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重大發現!安徽這一地歷史距今5000年

2020-11-19 網易新聞

2020-11-16 08:46:26 來源: 中安在線

舉報

  11月14日,記者從阜陽嶽家湖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成果發布會上了解,嶽家湖遺址是阜陽三區發現發掘的唯一一處以新石器時代遺存為主的遺址,將阜陽三區的歷史提前到距今5000年。

  嶽家湖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阜陽市潁東區朝陽大道與潁河東路交叉口東南角市腫瘤醫院新區建築工地內。

  2020年6月-11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潁東區文旅局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目前已發掘600多平方米。

  此次嶽家湖遺址共分三個發掘區,東北部為一、二區,西南部為三區。一區發現1座宋代磚砌水井,出土少量陶瓷殘片。二區發現有壕溝、墓葬、灰坑、祭祀坑等遺蹟30餘處。三區發現灰坑、墓葬等20餘處,其中2座大型灰坑,形制比較規整,填土多層分布,性質較為特殊。

  本次發掘出土了大量遺物,其中以陶器為主,少量石器、骨器。陶器有鼎、鬹、豆、盆、盤、大口尊、杯、罐、紡輪、器蓋等;石器有鉞、鑿、錛、鑽、礪石、鏃等;骨器有鑿、針等。

  嶽家湖遺址主體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另有少量宋、明、清遺存。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一室副主任張小雷介紹說:「可以看出嶽家湖遺址的年代,距今有4500到5000年,將人類在阜城的歷史向前提前推進了1000多年,這也是阜城三區首次經過科學發掘的以新石器時代為主的遺存,它對研究皖西北地區的史前文化歷史和大汶口文化向西南遷移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下一步,我們將把遺址挖掘與嶽家湖公園結合起來,建成一個嶽家湖史前文化遺址主題公園。」潁東區文化旅遊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景波說,「同時我們將下一步考慮建設一個博物館,讓人民群眾在休閒娛樂中了解我們的史前文化,了解我們腳下這片土地的深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埃及考古專家重大發現,距今約2500年
    美國環球影業早在1932年就出品了木乃伊題材的電影《木乃伊》,2017年被翻拍,由當紅男星湯姆·克魯斯主演男一號。此外,關於木乃伊題材的遊戲、歌曲、漫畫層出不窮,可見木乃伊這一充滿神秘色彩的獨特文化,在世界各地擁有經久不衰的影響力。
  • 《星空瞰華夏》:考古視角下的中國歷史
    逶迤萬裡的長城、阡陌縱橫的大地、穿山裂谷的河流、荒蕪神秘的沙漠,在該系列片中都以全新的形象再現,強烈激發觀眾探索歷史的興趣和了解中國的熱情。  除了科技感十足這一特徵之外,該系列紀錄片還有非常鮮明的文明探源特徵,可以稱得上是考古和歷史地理學方面的一次重要探索。節目邀請考古學家艾倫·馬卡與中國各地專家一同參與節目創作,使全片展現出堅實的學術基礎。
  • 紀錄片《星空瞰華夏》:考古視角下的中國歷史
    逶迤萬裡的長城、阡陌縱橫的大地、穿山裂谷的河流、荒蕪神秘的沙漠,在該系列片中都以全新的形象再現,強烈激發觀眾探索歷史的興趣和了解中國的熱情。 除了科技感十足這一特徵之外,該系列紀錄片還有非常鮮明的文明探源特徵,可以稱得上是考古和歷史地理學方面的一次重要探索。節目邀請考古學家艾倫·馬卡與中國各地專家一同參與節目創作,使全片展現出堅實的學術基礎。
  • 2019年的中國10大考古發現公布:中國古文明考古有了重大突破
    根據其中的口簧來看,這座遺址和上古時代的遊牧民族有十分密切的聯繫。目前,許多學者認為石峁遺址是黃帝的都城。4,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建制的始源平糧臺古城遺址,位於河南省淮陽區東南4公裡的大朱村西南方。這裡距今已經有了4600年的歷史。
  • 浙江這一地有重大發現!|海寧市|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墓葬|良渚...
    5500年歷史嘉興海寧這個地方完成考古發掘工作超多寶貝一一亮相考古現場在哪?△玉龍首牌飾2016年至2020年10月,為配合擴大杭嘉湖南排工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海寧市文保所,對工程涉及的遺址南部區塊進行了全面考古發掘。五年間,揭露面積共計9400平方米,清理史前至明清時期各類遺蹟533處,出土各類編號器物1184件。截至目前,考古發掘工作已全面完成,目前處於文物修復階段。
  • 安徽發現神秘「玉人」,專家鑑定後不可思議,直言這是微雕技術
    每一次的考古都能為我們揭開許多未知的歷史謎團,讓我們充分感受到古人的歷史文化,很多人都覺得我們現代的科技如此發達,何必再去和古人較勁呢?的確我們現在的科技愈加的發達,但是這並不能說明古人就比我們現代人要笨。
  • 裴李崗遺址發現距今26000年前鴕鳥蛋殼串珠「項鍊」 年測舊石器晚期
    先科普一下1974年,在河南省鄭州市南的新村鎮西裴李崗村的一處崗地,一農民在平整土地時發現了一些比較典型的石磨盤和石磨棒,經考古專家鑑定這裡有大型墓葬區和生活區,命名為裴李崗遺址。這裡重點要說的是:裴李崗遺址發現了距今26000年—30000年前的鴕鳥蛋串珠飾品,證明了當時就有人類在此生產生活。
  • 史前考古重大突破!國家文物局發布「考古中國」5項重大項目成果
    來源:國家文物局供圖 河北康保興隆遺址 為早期定居聚落的文化發展與人群演變提供實物證據 河北康保興隆遺址年代距今8500-5200年,初步建立起壩上高原北部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考古學文化序列,是我國北方地區較早的定居性聚落,出土距今
  • 這十大考古新發現,個個大有來頭!
    實證夏代存在的信史考古發現是什麼?  「三皇五帝」究竟是確有其人還是神話傳說?  ……  這些都是事關中華文明歷史的重大問題,也是世界文明史研究的重要問題。在《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回顧我國現代考古學研究的發展歷程,全面闡述我國考古發現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對研究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重要意義,強調這些成就:  延伸了歷史軸線  增強了歷史信度
  • 福建首次發現!距今8000萬年!
    距今8000萬年、240餘枚!福建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該大型恐爪龍類行跡為我國首次發現,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好、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12日,記者從福建省新聞發布廳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汀江之畔發現距今約8000萬年前的恐龍足跡240餘枚,是福建省在恐龍及其遺蹟方面的首次發現。
  • 「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在京召開
    會議聚焦青藏高原東、北部地區重要考古發現。白石崖溶洞遺址早年出土一枚古人類下頜骨化石,經體質人類學、古蛋白和鈾系測年技術分析,確認為距今約16萬年前的丹尼索瓦人化石。2018年至2019年發掘期間,蘭州大學、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積極開展多學科合作研究,綜合利用加速器質譜碳十四測年和單顆粒光釋光測年技術為遺址建立了距今約19萬至3萬年的可靠年代框架,利用新興的沉積物DNA分析技術成功獲取大量丹尼索瓦人線粒體DNA,研究發現丹尼索瓦人DNA主要出現於距今10萬年和距今6萬年前後,其中距今6萬年左右的丹尼索瓦人DNA與南西伯利亞丹尼索瓦洞的晚期丹尼索瓦人有最緊密的遺傳聯繫
  • 「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申報管理指南發布
    重要文件轉發: 「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申報管理指南 (2020年-2035年)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以持續、系統的考古工作不斷加深對中華文明悠久歷史和價值的認識,提升考古在文物工作中的基礎性地位和作用
  • 考古大事記——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上)
    由國家文物局主管,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聯合主辦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歷時四個月,於2020年5月初落下帷幕。今年是「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的第30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今年首次採用「線上會議+新媒體客戶端」的無接觸隔空對話形式舉行,連續4天的直播,掀起了網絡熱潮。
  • 一個考古學碩士對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的解讀及預測
    入選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的考古遺址,後續均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甚至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例如2019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良渚古城遺址,它的古城遺址和外圍水利工程曾在2007年和2015年兩次入選全國年度十大考古發現。
  • 1992年,考古挖出2個上古圖案,至今無解,被譽為「宇宙魔方」
    都說我們的華夏文明歷史上下五千年,事實上,在考古中已經挖出了很多超過五千年歷史的文物。只是苦於找不到足夠的證據和文字記載,所以很多歷史都還在探究發掘的階段,尤其是在近現代開啟了考古學之後,我們國家在這方面總是能夠找到很多驚人的發現。
  • 「海南考古七十年」 重現瓊島歷史文明脈絡
    距今3000多年的陶缽形釜、紋飾精美的漢代四耳銅鼓、惟妙惟肖的明代侍女俑……展廳裡一件件文物讓海南的文明發展脈絡活了起來,帶領廣大觀眾從遺址、文物背後的故事去解讀海南歷史。  12月22日,「海南稽古 南海鉤沉——海南考古七十年」展覽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幕,通過海南歷年考古工作、海南田野考古以及南海水下考古三個部分共300餘件文物,展示了海南70年來的重大考古發現。
  • 重磅|2016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值得一提的是,反映古代手工業的重要遺存,陶瓷窯址有3項入圍,多於往年;冶鑄遺址更是異軍突起,多達4項,手工業考古入圍項目佔總數的四分之一強。這是近年以冶金考古為代表的古代手工業研究持續加強,科技考古不斷發展,多單位、多學科通力協作的直接結果。
  • 四川又一重大考古發現,中國人的這個成語,將能追溯到3200年前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國人的歷史是在世界範圍內出了名的源遠流長,歷史悠久。這種歷史悠久,往往並不是只停留在我們的廟堂之上,而是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有著切實的聯繫的。很多中國人都會在生活中脫口而出,說出一些成語,這些成語是怎麼來的呢?
  • 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揭曉!附歷屆全名單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主辦,每年從數百項考古發掘項目中遴選出十項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項目。自1990年開始評選以來,該活動已經持續進行30年,豐碩的考古成果,廣博深厚的文化影響力,將學界、媒體和全社會目光一次次聚焦於此,共同鑄造了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一優秀的文化品牌。
  • 2019年古希臘考古十大發現
    2000年的一次水下考古調查中,考古學家發現了這座城市並自此開始古代秘密的發現之旅。城中的古希臘建築遺存是體現該地區希臘元素的重要依據。圖源:土耳其自由報新聞網土耳其阿索斯發現希臘化時期的獅像土耳其考古學家在恰納卡萊省發現一尊獅子的雕像,可追溯至希臘化時期的古希臘城市阿索斯(今土耳其的貝赫·拉姆卡萊)。這尊雕像發現於一棟建築的考古發掘中,該建築曾在大約兩千年前充作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