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2021-02-23 頂級商界論壇


曾國藩真的是笨,他自己說自己「餘性魯鈍」「秉質愚柔」,梁啓超則說他「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左宗棠也說他「才短」「欠才略」「才亦太缺」。

而他最大的聰明和一切的成就,正是來自於他的笨。曾國藩愛讀《老子》,他是得了老子「大巧若拙」之真諦的。若比作武功,曾國藩正對應「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境界。用曾國藩自己的話說,就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很多人把曾國藩的成功歸結為勤、慎、恆等方面,他自己也如此說。其實「拙」才是這一切的底子,這也其實是一個心理學問題。


曾國藩書法


守拙,才能勤


為什麼守拙才能勤?因為笨人知道自己在才智上不佔優勢,所以他若是想拉近自己跟別人的差距甚至超過別人,就只能在勤快上下功夫;因為拙,就能自覺地去勤。

正是因為勤,在修身上曾國藩才做得到每天做完早起、讀書等12條日課,而一點一點磨掉自己的習氣;在做事上曾國藩才做得到帶兵時那樣的「結硬寨,打呆仗」,天天挖壕溝防死敵人或者圍城困死敵人,而一點一點蹭到自己的目標。

這就是曾國藩成功的秘密,也是我們為什麼做不到的秘密——曾國藩的守拙而勤,實質並不是笨,而是放低姿態,採取老老實實的態度,打好自己的根基。如此才能保證穩當,不出紕漏、不走歧路。穩,就是快。所以他才說——

平穩二字極可玩,蓋天下之事,惟平則穩。行險亦有得的,終是不穩,故君子居易。

而世人最易犯的毛病,是耍小聰明、愛玩機巧、好走捷徑;於是容易因為根基不穩、把控力弱,流於輕浮極端,跑偏走歪而誤了時光和自己,這就是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守拙如同走地上大路,就算需要翻山越嶺,貴在踏實可靠;機巧則如同走平衡木,遇到懸崖可能更快跨過,也可能萬劫不復。

曾國藩的守拙而勤誠然是因為笨,而他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便是他給予我們的最大啟示——世間最可怕的事情,是一個人聰明,還勤奮。


曾國藩書法


守拙,才能慎


曾國藩曾作過一副對聯——

戰戰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

坦坦蕩蕩,雖逆境亦暢天懷

前半句,可謂說盡了他的謹慎。他能夠在晚清官場惡劣的環境下平步青雲並全身而退,與他的謹慎有著極大關係。這謹慎,則還是源於他的守拙。

為什麼守拙才能慎?因為他知道自己笨,所以才尤其害怕出漏子、捅婁子,而小心加小心。人最容易在自己擅長和有把握的事情上栽跟頭,所以才會有那句俗話——小心駛得萬年船。

曾國藩的做法,也尤其值得我們在處世和做事上借鑑——

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則小心翼翼,事無巨細皆不敢忽;恕則凡事留餘地以處人,功不獨居,過不推諉。常常記此二字,則長履大任,福祚無量矣。

古來才人,有成有不成,所爭每在「疏密」二字。……古之成大事者,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曾國藩的巨大成功,不就是那長履大任、福祚無量的最好證明嗎?但凡照著這個路子走,盡力去做到,人這輩子就算是有譜了。而世人尤其是那些聰明人,卻往往是胸有傲人之志、手無縛雞之力,好高騖遠、眼高手低,驕傲輕浮、疏忽怠慢。曾國藩十分重視人在小事和細節上的態度,因為這背後反映的,是人的心性。

智者千慮,何況不免必有一失。曾國藩守拙而慎,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根本不是笨還是聰明、謹慎還是疏忽,而是對自己心性與心志的要求,這是修養、處世和立業的根基所在。只有守拙而慎,才是立於不敗之地的最堅實依靠。


曾國藩書法


守拙,才能韌


曾國藩讀書笨,用他自己的話說:「他人目下二三行,餘或疾讀不能終一行。他人頃刻立辦者,餘或沉吟數時不能了」。但因為有一顆守拙之心,他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法子——

一書未讀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都是徇外為人。

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此所謂耐也。

這背後正是一股韌勁兒,讀書就需要如此。何為韌?是忍,是耐,最後則落到恆。對於這三點,曾國藩曾用一句話說透——初有決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進之心,末有堅貞永固之力。

尤其對這個恆字,曾國藩強調更多,他自己就是對此做得最徹底的;最精到的談論,也同樣出自於他——

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西方學者有個「一萬小時定律」——要想在某個領域成為專家,需要持續付出一萬小時的學習和積累。這和曾國藩的恆可謂異曲同工,用他自己的話說則是——

步步前行,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計算遠近而徒長籲短嘆也。

曾國藩正是憑藉著這份忍力、耐性、韌勁、恆心,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登上了他讓人只能仰望的人生巔峰。

這背後,同樣是守拙的作用。笨拙的人沒有智力資本,因此比別人更虛心;笨拙的人從小歷盡挫折,因此抗打擊能力特別強;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問題只知硬鑽過去,因此不留死角。「拙」看起來慢,其實卻是最快,因為這是扎紮實實的成功,不留遺弊。

相反,那些聰明的人不願意下「困免之功」,遇到困難繞著走,基礎打得松松垮垮。世間聰明亦成功的人也不少,根基穩固、不留遺弊的卻不多,常常是風光一時,最終悽涼。只有既聰明又守拙而慎,才能既達得到那種境界,又能達到得更快。

所以曾國藩說——

君子赴勢甚鈍,取道甚迂,得不苟成,業不苟名,艱難錯迕,遲久而後進,銖而積,寸而累,及其成熟,則聖人之徒也。

這句話最為完美地詮釋了老子的「大巧若拙」與「大智若愚」。


曾國藩的大巧不工,說白了就是做事踏實。結合起來,其實就是人人知道、簡單平實的那兩句話——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學習時間:晚 19:00—21:00

-

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8年。不僅企業的生命周期短,能做強做大的企業更是廖廖無幾。企業做不長、做不大的根源當然很多,但核心根源卻只有一個——企業的股權出了問題!

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提出:合伙人的重要性超過了商業模式和行業選擇,比你是否處於風口上更重要。

企業的死亡不是死於外部的競爭,而是死於企業內耗。

中國有句老話,生意好做,夥計難擱。

股權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

企業的5條生命線

          

員工不聽話,可以叫他捲鋪蓋走人!股東不和,怎麼辦?

有多少老闆因為不懂股權,掉入股權10大陷阱中

公司天天上演三國演義,五王爭霸戰中,業績、利潤、積極性大幅受損?

有多少公司因為陷入股權僵局,導致股東內耗而不能快速發展或影響上市大計?!

股權有哪些常見問題?如何進行股權配置

1、股權可以設定期限,有長期、中期和短期,你公司的股權分層了嗎?股權有分層才會有身材!

2、你公司有隻出錢不幹活的股東嗎?他的股權比例設定多少才合理?他購買股權的價格應該和你一樣嗎?

3、什麼樣的股權比例才是最合理的?如何打造完美的股權結構?

4、股權結構不合理的企業永遠做不大,股權分配不好的企業很容易分裂。如何避免一山二虎、三國鼎立、五王爭霸?

5、未來的趨勢不是僱傭制,而是合伙人模式,什麼是合伙人模式,如何建立合伙人模式?

如何進行股權融資

1、有人投資你企業、,股權怎麼劃分,選擇股東有哪些標準?

2、如何通過股權去打市場,通過股權去做連鎖?

3、股權八條線:5%、10%、33%、34%、50%、51%、66%、67%,這八條線分別意味著什麼?

4、 股權融資最重要三要素是什麼?融資、融人、融市場?

5、如何進行天使輪、A輪、B輪和C輪的融資?

華為為什麼能從4萬元發展為2000多億?因為他在90年代就開始實行全員持股,開始與客戶在全國建立合資公司!

關鍵是任正非不到2%的股權,如何還能控制公司?

相反新浪創始人王志東當年是如何被踢出局?

小肥羊把孩子養大了叫別人爹!

15年前,馬雲如何鎖定18羅漢,成就了今天阿里巴巴的神話?因為他一創業就有高人為他做清晰的股權規劃及股權激勵設計!

馬雲上市的事件告訴我們:

股權可以吸引人才(蔡崇信)

股權可以留住人才(18羅漢)

股權可以融資(孫正義)

股權可以打市場(與雅虎合作)

股權設計控股(馬雲不到10%控制公司)

不懂股權、分錯股權將面臨9大致命問題!

1.哥們變仇人
2.同床異夢,同室操戈
3.養大兒子叫別人爹
4.競爭對手挖牆腳
5.團隊工作效率低下
6.錯過合作機會、
7.失去融資功能
8.影響上市大計
9.再好的項目都做不大

多少老闆因為不懂股權,掉入股權10大陷阱中,公司天天上演三國演義,五王爭霸戰中
業績、利潤、積極性大幅受損?有多少公司因為陷入股權僵局,導致股東內耗而不能快速發展或影響上市大計??

股權高手在線分享 主講內容:

1.中小企業如何設計自己的股權架構?

2.股權如何對內激勵、對外融資

3.如何做控股+眾籌

4.如何不花錢開1000家連鎖店

5.如何設計合理股權架構規避企業風險?

6.如何構建公司股權頂層戰略

7.如何終身鎖定創業者、把上下遊變成股東?

8.如何拆分公司、建立集團架構進行融資?

9.如何無中生有無需資金設計連鎖擴張體系?

【微課堂學員參加線下學習見證 】

1,分別分享:股權

2,授課形式:語音+圖片+文字+資料
3,授課時間:19:00—21:00
4,學習費用:進群學習只需掃下方二維碼添加伍老師微信支付58元/人的費用即可。
5,成功報名記得添加 伍老師 微信即手機號:15720517603(備註已報名)
6,純乾貨分享,不講理論,只講乾貨與落地案例和方式方法。
7,名額有限:為了保證課程質量和互動效率,每次僅限150位老總參與,超過人數,只能預約下次。

8 ,報名僅限企業:【董事長、法人、總經理 】 進群學習

掃描下方二維碼付款,加我微信截圖發我,對接進群! 

第二步:長按二維碼添加伍老師微信邀您進群學習


【溫馨提示 】付款後一定要記得添加伍老師微信拉您進群學習哦!(備註 學習)

相關焦點

  • 曾國藩:讀書要做到有志、有識、有恆
    讀《曾國藩家書》,其中有一篇《致諸弟·讀書要有志有識有恆》,這是曾國藩教弟弟們讀書的一封信件。作為一代鴻儒,曾國藩自己十分熱愛讀書,同時也不遺餘力地教導諸弟和子侄們讀書學習。在這封信中,他闡述了自己關於讀書治學的思想,其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讀書要有志、有識、有恆。
  • 曾國藩的七大人生智慧
    文 | 寒江雪 曾國藩七大智慧: 和,勤,恆,誠,恕,立志,風雨飄搖的時期,卻湧現出了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這樣的名臣。 而這晚清四大名臣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曾國藩。 很多人欣賞曾國藩,並不是因為他有多麼驚人的才華,立下了多麼彪炳的功勳,而是在他身上,能夠看到許多普通人的影子。 是的,曾國藩並不是一個天才。
  • 曾國藩:做人要有恆心,做事要有勤奮
    為了讓九弟醒悟,曾國藩深刻地檢討了自己的過去。他說:「我生平坐犯無恆的弊病,實在受害不小。當翰林時,應留心詩字,則好涉獵它書,以紛其志。讀性理書時,則雜以詩文各集,以歧其趨。在六部時,又不甚實力講求公事。在外帶兵,又不能竭力專治軍事,或讀書寫字以亂其志意。坐是垂老而百無一成。
  • 曾國藩:自律的人才能掌控人生
    他住所附近有個刑場,閒來無事,他就和朋友相約一起去看殺人。康德說,如果我們像動物一樣,聽從欲望,逃避痛苦,我們就成了欲望和衝動的奴隸。幸好,當了一段時間的「奴隸「」以後,曾國藩幡然醒悟。他決心改頭換面,重新做人,洗刷掉自己身上的鄙陋之氣。
  • 《曾國藩家書》家訓50條
    ——曾國藩 2、 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見識也。有恆, 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3、 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 20歲可讀、30歲愛讀、40歲後必讀的曾國藩經典語錄,指引人生方向
    就這樣一個資質平平的人,巧用拙這一人生哲學,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在複雜的時代變局中超越眾人,成就最大,被譽為「中興第一名臣」,且最後全身而退。它的經歷,無論現在和過去,都給人以特別的啟示。下面是曾國藩一些重要的做人,處事之學,分享給大家。
  • 曾國藩:「人但有恆,事無不成」所有的成功背後都是與自我周旋
    曾國藩有個非常響亮的號「滌生」,甚至有很多人知道他後來在軍中打造了100把「滌生刀」,而由「居武」這個號改為「滌生」卻是因為戒菸。曾國藩最開始抽菸是受家庭影響,他的父親抽菸,所以並不覺得他抽菸有什麼問題。可是到了後來曾國藩去了長沙求學,抽菸就開始成了他的煩惱。
  • 曾國藩的這4句警世名言,熟記於心,句句經典,受益終身
    曾國藩被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名氣是非常大的,能夠被後代世人尊稱為「中華千古第一人」不僅僅是他能夠很好的約束自己,讓自己不斷前進,他同樣讓自己的家族能夠經久不衰,能夠提拔很多的有才之士,這樣的曾國藩,自然是蘊含著很多的智慧和見識的。
  • 曾國藩:人生三大樂事
    ——曾國藩在曾國藩看來,人生有三大樂事,不是升官發財,也不是功成名就,而是讀書、育人、勞作。或許,在有些人看來,只有財富、官位、豪宅、豪車才能讓人快樂,但這樣的快樂終歸是短暫的,之後便是迷茫。如何在這個迷茫的時代做一個明白人?或許,從曾國藩這段話我們可以找到自己的答案。曾國藩寫這段話的時候,已經四十六歲了。身居高位,依然念念不忘讀書,甚至把讀書放在人生至樂的高度上,著實令人折服!
  • 家風故事匯 | 有志有恆 心正文正——曾國藩
    家風故事匯 | 有志有恆 心正文正——曾國藩 2021-01-12 15: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曾國藩為人處世的五字箴言,馬雲以這個字為首,能做到前三鮮少
    曾國藩是一位帶著平凡氣息和生活智慧的人,他說的話,來源於生活,但是總是能夠從另一個方面看出這個世界的其他真相,《曾國藩家書》更是這樣的一本睿智的書的存在。曾國藩為人處世的五字箴言,馬雲以這個字為首,能做到前三鮮少。
  • 曾國藩:老實人性格軟弱,背熟這16個字,讓你做事不再優柔寡斷!
    晚清名臣曾國藩,有「千古第一完人」的美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曾國藩非常經典的一句座右銘:「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這句話雖然只有短短16個字,但是其中包含了為人處世的智慧哲理,特別是性格猶豫、做事不堅決的人,若能讀懂這句話,相信一定能對您克服猶豫的性格有巨大的幫助。現實中,很多人都會因為猶豫不決而錯失良機,與其怨天尤人,不如找準「病根」,及早改變,才能對你的生活、職業生涯有所幫助。
  • 靜夜思丨曾國藩:從30歲起,脫胎換骨
    翻開日記,責備自己「宴起」、「無恆」、「太愛出門」的記載到處都是。二是為人傲慢,修養不佳。雖然資質並不特別優異,但曾國藩在湖南鄉下朋友圈裡總算出類拔萃,並且少年科第,所以一度顧盼自雄。曾國藩以「求闕」命名自己的書房,從青年到老年,曾國藩都生活在不停的自責中,不斷尋求、針砭自己的缺點。比如對無恆這一缺點,他就終生攻伐不懈。道光二十二年,曾國藩在日記中曾寫道:餘病根在無恆,今日立條,明日仍散慢,無常規可循,將來蒞眾必不能信,作事必不成,戒之!
  • 曾國藩:讀書須立志、有恆心
    而曾國藩在信中也說到:「人苟能自立志,則聖賢豪傑何事不可為?」可見,志向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欲為孔孟,則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學,人誰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則雖日與堯舜禹湯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與於我哉!」
  • 《曾國藩家書》最經典的四句話,句句經典,值得我們收藏
    最近幾年,有關曾國藩的話題可以說是文化界的一大熱點。大的方面到全集、全書、傳記,小的方面到逸聞、語錄,林林總總,可以說是不一而足。而生活中也掀起了一陣「曾國藩熱」,上到政壇領袖、商界精英,下到普通讀者跟平民百姓,好像如果我們沒有讀過「曾國藩」,就算是看再多的書籍也枉然。
  • 曾國藩語錄,君子坦蕩蕩
    曾國藩是歷史上難得一見的真君子、真男人、真正的成功人士。他在平庸的環境條件下不甘平庸,持之以恆,終於得以在科舉考場和官場上無往而不利,成就了一番曠世偉業。他的語錄裡蘊涵著一個成事之人能吃苦耐勞的決心,下定決心後堅韌不拔的品質和處事的智慧,授人以漁,值得收藏。
  • 曾國藩的20種人生智慧,讀書治學,修身齊家
    曾國藩是中國傳統文化培育出來的標本式人物,人稱「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生前身後,備受推崇。曾國藩的人生智慧值得我們珍視、學習和借鑑,今日摘選曾國藩20句語錄,與大家共享。勤 敬 1、諸弟在家,總宜教子侄守勤敬。
  • 曾文正公(曾國藩)千古名言
    讀者可熟讀30到100遍成誦,可以一句句讀,一個月就爛熟了,將極有益個人修養,受教者必終身受用無窮。曾文正公千古名言,常讀常新!   一:做聖賢君子1.凡人無不可為聖賢,絕不系乎讀書之多寡。人德八本,習勤、崇儉、謙謹、敬恕、毋貪、去私、專一、有恆。4.人苟能自立志則對聖賢豪傑何事不可為?何必藉助於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為孔孟則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學,人誰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則雖日與堯舜禹湯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與於我哉?
  • 曾國藩: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克勤小物」
    即:古代成就大事的人,多是從勤勤懇懇做小事得來的。在給其弟曾國荃的信中,曾國藩又強調:「治軍總須腳踏實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由此可見,曾國藩成功的秘訣不是其他,而是善於「克勤小物」,把小事做好了,自然能夠做成大事!
  • 曾國藩:人生過40歲還沒起色,謹記3字真言,遲早時來運轉
    曾國藩是一個被現在很多人推崇的人,後人甚至把他和孔子、王陽明等人放在一起,並稱為「三不朽」。就連現在的企業家,任正非、馬雲、曹德旺,以及主持人白巖松都十分崇敬他。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和家人能夠有良好的人格和品行,成就一番事業,曾國藩常常給他們寫信,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將自己多年的人生經驗教給他們。而他的後人也不負所望,200多個子孫後代中,無一敗家子!曾國藩在家書中提到:欲成大事,就要牢記這3個字,人生才會有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