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立遺囑:子孫後代不能為我掃墓!1769年後才發現他有多聰明

2020-12-20 扒扒史界

司馬懿是三國時期曹魏陣營裡的全程,為魏國稱霸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司馬懿字仲達,是當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司馬懿自幼聰明好學,因為漢室被曹氏控制,司馬懿曾一度拒絕曹操授予的官職。後來因為支持曹操稱帝獲得了曹操的信任。

在整個三國時期,除了諸葛亮外,最有存在感的軍師就是司馬懿了。而司馬懿本人也是非常長壽的,活到73歲的時候才去世。但是在去世司馬懿卻給子孫們立下了一個十分奇怪的規定,那就是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能去拜祭他。

原文是「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設名器,後終者不得合葬。」

司馬懿是一個很有遠見的人,在省錢,司馬懿就在首陽山為自己建造了一座陵寢,既不封墓冢,也不建陵寢,身穿平時穿的衣服下葬,墓中也不留寶物,後來去世的遺孀也不準和自己合葬。

在當時做這種決定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因為古代講究生前風光,死後也要繁榮。古代很多王侯將相都會給自己大修陵墓,墓中常常放有奇珍異寶,國內很多的歷史也都是根據這些出土的文物和書籍發現的。

但司馬懿身為「宣皇」非但不打仗起鼓的修建陵墓,甚至連陪葬品都不要,這在當時簡直是不可相信的一件事情。

那麼司馬懿為什麼不要陪葬也不要大肆修建陵墓呢?難道是因為身性清廉?其實不是的。在《宋書·禮志》中有關於司馬懿陵墓的記載,「晉宣帝遺詔,子弟群官皆不得謁陵。於是景文遵旨」。其中晉宣帝指的就是司馬懿,其孫司馬炎稱帝後追封司馬懿為宣皇帝。

其實司馬懿之所以不為自己大肆修建陵墓是因為司馬懿生前豎立的對頭太多了,而且也做過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比如說當年說服曹爽降服,司馬懿勸說曹爽投降,並承諾只要曹爽交出兵權並仍可保曹爽一生榮華富貴。但哪知道曹爽前手剛交了兵權,司馬懿後手就違背了諾言,不僅誅殺了曹爽三族,還同時滅了與曹爽交好的何晏,丁謐、鄧颺、畢軌、李勝、恆範等人的滿門。光這一次,司馬懿就足足殺了有5000人。

司馬懿的殘暴和陰狠連他的後代都看不下去,當年東晉時期,在想王導對晉明帝說起了當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的故事,聽完後,晉明帝在龍床上悲哭「若如公所言,晉祚復安得長遠!」。

正是因為司馬懿的仇人太多,所以司馬懿才特地交代自己的後代以後決不能去祭奠自己為自己掃墓,這樣就能防止自己的陵寢被仇人掘出來了。而事到如今1769年過去了,司馬懿的陵寢到現在居然還沒有被發現,相關的歷史記載也是少得可憐。後世有人認為司馬懿故意說自己的陵寢在首陽山,實際上根本就不在,所以無論別人怎麼找都找不到。

相關焦點

  • 司馬懿立遺囑,禁止子孫掃墓,過了1769年才發現真是老奸巨猾
    三國時代,司馬懿作為魏國後期首屈一指的軍師,向西遏制蜀漢的擴張,向東打壓孫權,輔佐文帝曹丕,明帝曹叡,勞苦功高,說他是魏國的頂級智謀一點也不為過。孟子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司馬懿早些年聰慧機警,自持有才,忠於漢室,曾經拒絕了曹操的任命(他認為曹操是奸人)。
  • 司馬懿臨終前遺囑:子孫不準為我掃墓,一千多年後發現真老奸巨猾
    嘉平三年(251年)六月,曹魏四朝元老司馬懿病重,晚上做夢經常夢見賈逵、王凌,不久去世,享年七十三歲。他在臨終前,留下一個奇怪的遺囑:「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設明器,後終者不得合葬。」 這個遺囑是什麼意思呢?
  • 司馬懿死前告誡子孫:不準為我掃墓!1769年後,才知他多高明
    ——杜牧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從來都是十分注重喪葬的,古時候就有各種各樣的祭祀活動,而到了現在,掃墓還依然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習俗,一到清明時候,後人們就要準備好酒肉香火,去到先人墓前清掃墳墓,因此就被稱之為「掃墓」了。
  • 司馬懿死後不許後人掃墓,1700多年過去後才發現,他真是老奸巨猾
    司馬懿在死前還留下這樣的遺囑,後世子孫不能為我掃墓,這是為什麼呢?司馬懿的遺囑關於司馬懿這個人,相信大家也是有所了解的,雖然他沒有成為皇帝,但是在三國時期,他也算得上是一位世紀的掌權人。歷史上很多位高權重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後世的祭拜,萬人敬仰,但是司馬懿卻恰恰相反,臨終前留下了這樣一份遺囑,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他竟然不準後人和自己合葬。
  • 司馬懿臨死前為何不準子孫給他掃墓?
    而與諸葛亮為蜀漢死而後已不同,司馬懿前期一直韜光養晦,加上壽命又極長,活生生將三國所有傑出人物全部熬死,笑到了最後,並為司馬家取代曹魏,建立西晉奠定了基礎。嘉平三年(251年),司馬懿在洛陽去世,享年73歲,被葬於河陰首陽山。而在其去世前,司馬懿卻為後代定下了一個奇怪的規矩,那便是「子弟群官,皆不得謁陵」。司馬懿不準子孫後代去往他的陵墓祭掃,這是什麼原因呢?
  • 司馬懿的三千死士是怎麼來的,有那麼多人,卻不被曹爽發現?
    司馬炎篡位,雖然是在司馬懿死後很多年之後,但是司馬家奪取曹魏的政權,卻是在高平陵之變中。在這一起事件中,司馬懿憑藉著三千死士,趁著曹爽與曹芳一起前往高平陵掃墓之機,控制了京城,最終獲得了大權。那麼這三千死士是如何來的呢,為何那麼多人,卻沒有被曹爽發現?這個問題要從頭說起。
  • 中華遺囑庫白皮書發布:年輕人不忌諱 立遺囑不再是老年人專利
    對比這個數據,2019年在60周歲以上人群僅為0.28%,但中青年人的比例為12.8%。不過其他財產的比例,無論是中青年人群還是老年人群都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在不動產登記的件數上,中青年人的遺囑中比較多的是2處到3處不動產,這個比例佔到了70%。值得關注的是有4%的立遺囑人沒有不動產或沒有在遺囑中安排不動產。
  • 空城計—司馬懿假糊塗才是真聰明!
    空城計是諸葛亮的代表作,後人也評價「諸葛多智而近妖」,意思就是聰明的不像人了。那麼真的是司馬懿太過于謹慎而中了諸葛亮的計嗎?真實的原因又是什麼?司馬懿撤軍和諸葛亮的琴聲有關係嗎? 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分析一下。
  • 司馬懿死前留下遺言,結果千餘年陵墓無人找到,盜墓賊被耍
    其實司馬懿的奸猾不僅體現在政治生涯中,甚至在他死前,留下一道命令,以致於他的陵墓至今無人發現!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且看【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一一道來!251年8月,魏國權臣司馬懿走到了人生的終點,在洛陽的家中病死,時年73歲。司馬懿知道自己一生得罪無數人,一旦家族的權勢煙消雲散,自己即使在地下也不得安寧,因此他在死前留下遺囑,一個關於自己身後事的安排。
  • 這樣立遺囑才有效!
    父母都過世後,小麗想要把房屋過戶到自己名下,諮詢律師才發現,按照法律規定,父親過世時奶奶仍在世,她有權繼承兒子的部分遺產;奶奶過世後,由大伯的兒子、二伯夫妻、姑姑夫妻等繼承,這導致了小麗無法全額繼續父母的房產。因為按照我國《繼承法》的規定,配偶、子女、父母同為第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因此獨生子女本就不是父母財產的唯一繼承人。那麼,如果父母想要把房產全部留給子女,該怎麼做?
  • 重慶最小立遺囑人僅22歲,支付寶、微信錢包都是遺產
    重慶地區的遺囑中,商鋪、車位的比例究竟有多高?數據顯示,8.1%的遺囑裡面涉及到商鋪、車位。此外,在其他財產方面,重慶遺囑中處置的財產類型中,99%為不動產,22%為現金,0.1%為證券基金。「其中不動產的比例跟其他地方相似,但重慶遺囑中出現銀行存款的比例比其他地區的要高。」重慶登記中心主管宋燕群表示,許多立遺囑人表示擔心後人找不到存款,所以通過訂立遺囑的方式,規避風險。
  • 「90後」上海姑娘立遺囑:為了更從容地活著
    「當時我立遺囑的事情上了微博熱搜,網友眾說紛紜。事實上,我只是順從內心的想法。」上海姑娘王婷婷回憶起「遺囑風波」有些感慨。  王婷婷立遺囑事件之所以引起關注,只因這份遺囑有兩點「反常」:立遺囑人是一名「90後」,遺產繼承人竟是她的閨蜜。
  • 問答HI法|王大爺立了三份遺囑,哪份才有效?
    問答HI法|王大爺立了三份遺囑,哪份才有效?王大爺覺得自己年歲已高,想立一份遺囑安排身後事宜。思來想去覺得手寫比較有意義,於是洋洋灑灑寫了一篇散文式遺囑。沒過兩天,王大爺看電視劇發現裡面的主人公是去公證處立遺囑,經過公證處確認蓋章,王大爺覺得這樣的遺囑更有儀式感,於是王大爺又去辦理了一份公證遺囑。回來後,王大爺對自己收藏的一套古書字畫留給誰還是有點犯嘀咕,經過深思熟慮,王大爺決定再起草一份遺囑。
  • 立遺囑是為更認真地活著 年輕人的生死觀念正在轉變
    原標題:熱聞|大一新生立遺囑財產給朋友,90後女孩房產給閨蜜,你咋看人至暮年立遺囑,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可最近,上海一位正在讀大一的新生立遺囑的事引發網友關注。12月19日,剛滿18周歲的大一新生小紅(化名)來到上海中華遺囑庫第二登記中心,為自己訂立遺囑。
  • 遺囑怎麼寫法律才具有法律效力,個人自立遺囑範本
    五、本遺囑為最終遺囑,如我身後發現有其他遺囑或者遺囑草稿,一律視為無效。 六、本遺囑製作一式三份,一份由我本人收執,一份交委託執行人收執,一份由***公證處保存。
  • 「90後」上海女生立遺囑,竟把房產留給閨蜜
    「90後」明明才踏進30歲的大門 她卻立下遺囑 還要把自己的房產留給閨蜜 這件奇事 近日登上了微博熱搜 這個「90後」就是上海女孩王俞(化名)
  • 我外公還能立遺囑嗎?
    最近,隨著心願傳承遺囑庫的業務發展,影響力逐漸擴大,一位高姓朋友得知心願傳承遺囑庫是提供遺囑繼承專業服務的機構,向工作人員諮詢了自己的高齡外公是否能立遺囑的問題。小高家住上海市郊,原來有農業宅基地,隨著上海城市的發展,村裡安排了一套連排別墅及一套公寓房,收回了宅基地。當年爺爺家裡就曾經因為最後遺產問題發生矛盾,累及他父母,幾位姑姑叔叔平時對爺爺奶奶並沒盡多少扶養義務,老人去世了,卻為分家產爭吵不休,還得村委會出面調解處理。
  • 全國律師諮詢日——中華遺囑庫負責人陳凱:如何立一份有效的遺囑
    【環球網公益頻道記者 文雯】中華遺囑庫是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與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於2013年共同發起的公益項目,為年滿60歲、資產不超過兩套房產的市民提供免費的遺囑諮詢、登記和保管服務。其中,「90後」立遺囑數據統計表統計,走進中華遺囑庫立遺囑的「90後」人數已連續三年呈現上漲趨勢。而與老年人群體相比,90後立遺囑人群給遺囑增加了更加豐富的財產類型。除了房產、銀行存款、股票帳號等,90後所立遺囑中分配的財產,還包括了支付寶、微信、QQ、遊戲帳號等內容,而這些虛擬財產是「90後」遺囑中常見的財產類型。
  • 司馬懿和他的後代到底有多黑?
    儘管魏明帝曹叡臨終託孤司馬懿,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卻還是將曹叡的繼承人曹芳廢掉,立曹髦為新君,但是曹髦卻不甘心當一個傀儡,於是向近臣透露了自己對野心勃勃的司馬昭的不滿。曹髦見威權日去,不勝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書王經、常侍王業,謂曰:「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自出討之。」王經諫曰:「昔魯昭公不忍季氏,敗走失國,為天下笑。今權在其門,為日久矣。
  • 曹操派刺客刺殺司馬懿,司馬懿寧死不動,48年後發現仲達真高明
    而司馬懿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始為曹操效力的。司馬家世代為東漢王朝效力,司馬懿的父親就曾擔任過京兆尹,還曾對曹操有恩。司馬懿從小博學多識,是當時響譽司州的神童,等到司馬懿年齡稍稍大了一點後,才華更加展露無疑,東漢才子崔琰曾經對司馬朗說:「君弟聰亮明允,剛斷英特,非子所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