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一共有64卦,其中「家長」是乾、坤二卦,東漢末年魏伯陽《周易參同契》的序中說「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
64個「家庭」成員畢竟很多,於是「父母」生出來的6個「子女」,三男(震、坎、艮)三女(巽、離、兌),各自率領7個卦組成一個小組——「宮」,領導者是6個子女卦加上乾坤父母卦一共八卦,這八個卦是根本。
除了這種「組織架構」,64個卦還根據按照值班輪值順序挑選出了12個卦來分別主管不同時段的工作,這12個卦被稱為「消息卦」——消是下降、後退,息就是上升、前進,也被稱為「十二闢卦」——闢是帝王,也就是十二位帝王卦。它們分別是:復、臨、泰、大壯、夬、乾、姤、遯、否、觀、剝、坤,排列順序是陽從下面由少到多而生長,同時陰逐漸消退,即復卦一個陽爻在最底下(陽少)生出來,上面還是五根陰爻(陰多),到臨卦時下面又生出來一個陽爻,下面又有二根陽爻,上面再退掉一根陰爻,還剩下四根陰爻。
以此類推,到乾卦時陰全部退盡,全部是陽爻,然後陰會從最底下再生出來形成姤卦,進入陰長陽退的階段。到坤卦時陽全部退盡,全部是陰爻,然後陽從最低下「來復」——回到最初的復卦,進入一個新的循環。
於是,如果從《周易》所講的循環往復、螺旋迭進的規律來考察,「十二闢卦」中第一個卦就非常重要,因為它連結著上一個周期的結束和下一個周期的開始,如何保障不是簡單的重複打轉轉,下一個進程不是上一進程的簡單重複?這就要在「十二闢卦」第一卦中設置清楚,這種設置就是復卦的「貴生」思想。
復卦的組成是坤上震下,坤為大地,震為雷,所以《周易大象傳》的寓意是有雷在地中。《周易·說卦傳》「萬物出乎震」,因為有雷震動,才分出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的和合才能化生萬物、男女,才會化育出一個生生不息、欣欣向榮的世界。
復卦是新的生命周期萌動之初的階段,同時也是閉藏潛息的關鍵階段。在天地四時而言就是指冬至,此時萬物守藏,是生命肅殺的冬至,人應順應天地而閉關內省、蓄精養銳、休養生息以待新一輪的大化運行。
所以,復卦的《象》傳中說:「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意思是說冬至日這一天要詔告全國,關閉出入的關口,讓百姓休息,讓遊走的商人旅客都在國內休息,「先王」也要休息,不見群臣,不再出行視察四方國土。這是「消」的一方面寓意,表明的是一種對天地之道敬順,其目的是通過閉藏內省,靜默觀照,揣摩天地之心,推天道以及人事。
復卦的六爻當中只有初九一根陽爻,其餘都是陰爻,同時又是「一陽來復」,萬物復甦之象。蘇是下一個欣欣發展的開始,而「復」則規定了欣欣發展的方向,這個方向對人(君子)而言就是「不遠之復,以修身也」——正心誠意,以德養身,以身合天地之道,以心合天地之心,在「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大格局裡去領悟對生命的尊重、敬畏、關愛。
(原文刊於《東方早報》2016-10-21)
【張其成國學基金】與您分享
中華國學、國醫、國藝、國粹更多精彩。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即可關注噢~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好文!