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敬仰史達林,但對赫魯雪夫隻字不提,這是為何呢?

2020-12-24 古今千秋

蘇聯原本是一個超級大國,鼎盛時期可以跟美國抗衡。後來,蘇聯因為自身問題太過嚴重,在20世紀90年代轟然解體。俄羅斯作為曾經的實力主體,在解體之後繼承了大量土地和軍隊,保住了自己的強國地位。從解體到現在,俄羅斯為尋找適合自己的道路,不可避免地走了一些彎路。

剛解體的時候,俄羅斯因為西方思想的影響,極度排斥蘇聯的一切,恨不得撇清所有關係。後來俄羅斯百姓發現,不管他們再怎麼否定蘇聯,西方國家還是特別排斥他們,甚至繼續對他們進行封鎖和制裁。因此,有一些俄羅斯百姓開始懷念蘇聯時期的強大,試圖恢復部分蘇聯時期的習俗。

如今俄羅斯百姓已經不再那麼片面,可以相對客觀的去看待蘇聯。身為領導人的普京,就曾公開談論過一些蘇聯時期的領導人。在這些人中,普京比較敬仰史達林,對他曾經的一些行為特別認可,但是普京卻對赫魯雪夫隻字不提,這是為何呢?

在普京看來,史達林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領導人,他當初帶領蘇聯強大起來,在蘇聯的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筆。有一次,普京公開談論北方四島問題時表示,史達林當初已經全部拿下,為這個問題畫上了句號,他有資格被稱為國家之父。從這些言論不難看出,史達林在普京心中,確實有著極高的地位。

那麼,普京為何不願意提及赫魯雪夫呢?作為史達林的繼任者,赫魯雪夫上臺以後,改變了蘇聯的部分高壓政策,對蘇聯的改革,做出了一定的歷史貢獻。不過,赫魯雪夫的改革,也給蘇聯造成了一些隱患。更加重要的是,赫魯雪夫時期還把克裡米亞地區給了烏克蘭。

克裡米亞問題給俄羅斯造成了許多困擾,因此赫魯雪夫的歷史評價,也受到了一些影響。如今的俄羅斯,已經恢復了蘇聯時期的部分文化,試圖從蘇聯的歷史遺產中,汲取更多對自己有價值的東西,但是應該不會完全照搬蘇聯那一套。

相關焦點

  • 普京的敬仰, 嗜血總理史達林的強權政治路
    有人認為史達林是一個惡魔,冷血肅清,殲滅法西斯,槍斃政見不合的同僚,不是一個好人。史達林似乎是一個矛盾結合體,在他身上有著多面性,是一個十分複雜的人物。史達林到底有哪些功績?又有哪些過錯,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前蘇聯的領頭羊,史達林。史達林,全名約瑟夫·維薩裡奧諾維奇·史達林。
  • 同樣是前蘇聯的領導人,史達林與赫魯雪夫兩人關係是怎麼樣的?
    史達林和赫魯雪夫的倆人的關係應該分兩部分講,一個是史達林活著的時候,另一個史達林逝世之後。我們先看一下,史達林活著的時候與赫魯雪夫的關係。一,幸運彩票。1929年赫魯雪夫來到莫斯科,進入到史達林工業學院繼續接受教育。
  • 可以一讀之赫魯雪夫的謊言之戰爭初期史達林「喪失」指揮能力
    >第五章史達林與戰爭  戰爭初期史達林「喪失」指揮能力 赫魯雪夫:不談以下問題是不正確的:在前線遭受首次最沉重的挫折和失敗後,史達林認為,末日已經來臨。在這之後,他實際上長時間沒有領導軍事戰役和完全談不上幹事。 以上所說,絕對不符合真實情況,而對此,赫魯雪夫不可能不知道。在戰爭開始的前幾個星期(許多人則是晚些時候)與史達林肩並肩工作的大多數人,當時都還健在並擔任著國家高級職務,他們從來沒有講到過類似情況。赫魯雪夫本人在.戰爭初期一直在烏克蘭,他自己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證明史達林說了什麼或做了什麼。
  • 史達林死後,一篇秘密報告震驚了全世界
    赫魯雪夫在翻看那些冤案時,觸目驚心的材料常使他陷入痛苦的思索——貝利亞作惡多端,為什麼能步步高升?那些普通幹部群眾的冤案,史達林可能不知道,而那些高級幹部的冤案,沒有史達林的批准,貝利亞敢下手嗎?為什麼無數被逮捕的人通過審查,竟沒有一個人被宣告無罪?為什麼被監禁的無數犯人竟沒有一個人被釋放出獄?明明是人為製造的冤案,為何沒有一件能平反昭雪?
  • 赫魯雪夫秘密報告指責史達林犯下嚴重錯誤,朱可夫卻說:他放屁
    赫魯雪夫那時在鐵木辛哥的司令部裡,完全參與了這一進攻計劃的擬訂和執行。赫魯雪夫在回憶錄裡說到,這次失敗是他的一次痛苦經歷。在「秘密報告」中,他花了很大一把勁來洗刷自己,把整個的錯誤推給史達林。這次戰役,也是赫魯雪夫在蘇共二十大批評史達林「集大權於一身,在偉大衛國戰爭中造成了嚴重後果」的所謂「嚴重錯誤」。
  • 赫魯雪夫,為何點名約見瑪麗蓮夢露?美國的安排是否使他滿意?
    由此可見赫魯雪夫的外交手段十分高超,今天說的這件事也是赫魯雪夫一個有趣的外交事情。在美蘇兩國冷戰的時候,赫魯雪夫剛上臺時對美國等西方國家保持著十分強烈的敵對態度。大家都很好奇,外表嚴厲粗魯的赫魯雪夫為何要點名見瑪麗蓮夢露,而美國究竟同意了嗎?最後是怎麼安排的?結果如何?奇葩的要求,務實的目的赫魯雪夫之所以提出這樣奇葩的要求,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幾年之後赫魯雪夫對西方國家的態度有如此大的轉變。
  • 赫魯雪夫任蘇聯領導人時,有絕對的權力,為何還會「被退休」?
    史達林更是把蘇聯的重工業推向了一個高峰時期,讓蘇聯的重工業在世界上都是排名前面幾位的。其實除了這兩位領導人之外,其他的幾位也是做出了很多都貢獻。赫魯雪夫就是一位比較特殊的領導人。赫魯雪夫是屬於那種急性子的人,再加上他的暴脾氣,做起事來難免會有一些隨心所欲的。
  • 赫魯雪夫和勃列日涅夫
    1956年蘇共二十大上,赫魯雪夫做了一個《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把史達林從神壇上拉了下來。
  • 帝國的憂傷:普京和他的反對者們 (上篇)
    普京和他的母親 1953年史達林蹊蹺離世,赫魯雪夫上臺後立即幹了兩件事:一是捕殺試圖奪權上位的克格勃頭目——貝利亞;二是公開清算史達林。貝利亞的單位就是瓦洛佳日後的組織;而赫魯雪夫清算史達林後又走了史達林的老路,搞起了個人崇拜。 赫魯雪夫對於我兔來說是一個不按合同辦事的人,他先是將援助的一系列工程建設終止,再把專家撤回,開始了中蘇交惡。 還不記事的瓦洛佳隱約感到未來在向他招手。
  • 走向死亡的功勳-赫魯雪夫(一)
    ——鄧小平             有人曾激烈地質問他:從前你是史達林最信任的人,現在你又來控訴,你不覺得不好意思嗎?赫魯雪夫回答說:「我已經醒來了,還能再昏睡嗎?」於是,在史達林去世後的僅僅三年,這個曾經擔任治喪委員會主席的赫魯雪夫就作了攪動世界的《秘密報告》(原題為《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他,剝掉了把史達林「神化」的外衣,讓尊神歸復為人;而他自己,則於8年之後,也被趕下了臺,被「鬼化」了。
  • 動搖國本:《紐約時報》,美國版的赫魯雪夫?
    可惜我的話估計不太可能被有關部門聽見,所以也沒見到這方面行動。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近日《紐約時報》卻搞了個「九評總統山」的文章,在文中以激進的口吻怒斥總統山上的四個人(包括雕刻師)都是典型的種族歧視分子,十惡不赦。哈,萬萬沒想到濃眉大眼的《紐約時報》,打算當美國的赫魯雪夫了?
  • 史達林死亡之謎,是被害死的,還是正常死亡?
    一般是凌晨兩三點開始睡覺,中午12點起床,下午和夜間,看看書,讀讀報紙,批閱批閱文件,半夜12點左右,把貝利亞、赫魯雪夫、馬林科夫等人叫到一起,邊吃飯,邊談工作,這就是晚宴,這其實不是吃晚飯啦,是在吃夜宵。有人說,蘇聯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都是在史達林家的晚宴上決定的,小編覺得應該說是在吃夜宵的時候決定的。晚宴過後,史達林還拉著大家一起看看電影啥的,有時候搞到天亮,才睡覺。
  • 蘇聯二號人物貝利亞,在史達林去世後,為何未接班反而被處決?
    五十年代的蘇聯史達林去世後,有一枚名叫貝利亞威力巨大的定時炸彈就放在蘇聯高層領導身邊,不知它何時爆炸,有誰不想拆除炸彈呢?
  • 史達林死了,毒太陽沒有
    籤名者裡有朱可夫元帥的女兒,在電影(事實也是如此)裡,是朱可夫代表軍方參與了對貝利亞的逮捕,最終幫助赫魯雪夫上臺。  這件事本身就像電影的一部分,有一種史達林式的幽默感,當然和廣為流傳的各種前蘇聯段子一樣,這種幽默感裡有槍聲、血淚和死亡。
  • 史達林之死,真相究竟如何?
    不過,綜合赫魯雪夫、史達林之女斯維特蘭娜·阿利盧耶娃、史達林警衛阿列克謝·雷賓等人的回憶,史達林自發病至死亡的全過程,倒是可以大致廓清。先是1953年2月28日,史達林邀請了最高權力中心的四個人——馬林科夫、貝利亞、赫魯雪夫、布爾加寧——在自己的別墅「午餐」,一直吃到第二天凌晨四、五點鐘。②次日是星期天。
  • 史達林之死與貝利亞之惡及其他
    史達林死了,他當然會死,因為沒有人能夠不死,這一點對大家都是公平的,對所有的人都是公平的。但是史達林之死影響巨大,這點我們隨後再說。而史達林之死卻在必然中有其偶然。怎麼個偶然法呢?首先,他是被重重保護的,意外的傷害威脅不到他,他不會像林肯那樣被一顆「罪惡的子彈」射中,也不會像列寧那樣被一個演員襲擊。那個政權是很善於汲取教訓的。
  • 赫魯雪夫篇|歷史的光影:二十世紀十大世界政治風雲人物評述
    到史達林逝世前夕,赫魯雪夫已成為黨中央五巨頭之一—史達林這麼做的其中一個目的是為了平衡馬林科夫、貝利亞等人的權力。不久,史達林的病逝和清除貝利亞的運動又很快地把他推到了前臺。當然,史達林絕不會把一個毫無政績的人拉進最高權力圈。事實上,赫魯雪夫在過去的十多年間也取得了不俗的業績,並體現了充分的忠誠。其一是大清洗。1934年,史達林發起大規模的政治清洗,赫魯雪夫是最起勁的鼓吹者和執行者。
  • 史達林怎麼死的,揭秘歷史上的史達林之死
    尤其在駭人聽聞的「克裡姆林宮醫生案件」之後,史達林覺得醫生都是暗藏的敵人和恐怖分子,於是,幾乎沒有人了解史達林真正的健康情況。而就在他發病前24小時,他還洗了一次蒸汽浴,對於高血壓病人來說,高溫洗浴可是大忌。1953年2月28日是個星期六。史達林邀請赫魯雪夫、馬林科夫、貝利亞和布爾加寧到克裡姆林宮。大家一起看了電影,之後又去位於孔策沃近郊的別墅吃晚飯。這頓飯吃到次日凌晨四五點鐘。
  • 自殺身亡的史達林妻子
    娜傑日達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對著名夫妻間的關係究竟怎樣, 作為「第一夫人」的她為什麼年紀輕輕便走上自殺的絕路呢?史達林與妻子娜傑日達與史達林結為伉儷娜傑日達於1901年生於巴庫的一個工人家庭, 父親謝·阿里盧耶夫是一名鉗工, 很早便投身革命活動, 並於1898年加入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 「強人」普京
    該修正案通過意味著,普京可在2024年繼續參選,如當選將連任到2036年。如此,普京執掌俄國的時間將超過史達林,俄羅斯人親手締造了一位「終身總統」。自普京入主克林姆林宮以來,俄羅斯人似乎一直離不開這位政治強人。普京之於俄羅斯意味著什麼?強悍的普京為何沒能帶領俄羅斯崛起,反而使其陷入被歐美國家集體封鎖的困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