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立遺囑,禁止子孫掃墓,過了1769年才發現真是老奸巨猾

2020-12-27 老闆來碗歷史面

三國時代,司馬懿作為魏國後期首屈一指的軍師,向西遏制蜀漢的擴張,向東打壓孫權,輔佐文帝曹丕,明帝曹叡,勞苦功高,說他是魏國的頂級智謀一點也不為過。

孟子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司馬懿早些年聰慧機警,自持有才,忠於漢室,曾經拒絕了曹操的任命(他認為曹操是奸人)。

後來想明白了,覺得漢室衰落不可避免,又碰到曹操盛情難卻,就答應在曹操手下當官,曹操死後又支持曹丕稱帝,並贏得文帝、明帝兩位皇帝的信任,明帝駕崩前成為託孤大臣,與大將軍曹爽一同輔政。

曹爽打壓司馬懿,司馬懿就假裝隱退,暫時的以退為進,就這樣隱退了好幾年後,乘著大將軍曹爽和小皇帝曹芳外出祭祖,在深宮中挾持郭太后,發動「高平陵之變」。

他的對手,大將軍曹爽,內有皇帝,外有精兵,本身司馬懿發動政變這就是一個風險係數很高的一個行動,曹爽身邊也不是沒有智謀之士。

但他們給曹爽提的建議都被曹爽否決了,那個時機,就算是一頭豬也會掙扎一下,但曹爽沒有,他相信了司馬懿說的話「交出兵權,容你性命富貴」,於是司馬懿僥倖控制政權,開始欺負皇帝太后孤兒寡母。

司馬懿

司馬家的奪權,玩脫了,這使得古代禪讓的合法性和神聖性蕩然無存,徹底壞了規定,自晉代以後,權臣想篡位,殺掉皇帝編個瞎話就能上位了。

尤其是宋武帝劉裕,懶得搞禪位,直接把司馬家的皇帝毒死,自己登基為帝。這段歷史以至於晉室衣冠南渡,王導給晉元帝司馬睿講起這段歷史時,元帝羞憤的抬不起頭,並說:

「如公言,晉祚安得長久?」

司馬懿的品性,曹操不可能不清楚,早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司馬懿加入曹操的陣營時,曹操機已經察覺出他的異相了,雖然司馬懿有才,曹操也是一邊用一邊提防。

此後幾年,司馬懿雖然步步高升,對大魏表忠心,但也不能讓曹操完全打消疑慮,有次司馬懿來和曹操報告工作,完事後司馬懿正準備告辭,剛走了幾步後,曹操叫住了他。

司馬懿以為主公有話沒說完,就回了一頭,曹操看過後,深感不安,這是因為古人注重面相,司馬懿回頭時鷹視狼顧。

「狼顧者,謂回頭顧而身不轉,性狠,常懷殺人害物之心。」

曹操當天晚上就做了一個夢,夢到「三馬食槽」,使得他頭疼欲裂,第二天他就告訴曹丕「司馬懿必然不會甘心當一個大臣,他必定會幹預你的家事。」

後來果然靈驗,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匹馬真的把槽(曹)給食了。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違背諾言,當即滅了曹爽和他的親信三族,一般來講,滅族這件事情,嫁出去的女人是不會企及的,司馬懿竟然都給殺了,這讓當時負責說降曹爽的蔣濟和陳泰都很愧疚。

不久後二人就在極度的羞憤中去世了。

司馬懿自今大權在握,發號施令,但是魏國不是只有一個司馬懿,他的反對黨大有人在,持續了七年的淮南三叛,就是對司馬家最好的羞辱,司馬懿也在這次「平叛」中耗盡了最後一滴精力。

曹爽

不久後重病纏身,臨死前,對兒子司馬師、司馬昭說:「我死後要不墳不樹,不要用什麼金銀財寶陪葬,以免被盜墓賊惦記,以後不要跟我合葬。」

不墳不樹是要避免在地面上留下印記,不像其他皇陵一樣,樹大招風,亡國後都免不了被毀(孫殿英盜清東陵)。

司馬懿的智慧就體現在這,他知道自己自從高平陵之變後獨攬大權,已經得罪了不少人,生前他們奈何不了自己,但自己死後局面怎樣卻是很難保證的。

所以司馬懿才說以上辦法來避免自己被掘墓暴屍,他的兒子們亦遵守他的遺囑,在首陽山封土後不再祭奠。也殺掉相關的墓道建設者,這一保密性,使得司馬懿墓至今也不為人知。

現距離司馬懿下葬已經過了1769年,就連現代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曹操墓已經被確認,但司馬懿墓仍然還是無跡可尋,這使得世人對司馬懿充滿好奇。

考古隊在尋找司馬懿墓連連碰壁後,不得不發出「司馬懿是個老奸巨猾」的感嘆。

我是史趣兩相和,專注於撰寫優質有趣的歷史文章,關注我不迷路,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司馬懿臨終前遺囑:子孫不準為我掃墓,一千多年後發現真老奸巨猾
    嘉平三年(251年)六月,曹魏四朝元老司馬懿病重,晚上做夢經常夢見賈逵、王凌,不久去世,享年七十三歲。他在臨終前,留下一個奇怪的遺囑:「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設明器,後終者不得合葬。」 這個遺囑是什麼意思呢?
  • 司馬懿立遺囑:子孫後代不能為我掃墓!1769年後才發現他有多聰明
    司馬懿是三國時期曹魏陣營裡的全程,為魏國稱霸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司馬懿字仲達,是當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司馬懿自幼聰明好學,因為漢室被曹氏控制,司馬懿曾一度拒絕曹操授予的官職。後來因為支持曹操稱帝獲得了曹操的信任。
  • 司馬懿死後不許後人掃墓,1700多年過去後才發現,他真是老奸巨猾
    司馬懿在死前還留下這樣的遺囑,後世子孫不能為我掃墓,這是為什麼呢?司馬懿的遺囑關於司馬懿這個人,相信大家也是有所了解的,雖然他沒有成為皇帝,但是在三國時期,他也算得上是一位世紀的掌權人。歷史上很多位高權重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後世的祭拜,萬人敬仰,但是司馬懿卻恰恰相反,臨終前留下了這樣一份遺囑,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他竟然不準後人和自己合葬。
  • 司馬懿死前告誡子孫:不準為我掃墓!1769年後,才知他多高明
    可三國謀士、曹魏權臣司馬懿在臨終前卻連連叮囑自己的後人:「絕對不準為我掃墓!」這是為何呢? 一代權臣 司馬懿出生於179年,滿門官宦家世顯赫,少時司馬懿就熟讀各家經典,研究用兵之法,長大之後極有才識
  • 司馬懿臨死前為何不準子孫給他掃墓?
    嘉平三年(251年),司馬懿在洛陽去世,享年73歲,被葬於河陰首陽山。而在其去世前,司馬懿卻為後代定下了一個奇怪的規矩,那便是「子弟群官,皆不得謁陵」。司馬懿不準子孫後代去往他的陵墓祭掃,這是什麼原因呢?
  • 司馬懿晚節不保,晚年政變是榮耀也是汙點,報應卻發生在子孫身上
    司馬懿晚節不保,晚年政變是榮耀也是汙點,報應卻發生在子孫身上。不知各位三國粉們有沒有看過《軍師聯盟》這部電視劇,看第一部的時候還好,還能接受,也承認司馬仲達稱得上是大軍師。但是第二部虎嘯龍吟就不能接受了,實在看不下去了,想吐槽了。這徹徹底底地是替司馬懿洗白呀!
  • 司馬懿奪了曹魏江山,但曹操曾生前做過一件事,讓司馬懿子孫亡國
    在眾多的三國名人中,有兩個人我們不得不說,那就是曹操和司馬懿。說起曹操和司馬懿,這兩個人我們都不陌生,他們都是亂世三國時期的梟雄人物。曹操人稱一代梟雄,連擁有經天緯地之才的諸葛亮都對曹操佩服的五體投地,在《出師表》中說「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仿佛孫吳」。在諸葛亮眼中,曹操是類似孫子吳起那樣的奇才,可見曹操能力之強。
  • 遺囑早立早安心,別給子孫留麻煩
    老人意識到,兒子不是自己唯一的房產繼承人,如果不立遺囑,兒子就繼承不到全部房產。 筆者:老人是應該儘快訂立遺囑了。郝律師:是的。年初老人和兒子開始商量立遺囑的事,經過反覆考察了解,最終決定到為老遺囑庫訂立遺囑。可是,因為家庭瑣事的耽擱,一拖就是幾個月。沒想到,剛一入秋,老人突然中風,治療後留下了比較嚴重的後遺症。
  • 司馬懿子孫後代到底有多悽慘?司馬懿死後60年,子孫從皇帝變奴隸
    三國時期,司馬氏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家族——司馬防生八子,並稱「司馬八達」,八達中司馬懿成就最高,他抵禦過諸葛亮的北伐,平定過遼東叛亂,還曾擊退過吳兵,到了晚年更是發動高平陵之變,開始把持朝政,成為了曹魏真正的當權者;他去世之後,其子司馬師與司馬昭相繼登上高位;其孫司馬炎則逼魏帝禪位,建立西晉,並完成了統一大業。
  • 司馬懿死前留下遺言,結果千餘年陵墓無人找到,盜墓賊被耍
    在人們的印象中,司馬懿是位老奸巨猾的人物,特別是他裝病騙過曹爽,從而發動高平陵之變,奪取魏國實權,堪稱影帝級的表演!
  • 問答HI法|王大爺立了三份遺囑,哪份才有效?
    問答HI法|王大爺立了三份遺囑,哪份才有效?王大爺覺得自己年歲已高,想立一份遺囑安排身後事宜。思來想去覺得手寫比較有意義,於是洋洋灑灑寫了一篇散文式遺囑。沒過兩天,王大爺看電視劇發現裡面的主人公是去公證處立遺囑,經過公證處確認蓋章,王大爺覺得這樣的遺囑更有儀式感,於是王大爺又去辦理了一份公證遺囑。回來後,王大爺對自己收藏的一套古書字畫留給誰還是有點犯嘀咕,經過深思熟慮,王大爺決定再起草一份遺囑。
  • 《遺教經》猶如遺囑.子孫若違背遺囑,是不孝
    又遺教經,乃如來入滅最後之要語,喻人世所謂遺囑也。子孫昧宗祖創始之來源,是忘本也。子孫背父母臨沒之遺囑,是不孝也。為僧者胡弗思也?愚按二經實末法救病之良藥,不可忽,不可忽!      又《遺教經》是如來在入滅前最後開示的重要法語,猶如世間人的遺囑。子孫不知道前代祖宗創始的來源,這是忘本。子孫若是違背父母臨終的遺囑,這是不孝。作為佛的弟子,何不想一想呢?     我認為這二部經實是末法時代救病的良藥,學佛的人千萬不可忽視。
  • 重慶最小立遺囑人僅22歲,支付寶、微信錢包都是遺產
    與其他地區不同的還有,離異、喪偶的家庭訂立遺囑比例明顯高於其他地區,離異比例達18.86%,喪偶比例達6.18%。「由於這類家庭的人群曾有過財產分割的經歷,因此對財產的傳承和保護會更加重視」,宋燕群介紹。
  • 這樣立遺囑才有效!
    之前小尊有寫過一篇獨生子女繼承房產應該這麼做的文章,也引起了不少讀者朋友們的討論,裡面有個例子講述了由於父母沒有立遺囑,獨生子女想把房屋過戶時遇到困難的故事。小麗是父母的獨生女兒,父親十年前去世,母親今年剛過世,父母親生前留下一套127平方米的房子。
  • 婁底:村民身後事立遺囑 遺體火化不辦喪事
    王慶福所立遺囑。紅網時刻婁底5月4日訊(記者 袁雅琴 通訊員 賀虎剛)「停止呼吸,馬上火化,骨灰不要;不燒紙錢,不放鞭炮,不響鑼鼓;子孫不戴孝,不跪拜;不告訴親戚朋友,不對外宣傳……」5月3日下午,記者來到雙峰縣印塘鄉鐵馬山村,村支書賀運希拿出收藏多年的一張遺囑給記者看。
  • 中華遺囑庫白皮書發布:年輕人不忌諱 立遺囑不再是老年人專利
    湯婷婷給記者講述了一個自己曾接觸過的一位立遺囑人的故事,那位女士當時的年齡在40歲上下,離異,獨自撫養一個10歲左右的女兒。「她是一位企業高管,年薪百萬。平時工作很忙,女兒一直都是由她的父母在帶。她當時選擇來立遺囑就是考慮到自己工作壓力大,經常出差,怕出意外後自己的財產旁落,讓父母和孩子的生活陷於困境中。」
  • 司馬懿晚年十分厭惡正妻張春華,另有隱情
    同時才德兼備,在司馬懿的宦海沉浮裡,張春華一定幫過不少忙,可惜歷史對女人都很吝嗇筆墨。司馬懿晚年為什厭惡正妻張春華?至於為什麼司馬懿老年厭惡妻子,其實五個字就解釋的清楚了——「柏夫人有寵」。因為張春華年老色衰,司馬懿寵幸了新歡,因此,對於這個女人,司馬懿自然就沒那麼多好感了。
  • 18歲大學生就立了遺囑把財產給自己的朋友
    小紅希望把存在自己銀行卡裡的兩萬多元留給自己的一個朋友,她曾經在小紅最傷心、傷心的時候給過她支持和關懷。雖然沒有將這筆錢留給父母,但小紅表示,以後掙來的錢可以存入這張銀行卡,如果資產增加了,可以重新立遺囑,增加遺囑繼承人。小紅說,立遺囑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以後會活得更認真。年青的你,面對人際現實,開始審視自己生命的意義。
  • 諸葛亮和司馬懿生前一直是宿敵,對於各自身後事的安排,卻出奇的一致!
    司馬懿,人送外號冢虎,雖然有不世之才但是卻不甘為人下,他不僅精通謀略而且善於隱忍,所以經常韜光養晦、等待良機。曹魏集團一直都對他防備有加,但是隨著曹操、曹丕、曹睿、曹真這些能夠壓製得住他的人相繼離世,司馬懿就像是一隻按捺不住的老虎一樣,再也沒有人能夠收服得了他。司馬懿之所以能夠逐漸獲得兵權,就在於曹魏沒有出色的將領能夠和諸葛亮所抗衡,司馬懿作為魏國唯一抵擋得住諸葛亮進攻的人,能力自然非常人能比。
  • 諸葛亮和司馬懿生前就是宿敵,對於各自身後事的安排,出奇的一致
    司馬懿人送外號冢虎,雖然有不世之才但是卻不甘為人下,他不僅精通謀略而且善於隱忍,所以經常韜光養晦等待良機。曹魏集團一直都對他防備有加,但是隨著曹操曹丕曹睿曹真這些能夠壓製得住他的人相繼離世,司馬懿就像是一隻按捺不住的老虎一樣,再也沒有人能夠收服得了他。司馬懿之所以能夠逐漸獲得兵權,就在於曹魏沒有出色的將領能夠和諸葛亮所抗衡,司馬懿作為魏國唯一抵擋得住諸葛亮進攻的人,能力自然非常人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