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真的是笨,他自己說自己「餘性魯鈍」「秉質愚柔」,梁啓超則說他「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左宗棠也說他「才短」「欠才略」「才亦太缺」。
而他最大的聰明和一切的成就,正是來自於他的笨。曾國藩愛讀《老子》,他是得了老子「大巧若拙」之真諦的。若比作武功,曾國藩正對應「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境界。用曾國藩自己的話說,就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很多人把曾國藩的成功歸結為勤、慎、恆等方面,他自己也如此說。其實「拙」才是這一切的底子,這也其實是一個心理學問題。
曾國藩書法
守拙,才能勤
為什麼守拙才能勤?因為笨人知道自己在才智上不佔優勢,所以他若是想拉近自己跟別人的差距甚至超過別人,就只能在勤快上下功夫;因為拙,就能自覺地去勤。
正是因為勤,在修身上曾國藩才做得到每天做完早起、讀書等12條日課,而一點一點磨掉自己的習氣;在做事上曾國藩才做得到帶兵時那樣的「結硬寨,打呆仗」,天天挖壕溝防死敵人或者圍城困死敵人,而一點一點蹭到自己的目標。
這就是曾國藩成功的秘密,也是我們為什麼做不到的秘密——曾國藩的守拙而勤,實質並不是笨,而是放低姿態,採取老老實實的態度,打好自己的根基。如此才能保證穩當,不出紕漏、不走歧路。穩,就是快。所以他才說——
平穩二字極可玩,蓋天下之事,惟平則穩。行險亦有得的,終是不穩,故君子居易。
而世人最易犯的毛病,是耍小聰明、愛玩機巧、好走捷徑;於是容易因為根基不穩、把控力弱,流於輕浮極端,跑偏走歪而誤了時光和自己,這就是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守拙如同走地上大路,就算需要翻山越嶺,貴在踏實可靠;機巧則如同走平衡木,遇到懸崖可能更快跨過,也可能萬劫不復。
曾國藩的守拙而勤誠然是因為笨,而他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便是他給予我們的最大啟示——世間最可怕的事情,是一個人聰明,還勤奮。
曾國藩書法
守拙,才能慎
曾國藩曾作過一副對聯——
戰戰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
坦坦蕩蕩,雖逆境亦暢天懷
前半句,可謂說盡了他的謹慎。他能夠在晚清官場惡劣的環境下平步青雲並全身而退,與他的謹慎有著極大關係。這謹慎,則還是源於他的守拙。
為什麼守拙才能慎?因為他知道自己笨,所以才尤其害怕出漏子、捅婁子,而小心加小心。人最容易在自己擅長和有把握的事情上栽跟頭,所以才會有那句俗話——小心駛得萬年船。
曾國藩的做法,也尤其值得我們在處世和做事上借鑑——
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則小心翼翼,事無巨細皆不敢忽;恕則凡事留餘地以處人,功不獨居,過不推諉。常常記此二字,則長履大任,福祚無量矣。
古來才人,有成有不成,所爭每在「疏密」二字。……古之成大事者,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曾國藩的巨大成功,不就是那長履大任、福祚無量的最好證明嗎?但凡照著這個路子走,盡力去做到,人這輩子就算是有譜了。而世人尤其是那些聰明人,卻往往是胸有傲人之志、手無縛雞之力,好高騖遠、眼高手低,驕傲輕浮、疏忽怠慢。曾國藩十分重視人在小事和細節上的態度,因為這背後反映的,是人的心性。
智者千慮,何況不免必有一失。曾國藩守拙而慎,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根本不是笨還是聰明、謹慎還是疏忽,而是對自己心性與心志的要求,這是修養、處世和立業的根基所在。只有守拙而慎,才是立於不敗之地的最堅實依靠。
曾國藩書法
守拙,才能韌
曾國藩讀書笨,用他自己的話說:「他人目下二三行,餘或疾讀不能終一行。他人頃刻立辦者,餘或沉吟數時不能了」。但因為有一顆守拙之心,他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法子——
一書未讀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都是徇外為人。
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此所謂耐也。
這背後正是一股韌勁兒,讀書就需要如此。何為韌?是忍,是耐,最後則落到恆。對於這三點,曾國藩曾用一句話說透——初有決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進之心,末有堅貞永固之力。
尤其對這個恆字,曾國藩強調更多,他自己就是對此做得最徹底的;最精到的談論,也同樣出自於他——
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西方學者有個「一萬小時定律」——要想在某個領域成為專家,需要持續付出一萬小時的學習和積累。這和曾國藩的恆可謂異曲同工,用他自己的話說則是——
步步前行,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計算遠近而徒長籲短嘆也。
曾國藩正是憑藉著這份忍力、耐性、韌勁、恆心,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登上了他讓人只能仰望的人生巔峰。
這背後,同樣是守拙的作用。笨拙的人沒有智力資本,因此比別人更虛心;笨拙的人從小歷盡挫折,因此抗打擊能力特別強;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問題只知硬鑽過去,因此不留死角。「拙」看起來慢,其實卻是最快,因為這是扎紮實實的成功,不留遺弊。
相反,那些聰明的人不願意下「困免之功」,遇到困難繞著走,基礎打得松松垮垮。世間聰明亦成功的人也不少,根基穩固、不留遺弊的卻不多,常常是風光一時,最終悽涼。只有既聰明又守拙而慎,才能既達得到那種境界,又能達到得更快。
所以曾國藩說——
君子赴勢甚鈍,取道甚迂,得不苟成,業不苟名,艱難錯迕,遲久而後進,銖而積,寸而累,及其成熟,則聖人之徒也。
這句話最為完美地詮釋了老子的「大巧若拙」與「大智若愚」。
曾國藩的大巧不工,說白了就是做事踏實。結合起來,其實就是人人知道、簡單平實的那兩句話——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學習時間:晚 19:00—21:00
-
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8年。不僅企業的生命周期短,能做強做大的企業更是廖廖無幾。企業做不長、做不大的根源當然很多,但核心根源卻只有一個——企業的股權出了問題!
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提出:合伙人的重要性超過了商業模式和行業選擇,比你是否處於風口上更重要。
企業的死亡不是死於外部的競爭,而是死於企業內耗。
中國有句老話,生意好做,夥計難擱。
股權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
企業的5條生命線
員工不聽話,可以叫他捲鋪蓋走人!股東不和,怎麼辦?
有多少老闆因為不懂股權,掉入股權10大陷阱中
公司天天上演三國演義,五王爭霸戰中,業績、利潤、積極性大幅受損?
有多少公司因為陷入股權僵局,導致股東內耗而不能快速發展或影響上市大計?!
股權有哪些常見問題?如何進行股權配置
1、股權可以設定期限,有長期、中期和短期,你公司的股權分層了嗎?股權有分層才會有身材!
2、你公司有隻出錢不幹活的股東嗎?他的股權比例設定多少才合理?他購買股權的價格應該和你一樣嗎?
3、什麼樣的股權比例才是最合理的?如何打造完美的股權結構?
4、股權結構不合理的企業永遠做不大,股權分配不好的企業很容易分裂。如何避免一山二虎、三國鼎立、五王爭霸?
5、未來的趨勢不是僱傭制,而是合伙人模式,什麼是合伙人模式,如何建立合伙人模式?
如何進行股權融資
1、有人投資你企業、,股權怎麼劃分,選擇股東有哪些標準?
2、如何通過股權去打市場,通過股權去做連鎖?
3、股權八條線:5%、10%、33%、34%、50%、51%、66%、67%,這八條線分別意味著什麼?
4、 股權融資最重要三要素是什麼?融資、融人、融市場?
5、如何進行天使輪、A輪、B輪和C輪的融資?
華為為什麼能從4萬元發展為2000多億?因為他在90年代就開始實行全員持股,開始與客戶在全國建立合資公司!
關鍵是任正非不到2%的股權,如何還能控制公司?
相反新浪創始人王志東當年是如何被踢出局?
小肥羊把孩子養大了叫別人爹!
15年前,馬雲如何鎖定18羅漢,成就了今天阿里巴巴的神話?因為他一創業就有高人為他做清晰的股權規劃及股權激勵設計!
馬雲上市的事件告訴我們:
股權可以吸引人才(蔡崇信)
股權可以留住人才(18羅漢)
股權可以融資(孫正義)
股權可以打市場(與雅虎合作)
股權設計控股(馬雲不到10%控制公司)
不懂股權、分錯股權將面臨9大致命問題!
1.哥們變仇人
2.同床異夢,同室操戈
3.養大兒子叫別人爹
4.競爭對手挖牆腳
5.團隊工作效率低下
6.錯過合作機會、
7.失去融資功能
8.影響上市大計
9.再好的項目都做不大
多少老闆因為不懂股權,掉入股權10大陷阱中,公司天天上演三國演義,五王爭霸戰中
業績、利潤、積極性大幅受損?有多少公司因為陷入股權僵局,導致股東內耗而不能快速發展或影響上市大計??
股權高手在線分享 主講內容:
1.中小企業如何設計自己的股權架構?
2.股權如何對內激勵、對外融資
3.如何做控股+眾籌
4.如何不花錢開1000家連鎖店
5.如何設計合理股權架構規避企業風險?
6.如何構建公司股權頂層戰略
7.如何終身鎖定創業者、把上下遊變成股東?
8.如何拆分公司、建立集團架構進行融資?
9.如何無中生有無需資金設計連鎖擴張體系?
【微課堂學員參加線下學習見證 】
1,分別分享:股權
2,授課形式:語音+圖片+文字+資料
3,授課時間:19:00—21:00
4,學習費用:進群學習只需掃下方二維碼添加伍老師微信支付58元/人的費用即可。
5,成功報名記得添加 伍老師 微信即手機號:15720517603(備註已報名)
6,純乾貨分享,不講理論,只講乾貨與落地案例和方式方法。
7,名額有限:為了保證課程質量和互動效率,每次僅限150位老總參與,超過人數,只能預約下次。
8 ,報名僅限企業:【董事長、法人、總經理 】 進群學習
掃描下方二維碼付款,加我微信截圖發我,對接進群!
第二步:長按二維碼添加伍老師微信邀您進群學習
【溫馨提示 】付款後一定要記得添加伍老師微信拉您進群學習哦!(備註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