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附小媽媽:當老師的我,用教了2000個孩子的經驗教育自家孩子

2020-12-23 譚晶論教508

12-10 11:02

我是一名小學教師,當過班主任,同時也是一名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深有體會,教育孩子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只能慢慢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造就了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一個人擁有一個好的習慣,它將使人終身受益。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課堂,家長是老師的助手。

一、努力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

要讓孩子全面發展,和諧家庭至關重要。教育子女的責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擔,哪一位都不能放棄自己的責任;同時,父親和母親要為對方承擔教育責任創造條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應單方獨攬「大權」;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擔教育責任、對子女的教育影響力和諧互補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全方位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

首先,家長要關心孩子的成長,為孩子的成長創造幸福的環境,孩子既是子女又是朋友,對孩子要尊重,只有這樣才能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和人格。其次,在家中,要留給孩子和諧愉快的學習空間,讓他們有信心、有興趣地學習。只有幸福溫暖的家庭環境,才有可能培養好孩子,教育好孩子,使他茁壯成長,不斷進步,取得可喜的成績。

二、父母教育子女要有耐心。

初中階段是孩子們「翻坎」的階段,由於種種原因,學習成績有所下降,家長心情比較著急、浮躁。孩子與家長之間出現了對立的情緒,這時的家長應先冷靜下來,學會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平時與孩子相處時總會發現孩子的不少言行不符合父母的意願,有時甚至無理取鬧。但父母應該給孩子辯白表達的機會,耐心地聽取孩子的意見,要讓孩子在父母耐心的說服教育中感受到自己的過錯,進而主動改進。

不要輕易對孩子發火。我覺得,經常對孩子發火。會出現兩種結果:一是她已經習以為常了,覺得你發火沒什麼大不了的事,二是會因為她膽小而懼怕你,使她對你望而卻步。如果經常發火,她就會報喜不報憂,家長就了解不到孩子的真實情況,這樣教育起來就會被動。

三、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

父母喜歡看書,忘情工作,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孩子做作業時我們不要在她旁邊看電視,玩手機。孩子經過小學六年的系統學習,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也形成了一定的學習習慣,他們進入中學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和生理都在發生大的調整和變化,但只要孩子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那就能夠跟得上今後學習。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首先要讓孩子對學習有興趣,對知識有渴求,對孩子的求知慾望不能輕易抹殺。其次在學習方面,家長應正確關心孩子的聽課、複習、作業並給予必要的指點,指導孩子看一些有益的課外讀物、輔導材料、學習經驗等,指導孩子科學用腦,培養觀察、記憶能力,提高思維能力,使其有一個好的學習方法。

四、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長中,家長要引導孩子無論幹什麼不但要用心而且要盡力,即使結果不是最好的,但只要努力了就是最棒的,只有讓孩子們跳一跳,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起自信心。當孩子有了錯誤時,家長也不要過於斥責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擔錯誤的勇氣,然後再幫助孩子分析錯在哪裡,為什麼錯了,會造成什麼後果,以後應如何改正錯誤。多鼓勵自己的孩子,看到他們的進步,肯定他們的成績,不要盲目地批評他們的努力和失敗。給孩子樹立信心,自信心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不能夠讓孩子害怕做一件事,因為其可能失敗,而應該讓孩子樂於做一件事,因為其可能成功。正因為這是一個漸進的培養過程,因此,需要我們無論在生活的小事上,還是在學習中,都需要始終注意這一點。生活中,孩子需要幫忙,需要愛,作為父母不是全盤代替,而是進行合理的關懷和訓練,要讓孩子知道自尊和自信是自己用行動樹立的,而不是別人能給予的,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健全人格。

五、從小培養孩子的誠實、善良的性格。

我經常利用閒暇時間跟孩子溝通,坐下來與孩子交流,向他了解學校或者自己的一些事情,他也給我講班裡發生的事情,他的好朋友是誰,關係如何,經常和誰一起探討學習等等,每次談話,他都顯得很認真,而且很有興趣,願意跟我溝通交流。從談話中拉近了我和他的距離,增進了感情,塑造了他與人真誠相待的品格。通過日常生活中每件細小的事情,教育他不要說謊,待人誠實,做一個善良的人。培養孩子純真友誼、互相幫助、和睦相處等良好品德。

現在家長都知道對孩子不能過分寵愛,不能為滿足孩子的要求,要什麼就給什麼。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在行為上難以約束自己,最終導致自控能力差,沒有上進心,缺乏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毅力。隨著孩子的長大,應該讓他明白不但要讀好書,而且要學會生活和關愛每一個人。

六、正確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可怕的,哪怕父母與孩子之間也不例外。我認為:如果能找到適當的時間跟孩子好好溝通,互相了解,換位思考,多給孩子一些關愛,那麼這種努力一定有收益。作為孩子,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不求孩子辦大事,但求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結果,但必須重視過程。孩子考砸的時候,幫他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後的考試作業中不犯類似錯誤,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學習成績是檢查學生學習的手段,不是目的,家長應對孩子的考試成績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所以當家長接過孩子的考試成績單時,不要只看分數高低,而應本著了解孩子在校學習、生活狀況的一個側面去考慮它。決定成績的因素很多,作為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分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吸取失敗的教訓,總結經驗,以便應對以後的考試;對於孩子的進步則應及時鼓勵,並且幫助孩子明確進步的原因,樹立孩子的信心。如果把孩子的考試成績單看成是「獎懲通知單」,一看考了高分,給予物質獎勵。看到成績不好就打罵、懲罰孩子,只會增加了孩子再考時的恐懼心理。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這是家教的最重要任務,當然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培養起來的。只要我們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恆,我相信每一位孩子都能夠發出自己最耀眼的光芒。孩子的成長還離不開學校這片沃土,離不開園丁的辛勤培育。

相關焦點

  • 女兒16歲上清華,教育專家尹建莉強調:要狠抓孩子小學階段的教育
    尹建莉從事一線的語文教育十多年、是教育學博士,現從事家庭教育的研究,她既是好老師更是好媽媽。 她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也很火,被譽為育兒聖典。 這樣優秀的孩子讓家長們很羨慕,所以尹建莉總被詢問教育孩子的秘訣。 她直言,圓圓並不是神童,能有如今的成就,就是因為她狠抓了孩子的小學階段教育。
  • 32個優質教育資源項目相繼落地,回天地區孩子有好學校上了
    市發改委昨天介紹,回天三年行動計劃中涉及32個優質教育資源項目,其中已有14個項目建成、16個正在建設,2個年內開工,未來還將規劃一批優質教育資源落地回天。清華教育傳統落地回天市民黃先生住在天通苑北二區,如果不是清華附小昌平學校天通苑校區北校區落地回天,他就要帶孩子到步行需半個多小時的小學就讀。如今,從他家到學校只需要10分鐘。
  • 清華教授講關於孩子教育的演講被熱議:未識底層苦,感同身受難
    文|橙果媽媽圖|網絡相信這幾天,很多家長最近都看過了這篇文章《清華教授劉瑜: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這是清華教授劉瑜在11月1日的一次演講,她作為一位母親,從自己的角度來闡述了對孩子在教育過程中的感悟。
  • 福州教院二附小攜手網龍共建智慧校園 探索教育教學新樣態
    12月18日,「探索雙線融合 走向深度學習」福建省教育科研論壇暨福州教院二附小第40屆教學年會精彩亮相。本次論壇由福建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福建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聯合舉辦,旨在直面當下「後疫情時代」線上線下教育科學融合的熱點難點問題,探索教育教學新樣態,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 陶虹甘當失敗媽媽:3歲前媽媽做好這件事,孩子炫耀一輩子
    作為普通父母,我們完全可以用更簡單、更省錢、也能達到同樣效果的方式,在家給孩子做早教。為此,師弟經常給大家分享早教遊戲,精心準備素材包。小黑老師也將自己積攢的全部教育經驗,以及上百份學生案例,一點點拆解,用輕鬆的方式,每周給大家分享家庭感統訓練小遊戲。
  • 講座|耶魯媽媽帶你教孩子如何用「耳朵學英語」
    Hi,還記得「耶魯媽媽獨家教育觀」嘛?講座播完好評如潮,寶媽們紛紛私信留言報名下次耶魯媽媽講座!
  • 3500字:孩子,我也想當一個溫柔的媽媽
    顯然你嚇壞了,不知道媽媽為什麼哭,摟著媽媽的脖子你也哭,還用小手摸著媽媽的頭頂,還對我說我曾經教你的話「遇見困難的事要越堅強。」我頓時不能言語,這一年我打了你多少次,次次都是因為小淘氣,打完就後悔,你熟睡時看著被我打紅的屁股,我一次又一次偷偷的哭。
  • 收藏:孩子高考數學滿分、裸分考清華,這位爸爸有這6個經驗分享
    馮思源生活照  回想我們的教育經歷,孩子不擇校,從不參加校外補課,從普通小學、普通初中考入最好的重點高中,並進入實驗班,最後考入清華,二招進入實驗班。從初一起,孩子成績就表現出優秀,初二起直到高考,成績十分穩定。很多家長可能都想知道我們的教育「秘籍」到底是什麼,從小學、初中到高中,除了受到良好的學校教育、老師的諄諄教誨以外,我們家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家庭教育實踐經驗總結,在此與大家分享:  Part 01、教育孩子也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  雖然我們也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使得孩子從一歲到三歲時都不在我們身邊。
  •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想要孩子學好語文,從小養成這3個習慣
    一個陣營的寶媽認為,語文沒那麼重要,就是死記硬背,只要孩子將來多下點兒功夫,學習差不了。另一個陣營的寶媽則充滿擔憂,非常憂心於孩子的語文成績,畢竟在高考的時候語文成績是拉開差距的一個重大科目。我從事教育工作多年,自然會站在語文重要這個陣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對待孩子的教育態度和方法,影響孩子一生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第一章的內容是「如何提高愛的質量」,就有專門的篇幅寫到「不要捉弄孩子」:捉弄孩子,是成人居高臨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讓孩子犯錯誤、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興,給孩子帶來的是羞辱、擔憂和失落。
  • 一位教授爸爸的怒吼和掙扎:我教不好我的孩子,精疲力竭!
    我真的覺得好害怕,孩子老讀書,不搞體育,我們就來考體育;孩子老讀書,沒有時間學音樂,我們就來考音樂……來吧,讓我們用考試的方式解決應試教育的問題。2我從來沒有感覺到做一個中國家長那麼失敗。比如我們剛才講自信,我怎麼教我孩子自信?我自己都不夠自信啊,我孩子小學四年級拿他的數學題給我做,我不會做呀。
  • 「3歲孩子一年認識2000字」,媽媽的4個智慧教育法是成功關鍵
    文/好奇的萌娃控最近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媽媽憑藉著自己,讓3歲的孩子在一年的時間裡面就認識了2000個字。聽到這個故事後,很多網友都表示震驚,紛紛好奇,到底這位母親是用了什麼方法讓孩子如此神速的認字呢?
  • 清華附小媽媽:這樣陪孩子,寫作業定不雞飛狗跳!
    我是一位有三個孩子的媽媽,為女兒營造幸福美滿的生活,是我們全家共同努力的方向。讓孩子們從小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接受良好的教育,養成優秀的品質,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能夠自信自強、自尊自愛,善良勇敢、熱愛生活!二、正確引導、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
  • 親友經驗談 | 鼓勵,讓孩子擁有源於心底的自信
    「清華招生」正陸續推出「親友經驗談」專欄,讓我們一起分享、學習清華親友陪伴孩子成長成才的經驗心得。今天為我們帶來分享的是清華大學2020級新生詹博瀟的爸爸,一起來看看吧~我的孩子詹博瀟,出生於2001年8月,今年高考幸運地成為清華大學的一員,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數理基礎科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如願以償地實現了大學夢想。作為家長,欣喜之餘,我堅信這是學校和老師培養的結果。
  • 琅琅書聲,就是孩子的朗朗乾坤!
    我們家孩子一歲多了,現在開始看書晚嗎?我們家孩子不愛看書也不愛聽故事,這可如何是好?還有的說,我們家孩子三歲左右,推薦一些適合我們的繪本唄······還記得尹建莉老師這樣說過: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麼,就去誘惑他;想要他排斥什麼,就去強迫他——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凡達不到目的,做得事與願違的家長,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怎樣帶孩子避開教育中的「坑」?
    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很多學校追求升學率,老師追求分數。大考小考總在考,作業試卷滿天飛,讓學生和家長叫苦不迭。有一本勇敢的書,它無情地揭露了教育的弊端,並給出了應對辦法。這本書就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本書作者尹建莉是教育學碩士,從教多年。
  • 別人家的孩子:我的同學是清華twins學霸
    我的父母屬於特別開明的那一類,不大動輒就搬別人家孩子,但也是少不了因為逼我報這個班報那個班而把馬氏姐妹掛在嘴邊,「你瞅瞅銀馬冬昕馬冬晗,銀怎麼就能個個兒學」、「你瞅瞅銀馬冬昕馬冬晗,銀怎麼就能不讓爸媽操心」、「你瞅瞅銀馬冬昕馬冬晗,銀怎麼不天天瞧叫喚累啊!」
  • 816節課,6.5億次播放——清華附小用電視直播「撬動」全國多地學生...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統計,疫情影響到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的學校和教育機構,許多學校停課,超過15億兒童和青少年受到全球疫情影響。教育部1月27日下發了延期開學的通知,要求做好學生在家開展自主學習的保障工作。應教育部要求,清華附小承擔了在中國教育電視臺直播的小學階段全部課程的教學任務。
  • 避免孩子出現心理疾病,媽媽需做好這3點,杜絕失敗教育有奇效
    從那時起她過上了全職家庭主婦的生活,剛開始小梁並不適應,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沒什麼經驗。她是個脾氣比較急的人,教孩子做事的時候沒什麼耐心。孩子逐漸長大後,小梁開始教孩子刷牙,她先是手把手教孩子了三遍,然後讓孩子自己嘗試,可是鬆開了手孩子還是學不會。當時她就有些急躁了衝著孩子吼道:「你怎麼這麼笨啊,教這麼多遍都不會!」
  • 人大附小開通「笑長媽媽彩虹專線」,給孩子「按摩心靈」
    「『笑長媽媽』,我的數學成績不太好,現在又在家見不到老師,開學後我會不會更差呢?」下午2點,學生玲玲在約定時間撥通「笑長媽媽彩虹專線」,傾訴了自己的煩惱。因為疫情,孩子們不能回到校園,位於海澱區的人大附小開通了由校長鄭瑞芳親自接聽的熱線電話——「笑長媽媽彩虹專線」,為孩子們解疑答惑、減輕心理負擔。截至目前,專線一共接聽了7次、回復微信120條,還有12位家長打來電話尋求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