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身體要注意!4名男子因盲目進補而集體進醫院

2021-01-13 人民資訊

進入秋冬季

一些人有食用草烏附子等

毒性中藥材進補的陋習

導致毒性中藥材中毒事件屢有發生

近日,南寧4名男子為了用中藥大補身體,在燉雞湯時加入了250克附子,結果集體中毒進了醫院。經醫生鑑定,加入的附子嚴重超量。幸好經過及時救治,3人已治癒出院,還有1人在腎內科接受進一步治療。

1月9日晚上9點多,4名年齡在40歲-60歲之間中年男子到廣西江濱醫院急診科就診,其中3人出現嚴重的不適症狀,噁心嘔吐、心慌胸悶、嘴角發麻、四肢無力。經醫生詳細詢問,4人晚飯時喝了雞湯,且為了大補身體,燉雞湯時加入了250克附子。

廣西江濱醫院急診科主任黃俊

後面我們和中醫科討論了,平時他們附子入藥的話,一般是十克左右,而且還是分兩次服,這個量應該是明顯比我們日常醫療上面、中醫上面,治療的用量要超出很多,所以我們就初步懷疑是附子中毒。

廣西江濱醫院急診科主任黃俊

這個附子,它的中毒劑量和致死劑量相差不大,所以你劑量再往上增一點點,可能它就是一個致死量。

記者了解到,附子有補火助陽的功效,但有毒性。4名男子中有1人症狀較輕,當天就出院了。另外3人症狀較重,經過洗胃等急救措施後,2人症狀明顯緩解,已先後出院。目前,還有1人在腎內科接受進一步治療。

醫生提醒

現在人們的養生保健意識越來越強,但有時候因不得其法而適得其反,急診科常常會接到自己製作藥膳、藥酒而中毒的患者。有些人喜歡用「土方子」泡藥酒,用的藥材種類多、成分複雜,再加上超量等問題,容易造成中毒。因此,製作藥膳、藥酒時應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記者:劉婷 李學義

來源:南寧廣播電視臺

來源: 南寧廣播電視臺

相關焦點

  • 為大補身體,4名中年男子喝雞湯加重料,晚上全進了急診科
    近日,廣西南寧4名男子為滋補身體在燉雞湯的時候加入了一種叫做「附子」的中藥材,由於添加超量,最終4人集體被緊急送往醫院,經搶救3人已經治癒並順利出院,還有一人在腎內科接受進一步治療。據了解4名男子在燉雞湯時加入了250克「附子」。
  • 想滋補身體,南寧4名男子燉雞湯時放「猛料」,結果集體中毒進醫院
    根據南國早報報導,2021年1月9日廣西南寧江濱醫院有4名男子被送到了急診,這4名男子年齡在40~60歲之間,他們全都出現了噁心嘔吐、心慌胸悶、腿腳發麻、四肢無力的症狀,所幸經過醫院的救治,目前這四人已經治癒。
  • 南寧四男子為大補身體,燉雞湯放「重料」,結果集體中毒了
    近日,南寧4名男子為了大補身體,在燉雞湯時加入了250克附子(一種中藥材),結果集體中毒進了醫院。經醫生鑑定,加入的附子嚴重超量。幸好經過及時救治,4人已治癒出院。1月11日,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從自治區江濱醫院了解到,9日晚9時許,4名男子到該院急診科就診,年齡在40歲-60歲之間。他們中的3人出現嚴重的不適症狀,包括噁心嘔吐、心慌胸悶、嘴角發麻、四肢無力等。經過搶救,3名患者已先後出院,目前有1人仍在接受進一步治療。經醫生詳細詢問,4人晚飯喝了雞湯,且為了大補身體,燉雞湯時加入了250克附子。
  • 一碗雞湯下肚,男子大出血進了醫院!原來竟是妻子放的東西有問題
    李嘉 製圖 資料圖 喝了碗雞湯 男子大出血進了醫院王女士的丈夫李師傅(化名)50出頭,平時是名包工頭,早出晚歸,日曬雨淋,常年在工地打拼。臨近年底,心疼丈夫的她特意買了一支紅參,放在一起燉了鍋雞湯,讓他好好補補。「雞湯肯定好喝嘛!」可美味下肚的第二天,李師傅就覺得嘴巴發苦、大便不暢 。
  • 為補身體雞湯中加一味中藥,4男子集體中毒,這味藥是補還是毒
    回想去年我同學在鄉衛生院就接診過一例在街上叫賣蛇藥的商販,在做演示的過程中被自己帶來做展示的蛇咬死,當時據圍觀的群眾說,這個商販一直說自己賣的蛇藥很神,「只要被蛇咬不用往醫院跑,用了他的蛇藥醫院都要倒閉了」這是群眾學來的他的順口溜,最後還是被自己的蛇咬死了。也曾有很多關於吃野菜中毒的報導。
  • 冬令進補3注意事項,天草丹參保心茶更養健康身
    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如今,眼見著各地飛雪,萬物歸藏,冬至節將臨,就問一句:此時不補更待何時?特別是對於體質虛弱的中老年朋友來說,「冬令進補」,不僅能順應中國傳統「冬三月,此謂閉藏」的自然養生規律,幫助身體存蓄正氣滋養五臟;還能借羊肉、人參、母雞等熱源食物,增加體內的熱能供給,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與免疫力,從而助力體內陽氣升發,減少森冷寒氣侵體、染病的機率。
  • 膏方季來臨,秋冬季如何科學進補
    上海市中醫藥學會膏方分會主任委員龍華醫院周端教授為大家介紹「養生進補,四季皆宜,但服用膏方宜在秋冬季。如陽氣不足的人宜溫補;陰津虧虛、易上火的人應清補等。分清虛實寒熱進補要分虛實、寒熱,否則得不償失。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虛則補,不虛則正常飲食就可以了,同時應當分清補品的性能和適用範圍,是否適合自己。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4種,各有各不同的補法。
  • 冬至就一定要進補嗎?
    反倒是事倍功半關於冬季進補你都盲目跟風了什麼?專家認為,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各不同的補法。1、氣虛症的人,常有精神倦怠、語聲低微、易出虛汗、舌淡苔白、脈虛無力等。氣虛當益氣,此症可選用人參蜂王漿、補中益氣丸、西洋參、黃芪、黨參、山藥等。
  • 身體虛,一補就上火,上熱下寒的人,這樣做既通又補,火氣變元氣
    上熱下寒體質,不補身體虛,一補就上火!如何補得進,不上火?(附3個實用調理方)一到冬季,各大養生號都建議大家在冬令進補,溫陽補養,於是很多人入冬後就開始吃好的,補好的。然而,總有人說,為什麼每次我補了以後:口腔長潰瘍、臉上冒痘痘、喉嚨腫痛、嗓子幹癢沙啞。明明覺得自己上火了,可是卻大便洩下清稀便溏、雙腳發冷、腰膝酸冷。
  • 癌症之後「元氣大傷」,要不要進補?該怎麼補?
    作者: 王錦(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胰腺癌患者經過手術治療之後,說的最多一句話就是「元氣大傷」。的確,胰腺癌手術對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影響很大,可引起食慾減退、消瘦,甚至發生嚴重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針對這種「元氣大傷」,胰腺癌術後要不要「進補」,成為值得討論的話題。
  • 不補身體虛,一補就上火,上熱下寒的人,這樣做既通又補,火氣變元氣!
    一到冬季,各大養生號都建議大家在冬令進補,溫陽補養,於是很多人入冬後就開始吃好的,補好的。我們身體中位於上部的主要是心、肺兩個臟器,其中心、腎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心火必須要腎水上濟,才能正常鼓動心血運行,不至於心火太過。腎水也必須要得到心火的下交,不能使腎水過寒,否則便不能發揮灌溉滋養全身臟腑的作用。而素體陽虛之人,腎陽先天不足,腎水上升欠佳,心火不得養,上面容易出現一派熱象。同樣腎水不能得到心火下交,無法溫煦,下面出現一派寒象。
  • 冬天進補該怎麼補?學會4個養生湯,幫你調理好身體
    每當到了冬天,人們都知道要進補,尤其是經常進補的人,都會選擇各種補品來滋補身體,而且多是藥膳。其實,冬天進補不能瞎補亂補,要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藥膳種類來進補。所以,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冬天進補到底該怎麼補。四款冬日養生食譜①人參燉烏雞一般說到用參來燉烏雞,很多人都會想到花旗參,但在冬天不建議使用。
  • 虛則補之,為何吃補品會上火?找中醫前,先反省4件事
    同樣的,我們經常見到有不少的人,因服用補益藥及保健品以後,身體的健康狀況不但沒有增強,反而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適,有的甚至加重了病情,這種情況就叫做「虛不受補」。中醫如何看待「虛不受補」?《內經》云:「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意思就是人體虛了,就可進補。那麼為什麼又有「虛不受補」這種說法呢?
  • 醫生:別再瞎補了,小心傷身
    可是沒想到學生們喝了牛肉湯之後,其中11人飯後沒多久都開始出現不舒服,緊接著就嘔吐、腹瀉,隨後食堂負責人趕緊撥打120,將11個人送往了醫院。  檢查過後,得知真相後食堂負責人也是一臉懵,他說:「這補身體怎麼還能補出問題來呢?」  醫生表示,牛肉湯雖補,但裡面含有大量嘌呤,容易誘發膽結石,並且還會增加腎臟負擔,引發腎臟疾病。
  • 不要再盲目補腎了,小心越補越虛!
    腎虛了,要補!水腫盜汗,怎麼辦?腎虛了,快補!生活壓力大,感覺身體被掏空?腎虛了,補補就好!哮喘便秘,什麼情況?腎虛了,怎麼還不補?!……男人一旦年過三十,仿佛全世界都在喊你快補腎,甚至有「現代男人十腎九虛」的說法。在一些相關軟文的狂轟濫炸下,身體出現任何一點異常都要強行和「腎虛」扯上關係。
  • 「小寒」是「進補」的最佳時期 老年人記得要注意保暖
    湖南省名中醫、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藥師劉紹貴教授介紹,小寒為冬季陰寒很盛的時節,其養生要義應以潛陽、護陽、閉精斂氣為主,起居調養上重在「養藏」。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堅持適度運動,常曬太陽,臨睡前可用溫水泡腳,以壯陽氣、溫通經脈。」      同時,在小寒節氣裡,飲食應以溫陽、益氣養血和益精為主,適度選用部分偏於溫性的食物,如羊肉、雞肉、鵝肉、海參、生薑、胡椒、蔥、蒜、蘿蔔及黃芪、當歸、核桃肉、枸杞子、紅棗、龍眼肉、蓮子、山藥等,以應「養藏」之道。
  • 胎兒進入「猛長期」,身體會出現五種「不適」,孕媽需及時進補
    執筆:木子 插畫:白露 定稿:蘇子後 懷孕後,很多孕媽由於經驗不足,可能會盲目進補 但其實,胎兒發育往往存在「猛長期」,到了這一階段,孕媽需要及時進補,做到「長胎不長肉」,而每當這個時候,孕媽身體也會出現不適,只是被很多孕媽忽視了而已。
  • 大雪節氣後殺年豬吃刨湯醃臘肉灌香腸,冬季進補是咱農村裡的習俗
    刨湯俗話說:「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由此可見冬季進補的重要性。冬季進補又以大雪節氣後進行尤其為佳。大雪節氣後,天氣寒冷,空氣又比較乾燥,建議大家要合理安排膳食,在大量食用羊肉,牛肉等肉類的同時,也要注意增加當季蔬果的進食量,就比如蘿蔔和白菜,在寒冷乾燥的冬季和牛羊肉搭配同食,真乃絕配啊!
  • 你補對了嗎?揭秘中國人的「進補」文化
    可是一般人往往忽略了自己體質的特性,認為只要是人參、鹿茸、當歸、黃芪,放進羊肉、狗肉、土雞、河鰻裡;吃下肚後就必能隨心所欲地在閨房中逞英雄了, 殊不知食補有所謂「溫補」 、「平補」 、「燥補」 與「涼補」 之分,在進補時,要依個人體質寒火、病源所在、虧損程度的輕重,對症下藥,更要看節氣的冷暖,對藥材的劑量加以增減,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 養生小知識:冬至進補註意這幾點
    冬至是養生進補的大好時機。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醫師高三德提醒,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進補,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體虛則補,不虛則正常飲食就可以了。進補講究多。高三德稱,主要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不同的補法。市民應當分清補品的性能和適用範圍,是否適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