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卦圖破解」)
二、象辭破解
象辭曰:天下有風,姤。後以施命誥四方。
(一)釋字
姤
《說文》:「姤,偶也。從女後聲」。《姤卦·彖傳》:「姤,遇也,柔遇剛也。」
實際上,「姤」從女從後,從「女」表示女性,從「後」表示在社會生產、生活中起主導作用,施命以誥四方,即發號施令者。「姤」的本義應當是指女性在社會生產、生活中起主導作用,發號施命。「姤」實際上是指母系氏族公社的生產關係。
誥
《說文》:「誥,告也。從言告聲」。後「誥」特指帝王的命令或對下的文書。
(二)釋象
《姤卦》上乾下巽,「巽為風」「乾為天」,故曰「天下有風」。「風」是大自然的信使。風帶有大自然的諸多信息,遍行天下而約束四方,故巽代表天命。巽為風,又為長女,長女指成年女性。初六是全卦唯一的陰爻,是全卦崇拜的對象。又「巽為股」,初六為股間之陰,象徵女陰,從象上看,《姤卦》有濃厚的女性崇拜,生殖崇拜以及生殖器崇拜的意味。「天下有風」的具體含義就是成年女性執天命,施命以告四方,這是母系氏族的社會狀況,故曰「姤」。姤者,女性主導天下,以柔遇剛也。故《姤卦·彖傳》曰:「姤,遇也,柔遇剛也。」
《姤卦》是消息卦,下面潛隱待息者為若干陰爻,其中兩個陰爻與初六組成坤體,「坤為地」,地有四方,故曰「四方」,「四方」代表大地。初六是《姤卦》主爻,是全卦唯一柔爻,代表女性,也代表天下的主導者,故為「後」。初六為巽體之口,「巽為風」,代表天命,初六持天命以口告於四方,故曰「後以施命誥四方」。「後以施命誥四方」就是強調女性秉持天命,是母系氏族之風。
(三)義理
《姤卦》反映母系氏族公社的社會生活,當時沒有高低貴賤貧富的差別,有的只是崇拜。由於當時女性是氏族公社原始共產制經濟的主持者,又對確定氏族的血緣關係起主導作用,於是產生了女性崇拜,母系氏族社會的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人們必須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生存,群體為了生產和戰爭,必須保持並擴大人口,生殖就成為社會對個人的強制性要求,成為個人的義務。所以生殖不是個人自發的行為,而是個人利益服從社會整體利益的表現,初民崇拜生殖,把婦女分娩看成一件大事,膜拜祈禱,舉行儀式。
初民們還沒有認識到男性對生殖所起的作用,「知母不知父」,認為女性生產,是上天賜予的功能,故有「簡狄吞食玄鳥(燕子)卵而生契」、「姜嫄履大跡而生稷(棄)」等神話傳說。又有「女媧摶土造人」的神話傳說。這些都反映了氏族社會女性生殖崇拜的現象。由生殖崇拜又衍生出對生殖器的崇拜。例如在四川省涼山族自治州鹽源縣城以北5公裡處有一個公母山,由兩座奇特的山峰組成,一峰似男根,稱為公石,另一座似女陰,稱之為母石。母石高60餘米,似經過鬼斧神工將石中間劈開一條縫穴,形成下分上合,底下頂尖,中腰鼓突,互為對稱狀,遠看恰似兩片陰唇。公石在母石南邊,高40餘米,呈圓柱狀,通體光潔,昂然挺立於松林草叢之中,形如男根、龜頭、包皮、膚溝等歷歷在目。公石腳下的濃蔭中有泉水一眼,終年不枯,清澈見底,人們稱之為產子泉。千百年來,鹽源附近的民眾把公母山奉為生兒育女,繁榮昌盛的神靈。
由生殖崇拜還衍生出對女性乳房和臀部的崇拜。古人對女性乳房的崇拜,一則因為它有吸引男性的極大的審美作用,二則因為它是哺育後代的典型象徵。至於臀部,人們認為骨盆與懷孕、生育密切相關,中國古人一直認為,婦女臀部肥大是宜男之相。我國新石器晚期紅山文化的孕婦裸像,原始藝術家誇大了女性身體的曲線,突出了她肥碩的乳房與臀部,還有圓鼓的腹部,充分表現出了對女性生殖功能的讚美和崇拜。
黑格爾認為重視生殖是東方文化的重要特徵。他說,東方所強調和崇敬的,往往是自然界普遍的生命力,不是思想意識的精神性和威力,而是生殖方面的創造力。《繫辭傳》云:「生生之謂易」,又曰:「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易·序卦傳》云:「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儀有所錯(措)。」由此看來,《易·鹹卦》就是男女之道,反映的是男女交媾所表現出來的最原始的野性,屬中國性文化之性交崇拜,而《恆卦》則是夫婦之道,反映的是文明時代,等級社會中的夫婦之禮,講究「夫子制義,婦人從一而終」,屬中國性文化之禮儀崇拜。
而《姤卦》是生殖之道,反映的是母系氏族社會的生育崇拜,屬中國性文化之生殖崇拜。初民對生殖的崇拜往往物化到某些具有強大生殖能力的動植物身上,動物如魚、豬等,植物如石榴、花椒等。《姤卦》爻辭中提到「羸豕」、「包有魚」就是生殖崇拜的反映。我國半坡出土的「人面魚紋圖形」,當是半坡人希望人能有像魚一樣的生殖能力。紅山文化中有一類造型奇特的玉器被稱作「玉豬龍」,象是豬的胚胎形狀,反映了先民對豬的生殖能力和生命力的崇拜。
《西遊記》中的豬八戒,就是貪食、好色的形象。由於石榴多子,至今為生殖崇拜的象徵物。花椒也是生殖崇拜的象徵物。《詩經·椒聊》曰:「椒聊之實,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碩大無朋。椒聊且,遠條且。椒聊之實,蕃衍盈掬。彼其之子,碩大且篤。椒聊且,遠條且。」「椒聊」指花椒樹,「且」是象形字,本指男性生殖器,是「祖」、「助」、「阻」、「趄」等字的本字,本詩讚頌了花椒樹的多子,把花椒樹的枝條比作男性生殖器,表達了古人的生殖崇拜思想。
《姤卦·彖傳》曰:「天地相遇,品物鹹章」,這反映了生殖崇拜的自然屬性,人類的生殖崇拜就是天地生萬物的自然屬性的體現。所謂「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生殖崇拜涉及原始人群在生產力水平極低情況下的生存,發展和延續問題。它的終極目的,是種族的延續、興旺和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