在做了300多場《牡丹亭》的演出後,白先勇深感自己「崑曲義工隊長」的生涯可以圓滿收官,於是他掉頭轉向,把推廣傳統文化的重心移到程乙本《紅樓夢》上來。一生與《紅樓夢》的羈絆,也因此被他不斷拉長。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中國文學教授白先勇開授《紅樓夢》課程,用英文給外國學生講書裡的故事,用中文給華人學生講考據。
  • 《白先勇細說紅樓夢》是「細說」還是「戲說」?
    也因為實在不明白這項學問的意義,平時我也很少看「某某解讀<紅樓夢>」之類的書。白先勇細說的《紅樓夢》則不太一樣。作者主要從兩部分切入,第一,小說寫作與鑑賞;第二,小說隱含的宗教哲學思想。是「細說」而不是「戲說」。
  • 白先勇:《紅樓夢》後四十回,有的地方寫得非常好
    紅在中國代表生命力、熱情、喜氣,海棠花也就是怡紅院的象徵。離怡紅院很近的瀟湘館是以竹子為主,湘妃竹,一紅一綠,是對起來的。2、一塊璞玉,它的象徵意義就是一個人的最原始,是他的心靈,玲瓏剔透,剛剛生下完全沒有沾惹到任何紅塵的汙漬。
  • 白先勇:一生中最幸運的事之一是讀到全本《紅樓夢》
    然而在仔細比較了這兩個版本之後,白先勇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庚辰本」在人物塑造方面的諸多矛盾,恐怕是抄書者做了不少手腳的結果;而「程乙本」後四十回在文字丰采、藝術價值上面並沒有明顯的遜色於前八十回,甚至出現了不少有過之而無不及的亮點,在沒有明確證據證明的情況下,就姑且相信是曹雪芹的原作吧。
  • 在讀《白先勇細說紅樓夢》
    在認識白先勇先生之前,我有讀過先生的成名之作《臺北人》,在當時只是覺著先生的文字異常感傷。直到後來,在先生80歲壽辰宴上收到《白先勇細說紅樓夢》的著作之後發現先生的文字平易近人,滋味越來越厚。在此次壽辰宴上,我將我兒子啟蒙老師張家騏先生的書法作品《唐詩》送給了白先勇老先生,老先生作為回禮送給我一本他的著作《白先勇細說紅樓夢》。白先勇先生還在書的內頁給我籤上他的名字,他送給我的這本書我一直珍藏著。我是個紅樓迷,不管是影視版本的《紅樓夢》還是紙質的書籍都喜歡看,就連解析品讀《紅樓夢》的書我也喜歡看。
  • 再讀《白先勇細說紅樓夢》
    在認識白先勇先生之前,我有讀過先生的成名之作《臺北人》,在當時只是覺著先生的文字異常感傷。直到後來,在先生80歲壽辰宴上收到《白先勇細說紅樓夢》的著作之後發現先生的文字平易近人,滋味越來越厚。近來,閒來無事整理自己的書架,看到案幾之上還放著昨天的翻閱的《白先勇細說紅樓夢》,這讓我的思緒一下子回到了3年前和白先勇老先生初次見面的情形。
  • 白先勇談紅樓夢 震撼500聽眾
    82歲高齡的白先勇語言幽默詼諧,侃侃而談近三個小時,吸引臺下500名聽眾。白先勇表示,一共教了29年書,其中《紅樓夢》差不多教了20年,第一次真正看《紅樓夢》大概十歲,看我母親的那本《繡像紅樓夢》。對我來說《紅樓夢》就是一本「文學聖經」。談到《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要用對比的手法,像賈政跟寶玉,一個代表儒家,一個代表佛家道家,薛寶釵跟林黛玉,一個是非常理性的,另一個是極端感性的。談到「紅樓夢中戲曲的點題功用」,湯顯祖對曹雪芹的影響相當大,尤其是《牡丹亭》。《牡丹亭》上承《西廂記》,下起《紅樓夢》,到了明朝,湯顯祖寫《牡丹亭》時寫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紅樓夢》的真正結局應該是怎樣的?
    真如編輯所說,白先勇是八十歲的賈寶玉,提起紅樓,總如赤子般動情。今天,與你分享《白先勇細說紅樓夢》最後一期節目的節選,白先勇總結為什麼《紅樓夢》是中國最偉大的小說。《紅樓夢》為什麼是中國最偉大的小說講述 | 白先勇為什麼我們要看《紅樓夢》?
  • 白先勇 | 一個人的文藝復興.
    弱冠之年他獨具慧眼發掘了女作家三毛耄耋白首他仍然矢志不渝萬水千山走遍推動崑曲的傳承發展有人說他是中國最後的貴族也有人說他是《紅樓夢》中的賈寶玉但拋去所有標籤他只是家世顯赫卻難免顛沛流離於歲月中的書生白先勇
  • 白先勇的「耿耿於懷」
    中國傳統的這一套精粹,是課堂和書本上學不來的,必須言傳身教,《紅樓夢》也是這個理兒,不能死讀。後來到了上海,那時候是戰後了,那時候上海很流行收音機,收音機是當時人們最大的娛樂,紅樓夢是當時最火的廣播劇,我當時生了肺病,沒辦法上學,就在家裡奶媽帶著,我沒事就天天聽廣播裡說書。
  • 名家講座 白先勇《紅樓夢》後四十回的悲劇力量
    【人間社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2020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名人對話‧名家講座」,11月15日壓軸場次於佛陀紀念館五觀堂,邀請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白先勇,以「《紅樓夢》後四十回的悲劇力量─寶玉出家與黛玉之死」,分析《紅樓夢》全書二大關鍵「寶玉出家」、「黛玉之死」,以及書中內容所呈現融和的儒釋道三家精神,象徵手法和架構等,共750人聆聽。
  • 方所文化FM * 看理想頻道上線 | 白先勇,一個人的文藝復興
    白先生說:一生中最幸運的事情之一,就是能讀到全本《紅樓夢》。他花費畢生研讀《紅樓夢》,以小說家的眼光去分析另一個小說家的偉大作品,對於《紅樓夢》的研究絕不止於為後四十回尋找真正的作者,對於《紅樓夢》,他還有更多更深更廣的解讀等待著我們去聆聽、去領悟、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