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姤卦」象辭「天下有風,姤;後以施命誥四方」破解

2021-01-12 子夏故壇

(上接「一、卦圖破解」)

二、象辭破解

象辭曰:天下有風,姤。後以施命誥四方。

(一)釋字

《說文》:「姤,偶也。從女後聲」。《姤卦·彖傳》:「姤,遇也,柔遇剛也。」

實際上,「姤」從女從後,從「女」表示女性,從「後」表示在社會生產、生活中起主導作用,施命以誥四方,即發號施令者。「姤」的本義應當是指女性在社會生產、生活中起主導作用,發號施命。「姤」實際上是指母系氏族公社的生產關係。

《說文》:「誥,告也。從言告聲」。後「誥」特指帝王的命令或對下的文書。

(二)釋象

《姤卦》上乾下巽,「巽為風」「乾為天」,故曰「天下有風」。「風」是大自然的信使。風帶有大自然的諸多信息,遍行天下而約束四方,故巽代表天命。巽為風,又為長女,長女指成年女性。初六是全卦唯一的陰爻,是全卦崇拜的對象。又「巽為股」,初六為股間之陰,象徵女陰,從象上看,《姤卦》有濃厚的女性崇拜,生殖崇拜以及生殖器崇拜的意味。「天下有風」的具體含義就是成年女性執天命,施命以告四方,這是母系氏族的社會狀況,故曰「姤」。姤者,女性主導天下,以柔遇剛也。故《姤卦·彖傳》曰:「姤,遇也,柔遇剛也。」

《姤卦》是消息卦,下面潛隱待息者為若干陰爻,其中兩個陰爻與初六組成坤體,「坤為地」,地有四方,故曰「四方」,「四方」代表大地。初六是《姤卦》主爻,是全卦唯一柔爻,代表女性,也代表天下的主導者,故為「後」。初六為巽體之口,「巽為風」,代表天命,初六持天命以口告於四方,故曰「後以施命誥四方」。「後以施命誥四方」就是強調女性秉持天命,是母系氏族之風。

(三)義理

《姤卦》反映母系氏族公社的社會生活,當時沒有高低貴賤貧富的差別,有的只是崇拜。由於當時女性是氏族公社原始共產制經濟的主持者,又對確定氏族的血緣關係起主導作用,於是產生了女性崇拜,母系氏族社會的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人們必須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生存,群體為了生產和戰爭,必須保持並擴大人口,生殖就成為社會對個人的強制性要求,成為個人的義務。所以生殖不是個人自發的行為,而是個人利益服從社會整體利益的表現,初民崇拜生殖,把婦女分娩看成一件大事,膜拜祈禱,舉行儀式。

初民們還沒有認識到男性對生殖所起的作用,「知母不知父」,認為女性生產,是上天賜予的功能,故有「簡狄吞食玄鳥(燕子)卵而生契」、「姜嫄履大跡而生稷(棄)」等神話傳說。又有「女媧摶土造人」的神話傳說。這些都反映了氏族社會女性生殖崇拜的現象。由生殖崇拜又衍生出對生殖器的崇拜。例如在四川省涼山族自治州鹽源縣城以北5公裡處有一個公母山,由兩座奇特的山峰組成,一峰似男根,稱為公石,另一座似女陰,稱之為母石。母石高60餘米,似經過鬼斧神工將石中間劈開一條縫穴,形成下分上合,底下頂尖,中腰鼓突,互為對稱狀,遠看恰似兩片陰唇。公石在母石南邊,高40餘米,呈圓柱狀,通體光潔,昂然挺立於松林草叢之中,形如男根、龜頭、包皮、膚溝等歷歷在目。公石腳下的濃蔭中有泉水一眼,終年不枯,清澈見底,人們稱之為產子泉。千百年來,鹽源附近的民眾把公母山奉為生兒育女,繁榮昌盛的神靈。

由生殖崇拜還衍生出對女性乳房和臀部的崇拜。古人對女性乳房的崇拜,一則因為它有吸引男性的極大的審美作用,二則因為它是哺育後代的典型象徵。至於臀部,人們認為骨盆與懷孕、生育密切相關,中國古人一直認為,婦女臀部肥大是宜男之相。我國新石器晚期紅山文化的孕婦裸像,原始藝術家誇大了女性身體的曲線,突出了她肥碩的乳房與臀部,還有圓鼓的腹部,充分表現出了對女性生殖功能的讚美和崇拜。

黑格爾認為重視生殖是東方文化的重要特徵。他說,東方所強調和崇敬的,往往是自然界普遍的生命力,不是思想意識的精神性和威力,而是生殖方面的創造力。《繫辭傳》云:「生生之謂易」,又曰:「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易·序卦傳》云:「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儀有所錯(措)。」由此看來,《易·鹹卦》就是男女之道,反映的是男女交媾所表現出來的最原始的野性,屬中國性文化之性交崇拜,而《恆卦》則是夫婦之道,反映的是文明時代,等級社會中的夫婦之禮,講究「夫子制義,婦人從一而終」,屬中國性文化之禮儀崇拜。

而《姤卦》是生殖之道,反映的是母系氏族社會的生育崇拜,屬中國性文化之生殖崇拜。初民對生殖的崇拜往往物化到某些具有強大生殖能力的動植物身上,動物如魚、豬等,植物如石榴、花椒等。《姤卦》爻辭中提到「羸豕」、「包有魚」就是生殖崇拜的反映。我國半坡出土的「人面魚紋圖形」,當是半坡人希望人能有像魚一樣的生殖能力。紅山文化中有一類造型奇特的玉器被稱作「玉豬龍」,象是豬的胚胎形狀,反映了先民對豬的生殖能力和生命力的崇拜。

《西遊記》中的豬八戒,就是貪食、好色的形象。由於石榴多子,至今為生殖崇拜的象徵物。花椒也是生殖崇拜的象徵物。《詩經·椒聊》曰:「椒聊之實,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碩大無朋。椒聊且,遠條且。椒聊之實,蕃衍盈掬。彼其之子,碩大且篤。椒聊且,遠條且。」「椒聊」指花椒樹,「且」是象形字,本指男性生殖器,是「祖」、「助」、「阻」、「趄」等字的本字,本詩讚頌了花椒樹的多子,把花椒樹的枝條比作男性生殖器,表達了古人的生殖崇拜思想。

《姤卦·彖傳》曰:「天地相遇,品物鹹章」,這反映了生殖崇拜的自然屬性,人類的生殖崇拜就是天地生萬物的自然屬性的體現。所謂「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生殖崇拜涉及原始人群在生產力水平極低情況下的生存,發展和延續問題。它的終極目的,是種族的延續、興旺和發達。

相關焦點

  • 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分析「夬卦」之卦圖
    第二十二節 夬姤之道第四十三卦 夬 卦卦圖:象辭:澤上於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卦辭:夬,揚於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上六:無號,終有兇。象曰:無號之兇,終不可長也。一、卦圖破解(一)卦變與天時《夬卦》本身是消息卦。
  • 周易六十四卦下經第53卦_漸卦(風山漸)_巽上艮下
    風山漸《易經》第五十三卦 風山漸 上巽下艮漸,女歸吉。利貞。巽上艮下,卦名稱作「風山漸」。「序卦傳」說:「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進也。」;意思是事物不可總是停止不前,所以在表示止的艮卦之後接著是漸卦。「漸」是水浸透,有漸漸進的含義。這一卦,下卦「艮」是止,上卦「巽」是順,柔順的停停進進,有漸進的意義。
  • 正卦、綜卦、互卦、錯卦、變卦
    只有「乾為天」和「坤為地」、「坎為水」和「離為火」、「雷山小過」和「風澤中孚」、「澤風大過」和「山雷頤」這四組卦因為各自沒有「綜卦」而以錯卦的關係組成對卦。這是一般規則下的特例。其實真正的錯卦只是前兩組;後兩組屬於「錯綜」結合卦。從卦象相互之間「錯、綜、復、雜」的組合形式入手,可以不斷地探索卦象之間微妙的關係和深刻的內涵。這也是玩味卦象佔辭的一種方法。
  • 「鼎卦」象辭「水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破解
    二、象辭破解象曰:水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目」取自卦象離,《說卦傳》曰「離為目,為火,為大腹」,「目」在這裡代表大腹的容器;鼎的下半部為正反兩個「片」,《說文》曰:「片,判木也。從半木。」正反兩個片,象為一分為二,從中間判析開的木。《鼎卦》上離下巽,「離為目」、「巽為木」,判木以燃火,腹大以烹食,鼎之象也。鼎者,熟食器也。
  • 本卦、互卦、變卦、錯卦、綜卦及作用
    只有「乾為天」和「坤為地」、「坎為水」和「離為火」、「雷山小過」和「風澤中孚」、「澤風大過」和「山雷頤」這四組卦因為各自沒有「綜卦」而以錯卦的關係組成對卦。這是一般規則下的特例。其實真正的錯卦只是前兩組;後兩組屬於「錯綜」結合卦。從卦象相互之間「錯、綜、復、雜」的組合形式入手,可以不斷地探索卦象之間微妙的關係和深刻的內涵。這也是玩味卦象佔辭的一種方法。
  • 周易主卦、互卦、錯卦、變卦、綜卦具體用法
    四、有了本卦,要看密意,則要觀本卦的內卦(又名互卦,又名之卦)。需卦的內卦(即由需卦的三、四、五爻構成上卦,二、三、四爻構成下卦,此上、下卦所成的卦)為火澤睽卦。從周易卦序表上,查序號,為三十八。睽卦辭是:睽小事吉何為大事?需卦之時。需卦,上坎,下乾。坎為月,乾為時,即月時。
  • 易經的正卦、綜卦、互卦、錯卦、變卦
    四、有了本卦,要看密意,則要觀本卦的內卦(又名互卦,又名之卦)。需卦的內卦(即由需卦的三、四、五爻構成上卦,二、三、四爻構成下卦,此上、下卦所成的卦)為火澤睽卦。從周易卦序表上,查序號,為三十八。睽卦辭是:睽小事吉何為大事?需卦之時。需卦,上坎,下乾。坎為月,乾為時,即月時。
  • 「鹹卦」象辭「山上有澤,鹹;君子以虛受人」破解
    (上接「一、卦圖破解」)二、象辭破解象辭曰:山上有澤,鹹;君子以虛受人。釋象《鹹卦》上兌下艮,「艮為山」、「兌為澤」,故曰「山上有澤」。《易·說卦傳》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鹹卦》是由《否卦》變化而來的,《否卦》上乾下坤,「乾為天」,「坤為地」, 上天下地,乃「天地定位」之象。卦變為《鹹卦》後遂成「山上有澤」之象。「山上有澤」,山承澤而澤麗,澤潤山而山秀。
  • 豫卦第一篇:總論
    豫震反居坤上,一陽在第四爻,是為陽氣奮升之象。其異在道之遠近,位之高下也。豫與謙為來往卦。謙以艮在坤下,一陽居第三爻,反上為下,故有謙退之象。豫以震出坤上,一陽登於本位,故為豫逸之象。豫者餘也,盈也,寬裕也。
  • 周易第57卦_巽卦(巽為風)_巽上巽下
    臺灣張銘仁解卦風:表示不定之象,時柔順、時狂暴。六衝純卦,主大好大壞之象。不易控制的局面,包括人、事、感情、投資,都是令人很難去掌控的、會有波折和變化。解釋:粗暴。特性:求知慾強,喜歡追求新事物,新潮流,多外出旅行運,朋友多,財運佳,異性緣重,相識滿天下。
  • 周易六十四卦:符號、讀音、卦象大意
    周易64卦速記背誦口訣乾坤屯蒙需訟師 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 蠱臨觀兮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頤 大過坎離三十備鹹恆遁兮及大壯 晉與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夬姤萃9.澤天夬:決裂、切斷,宜提高警覺,虧中有益,先損後益。10.兌為澤:喜悅,天降甘澤,使人怡悅。11.澤火革:改革、革除,改舊納新。12.澤雷隨:跟隨,隨機,忌獨斷獨行。13.澤風大過:犯大過錯,力弱不支,力不從心,負擔過重。14.澤水困:受困,龍遊淺灘遭蝦戲。
  • 十二闢卦陰陽消息與24節氣
    而過了冬至後,白天逐漸變長,即陽氣日盛,故十一月時,以一陽生之復卦為代表。十二月以二陽生的臨卦為代表,餘此類推。同理,陽氣一直長到了四月﹝夏至之前﹞為最頂盛之時,故以全陽爻的乾卦為代表。過了夏至之後,夜晚逐漸增長,即陰氣日盛,故五月以一陰生之姤卦為代表。六月以二陰生之遯卦為代表。直到十月後恢復成全陰爻之坤卦,周而復始。
  • 《推背圖》第二象詳解:子子孫孫二九人,三百年中少一紀
    卦圖今天為大家講解《推背圖》第二象,上圖上圖!圖中一共有十八條鯉魚,有兩隻插在一把劍上面,除此之外沒有別的任何信息。標題「乙丑,天風姤」,根據《推背圖》的成書和上一象的時間,本象應該是說700之後的事情了。
  • 「睽卦」之卦圖破解
    第三十八卦 睽 卦卦圖:象辭:上火下澤,睽;君子以同而異。卦辭:睽,小事吉。一、卦圖破解(一)卦變與天時《睽卦》是由《否卦》變化而來的。《否卦》先變為《無妄卦》,然後《無妄卦》再變為《睽卦》。《否卦》變《無妄卦》時,「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內」,遂成《無妄卦》。
  • 周易六十四卦上經第28卦_大過卦(澤風大過)_兌上巽下
    (如果行動過度)涉過淹沒頭頂的深水,有兇險。下面逐條說明卦爻辭:卦辭〖卦辭原文〗棟橈,利有攸往,亨。〖譯文〗棟梁彎曲,利於有所前進,順利。〖解說〗消極被動的主方順從客方,而客方積極主動,使得主方感受巨大壓力,「棟撓」,在客方壓力下,主方應當有所作為,進展會順利,「利有攸往,亨」。
  • 《易經》中的12個卦對應了農曆12個月,看你的出生月份是什麼卦
    人類探索宇宙奧妙的腳步從很早就開始,就算是到了科學發達的今天,宇宙對於人們來說還是一個巨大的問號麼,那麼我們的老祖宗在幾千年前是如何破解宇宙密碼的呢?《易經》在中國的文獻記載中被奉為群經之始,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也是諸子百家的開始,同時也是探索宇宙,破解種種奧妙的源頭。《易經》內容豐富,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易經的十二卦與農曆十二個月的對應關係。
  • 《周易》的六十四卦
    兌為武(《履·六三》《巽·初六》)、乾為君(《說卦》《履·六三》),履卦有「武王」之象,而武王商湯名履,故命卦曰「履」。履卦得名於武王商湯之名!齊齊哈爾大學「養正毓德」源於《易經·蒙卦·彖辭》:「蒙以養正,聖功也。」《易經·蒙卦·象辭》:「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毓,即育。
  • 易卦第一重「生」
    《周易》一共有64卦,其中「家長」是乾、坤二卦,東漢末年魏伯陽《周易參同契》的序中說「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
  • 「萃卦」上六爻辭「齎諮涕洟,無咎」破解
    (一)釋字(詞)齎諮王弼註:「齎諮,嗟嘆之辭也」。明·劉基《旅興》詩之三七:「浮雲不可駐,顧盼空諮」。筆者認為,把「諮」釋為嘆息,嗟嘆欠妥,有想當然之嫌。(二)釋象《萃卦》是由《觀卦》變化而來的,《觀卦》先變為《萃卦》,然後《萃卦》再變為《習坎卦》。《萃卦》上六就是《觀卦》六四。《觀卦》是消息卦,按照消息卦陰陽消息的自然規律,《觀卦》再進一步就是《剝卦》,《觀卦》六四就會成為《剝卦》六五。
  • 「震卦」象辭「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破解
    二、象辭破解象辭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說卦傳》曰:「震為雷,為龍,為玄黃,為旉,為大塗,為長子,為決躁,為蒼筤竹,為萑葦。其於馬也,為善鳴,為馵足,為作足,為的顙。其於稼也,為反生。其究為健,為蕃鮮。」雷,《說文》:「本作靁。陰陽薄動靁雨生物者也。從雨畾聲,象迴轉形。」《周禮·地官·鼓人》:「以雷鼓鼓神祀。」鼓聲如雷,春分之音,催人奮進者也,古以擊鼓為進。《正字通》:「擊鼓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