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玥潔潔」原創,歡迎大家關注「玥潔潔」。
常言道,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我們這張嘴,品嘗了不少美味,同時,也給自己製造了不少「災難」。
比如SARS,比如新型冠狀病毒。
大張偉不就在歌裡唱到:「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嗎?
假如吃了的,真能吐出來就完了,那就太好了!
那從華南海鮮市場買野味的人肯定大吐特吐,遺憾的是,沒有這樣的假如。
對於這傢伙——新型冠狀病毒,我想不用再多做介紹。
1月26日,中國疾控中心從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
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
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
原來這華南海鮮市場竟是個綜合市場,
尤其是西區的七街和八街靠近市場內部的區域,
竟然什麼帶毒的野生動物都敢賣!
比如刺蝟、比如蛇、比如果子狸等,
而這一區域的陽性標本也比較集中,
佔全部陽性樣本的42.4%(14/33)——多麼嚇人的數據!
這說明此地是新冠狀病毒的「最愛」,
它不僅「愛」這個海鮮市場,
它還「愛」了到那兒的每一個人,
並且讓每一個人把它的這種「愛」傳播到祖國的大江南北,
連西藏這最後一片淨土也沒放過;
甚至還「愛」到了世界各地,
讓世界人民一起感受它的「魅力」!
這是多麼恐怖的「愛」!
野生動物,看名字就知道,
這些傢伙是野蠻生長的,是野路子,
我們經常會嘲笑某人不專業,就說這人是野路子,
按理說我們對野路子是看不上的,嗤之以鼻的,
但是卻有部分人對它們是十分的「熱愛」,
並冠名之曰「野味」,
還不斷地把吃「野味」上升到舌尖美食的高度,
上升到身份地位的象徵,
並將這種殺戮行為美其名曰「打野」。
他們不僅「打野」,
而且還不斷拓展著「野味」的領域,
把更多野生物種吃到滅絕。
去餐廳,假如你看到有一道菜叫「荷葉」的話就要小心了。
「一些餐廳就在菜單上用『荷葉』指代黃胸鵐(又叫「禾花雀」),
一般一隻禾花雀可以賣到60多元錢,一盤子上12隻。
所以你看到有的餐廳一道以『荷葉』為主題的菜要價700多元錢,
就可以判斷賣的是黃胸鵐了。
「這種菜也只有有錢的人才吃得起。」有業內人士透露。
看看,吃得多高檔啊。
殊不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更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
禾花雀的評級已從「瀕危」升為「極危」,
其最主要的威脅就是中國為食用而對禾花雀進行的非法誘捕。
還有號稱炒著吃、燜著吃、燉著吃、磨來吃,
怎麼吃都好吃的穿山甲,
遭到大肆捕殺,現已瀕臨滅絕,殊不知它有多毒。
此外,還有很多很多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
難道,你們沒有看到它們正遍體鱗傷地躺在你面前的餐盤裡嗎?
你吃下去的也並不是美味,
也許正是一個個帶著怨恨的屍體,
它能帶給你的,
只有它被你謀害後的那種怨恨,
也許,這種怨恨早就在它死去那一刻化為毒素遍布全身,
還給要吃它的你了。
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2003年的那場SARS就與野生動物密切相關?
還有多少人記得SARS給國民帶來的恐慌?
還有多少人記得SARS在你們身體和心靈裡留下的傷疤呢?
人生最大的悲劇不是悲劇本身,而是讓悲劇重演。
恭喜,我們成功地讓悲劇重演啦!
你們有沒有看到,
現在有多少人因為這場病毒有家不能回,有門不能出?
有多少醫務人員為此悄然離家奔赴前線,不舍晝夜與死神搶人?
又有多少人在這場戰役中以生命的結束而告終?
假如我們每一個人仍然放縱口欲,
最終的受害者不僅是我們自己,
首先被傳染的,就是最密切接觸者,
而最密切接觸者是誰?
就是我們最親近的人。
古語云「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這一切都是有因有果的。
若再不擺正我們和野生動物的關係,
擺正和大自然的關係,
悲劇依然還是會發生。
當病毒肆虐,我們把希望寄託於科技,
把希望寄托在耄耋之年,
應該在家安享晚年的鐘南山院士,
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
我們自己是不是也能從源頭上做些什麼?
是的,你能!我能!
管住自己的嘴,
文明我們的餐桌,
珍愛野生動物。
拒絕野味,從我做起!!!
保護野生動物,從我做起!!!
原創作者:玥潔潔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